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分析
黄山旅游可行性分析

黄山旅游可行性分析一、引言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吸引了无数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不断增长,黄山旅游的可行性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将从交通便利性、景区设施、旅游资源、群众接待能力、旅游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可行性分析,以探讨黄山旅游的可行性及其潜力。
二、交通便利性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和飞机航线通往黄山,使得游客容易抵达目的地。
此外,附近还有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杭州、南京等,这些城市的交通网络也能够为黄山旅游提供便利。
三、景区设施黄山景区拥有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酒店、客栈、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
游客在景区内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住宿和美食,提高了旅游的质量和便捷性。
景区还配备了导游、救援和安全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和福利。
四、旅游资源黄山拥有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里有奇特的奇松、怪石,有美丽的云海和温泉。
此外,黄山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古村落和传统的艺术表演,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黄山旅游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五、群众接待能力黄山旅游不仅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足够的接待能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山旅游区已经拥有了大规模的接待设施和服务人员,能够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同时,黄山周边还有不少农民和村民从事旅游服务行业,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服务。
六、旅游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黄山作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在吸引国内外游客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尤其是在国内游市场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会选择黄山作为旅游目的地。
七、产业发展黄山旅游不仅可以为本地经济带来巨大的收入,还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兴旺会拉动酒店、餐饮、交通、购物等行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建议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建议安徽作为华东旅游带和长三角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历史底蕴深厚,但是在旅游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现状分析一、旅游资源丰富,但整体规模不大安徽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大量文化、自然、休闲等资源。
其中,黄山、徽州民居、徽派园林、皖南古村落、三国文化等是安徽省的重点旅游资源。
但是在整体规模方面,安徽旅游业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份额不足,与周边省份相比略显逊色。
二、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安徽省旅游产品主要以文化和自然为主,但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安徽省的旅游产品主要是黄山、徽州、芜湖三大品牌,这些品牌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但产品单一,不利于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消费者。
三、旅游发展基础不够完善安徽省的公共设施、交通出行、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旅游街区建设方面,特色街区不多,商业打造不够精品,很多旅游景点仍然缺乏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建议一、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安徽省可以加强旅游产品的研发,深挖和打造更多的旅游品牌。
可以在黄山、徽州、芜湖等品牌之外,推出更多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品牌。
同时,可以开展多样化体验,比如推出探秘古城的节目,体验徽州美食、感受中医养生等等。
二、加强旅游营销和推广力度安徽省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引领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前来旅游。
可以加强宣传运作,积极开展地方性文化博览会、旅游节等活动。
通过形象形态、价格定位、产品多样化等手段,逐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提高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安徽省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需要持续提高。
可以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拓展旅游服务的领域,完善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环境质量,打造全天候开放的旅游环境。
综上所述,安徽省在旅游业发展中,应在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宣传推广、旅游服务和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提升。
只有加强旅游综合实力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安徽的名胜介绍

安徽的名胜介绍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安徽的著名名胜。
1. 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日出、温泉溪流等景观而闻名于世。
登上黄山,可以欣赏到壮丽的山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黄山还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光明顶、排云亭、始信峰等,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2. 宏村宏村位于安徽黟县,是中国南方著名的古村落之一。
宏村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和美丽的水乡风光而著称。
漫步在宏村的古街小巷间,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徽州,感受到了那种宁静和祥和。
宏村还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南湖、月沼、李坑等,吸引了许多文艺青年前来游览。
3. 岳阳楼岳阳楼位于安徽歙县,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岳阳楼始建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屹立不倒。
岳阳楼依山而建,俯瞰长江,景色壮观。
登上岳阳楼,可以远眺长江两岸的风光,感受到长江的雄浑和壮美。
岳阳楼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吟诗作赋。
4. 徽州古城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漫步在徽州古城的石板街道上,可以感受到那种古老和神秘。
