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的损耗
油轮装卸成品油损耗的原因及管理措施探讨

油轮装卸成品油损耗的原因及管理措施探讨在油轮运输成品油进行装卸的过程中,都较多的存在油轮装卸中成品油损耗的问题。
成品油的损耗原因较多,在油轮运输途中和装卸的过程中总会因为不同的人为因素或者非人为因素导致成品油损耗,不仅会影响到成品油运营公司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成品油运营公司与油轮运输公司之间的关系。
标签:油轮;成品油损耗;管理措施对于成品油来讲运输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成品油作为一种液体,对运输有一定的影响。
在临江或者临海地区,成品油运营公司对成品油的运输一般都会采用油轮运输的方式,利用油轮运输来快速的周转成品油,可以有效的提高成品油的运输效率。
但在利用油轮进行成品油的运输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同因素导致的成品油损耗,这种损耗影响到成品油运用公司的经济效益,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来减少成品油在油轮装卸过程中存在的损耗问题,以便有效的对成品油损耗问题进行管理。
1 油轮装卸成品油损耗的原因油轮运输作为目前成品油运输中可以有效帮助成品油运营公司进行成品油运转的一种方式,在沿海沿江一带较为常见。
在油轮运输成品油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成品油出现损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主要分为了人为因素影响和非人为因素影响。
人为因素影响是对成品油损耗最多的一种影响因素。
在成品油的装卸过程中,经常会有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成品油出现渗出或泄露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成品油装卸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漏油,对成品油造成非常大的损耗,对成品油运营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在人为因素中也存在由于偷窃等情况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都是由于看管问题或者油轮运输途中将成品油倒卖,对成品油的损耗造成影响。
计量问题也是成品油损耗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成品油的计量工作人员来讲,由于计量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的差距,或者计量方法的问题,影响到成品油的前后计量结果,对成品油造成一定的问题。
非人为因素影响是指成品油在进行油轮运输和装卸的过程中,因为一些自然因素而造成的成品油损耗。
成品油运输损耗标准

成品油运输损耗标准
成品油运输损耗标准是由公司或国家定下的油品运输过程中允许的正常损耗标准。
在油品运输损耗标准中,涉及出厂成品油和运输之间存在的损耗数量,主要是因为油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设备损坏、油品变质、库存条件不称、质量不稳定以及容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成品油运输损耗标准主要由公司或国家定制,不同的公司或国家有不同的损耗标准,损耗数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损耗标准由运输距离、车辆容量、装卸情况等基础因素,以及油品的污染等指标综合评估而得出的。
因此,在油品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损耗不超过规定标准,以保证油品的质量。
此外,油品运输损耗标准不仅仅关乎运输的质量,还涉及到油品质量问题。
因此,在油品运输过程中,损耗标准也必须适度,考虑到油品中含有的污染物种类,如硫、氮等,在设定损耗标准时,一般应允许损耗量不超过3个百分点。
另外,该损耗标准仍在持续改善,例如从违规运输情况的差别,以及专业运输设施、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理及消除损耗,也会逐步完善标准量。
总之,成品油运输损耗标准是油品质量、污染物含量等多个因素的运输安全检查标准,是保障油品质量安全、有效节约油品中污染物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环境的关键性要求。
因此,对于工业油品的运输损耗标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推行规定,以保证油品的正常使用。
成品油的损耗与管理

成品油损耗控制制度
明确损耗控制目标、管理措施、考核办法等,确保损耗管理工作 有章可循。
成品油储存与运输管理制度
规范成品油的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
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因 设备故障导致的损耗。
员工培训与操作规范
岗前培训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成品油损耗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 其损耗控制意识。
制定详细的成品油接卸、储存、输转等操作规范,确保员工严格 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成品油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 工素质。
强化油品监控
建立油品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油品进行化验分析,确保油品质 量符合要求。
智能化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物联网技术应用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成品油储罐、 管道等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
油气回收技术
应用油气回收装置,将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 行回收处理,减少油气排放和环境污染。
3
智能化管理系统
建立油品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和预警,提高管 理效率和准确性。
04
成品油损耗管理制度与规范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要求企业加强能源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减少能
动态损耗指标
包括油品输转损耗、装卸损耗等,反映油品在流动过 程中的损耗情况。
综合损耗指标
综合考虑静态和动态损耗,以及温度、压力等环境因 素对损耗的影响,全面评价成品油的损耗情况。
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
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仪表,实时监测储罐的 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以及油品的流量 、密度等质量指标。
第三篇.油品损耗

