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合集下载

第2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2单元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人和动物所共有
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 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
人和动物所共有
(一)3-4岁(学前初期、幼儿初期)
1. 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人和动物所共有
思考:怎样接待新入园的幼儿?
①态度亲切,要爱孩子。(稳定幼儿情绪)
高级神经系统 人和动物所共有
巴浦洛夫的狗
条件反射=无关刺激物+能引起反应的刺激物→多次结合 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条件反射建立的方式
1.定向反射强化 2.模仿 3.动觉强化 4.言语强化
(一)新生儿的发展
5. 新生儿心理的发展
人和动物所共有
(一)新生儿的发展
5. 新生儿心理的发展
• (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者儿童某种能力的发 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
这个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 理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洛伦兹→印刻反应
小鸡:出生后10~16小时;小狗:出生后3~7周
问:关键期一旦错过可以弥补吗? 答:可以
④莫罗反射(惊跳反射) ⑤游泳反射 ⑥行走反射 ⑦蜷缩反射 ⑧颈部反射
①觅食反射 ②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③巴宾斯基反射(脚掌反射)
④莫罗反射(惊跳反射) ⑤游泳反射 ⑥行走反射 ⑦蜷缩反射 ⑧颈部反射
(一)新生儿的发展
4. 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的发生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条 件,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
2.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人和动物所共有

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趋势

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趋势

第二章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趋势(复习资料)一、学前儿童的年龄段划分:婴幼儿期(0-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初期(14、15—17、18岁)二、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与趋势及影响的因素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新生儿期(0-1月):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

A、由寄居生活转为独立生活;B、与客观环境的接触,出现最初的心理活动;C、生活需要关怀和照料,发展速度快,有巨大的发展潜能;D、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

2、婴儿期(1—12月):4-5月出现手眼协调;5—6月出现认生;6—12月掌握了坐爬动作后,手的动作发展快,手的日益灵活,出现五指分工。

动作的发育顺序: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3、幼儿前期(1-3岁):2—3岁的孩子开始不听话,出现不听大人的指令,会说“不”“就不”的反抗语言;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会说“我或我的”。

4、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小班(3—4岁):一是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二是爱模仿;三是直觉行动思维;中班(4—5岁):一是爱玩会玩,即游戏年龄阶段;二是产生形象思维;三是开始遵守规则。

大班(5—6岁):一是好学、好问;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二是思考问题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三是个性初具雏形;四是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1、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从受生理制约到主动调节发展4、从零乱到成体系: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1、遗传:指儿童与生俱来的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这些生物特征成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为儿童的发展提供自然的生物前提和可能性;(1)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前提。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3)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4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一般特征,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表现。

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课外活动:到幼儿园观察婴班儿童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程度。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其中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指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各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

【谈话引入】“六、一”是儿童的节日,你们知道儿童是指哪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你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属于哪一年龄阶段?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问题讨论】1、儿童的年龄特征会不会发生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各年龄阶段中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论述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论述题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如何论述题一、引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儿童心理的变化过程。

这一阶段,儿童在感知、认知、情感、社交、语言和行为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了解这些年龄特征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概述1.感知觉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感知觉逐渐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从简单的视觉、听觉发展到触觉、味觉和嗅觉的发展,儿童能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环境。

2.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幼儿初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发展为象征性思维。

3.情感和情绪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情感和情绪逐渐丰富,表现为愉快、悲伤、愤怒等基本情绪,并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

4.社交发展:从婴儿期开始,儿童逐渐建立亲子关系,进入幼儿期后,开始发展同伴关系,形成初步的社交技巧。

5.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经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单字到词组,从简单句子到复杂句子的过程。

6.行为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行为逐渐规范化,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具体分析各年龄阶段的特征1.婴儿期(0-1岁):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为生理发展,如吃、喝、拉、撒等基本生活能力的逐步建立。

同时,婴儿开始建立安全感,与主要抚养者建立亲子关系。

2.幼儿早期(1-3岁):这一阶段,幼儿开始独立行走,探索周围环境,语言逐渐发展,表现出对事物的好奇心。

此时,家长和教育者应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其自主性和自信心。

3.幼儿中期(3-6岁):这一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开始形成道德感和审美感。

教育者和家长应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育者和家长的应对策略1.创设适宜的成长环境:为学前儿童提供安全、舒适、富有刺激性的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