徽州古城还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南湖、文昌阁、徽园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安徽拥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安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前来安徽,一睹这些美丽的名胜古迹,感受到安徽的魅力和韵味。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摘要: 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的基本特征、质量与水平以及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但根本上反映了旅游消费的特点在生产关系发展上所引起的变化。
旅游消费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仍存在基本旅游消费比重过大、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应在提高旅游产品多元化程度,规范旅游经济,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商品,加强旅游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倡导绿色旅游消费行为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旅游消费结构;国内旅游;优化;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是指国内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消费的各种旅游服务和产品及相关旅游消费结构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地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安徽省同其它各个省市一样,在旅游业方面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其中我省入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318430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628662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00年的150.4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814.99亿元。
虽然省内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及有待提升的空间。
其中包括消费结构亟需进行调整,经济支柱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旅游资源需要大力的开发,省内区域发展必须进行协调等等。
一、安徽省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现状和问题(一)现状表1 安徽省国内旅游人均花费构成单位:元年份平均每人花费总和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其它2000 505.60 53.42 120.52 98.17 90.98 142.51 2001 521.15 46.79 120.96 96.72 95.03 161.65 2002 572.98 57.32 141.66 97.82 104.12 172.06 2003 553.98 47.12 138.87 107.76 90.33 169.9 2004 656.30 57.10 149.30 124.30 126.50 199.1 2005 661.50 56.63 141.09 123.58 128.91 211.29 2006 646.26 46.75 135.77 121.75 126.56 215.43 2007 713.81 57.21 126.33 143.54 157.42 229.31 2008 730.59 56.23 130.75 149.22 178.83 215.56 2009 775.20 65.88 127.05 156.89 185.15 240.232010 837.94 70.94 140.46 156.32 185.99 284.23 2011 896.20 172.20 180.50 156.00 140.40 247.10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2001—2012)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安徽国内旅游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旅游管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张莉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在旅游开发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是一种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
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遗产旅游则可以视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遗产旅游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教育、科技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在第二条的定义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且价值较高,但在旅游保护与开发方面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且有较强吸引力按照级别来看,目前安徽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60项,根据安徽省文化厅公布的数据,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7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28项。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由于多种复杂因素没有收入名录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按照类型划分,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涵盖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得所有10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以及民俗十大类,具体见表1。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年29期总第836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人均GDP 的增长和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处在黄金的发展机遇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的提高,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安徽省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源远流长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还有凤阳小岗村、花鼓戏等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1.旅游收入旅游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收益状况。
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类。
安徽省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120.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4%。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23%;国内旅游收入3980.5亿元,增长20.3%。
由表1可看出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可发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涨幅远不如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比下降,旅游国际化有待加强。