★水运运输 水运损耗量= 发货量-收货量 水运损耗率=(发货量-收货量)÷发货量 ×100%。 注:损耗计算的发货量=发油罐发出量-定 额装船损耗量; 损耗计算的收货量=收油罐发出量+定 额卸船损耗量。
练习题
甲油库向乙油库用油轮装运柴油,装货时油 罐计量数为5284580kg,到达后油罐收 到量 为5254985kg,求运输损耗率。
练习题
• 甲炼厂向乙油库发运汽油两车,发货量第 一车44800kg,第二车37800kg,至乙油库 测量第一车A554油高2679mm,第二车 B354油高2573mm,两车的计量温度 21.5℃,视密度726.7 kg/m3,试验温度 20.9℃,量油尺2m处修正值为+0.8㎜,3m 处修正值为+1.2㎜,温度计、密度计修正 值忽略。试判断该批油品是否超耗?若超 耗,超耗量为多少?是否应索赔,索赔量 为多少?(甲炼厂距乙油库1400公里)
• 装、卸车(船)损耗:将油品从油罐装入 铁路罐车、油船(驳)、汽车罐车等运输 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 因油罐的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的挥发 和黏附而产生的油品损失。 • 装、卸车(船)损耗,实际包括《装车 (船)损耗》和《卸车(船)损耗》,计 算方法相同。 装、卸车(船)损耗量=付油容器付出量- 收油容器收入量; 装、卸车(船)损耗率=装卸车船损耗量 / 付 油容器付出量×100%
练习题
某油罐向油船装汽油,以油罐计量为准,油 罐计量为1839724kg,求实际发货量?
答案
查表得损耗率为0.07% 损耗量为:1839724×0.07% = 1288 kg ∴实际发货量=1839724-1288 = 1838436 kg
《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标准 装车(船)损耗率%
成品油仓储企业油品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

成品油仓储企业油品损耗原因及降耗措施分析成品油中较轻的组份在储运过程中会产生油气挥发进入大气,造成油品的损耗。
油品损耗影响油品的质量,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时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带来安全生产隐患。
工作中要密切注意油品损耗,采取可行性措施降低损耗。
标签:油品损耗;降耗措施;经济效益作为成品油仓储单位,我们负责日常成品油的收存转付工作,由于数量庞大,关注油品损耗成为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减少油品损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环境的保护负起责任。
在日常作业中,油品的蒸发和存储设备的滴漏是产生油品损耗难以避免的原因。
1蒸发损耗成品油中各组分的蒸发性能不同,其中的轻质成分更易于蒸发。
油品蒸发时,气体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扩散到液面上面的大气中,这个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在不断进行。
油蒸气混合在气体空间中,使油品液体数量减少,影响产品质量,形成永久损失。
油品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蒸发损耗的存在,油品中轻质成分越多,油品的蒸发速度也就越快,也特别容易蒸发。
对于同一种油品来说,温度越高,油品蒸发越快。
在此过程中,油面上方的油蒸气不断增加,直到饱和才会停止。
在密闭的油罐中,随着油品的蒸发,容器中气体空间的压强很快升高,超过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大量的油蒸气就会排出罐外,产生大量损耗。
蒸发还与液体的表面积和储油罐的状态有关。
液体表面积越大油品蒸发越快,承压能力较低或密封不严的油罐,油气很容易逸出,降低罐内压强,增快蒸发速度。
按照油蒸气排出罐外的原因,蒸发损耗可分为几种情况:1.1小呼吸损耗罐内油品在没有收发油作业情况下,罐内气体空间温度随着外界气温变化而使油品不断蒸发产生损耗。
当日出后外界环境温度上升,导致罐内气体空间温度上升,油品蒸发速度加快。
不断增多的油蒸气使罐内气体空间压强升高,当达到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石油蒸气排出罐外,产生损耗。
而到了夜晚,外界温度降低,罐内气体空间温度、压强下降,当压强低于呼吸阀控制压力时,呼吸阀打开,吸入外界空气。
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探讨

