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损耗分类
第三篇.油品损耗

蒸发损耗
• •
蒸发性强是成品油的主要特性 之一。 • 蒸发数量的大小与成品油密度、蒸 发面积、液面压力、大气温度和油 品温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 蒸发可以引起油品数量减少、油 品质量下降、污染环境、形成火灾 危险。
蒸发损耗
• 蒸发损耗按照引起油蒸汽排出罐外的原因, 可分为自然通风损耗、小呼吸损耗、 大呼 吸损耗和空容器装油损耗等四种情况。
运输 里程 50km 50km 油品 以下 以上 汽油 每增加50公里,增 其它油 0.01 加0.01%; 不足50公里按50公 里计算。
练习题
• 甲炼厂向1200km外的乙库发汽油2车,第 一车重量43700kg,第二车重量36500kg, 到达乙库后测量:第一车A559油高 2564mm,第二车B376油高2357mm,两 车油温21.5 ℃,试验温度21.7 ℃,视密度 726.3kg/m3。量油尺在2m处修正值 +0.7mm,3m处修正值+0.2mm,温度计、 密度计修正值忽略。试判断该批次油品是 否超耗?超耗量是多少?是否索赔及索赔 量是多少?
残漏损耗
油品在储运操作过程中 (如:装卸车船、灌捅、 倒捅等),由于不可避免 的粘附、滴洒以及容器底 部余油未能卸净造成的油 品损失。
按作业环节进行分类
保管损耗 损耗
运输损耗 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
保管损耗分为: (1)、储存损耗; (2)、输转损耗; (3)、灌捅损耗; (4)、装卸车(船)损耗; (5)、清罐损耗
答案
• 1、查ρ20 =727.9kg/m3 VCF = 0.9981 2、V1=58394+59×28.8061=60094L=60.094m3 V2=48364+76×23.8970=50180L=50.180m3 3、m1=60.094×0.9981×(727.9-1.1)=43593kg m2=50.180×0.9981×(727.9-1.1)=36402kg 4、损耗量=(43700+36500)-(43593+36402) =205kg 5、 损耗率=205/80200 ×100=0.26% 6、∵0.26%<0.2%(互不找补)+0.24% ∴不需要 索赔
罐区油品损耗及其控制

罐区油品损耗及其控制摘要:介绍了发生在油罐区的油品损耗的种类,根据罐区油品损耗的原因采取了降低损耗的措施。
主题词:罐区;油品;损耗;措施在炼油厂,油品储运过程中发生的损耗主要包括有:蒸发损耗、脱水损耗、输转损耗、调合损耗、装车损耗、洒漏损耗、粘附损耗和清罐损耗等。
资料表明,油品储运系统损耗量约占原油加工量的0.3~0.5%,其中储罐蒸发损耗约50~80%;装车损耗约15~25%;清罐损耗约10~15%;脱水及其它损耗10~15%。
油品的损耗不仅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石油产品的质量,污染环境,增加火灾爆炸危险性,所以,有效降低油品损耗是油品储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罐区油品损耗的种类1、蒸发损耗蒸发损耗是油品储运系统较大的一种损耗,按油品损耗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通风损失、“小呼吸”损失、“大呼吸”损失。
(1)自然通风损失自然通风损失多发生在罐顶,是由于罐顶密封不严引起的。
如罐体腐蚀穿孔,空气泡沫发生器玻璃损坏,呼吸阀阀盘未盖严,量油孔、透光孔未盖好,浮顶罐低液位时浮顶透气阀自动打开等均会造成自然通风损失。
(2)“小呼吸”损失罐内油品在静止储存情况下,随着外界气温、压力的周期性变化,罐内气体空间的温度、油品蒸发速度、油气浓度、蒸气压力也随之变化,油罐在呼吸阀的控制下,阶段性地呼出石油气和吸入空气,这种现象造成的油品损失叫“小呼吸”损失,也叫油罐静止储存损耗。
“小呼吸”损失除与本地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小、大气压力、日照系数等)有关外,还与油品本身性质、油罐的充满程度、油罐截面(油品与气体空间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3)“大呼吸”损失油罐在收油、输转、调合、装车过程中,由于液面的升降变化引起油罐气体空间变化,进而造成罐内气体压力的升降变化,使混合油气排出和外界空气吸入,在此过程中造成的油品损失叫“大呼吸”损失,也叫油罐动态损耗。
油罐吸入空气的过程本身并不造成油品损耗,在油罐吸气过程中,由于罐内混合气体压力较低,油气浓度减小,加速了油品表面的蒸发和气相传质,从而造成油品损耗。
成品油的损耗与管理