表1安徽省历年旅游收入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及安徽财经网2.旅游人数安徽省2015年入境旅游人数为44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其中外国人259.2万人次、增长11.3%,港澳台185.4万人次、增长7.7%。
国内游客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2%。
接待入境游客、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3项指标分别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分列第9、10、11位次,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3个、2个和3个位次。
由表2可看出,入境旅游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小,只占1%左右,境外旅游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表2安徽省历年旅游人数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3.旅游产业要素安徽省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逐步形成了“食、住、购、游、行、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安徽省气候舒适度评价及旅游资源潜力分析

安徽省气候舒适度评价及旅游资源潜力分析安徽省地处亚热带至暖温带交界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于受到太平洋季风和大陆性季风的影响,安徽省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总体而言,气候宜人,舒适度较高。
首先,安徽省夏季气温一般在25℃至30℃之间,相对湿度较高。
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植被生长,使得安徽省充满了翠绿色的山脉和丰富的水域景观资源,例如黄山、九华山和宏村等。
夏季这些地方的气温较为宜人,游客可以在山间避暑,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观。
其次,安徽省冬季寒冷而干燥,但气温一般较为温和,一般在0℃至10℃之间。
冬季的温度对于那些喜欢冬季运动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徽州古城一年四季丰富多样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和冬季冰灯展览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六安市的滑雪场和合肥市的冰上娱乐场等也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
此外,安徽省的春秋季节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春天气候温和,花草繁盛;秋天气温凉爽,厚重的秋叶充斥在空气中。
这两个季节的气候和风景使得安徽省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人们可以在这个时候欣赏到安徽省美丽的自然风景,体验不同于其他季节的韵味。
总之,安徽省气候舒适度较高,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潜力。
无论是夏季的山水风光,还是冬季的冰雪娱乐,亦或是春秋季的摄影体验,安徽省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未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安徽省的不断推进,其旅游资源潜力还将不断得到挖掘和开发。
游客们可以期待着在安徽省享受到更多舒适的气候和独特的旅游体验综上所述,安徽省拥有宜人的夏季气候、适合冬季运动的温和气温以及春秋季节的丰富自然风景,使其成为一个具备丰富旅游资源潜力的地方。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到翠绿的山脉和丰富的水域景观、参与冬季冰雪娱乐活动以及体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推进,安徽省的旅游资源还将得到更多的挖掘和开发,为游客们带来更多舒适的气候和独特的旅游体验。
安徽省康养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建议

Tourism Planning旅游规划安徽省康养旅游发展SWOT分析及建议周清怡(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摘 要:近年来,中国医疗保健和养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养生日益重视,康养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以安徽省为案例地,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 分析法),全面分析安徽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为华东地区进一步优化康养旅游产业结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康养旅游;SWOT 分析;发展对策;安徽省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国人崇尚儒家思想,尊崇道法自然。
保持身心健康,追求长寿的思想在国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几年,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康养旅游,不仅能够使游客放松身心,还能贴合国人追求健康的心理,增加游客的幸福感。
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将健康产业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84%的养老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预计到2030年,医疗保健行业市场调控规模将高达20万亿元。
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组织调查结果,全球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群体增多让人们追求健康的想法更为迫切,推动了康养旅游的发展。
根据以上论述,巨大的康养需求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拥有丰富的康养旅游资源的安徽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相关研究综述目前,对康养旅游的定义并没有一致的标准[1]。
谢晓红、郭倩等认为康养旅游业结合了旅游与健康、度假、休闲等,让人们缓解压力[2]。
此外,刘新、易慧玲、刘诗涵等基于产业融合的概念,提出“农业旅游+养生”“森林旅游+养生”“运动旅游+养生”“医疗旅游+养生”和“文化旅游+养生”的融合发展路径[3-5]。
以目前的分类来看,康养旅游可以分为森林康养旅游、运动休闲(体育)康养旅游、文化养生(中医药、茶文化、太极文化)康养旅游、医疗保健(养生养老)康养旅游、休闲度假(泰式药浴、温泉、酒庄)康养旅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色 性
旅游新业态
发展模式 旅游业与服务业融合 旅游业+饭店业 旅游业+房地产 旅游业+零售业 旅游业+金融业 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联动
旅游业+工业 旅游业+农业 旅游业+文化产业 旅游业+医疗 旅游业+体育 旅游业+建筑 旅游业+教育
问题与对策
旅游业态发展不均衡
?
旅游企业规模偏小
否
缺乏高水平的业态融合理念 旅游产品的精品化程度不高
国家自然保护区
省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
5
25 10
—
4 2 6
2
7 6 10
3
14 2 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36 单位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4 总计 185
—
28
—
77
4
80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在空间上, 呈现 “南热、中温、北冷”的格局; 分布上, 呈现“依山、滨水、袭文”的特征; 数量上, 空间集中度高; 等级上, 南高北低; 效益上, 南好北差。
安徽黄山迎客松
池州九华山
敬亭山双塔
皖南——自然旅游资源取胜
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以“动感山水,时尚都市” 为特色资源,以“欢乐之旅,精彩皖江”为总体形象, 以游轮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体验、都市休闲、文 化主题城市体验、山地度假和户外运动为主打产品。成 为沿江新型城市群旅游合作、皖中皖南互动、城乡发展 与旅游融合的示范区,构建面向长三角、联动武汉城市 群和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未来交融,现实与虚幻的重叠,这是一个梦幻 公园。