2.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和路径不同,教育者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关爱和支持。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主要有:
•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 2、人类知识经验本身具有一定顺序 • 3、就一个群体而言,要使年龄特征发生质 变,需要经过若干个世代的变迁,才能有所 反映。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 2.可变性
• 因环境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 情况会出现各种差别,从而构成儿童心理年 龄特征的可变性。
• 二、胎儿的身心发展 • (一)胎儿的生长发育 • • • •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
胎龄的计算 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 起,通常以40周(280天)为 孕期。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
• 心理大师斯滕伯格将个体出生前的发 育划分为 胚芽期(0~2周)
胚胎期(3~8周)
胎儿期(9~40周)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
• 1.从简单到复杂 •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 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这种 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 (1)从不完备到完备。
• (2)从笼统到分化。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
• (1)从不完备到完备。

我们知道,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在出 生的时候并非已经完备,而是在发展过 程中先后形成。 比如,头几个月的孩子 不会说话,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 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 由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发展规律。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
• (2)从不分化到分化。 •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弥漫 而不分化的。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情绪, 发展趋势都是从混沌或暧昧到分化和明 确。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 随着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逐渐复杂 和多样化。 • 例如: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 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 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身体发展:3-6岁是孩子身体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他们开始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跑、跳、爬等。

他们也开始熟悉自己的身体,并能通过触摸、感觉来获取信息。

2.情感发展: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情绪的控制。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他们能够通过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3.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孩子开始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则,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开始理解抽象的概念。

他们开始对世界产生好奇心,能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

4.社会发展:学前儿童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与他人的互动能力的提高。

孩子开始主动与其他孩子进行游戏和交流,并逐渐学会合作和分享。

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并能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和道德。

此外,学前儿童还存在以下一些特征:5.紧张性:学前儿童在面对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时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不安。

他们需要有稳定的环境和熟悉的人来帮助他们适应。

6.想象力丰富:学前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他们喜欢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意志力薄弱:学前儿童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常常会受到外界诱惑和自我放纵的影响。

他们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引导来培养自制力和坚持性。

8.短暂记忆: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往往只能记住短时间内的事情。

这也是他们在学习和记忆方面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的原因之一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身体、情感、认知和社会发展。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潜能和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二)1~6个月婴儿早期:依然迅速 突出表现在视觉和听觉发展上,通知视听定向,眼睛和手动作逐渐协调,开始能分辨 熟悉与陌生人。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眼睛更加灵活;视线追随物体;主动寻找视听对象如成人或玩具,2~3后,对声音反 应积极,半岁内认识世界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发生于婴儿早期,2~3手在偶然碰物体时会抚摸或拍打;3~4会被动抓东西,4月时喜 欢抓,但不能准确达到目标,不协调。4~5月时开始出现协调动作。 3、主动招人——社会性交往 最早:哭;然后:笑 发展:亲子游戏 4、开始认生——社会性交往 表现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区分熟悉人与陌生人,开始有了记忆 表现出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依恋和对不同人的不同态度
三、年龄特征
•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 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就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 龄特征。 • 如言语发展,0~2月,是哭声,2个月左右就开始 出现不清晰、不明确的语音,至5个月时各国婴儿 语音都几乎是一样的,6个月后聋儿停止发音,因 为没有反馈,9~12个月时出现真正语音。然后是 单词、电报句、简单句、复杂句。
二、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阶段的几个概念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 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转折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 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因 此也称为危机期。需注意两概念不可重合,转折是必 然,危机不绝对。
(三)6~12个月婴儿晚期 动作比先前更加灵活,活动范围加大,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亲 子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出生后一年里,要经历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而坐爬站走都是在 此期间习得的。6~7坐稳,爬和坐是交叉进行,爬行有许多好处,10月左右开始 学站、站稳、走。 会坐、爬、站、走就扩大了活动范围。要为婴儿准备一些玩具在感知觉上对婴儿 视、触觉都有所促进。 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坐和爬利于手的动作发展。6~12月,手更加灵活,3~4月时,五指没有分工,是 一把抓;7个月时五指分工逐渐灵活。6月以后双手还不能配合,有“神秘的中线 屏障” 摆弄物体:开始针对物体活动,搬、敲打、摇晃、送往嘴里 重复连锁动作 3、言语开始萌芽 开始发出各种声音,7个月会用不同声音招呼人;9~10月,能听懂一些词并做动 作;近1岁时喜欢咿呀不停,会说极少的词,可教孩子有意发声。 4、依恋关系发展 6月前分离易,近1岁分离困难,会出现分离焦虑,会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征根据年龄段划分如下:
1.1-2岁:
-意志力不断增强:学前儿童开始表现出自主性和决策能力,尽管这些能力仍然有限。

