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合集下载

隧道窑说明书__全解

隧道窑说明书__全解

隧道窑说明书__全解⽬录1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1)1.1 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论⽂)任务书 (1)1.2 原始数据 (3)2 主要尺⼨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棚板和⽴柱的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装车⽅法及窑车车⾯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窑长及各带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作系统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窑体材料的确定 (8)4.1窑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窑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75米日用瓷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气烧隧道窑操作说明书第一章窑炉设计说明一、一般说明㈠用途本系列新型节能隧道窑主要用于日用陶瓷行业的盘、蝶、杯、碗类制品的烧成。

㈡工作原理本系列隧道窑是连续性工作的陶瓷烧成热工设备,配备全套自动控制。

燃料、助燃空气和雾化空气(以液体燃料工作时),通过各自的管路系统,受调节阀门控制,以所需的压力、流量进入烧嘴内均匀混合燃烧,高速喷入窑道内并在那里进一步进行充分燃烧。

窑道内高温燃烧产物与制品直接接触从而高效地加热制品,然后以与制品前进相反的方向自烧成带向窑头流动,并继续加热低温区的坯体,最终在窑头集中经由排烟管路系统排出窑外。

坯体分层装载于窑车上,由液压顶车机推动窑道内的窑车运行,将坯体匀速、平稳地自窑头向窑尾输送。

在坯体前进过程中经历自低温预热到高温烧成各个温度带,不断与燃烧产物直接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升温,伴随着水份蒸发、结构水脱离、氧化物分解、新的晶相形成和玻璃相熔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烧制成为陶瓷制品进入急冷带、冷却带。

然后受合理直接冷却、缓慢冷却一整套冷却工作系统,安全、有效地冷却产品出窑。

在配有自动、进出窑机衔接的情况下,上述整个过程完全脱离人工操作而自动完成。

㈢燃料本系列窑仅适用于洁净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在为用户提供窑炉时,是以其中某种燃料为特定条件设计、制造的。

当以后燃料供应条件发生变化时,需改换燃料供应管路、阀门及燃料系统,可供选择互换的燃料有:㈣特点本系列隧道窑经广泛吸收八十年代末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优化设计制造。

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采用明焰裸烧工艺,燃烧产物与被烧制品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高,制品受热均匀,可以实现低温快烧。

2、耐火保温材料全部采用高热阻、低蓄热的轻质隔热材料,因而,升温降温速度快,保温性能极好;窑外表面温度低,散热小。

以上两大特点使得本系列隧道窑能耗接近了理论烧成能耗。

3、工作系统灵活,调整余地大,通过调节控制各温度点,可以灵活地改变烧成曲线,实现一条窑烧制不同产品之目的。

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

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都理工大学窑炉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一条年产卫生陶瓷10万大件的隧道窑学号: 200802040315姓名:赵礼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08级材料(三)班指导教师:叶巧明刘菁目录一、前言·····················································································二、设计任务与原始资料·······································································三、烧成制度的确定···········································································四、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五、工作系统的安排···········································································六、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七、燃料燃烧计算·············································································八、加热带热平衡计算·········································································九、冷却带热平衡计算·········································································十、烧嘴的选用级燃烧室的计算·································································十一、烟道和管道计算,阻力计算和风机选型······················································十二、后记···················································································十三、参考文献···············································································一、前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工业在人民生产、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铝质耐火材料隧道窑设计说明

高铝质耐火材料隧道窑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本隧道窑的优点是操作连续,生产能力较大,燃料消耗低,使用寿命较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条件较好,产量质量较高。

本隧道窑是由大量的耐火材料所构成,总长度为171米,包括3个带,即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其中预热带和冷却带是由粘土砖,轻质粘土砖,高炉矿渣,红砖组成,烧成带则是由硅砖,轻质高铝砖,粘土组成,高炉矿渣组成。

