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精)

合集下载

幼儿园学前教育2-3岁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重点资料).doc

幼儿园学前教育2-3岁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重点资料).doc

2-3岁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
2~3岁的孩子天真、幼稚、纯洁、活泼;身心在迅速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实在是最惹人喜爱的了。

2岁的孩子开始用语言与人交往,他那带着奶气的语言虽然极为简单,却标志着极为重要的掌握人类交际工具的新里程。

到了4岁,他能自如地运用言语表示请求、愿望、意见等。

2~3岁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告诉他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他便会顺从地接受并记住。

他可以遵守简单的规则和要求。

例如,他会根据成人的要求不坐地、不玩土等。

到了4岁,他能“习惯于许多生活规则、集体规则,并且能说出简单的道理。

例如,进睡眠室说话就会吵别的小朋友睡觉。


2~3岁的孩子有独立的要求,喜欢自己脱穿衣服、叠被子,尽管他还不会或不太会,但这种要求很强烈。

到了4岁,已完全能独立地穿、脱衣服,叠小被子,还可以自己洗手绢、洗袜子等。

他不但这样做,而且以“自己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引为骄傲。

2~3岁的孩子乐于助人、喜欢劳动。

妈妈刚扫地,他就去拿簸箕;爷爷拿起报纸,他会送来眼镜……到了4岁,他能有意识地帮助成人和同伴。

例如,同伴哭了他会帮助他擦眼泪;妈妈摆餐桌时他懂得帮助摆筷子等。

而且他懂得帮助人是好事。

2~3岁的孩子有很好的记忆力,他能很快地背会一首儿歌、古诗;跟随成人到过某个亲友家,再路过时他能说出这是谁家。

到了4岁,他不仅能记
住这些,而且能有意识地记住许多事情,他的理解记忆在迅速提高。

3岁儿童的总体心理特征

3岁儿童的总体心理特征

3岁儿童的总体心理特征
1、3岁左右的儿童慢慢的认识自我,而且说话中就会提到我怎么怎么样。

所以对于我是独立的个体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而且能够区分男、女的区别,会说我是一个男孩或者我是一个女孩这样来表达;
2、3岁的宝宝会有同情心、自尊心、害羞,比如给宝宝讲小白兔和妈妈遇见困难了,很可怜,然后宝宝就觉得特别心疼,眼泪汪汪的表现。

3、3岁左右的时候,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做游戏。

此时宝宝有这种想法和习惯,也是诱导宝宝顺利的进入幼儿园的阶段,让宝宝熟悉环境,建立和小朋友良好沟通的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学前儿童(2-6岁)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主要特征。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特征,以及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的相应的教育方法。

2-3岁阶段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开始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他们对周围环境非常好奇,并通过触摸、听、看等感官活动来探索世界。

同时,他们也开始展示一些独立性,渴望自己做一些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情绪较为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和表现出对事物的强烈喜好或讨厌。

此时,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同时要提供安全的环境,促进他们的探索和独立性。

3-4岁阶段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开始发展迅速,他们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开始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更加强烈,喜欢问为什么。

此外,孩子开始发展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比如与他人分享玩具和与他人合作玩耍。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绘本、玩具等,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语言和社交能力。

4-5岁阶段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始大大增强,他们常常会创造自己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他们能够理解更复杂的语言和思维,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对于规则的认知和遵守能力也在逐渐发展。

此时,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学习活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5-6岁阶段的特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开始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做事情。

他们开始对数字、字母和时间等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在这个阶段,孩子也开始发展对情绪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此时,家长和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并逐步引导他们学习数字和字母等基础知识。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主要特征。

家庭和教育环境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孩子在这些阶段的发展。

2-3岁儿童年龄发展特点

2-3岁儿童年龄发展特点

2-3岁儿童年龄特点科学发展水平:1.好奇心强,对外部特征明显,而且变化的事物兴趣很大。

2.对动植物感兴趣,喜欢观察动物的动作。

3.喜欢自己的动作产生的反应,比如敲一下风铃,风铃响了,他会接着敲,然后满意的欣赏自己产生的效果。

发展需要:1.提供各种各样与儿童生活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物体,要求颜色鲜艳,有变化。

2.提供一些易发芽的植物和可以亲近的动物,让孩子亲眼看见变化。

3.用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一日常规,比如起床对谁问好,如何准备睡觉等等。

4.在让他们了解规则时候要从儿童的心理反映出发,尽量采取跳跃性大的语言或者动作。

社会和自我发展水平:1.在2岁左右,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和自己身体的感觉,但在表达自己的愿望时,总要把自己的名字挂载前头,如“宝宝吃糖”。