成品油损耗控制制度
明确损耗控制目标、管理措施、考核办法等,确保损耗管理工作 有章可循。
成品油储存与运输管理制度
规范成品油的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
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因 设备故障导致的损耗。
员工培训与操作规范
岗前培训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成品油损耗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 其损耗控制意识。
制定详细的成品油接卸、储存、输转等操作规范,确保员工严格 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成品油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 工素质。
强化油品监控
建立油品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油品进行化验分析,确保油品质 量符合要求。
智能化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物联网技术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成品油储罐、 管道等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油气回收技术
应用油气回收装置,将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 行回收处理,减少油气排放和环境污染。
3
智能化管理系统
建立油品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和预警,提高管 理效率和准确性。
04
成品油损耗管理制度与规范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要求企业加强能源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减少能
动态损耗指标
包括油品输转损耗、装卸损耗等,反映油品在流动过 程中的损耗情况。
综合损耗指标
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损耗,以及温度、压力等环境因 素对损耗的影响,全面评价成品油的损耗情况。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仪表,实时监测储罐的 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以及油品的流量 、密度等质量指标。
第三篇.油品损耗

★水运运输 水运损耗量= 发货量-收货量 水运损耗率=(发货量-收货量)÷发货量 ×100%。 注:损耗计算的发货量=发油罐发出量-定 额装船损耗量; 损耗计算的收货量=收油罐发出量+定 额卸船损耗量。
练习题
甲油库向乙油库用油轮装运柴油,装货时油 罐计量数为5284580kg,到达后油罐收 到量 为5254985kg,求运输损耗率。
练习题
• 甲炼厂向乙油库发运汽油两车,发货量第 一车44800kg,第二车37800kg,至乙油库 测量第一车A554油高2679mm,第二车 B354油高2573mm,两车的计量温度 21.5℃,视密度726.7 kg/m3,试验温度 20.9℃,量油尺2m处修正值为+0.8㎜,3m 处修正值为+1.2㎜,温度计、密度计修正 值忽略。试判断该批油品是否超耗?若超 耗,超耗量为多少?是否应索赔,索赔量 为多少?(甲炼厂距乙油库1400公里)
• 装、卸车(船)损耗:将油品从油罐装入 铁路罐车、油船(驳)、汽车罐车等运输 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 因油罐的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的挥发 和黏附而产生的油品损失。 • 装、卸车(船)损耗,实际包括《装车 (船)损耗》和《卸车(船)损耗》,计 算方法相同。 装、卸车(船)损耗量=付油容器付出量- 收油容器收入量; 装、卸车(船)损耗率=装卸车船损耗量 / 付 油容器付出量×100%
练习题
某油罐向油船装汽油,以油罐计量为准,油 罐计量为1839724kg,求实际发货量?
答案
查表得损耗率为0.07% 损耗量为:1839724×0.07% = 1288 kg ∴实际发货量=1839724-1288 = 1838436 kg
《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装车(船)损耗率%
油品输送损耗标准

油品输送损耗标准引言在油品输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损耗。
为了规范油品输送行业的运营,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制定油品输送损耗标准十分必要。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定油品输送损耗的标准,通过明确损耗的量化指标,促进油品输送行业的发展与规范。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油品输送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原油、汽油、柴油等。
定义1. 输送损耗:油品输送过程中由于蒸发、溢出、泄漏等原因造成的油品量减少。
2. 标准损耗率:油品输送损耗与输送总量的比率。
标准损耗率要求1. 原油输送:标准损耗率不得超过0.2%。
2. 汽油、柴油输送:标准损耗率不得超过0.1%。
3. 其他油品输送:标准损耗率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0.2%。
输送损耗计算方法1. 根据输送前后油品的量差来计算输送损耗量。
2. 损耗值计算公式:输送损耗量 = 输送前油品量 - 输送后油品量。
3. 损耗率计算公式:标准损耗率 = 输送损耗量 / 输送总量。
监测与检验为了确保油品输送损耗标准的执行,需进行定期监测和检验。
具体监测与检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业务进行制定。
引导措施1. 油品输送企业应加强油品输送中的防溢、防泄漏措施,及时修复泄露设备。
2. 油品输送企业应加强管理,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程度。
3. 油品运输中应配备合适的油品储存和装卸设备,防止油品损耗。
结论油品输送损耗标准的制定对于促进油品输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监测与检验,并采取引导措施,以降低油品输送损耗,提高行业运营水平。
以上是关于油品输送损耗标准的文档,旨在为油品输送行业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行业发展。
油品损耗及降低油品损耗的的措施(试题)