该窑属于连续型窑炉,热利用性能较好,使用自然风或从冷却带抽出的1000℃热风助燃,从而使空气预热,保证了烧成温度得以实现。

说明详细介绍了高铝砖隧道窑的总体设计过程,主要容包括:窑体结构及主要尺寸的计算、燃料燃烧计算及燃烧设备选型、风机的选择。

窑的规格为:171m×3.0m×3.1m。

该隧道窑采用曲折密封、砂封、窑底压力平衡系统和窑车的三曲折密封结合方式,防止冷空气漏入窑,达到密封的目的。

预热带采用排烟与热循环气幕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消除上下温差,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在烧成带23—38车位之间,设有15对小功率的高速调温烧嘴;在39—53车位之间,设置14对抽风口,抽出热空气作为干燥空气;在53—57车位两侧窑墙,设置4对分散送风装置,通过调整风机转速和管道上的闸板来调节风量,保证出窑制品冷却到100℃以下[10]。

关键词:高铝砖,隧道窑,设计Design DescriptionThe advantage of this tunnel kiln operations have lot of featurtions, for example continuous, large production capacity, low fuel consumption,longer life, higher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better working conditions.the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This tunnel kiln used a large number of refractory composition, length of the total is 171 meters, including three part ,as a preheating zone, firing zone, cooling zone,the preheating zone and cooling zone were made by the clay brick, lightweight clay bricks , blast furnace slag, red brick composition, the firing zone was be made silica brick, lightweight high alumina bricks, clay, blast furnace slag composition. This kiln is a continuous kiln with a better heat utilization rate, and the natural wind or the hot air pumped from the cooling zone is used to preheat the cold air.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design process of the tunnel kiln, whose specification is 171m×3.0m×3.1m.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kiln structure size, fuel combustion values, and the heat balance between the preheating zone and the firing zone. Moreover, the selections of the combustion and ventilation equipment are described carefully too.To prevent the outside air from leaking into the kiln, I adopt a new combination style including the labyrinth packing, sand seal, the pressure balance system of kiln bottom and the kiln cars. There are 15low power burners which can adjust the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high speed running between the 23th and the38th carport, and fourth pairs of suction opening which can draw off the hot air as the dry resource between the 53th and the 57th carport, moreover four pairs of air disperse distribution device which can control the air volume by means of adjusting the blower speed and the flashboard opening or closing state.Key Words: Alumina bricks,Tunnel Kiln,design目录1任务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窑设计说明书

隧道窑设计说明书

2 设计任务书3 原始数据3.1坯料组成:SiO2AL2O3CaO MgO FeO K2O Na2O TiO2灼失65.7 20.04 0.32 0.23 0.34 3.12 0.20 4.9 4.8 3.2 线收缩率线收缩率为11%3.3 烧成周期烧成周期为17小时,可调3.4 燃料天然气组成:CH4C2H6H2S CO2N2 其它86.8% 0.11% 0.879% 4.437% 8.1% 0.343% 3.5 烧成工艺确定(见图(3-1)烧成温度曲线)20 ~450℃ 2.3 小时预热带450~600℃ 1.3 小时预热带600~900℃ 1.8 小时预热带900~1220℃ 2.6 小时烧成带1220~1220℃ 1.5 小时烧成带1220~800℃ 1.6 小时急却带800~500℃ 3.0 小时缓却带500~350℃ 1.4 小时冷却带350~80℃ 1.5 小时冷却带图3-1烧成温度曲线4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4.1 棚板和立柱的选用根据原始数据,采用裸烧方式即可满足要求,选用棚板的材料是堇青莫来石板,立柱的采用的是堇青莫来石空心立柱,其体积密度为2.0 g/cm 3。

棚板尺寸:690×450×38 mm支 柱: 85×85×500mm 横 梁: 950×30×30mm 支 帽: 105×105×27mm4.2窑长及各带长4.2.1 装车方法在窑车的长度方向上设置2块棚板,宽度方向上设置7块棚板。

棚板间的间隙在长度方向上为60mm ,在宽度方向上为10mm ,由此确定窑车车面尺寸为:长:690×2+60=1440 取1500mm宽:450×7+10×6=3210mm4.2.2 窑长的确定每车装载制品数为13件。