我们拥有完全的自主产权 这是一个从设计到制造,从软件到硬 件,从管理到运营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中 的主题公园。
• • • • •
政府为方特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非传统旅游企业投资旅游业 科技含量高,旅游设备先进 产品体验性较强 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辐射区域广
全省
2 1
皖北
— — — 6 1 — 2 4 1 2
皖中
— — 3 15 3 1 17 7 2 4
皖南
2 1 6 8 2 1 8 4 1 4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9 省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地质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 29 6 2 27 15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0
•科技旅游概念 •芜湖方特科技旅游概括 •方特科技旅游特点
•加快发展方特科技旅游的建 议
一个科技和幻想为主题的乐园
现代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字模拟与仿真、 数字影视、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与艺术的完美 结合,打造新型的高科技主题公园
用高新科技打造的主题公园给游客全新的 体验 ,新颖的参与方式,惊险刺激。历史与
安徽旅游亚区
尤章伟 夏智翔
About Anhui
Location
安徽
东近南京、上海 西临武汉 南靠杭州 承东启西,连南贯北, 是与长三角距离最近、 接触面最大的省份
Contents
安徽旅游区划分
安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安徽旅游最具特色的旅游业态
安徽旅游区划分
皖北旅游区 合肥经济圈旅游区 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皖江——人文自然资源兼具
皖北旅游区包
蚌埠市、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
以“多彩文明、江淮湿地”为特色资源,以“黄淮风情、 皖北传奇”为主题形象,以历史文化体验、民俗风情体 验、湿地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乡村旅游为主打产品。 成为城乡统筹旅游发展、国民旅游促进、历史文化与旅 游融合及旅游产品创新的先行区,构建在中部地区有代 表性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Contents
安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安徽旅游区划分
安徽旅游最具特色的旅游业态
安徽最具特色旅游业态(旅游新业态)
业 态
源于流通业,流通企业经营业态的简称,是流通企业 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存在形态
旅游新业态:旅游行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时尚的变化,在生产、经 营和流通等环节创造出的新形态。
宣州区白马山庄 滁州来安白鹭岛度假区 马鞍山翠林洗浴中心、宁国龙恩山庄、金孔 雀温泉度假村 池州秀山门民间艺术博物馆、芜湖陆和村 芜湖市镜湖区、合肥滨湖新区 颍上刘庄煤矿 淮南毛集焦岗湖
文学作品
工业企业 佛教文化 知青文化
池州杏花村
古井酒文化馆 九华山景区 东黄山度假区
安徽旅游新业态
范例
科技旅游新城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连锁店、旅游商业街、旅游超市、旅游专卖店、 旅游船社、文物酒店、分时度假酒店、移动消 费类餐饮业、旅游电子商务等
旅游新业态
形成机制
旅游产业的发展促使新业态不断涌现 休闲产业浪潮为新业态发展提供机遇 旅游产业升级要求发展新业态 服务分众化促进新业态产生 投资多元化推进新业态的高速运营
旅游新业态
新业态特点
旅游信息化亟须发展
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匮乏
安徽旅游新业态
代表景区
类型(旅游产业+) 代表性旅游地(区)
生态产业 中药产业 科技产业 颍上八里河、合肥丰乐生态园 毫州市药材市场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农业产业
体育产业 房地产业 休闲产业 文博产业 城市建设 工矿产业 湖泊渔业
砀山梨园、蚌埠禾泉农庄、合肥大圩农家乐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
黄山市、池州市和宣城市
“绚烂文化、和谐山水”为特色资源,以“诗画皖南, 梦里徽州”为总体形象,以世界遗产旅游、徽文化体验、 佛教文化体验、红色文化体验、文化主题城市体验、户 外运动和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 山水城乡融合、区内无障碍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 及国际旅游合作的领先区,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依山安徽省地形以平原为主, 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皖西大别山区、皖南丘陵山地区 以及江淮丘陵台地的部分地区, 包括池州、宣城、安庆、滁州、铜陵、六安等市的部 分地区和黄山市, 这3个区域分布着景区近120个, 占总数的57%。以风景名胜区为例, 山地为主的景区占绝对优势。全省9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6个山地型景区, 即黄山、 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采石矶, 占总数的2 /3; 29家省级风景名胜区中 17 个山地景区(浮山、天堂寨、紫蓬山等) 和4个山水组合景区(涂山—白乳泉、齐 山—秋浦仙境、南岳山—佛子岭水库、万佛山—万佛湖) , 占总数的70%。 •滨水部分地区旅游景区分布具有沿河流集聚的特征, 其中重庆市和湖北、安徽、江苏 等省的旅游景区具有沿着长江集聚的空间特征。安徽省水系发达, 河湖众多, 淮河、 长江、新安江横穿省境,沿线分布着很多景区(点) 。颍上八里河风景区、寿县古城墙、 八公山、涂山、明皇陵等沿淮河分布; 小孤山、迎江寺、升金湖、齐山—秋浦仙境、 淡水豚自然保护区、天门山、太白楼沿长江而立;古民居、牌坊群等具有浓厚徽文化特 征的景区(点) , 则沿新安江分布。 •袭文安徽是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自古文风昌盛, 人才辈出,建安文学、桐城文派等 影响深远, 以新安理学、医学、画派、版画、篆刻等为代表的徽文化灿烂辉煌, 成就 了安徽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气候较南方干燥, 降水较少, 少有南方的名山秀水, 但 悠久的文化底蕴赋予北方丰富的人文景观:老子故里、药材之乡———亳州, 揭竿而起 反抗压迫———宿州涉故台, 淮海战役主战场———濉溪县双堆集, 灵璧虞姬墓、蒙 城万佛塔、大禹治水的禹王庙、豆腐之源八公山等文化景观灿若星云。
安徽旅游新业态
1 表现形式
2 新业态特点 3 发展模式 4 形成机制
旅游新业态
表现形式 根据产品特色划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教育旅游、医 疗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森林旅游、科技 旅游、健康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露营旅 游、户外探险、游艇旅游、航空旅游
根据经营模式划分:房地产旅游、旅游
淮海战役主战 场———濉溪 县双堆集
灵璧虞姬墓
八公山
皖北人文景观
Contents
安徽旅游区划分
安徽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安徽旅游最具特色的旅游业态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皖北———人文旅游资源见长
皖中———人文自然资源兼具
皖南———自然旅游资源取胜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品牌旅游资源
世界遗产 世界地质公园
池州杏花村
皖江城市带旅游区
合肥经济圈旅游区
合肥市、巢湖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桐城市
以“锦绣山湖,华彩皖都”为总体形象,以都市休闲、 商务会展、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和温泉养生为主打产品。 建设成为经济圈同城化、联动皖南皖北及旅游发展创新 的先导区,构建中部地区的区域旅游中心和有全国影响 力的旅游目的地。。
Anhui New District Presentation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