油品损耗及降低油品损耗的的措施(试题)油品损耗及降低油品损耗的的措施第一节油品损耗的原因及其分类填空:油品损耗可分为自然损耗和事故损耗两类。
自然损耗主要为油品蒸发损耗;事故损耗主要是跑、冒、滴、漏及混油发生的损耗。
油品的蒸发损耗大体可分为自然通风损耗,小呼吸损耗,大呼吸损耗,灌装损耗四种:一般来说,每天油罐的“呼气”持续时间比“吸气”持续时间要长。
影响油品灌装损耗的因素主要是油品性质和油温、装油压力大小和装油流速、装油方式及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轻质油灌装损耗大;油温高,压力大,流速快,油品损耗就大;高位喷溅灌装损耗大,低位液下灌装损耗小控制操作工艺及安装呼吸阀挡板是减少油品蒸发损耗的重要环节。
合理安排油罐使用率,油罐尽量装满,以减少气体空间体积。
尽量减少倒罐次数也可大大减少油罐呼吸损耗。
控制装车流速也能赶到降低油气挥发减少损耗作用,因为流速快,压力高,油品喷溅,搅动就大,造成损耗也大。
正确选择油罐涂料。
油罐表面涂刷强反光银灰色或白色防腐涂料,不仅具有防腐作用,还可减少油罐接受阳光热量,降低罐内油温,从而减少油罐小呼吸损耗。
油罐安装呼吸阀挡板,使油罐内部空间油气分层,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上层浓度较低的油气,从而减少蒸发损耗。
油品装车时,鹤管伸入车内深浅和油品挥发损耗关系很大。
伸入罐车内越浅,油料对液面冲击越大,油气蒸发越快,损耗越大。
浮顶油罐的液面全部为浮顶所覆盖,没有气体空间,油品温差变化小。
因此,油品大小呼吸损耗大幅度减少。
油气回收方法有循环回收法、吸附法、冷凝法等选择:1, 有关资料表明:一座5000m3拱顶罐,一昼夜的小呼吸损耗可达(C )kg。
A.150 B.250 C.350 D.4502, 资料表明,安装有呼吸阀挡板的罐,油品蒸发损耗可减少(B)。
A.10%—20% B.20%—30% C.30%—40% D.40%—50%3, 有关资料显示,鹤管放到罐车底部比停留在罐内上部可减少油品损耗(D)左右。
储油罐油品损耗分析及控制措施

储油罐油品损耗分析及控制措施储油罐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设备,用于存放原油、成品油等石油产品。
然而,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储油罐中的油品可能会发生损耗,这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对环境和人员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对储油罐油品损耗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储油罐油品损耗分析1.挥发损耗:储油罐中的油品受到温度变化和空气中氧气的影响,部分挥发出去,造成挥发损耗。
2.沉淀损耗:储油罐中的油品中可能含有杂质或水分,长时间存放后,这些杂质或水分会沉淀在油品中,导致沉淀损耗。
3.灌出损耗:在储油罐中灌入或灌出油品时,由于管道、泵等设备的不完善,可能会造成一定量的损耗。
4.蒸发损耗:由于储油罐内部温度高,油品处于液相状态,一部分油品可能会发生蒸发,导致蒸发损耗。
5.泄漏损耗:储油罐本身存在老化、腐蚀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油品泄漏,造成泄漏损耗。
二、储油罐油品损耗控制措施1.定期检查:定期对储油罐进行检查,包括检查罐壁是否有漏洞、检查防腐涂层是否完好、检查罐底是否有漏油等,及时修复问题,避免泄漏损耗。
2.控制温度:通过调节储油罐内部的温度,可以减少油品的挥发损耗和蒸发损耗,保持油品的稳定。
3.安装防蒸发设施:在储油罐的盖子上安装防蒸发设施,可以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
4.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储油罐内部的杂质和沉淀物,减少沉淀损耗。
5.更新设备:及时更新管道、泵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灌出损耗。
6.建立泄漏监测系统:在储油罐周围建立泄漏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泄漏情况,避免泄漏损耗。
7.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储油罐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油品损耗的意识,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油品损耗。
油品损耗管理