窑长L=装窑密度成品率24年工作日烧成时间生产任务⨯⨯⨯⨯ =1392.0243305.117300000⨯⨯⨯⨯⨯=80.76m窑内容车数:n=80.76/1.5=53.84辆,取54辆。

隧道窑设计

隧道窑设计

景德镇陶瓷学院《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265万件9寸平盘隧道窑院(系):材料学院专业:0 8 热工(1)班姓名:陈亮华学号:200810610103指导老师:孙健2011年10月13日景德镇陶瓷学院《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265万件9寸平盘隧道窑院(系):材料学院专业: 08热工(1)班姓名:张韶磊学号: 200810610133指导教师:孙健20011年10月27日前言本次设计是设计年产265万件9寸平盘隧道窑。

经过此次设计,我对隧道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巩固了所学的有关隧道窑方面的知识。

在初步掌握了隧道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本次设计,使我对隧道窑认识更加全面。

设计任务书原始资料收集1、生产任务:年产量265万件9寸平盘2、产品的规格:0.220kg∕件3、工作日:330天∕年4、成品率:98﹪5、燃料的种类:焦炉煤气组成如下:6、坯体入窑水分:2.2%7、原料组成坯料的化学组成(%):8、烧成制度:周期19小时9、最高烧成温度:1310o C10、气氛制度:还原气氛11、窑具:SiC棚板、SiC支柱尺寸自定目录一:烧成制度的确定 (4)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4)三:工作系统的安排 (6)四: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 (8)五:燃料燃烧计算 (8)六:物料平衡计算 (9)七:加热带热平衡计算 (10)八: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14)九: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 (17)十:后记 (19)十二:参考文献 (20)一:烧成制度的确定1.1 温度制度的确定根据制品的化学组成、形状、尺寸、线收缩率及其他一些性能要求,制订烧成制度如下:20℃—200℃ 2.5小时预热带氧化气氛200℃—800℃ 2.5小时预热带氧化气氛800℃—1050℃ 1小时预热带氧化气氛1050℃—1310℃ 4小时烧成带还原气氛1310℃—1310℃ 1小时保温阶段1310℃—800℃ 2小时冷却带800℃—60℃ 6小时冷却带烧成周期:21小时1.2 烧成曲线图如下: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2.1、窑内宽的确定2.1.1、坯体规格因此坯体规格:255×25=6375mm22.1.2、装车方法的确定:(车上棚板的放置方法)沿车的长度方向装5行棚板,每个棚板的间距为10mm,与棚板车边间距为20mm。

窑炉设计 隧道窑

窑炉设计 隧道窑

洛阳理工学院《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30万件蹲便器隧道窑设计学号:B07010221姓名:李志博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指导教师:钱跃进目录1 前言 (1)2 设计任务与原始资料 (4)3 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5)3.1 装车方法…………………………………………………………………………3.2 窑车尺寸的确定…………………………………………………………………3.3 窑主要尺寸的确定…………………………………………………………………3.4 各带长度的确定3.5 推车时间4 烧成制度的确定…………………………………………………………………………5 工作系统的确定…………………………………………………………………………5.1燃烧系统…………………………………………………………………………5.2排烟系统…………………………………………………………………………5.3其他附属系统结构……………………………………………………………………5.3.1 事故处理孔…………………………………………………………………5.3.2 测温测压孔及观察孔………………………………………………………5.3.3 膨胀缝………………………………………………………………………5.3.4 挡墙…………………………………………………………………………5.3.5 窑体加固钢架结构形式……………………………………………………6 燃料及燃烧计算……………………………………………………………………………6.1 空气量的计算……………………………………………………………………6.2 烟气量的计算……………………………………………………………………6.3 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7 窑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8热平衡计算…………………………………………………………………………………8.1 预热带及烧成带热平衡计算…………………………………………………8.1.1 热平衡计算基准及范围………………………………………………………8.1.2 热平衡框图……………………………………………………………………8.1.3 热收入项目……………………………………………………………………8.1.4 热支出项目……………………………………………………………………8.1.5 列出热平衡方程式……………………………………………………………8.1.6 列出预热带烧成带热平衡表…………………………………………………9 冷却带热平衡………………………………………………………………………………9.2.1 热平衡计算基准及范围………………………………………………………9.2.2 热平衡框图……………………………………………………………………9.2.3 热收入项目……………………………………………………………………9.2.4 热支出项目……………………………………………………………………9.2.5 列出热平衡方程式……………………………………………………………9.2.6 列出冷却带热平衡表…………………………………………………………10 烧嘴的选用…………………………………………………………………………………11总结…………………………………………………………………………………………12参考文献……………………………………………………………………………………二设计任务与原始资料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陶瓷工业热工设备》课程的最后总结,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将能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去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本设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窑炉设计的程序、过程与内容。