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探讨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是指成品油从生产单位或储存单位通过铁路运输到达使用单位过程中发生的油量损耗。
这种损耗在成品油物流运输中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来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1. 液态蒸发:成品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液体油会产生蒸发现象,一部分成品油会随蒸发气体的排放而损失。
2. 油罐的渗漏:油罐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老化或机械损坏,会导致油罐出现泄漏现象,造成成品油的损失。
3. 倾倒溢出:在成品油铁路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车辆运行不稳定,可能会出现成品油倾倒溢出现象,从而发生油量损耗。
4. 转运和仓储过程中的损耗:在成品油的转运和仓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成品油的损耗。
1.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成品油运输中使用的油罐车和油罐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密封性。
2. 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成品油铁路运输的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操作要求,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 严格监管和检查:对成品油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和检查,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导致的油量损耗。
4. 提高计量仪表的精度:采用高精度的计量仪表,减少计量误差,确保计量准确性。
5. 加强油品溢漏防范:加装防溢装置和监控装置,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油量损耗的情况。
6.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对参与成品油铁路运输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严禁擅自操作或倾倒成品油。
1. 经济影响:成品油铁路计量交接损耗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减少损耗,可以采取一些经济手段,如谈判降低损耗率,寻求物流成本合理分担等。
2. 环境影响:成品油的损耗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涉及到油罐泄漏和溢漏的情况。
加强设备维护和规范操作,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3. 安全影响:成品油的损耗会增加油品的泄漏和火灾的风险,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带来威胁。
原油、成品油和化工液体产品损耗内控标准

原油、成品油和化工液体产品损耗内控标准原油、成品油和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内控是石油炼制和化工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损耗的控制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体现。
本文将从原油、成品油和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内控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来看原油的损耗内控标准。
炼油厂在原油的储存、输送、卸载、加工和成品油的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损耗的可能。
为了减少原油的损耗,炼油厂需要建立完善的原油损耗内控标准。
原油的损耗主要包括外漏、挥发、渗漏和氧化等方面,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原油的管道设施的维护和保护,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做好原油的及时装卸和运输等工作,严格控制原油的损耗,力争将原油损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其次是成品油的损耗内控标准。
成品油的损耗主要集中在储存、输送、装卸和销售等环节。
为了控制成品油的损耗,炼油厂需要加强对成品油储罐的管理,做好成品油的定量计量和配送,加强对成品油泄露、挥发和蒸发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成品油的损耗,保证成品油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标准要求。
最后是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内控标准。
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溢出、渗漏和氧化等方面。
为了控制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化工产品生产设施的维护和保护,做好化工产品的包装、装卸和运输工作,加强对化工产品的使用和回收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严格控制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降低损耗率,提高化工产品的利用率。
总之,原油、成品油和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内控是炼油和化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建立完善的损耗内控标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减少损耗,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同时,加强对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也是控制损耗的重要手段。
只有从根本上强化损耗内控的意识和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原油、成品油和化工液体产品的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