油品损耗管理研究和处理损耗是油品计量管理重点内容之一,加强损耗管理,降低油品损耗数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油品损耗是在进销存的作业环节中,由于油品的自然蒸发和残漏等原因而造成的油品在数量上的损失。
其损耗量的计算是作业环节前的量减去作业环节后的量,这个量越大,损耗就越大,这个量越小,损耗就越小,这个量是负时,为溢余。
油品损耗的处理应遵循“一切损耗处理必须实事求是、有依据、有凭证,不得弄虚作假”的原则。
出库前的一切损耗由经营单位负担,不得转嫁给用户和其它单位。
中转、代管油品在油库等保管、收、发各环节发生的一切定额损耗由委托方负担。
油品损耗的处理应当逐级上报,按月核销。
油品损耗管理按不同的作业环节进行定额管理,关键要确定合理的定额损耗标准和考核标准。
第一节油品损耗的分类1、油品损耗的形成油品的损耗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蒸发损耗、残漏损耗和油品混油、变质损耗。
蒸发损耗是指密封性能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油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油品在数量上的损失。
其损耗量主要受油品组成、温度、蒸发面积、容器状况等影响。
蒸发损耗不但使油品数量减少,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使油品的质量下降,甚至变质造成不合格。
加油站在收发油过程中,均会造成蒸发损耗。
残漏损耗是指油品在储运作业过程中,由于容器内壁的粘附、容器内少量未能卸尽的余油以及未能避免的洒滴、渗漏而造成的油品在数量上损失。
其主要受到设备技术状况和操作人员责任心影响。
残漏损耗不会使质量变化,但会使数量减少,严重时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油罐漏油而发生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对于高龄油罐来说尤其应注意,要强调每天计量或通过液位计进行监控。
当发现损耗异常时要立即检查原因,这是十分重要的,应做到“查原因,不过夜”。
混油、变质虽然数量不会减少,但因油品变质不能使用或降级使用,同样会造成损耗。
在加油站管理中要严格执行专车专运、卸油十步法等相关规定,对储存周期较长的油品要加强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品油正常损耗及非正常损耗原因分析正文目录
成品油在运输、储存、零售等环节中的损耗,可以划分为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
正常损耗:“小呼吸”和“大呼吸”
正常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
蒸发损耗指油品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存储、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
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尽和难免的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蒸发损耗是造成油品正常损耗的主要原因。
正常损耗按工作环节划分包括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是指油品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包括储存、输转、灌桶、装、卸等5项损耗。
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
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料蒸发速度加快,油蒸气压力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到油罐呼吸阀极限时就要放出气体。
夜间气温下降,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罐内又要吸进空气。
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失。
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罐顶有孔眼不严密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着高差情况下,由于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
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失叫自然通风损失。
输转损耗是指油品从某一油罐输往另一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而产生的损失。
当向油罐注入油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
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
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灌桶损耗是指灌桶过程中油品的挥发损失。
装卸油品损耗指油品从油罐装入铁路罐车、油船、汽油罐等运输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挥发和黏附而
产生的损失。
运输损耗是指以发货点装入车、船起至车、船到达卸货点止整个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其中包括铁路罐车、公路运输、水上运输、管道运输等4项损耗。
由于车船在运行中震荡、颠簸,加速了装载容器内油料的蒸发,特别是当运输容器内密封程度不良,装载量超过安全高度时,不仅会使石油蒸气溢出,造成蒸发损失,而且有可能造成油料外溢,增大运输损耗量。
零售损耗是指零售商店、加油站在小批量付油过程和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油品损失。
非正常损耗:人为因素
非正常损耗包括事故损耗、盗油损耗、零星洒漏损耗。
事故损耗是指在油品储运过程中,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麻痹大意及违规等原因,常发生跑油、冒油、混油事故而引起的损耗。
盗油损耗是指油库、加油站人工操作溢余油品外销,以及运输过程中司机盗油等发生的不良损耗。
非正常损耗还包括零星洒漏损耗。
(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