耐火材料隧道窑课程设计

耐火材料隧道窑课程设计

耐火材料隧道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耐火材料隧道窑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耐火材料隧道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隧道窑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隧道窑的优缺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隧道窑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耐火材料隧道窑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耐火材料隧道窑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首先,介绍耐火材料隧道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其次,讲解隧道窑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隧道窑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

在讲解基本原理和结构时,采用讲授法,清晰地传达知识点;在分析案例时,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多媒体资料用于展示隧道窑的图片和视频,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地观察和操作。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耐火材料隧道窑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试则是对学生全面理解和运用耐火材料隧道窑知识的评估。

评估方式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总共安排1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第1-4课时,讲解耐火材料隧道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第5-8课时,讲解隧道窑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第9-12课时,进行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材料10级(4)班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九月四日目录一、前言..................................................... - 1 -二、设计任务和原始数据........................................ - 2 -2.1设计任务................................................. - 2 -2.2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 2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 3 -3.1隧道窑容积的计算......................................... - 3 -3.2隧道窑内高、内宽、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 - 3 -四、工作系统的安排............................................ - 5 -4.1预热带工作系统........................................... - 5 -4.2烧成带工作系统........................................... - 5 -4.3冷却带工作系统........................................... - 6 -五、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 - 7 -六、燃料燃烧计算.............................................. - 8 -6.1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 8 -6.2燃烧产生烟气量计算....................................... - 8 -6.3燃烧温度计算............................................. - 8 -七、预热带和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 10 -7.1热平衡计算基准及范围.................................... - 10 -7.2预热、烧成带热收入项目:................................ - 10 -7.3预热、烧成带热支出项目:................................. - 12 -7.4预热、烧成带平衡热计算.................................. - 14 -7.5预热、烧成带热平衡表.................................... - 14 -八、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 15 -8.1冷却带热收入项目:...................................... - 15 -8.2冷却带热支出项目:...................................... - 15 -8.4冷却带热平衡表.......................................... - 17 -九、选用烧嘴及燃烧室计算..................................... - 17 -十、排烟系统的计算及排烟机的选型 ............................. - 18 -10.1排烟系统的设计......................................... - 18 -10.2 阻力计算............................................. - 19 -10.3 风机选型............................................. - 21 - 十一、结束语................................................. - 23 - 十二、参考文献............................................... - 23 -一、前言隧道窑始于1765年,当时只能烧陶瓷的釉上彩,到了1810年,有可以用来烧砖或陶器的,从1906年起,才用来烧瓷胎。

最初著名的隧道窑,是福基伦式,到了1910年以后,就渐渐有了许多改进的方式。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

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4、节省劳力。

不但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5、提高质量。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6、窑和窑具都耐久。