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及降耗措施油品储运损耗是指在原油、成品油或其他油品在储存、运输、转运、装卸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损耗。
油品储运损耗不仅会直接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因此降低储运损耗是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分析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并提出降耗措施,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油品储运损耗的原因1. 油品本身的特性:由于油品的挥发性、密度、温度等特性的差异,会导致油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损耗。
挥发性高的油品在装卸过程中易发生挥发损耗;密度不同的油品在储存过程中易发生沉淀损耗。
2. 储运设备的老化:随着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设备的密封性、稳定性等性能会逐渐下降,导致油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挥发等损耗。
3. 人为操作不当:储油罐、输油管道的检查、清洁不到位等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漏油、溢油等损耗。
4.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气温、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油品的储存、运输损耗。
5. 泄漏及盗窃:储运设备、管道、船舶等的泄漏以及盗窃行为都会导致油品损耗。
二、降耗措施2. 强化作业管理: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作业操作规程,确保储存罐、管道的清洁、密封。
建立定期设备检查、保养计划,确保储运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油品的质量,减少因油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损耗。
4.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预防机制,加强对储运设备、作业环境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泄漏、漏油等安全问题。
5. 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储运技术,采用新型的封装、润滑、密封等材料,提高储运设备的密封性、稳定性。
6. 加强监管:对油品生产、储存、运输企业加强监管,建立追溯制度,加大对油品盗窃行为的打击力度。
7.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降低人为疏忽、错误操作带来的损耗。
油品储运损耗是影响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降低损耗方面需从油品质量、设备维护和作业管理等方面全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损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石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品油损耗
目前,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经营成品油的方式主要是采用自有自营的加油站连锁经营模式,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油品。
成品油从炼油厂经过一次配送到达油库,然后从油库经过二次配送批发给客户或配送到加油站,再由加油站零售给客户,整个流转过程涉及的环节较多。
其中,从炼油厂配送到油库涉及进、运、收三个环节,从油库配送到加油站然后销售给客户涉及进、运、收、发四个环节。
成品油的损耗基本上在这些环节都会发生。
正常损耗
“小呼吸”和“大呼吸”
正常损耗包括蒸发损耗和残漏损耗。
蒸发损耗指油品在气密性良好的容器内按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装卸、存储、输转等作业或按规定的方法零售时,由于石油产品表面气化而造成数量减少的现象。
残漏损耗是指在保管、运输、销售中由于车、船等容器内壁黏附,容器内少量余油不能卸尽和难免的微量渗漏而造成数量上损失的现象。
蒸发损耗是造成油品正常损耗的主要原因。
正常损耗按工作环节划分包括保管损耗、运输损耗、零售损耗。
保管损耗
是指油品从入库到出库整个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包括储存、输转、灌桶、装、卸等5项损耗。
1)储存损耗:是指单个油罐在不进行收发作业时,因油罐“小呼吸”而发生的油品损失。
储存油罐白天受热,罐内温度升高,油料蒸发速度加快,油蒸气压力也随之增高,当气体压力增加到油罐呼吸阀极限时就要放出气体。
夜间气温下降,油和油蒸气体积收缩,罐内又要吸进空气。
这种排出石油蒸气和吸入空气的过程叫“小呼吸”损失。
所造成的损失由于罐顶有孔眼不严密或在两个孔眼间存在着高差情况下,由于混合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致使罐内混合气从低处排入大气,外界空气从高处孔眼流入罐内。
这种由于孔眼位差和气体密度的不同,引起气体自然对流所造成的损失叫自然通风损失。
2)输转损耗:是指油品从某一油罐输往另一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而产生的损失。
当向油罐注入油料时,由于罐内液体体积增加,罐内气体压力增加,当压力增至呼吸阀压力极限时,呼吸阀自动开启排气。
当从油罐输出油料时,罐内液体体积减少,罐内气体压力降低,当压力降至呼吸阀负压极限时,吸进空气。
这种由于输转油料致使油罐排除油蒸气和吸入空气所导致的损失叫“大呼吸”损失。
3)灌桶损耗:是指灌桶过程中油品的挥发损失。
4)装卸油品损耗指:油品从油罐装入铁路罐车、油船、汽油罐等运输容器内或将油品从运输容器内卸入油罐时,因油罐“大呼吸”及运输容器内油品挥发和黏附而产生的损失。
运输损耗
是指以发货点装入车、船起至车、船到达卸货点止整个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耗。
其中包括铁路罐车、公路运输、水上运输、管道运输等4项损耗。
由于车船在运行中震荡、颠簸,加速了装载容器内油料的蒸发,特别是当运输容器内密封程度不良,装载量超过安全高度时,不仅会使石油蒸气溢出,造成蒸发损失,而且有可能造成油料外溢,增大运输损耗量。
零售损耗
是指零售商店、加油站在小批量付油过程和保管过程中发生的油品损失。
非正常损耗
人为因素
非正常损耗包括事故损耗、盗油损耗、零星洒漏损耗。
1事故损耗是指在油品储运过程中,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失误,麻痹大意及违规等原因,常发生跑油、冒油、混油事故而引起的损耗。
2盗油损耗是指油库、加油站人工操作溢余油品外销,以及运输过程中司机盗油等发生的不良损耗。
3非正常损耗还包括零星洒漏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