-语言发展:儿童开始能够说出单词并尝试模仿成人的语言表达。

-社交能力增强:与其他儿童或成年人相处时能够展示友好和合作的行为。

-探索性行为:通过触摸、品尝和感受周围环境来了解世界。

2.2-3岁:
-自我认知: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能够以自己作为参照点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概念发展:开始理解与时间、空间和数量相关的概念。

-饶舌期:在语言方面,儿童开始变得非常健谈,能够组织简单的句子并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模仿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角色扮演来学习和理解社会规范和角色。

3.3-4岁:
-社会和情感发展:儿童开始建立和维护友谊、合作和情感关系。

-情绪调节:儿童开始学习如何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理解和应对他人的情绪。

-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进行幻
想性游戏和故事创作。

-关注社会认同:儿童开始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地位,并开始
注意和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言语。

4.4-5岁:
-预读和预写能力:可以通过对书籍和文章的阅读和书写来表达自己
的意思。

-逻辑思维:开始展示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性:儿童表现出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更多地参与日常活动,例如穿衣、饮食等。

-运动能力进步:开始掌握更复杂的运动技能,例如跳绳、滑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发展的连续性
2.发展的阶段性
3.发展的不均衡性
4.首尾规律
5.手眼协调
6.近远规律
二.填空题
1.发展心理学中认为___________期是指一岁到三岁这个时期,___________期是指三岁到六岁在幼儿园这个时期。

2.____________是指幼儿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渐进的过程,表现在个体整个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3.___________与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提出了_____________这一概念。

5._________是个体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个体发展最最重要的时期。

6.年龄特征是指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特征。

7.大约在_______岁,幼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表现是独立行动的愿望加强。

8.儿童心理产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和手眼协调动作是同时发展的,这是人类拿东西的典型动作。

10.______________个月的幼儿开始认生,对交往的人开始有所选择。

三.单项选择题
1.有个幼儿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

”他说:“不,我是坏孩子。

”这个幼儿处于 (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危机期
2.基础动作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下列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能单脚跳-能从矮处迈下-双脚跳离地面 B.开始真正跑-能有效地跑-能成熟地跑 C.能单脚跳-双脚跳离地面-能从矮处迈下
D.能向后退着走-能向侧面横着走-独自上楼梯
3.幼儿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起来非常轻松,容易理解,掌握得快,如果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这一时期称为( ) A.危机期 B.转折期 C.关键期 D.敏感期
4.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同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这服从了( )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5.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
A.个性发展上
B.智力发展上
C.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发展上
D.动作发展上
6.小班幼儿的兴趣多变,大班幼儿则开始形成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
A.个从简单到复杂
B.从被动到主动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零乱到成体系
7.人们总在谈论现在的幼儿比过去的幼儿聪明,说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具有( ) 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8.幼儿手眼协调动作多发生于( )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四.判断题
( )1.所有的变化都可称为发展。

( )2.高级心理活动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低级心理活动的消失。

( )3.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 )4.心理成熟先于生理成熟。

( )5.就个体发展的整体而言,在某个时期,其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是相同的。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6.幼儿经常表现得活泼好动,难以控制自己,这是“多动症”的表现。

()7.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前提。

()8.幼儿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幼儿的实际年龄是对应起来的。

()9.天生的本能表现为条件发射,是个体不学而能的。

()10.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幼儿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11.小班幼儿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

()12.对3岁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不能说反话,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要具体。

五.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个体差异性。

3.如何理解发展的顺序性。

4.简述0-1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5.简述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6.简述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