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

但是,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因此一次投资较大。

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成制度不宜随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二、设计任务和原始数据2.1 设计任务年产50万㎡素烧釉面砖隧道窑的设计2.2 课程设计原始数据(1)生产任务:年产50万㎡素烧釉面砖隧道窑的设计; (2)产品规格:152×152×5(mm ); (3)成品率:85%(4)坯体组成(干基):(%) Al 2O 3 CaO MgO 其余 合计22.38 6.35 1.23 70.00 99.96 (5)坯体水分:相对水分3%;(6)装窑密度:38.29㎡/m ³,附匣钵烧,每个匣钵装50块釉面砖坯,每个匣钵和垫片共重8.52kg ,每块砖坯入窑湿重0.204kg ;(7)燃料:60号重油,Q net,ar =37000KJ/kg ,预热温度90℃; (8)烧成制度:1)、氧化气氛,0.2-5.1=α; 2)、烧成时间:48小时;3)、制品入窑平均温度85℃; 4)、制品出窑平均温度130℃;5)、最高烧成温度1220℃;6)、冷却带抽出热风温度200℃7)、温度制度:85℃-400℃-750℃-950℃-1220℃-1200℃-700℃-400℃-130℃,其中,85℃-950℃为预热带,950℃—1200 ℃为烧成带,1200℃—130℃为冷却带;(9)三带长度比例: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41:20:39 (10)年工作日:340天/年;(11)总烟道内空气温度240℃(指烟囱底部温度),总烟道空气系数α=3.5; (12)外界空气温度25℃(地下水汽较低地区);(13)窑车高度取660mm (轨面至窑车衬砖高度),铁轨面至下拉杆高度为300mm ; (14)窑型:明焰隧道窑。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3.1隧道窑容积的计算隧道容积是根据生产任务、成品率、烧成时间以及装窑密度四个因素决定的。

装窑密度是根据制品对焙烧过程的要求,制品的尺寸等找出最合理的装车方法而计算出来的,也可以从生产实践中收集数据。

烧成时间是由烧成曲线决定的。

生产任务和成品率都是已知的。

则: 隧道容积: Kg G V τ=m ³ (3-1) 式中 V —隧道容积 m ³;G —生产任务,kg/h 或 件/h ,且G =生产任务(件年)或(kg/年)年工作日(日/年)×24(h/日);τ—烧成时间,即坯体在窑内停留时间 h ; K —成品率;g —装窑密度,kg/m 3或件/m 3。

由生产任务和原始资料中可得,该隧道窑:1)年产量:50万㎡素烧釉面砖, 2)工作日:340天/年, 3)成品率: 85%, 4)烧成时间: 48小时,5)装窑密度:g=38.29㎡/m ³, 6)产品规格:152×152×5(mm ); 根据上述(3-1)式得:G=500000340×24(㎡/h )≈61.27(㎡/h );综上所述,隧道窑容积: 33m 37.90m 29.38%854827.61=⨯⨯==Kg G V τ ; 3.2隧道窑内高、内宽、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本次设计的思路:1)在合理长度范围内,首先确定窑车的尺寸以及窑的长度,2)根据窑车车长以及窑内车数直接求出窑的有效长度以及各带长度, 3)再根据窑长和制品尺寸,确定窑内宽和内高。

3.2.1隧道窑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隧道窑的长度与烧成制度以及窑内压力制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隧道窑长度在60到90m 。

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从产量、质量、投资、生产费用等各方面去比较,确定。

以下计算隧道窑长度:假设窑各带总长m L 801=,取窑车长m l 6.1=车;在合理长度范围内,可以假设窑各带总长L 1,然后通过修正,得到有效长度,具体修正公式如下:(n 取整) (3—2)(3—3)其中,n —窑车的数目, l 车—窑车长度 , L 有—窑的有效长度; 根据公式(3—2)、(3—3)得:窑内车数辆506.180==n ,有效长度m L 801.650=⨯=有,取进车车室和出车车室的长度l 1=2m,则窑长L=L 1+2l 1=80+2*2=84m ; 由原始资料可知:三带长度比例: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41:20:39; 则各带长度:预热带长度m l 8.3241.080=⨯=预; 烧成带长度m l 1620.080=⨯=烧;冷却带长度m l 31.239.080=⨯=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