说明幼儿仍然不能把自己和外界环境分开来。

2.在2岁半后,幼儿把对自己的称呼从名字改成了“我”。

这是幼儿终于把自己和客体分开的标志。

这个时候幼儿处于“我自己……”的阶段,尽管不太会自己吃饭,但仍要自己拿勺,尽管走路不太好,也要自己找。

独立性增强。

3.自我评价依靠老师或者其他成人的评价。

4.性别意识刚刚开始萌芽,只是知道自己是女孩或男孩,至于为什么会是男孩或是女孩以及分别的性别行为是什么,则不知道。

5.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情感,包括嫉妒,但没有精确的分化。

比如不明白痛苦和愤怒的区别。

6.在同伴交往中,多进行独自游戏或者平行游戏,喜欢挨在一起游戏,但不会有明确的合作。

7.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孩子一着急可能会出现拳脚攻击的问题。

发展需要:1.尽量保护幼儿的独立性,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性别等等。

2.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儿童产生嫉妒的消极情感。

3.对孩子的排泄活动要采取适当的态度,不要过多申斥。

4.不为儿童提供非亲社会性行为的榜样,如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制止。

身体与运动发展水平:1.骨骼短而细,非常柔软。

肌肉重量占身体重量的30%以下,肌肉特别容易疲劳。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儿童不同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儿童期、中期儿童期和青春期。

1. 早期儿童期:通常指婴儿和小孩的心理发展,大约从出生到8岁。

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大脑神经网络的枝条正在几乎每天都在发展。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他/她们开始学习新知识,并学会社会交往技巧,如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及如何处理困难等。

2. 中期儿童期:通常指9-12岁的儿童。

在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速度比前期要慢些,但他/她们仍然在迅速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也有所加强。

孩子们开始学习国际语言和掌握社会规范,也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等。

3. 青春期:通常指13-18岁之间的儿童。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他们开始逐渐独立,学会跨越自己的社会阶层,追求自己的利益。

他们也开始学习如何更加积极地看待未来,如何更加坚定地避开危险,克服恐惧,以及如何处理与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等。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可以归结为三个时期,即早期儿童期、中期儿童期和青春期。

早期儿童期,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的高峰期,大脑神经网络的枝条正在几乎每天都在发展,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迅速,学习新知识,掌握社会交往技巧。

中期儿童期,孩子开始学习国际语言和掌握社会规范,把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

而青春期,孩子们的大脑发育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独立性增强,学习更加积极地看待未来,克服恐惧,处理与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等。

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

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

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三岁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1、有独立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幼儿在日常生活红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

他们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

在如厕方面懂得表示需要,并能在成人帮助下自行如厕。

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生活自理行为还需要成人帮助。

2、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

如一个孩子想妈妈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着哭。

他们一吓就哭、一哄就笑,高兴与不高兴、愿意与不愿意都流露在脸上。

3岁儿童对亲近的人有强烈情感依恋,当与亲人分离时,大多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

他们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离的痛苦,这种因情感依恋而产生分离焦虑期。

儿童对依恋对象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3、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范围,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及其成人交往,如在游乐场愿意到小朋友在很多地方玩。

但在交往中带有明显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需要作为唯一标准,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东西,不能满足时甚至会抓咬别人。

这个年龄段出现了人生第一个反抗期。

4、动作发展速度较快幼儿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钻等基本动作,并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

手眼协调能力也有了较快发展,可以同时一手捧碗一手拿匙,还会进行穿珠等活动。

此年龄的幼儿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关键期,但做事动作迟缓,身体控制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需要成人帮助。

5、思维存在与动作之中3岁儿童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

离开了具体事物和具体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

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6、尝试模仿、喜欢重复这个阶段的幼儿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为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 0-1岁:生活经验的初步感知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感性认识和感官经验。

幼儿对外界的环境和事物进行初步的感知和认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渠道来了解世界。

在此期间,幼儿的情感表现比较单一,主要是对亲人的依赖和信任。

2. 1-3岁:自我意识的形成
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意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此时幼儿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开始能够认知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

此外,幼儿开始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意志,能够独立行动和做出一些简单的决策。

3. 3-6岁:想象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幼儿开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幻想和创造性的游戏。

此外,幼儿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能够和其他孩
子进行合作游戏,慢慢学会分享和体谅他人。

4. 6-12岁:认知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发展。

幼儿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

此外,幼儿的道德价值观也开始形成,能够识别什么是对错和公正与不公正。

总的来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家长和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孩子人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探索世界、形成自我认知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1.1-3岁:自我认知的形成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发展自我认知能力。

他们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和性别,并能辨认家人和其他人的差异。

孩子们开始形成“婴儿的自主性”(Toddlers' Autonomy)的意识,他们喜欢自己做事情,有独立性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意愿。

大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表现出一些情绪上的不稳定,会出现愤怒、焦虑和嫉妒等负面情绪。

他们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来稳定情绪并建立安全感。

2.3-5岁: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进入游戏化的方式来思考和学习。

他们能够以角色扮演和想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

这时候,孩子们对友谊和合作的需求增加,但仍然存在自我中心和竞争的问题。

孩子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孩子学会交往、合作和解决冲突,培养其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3.5-6岁: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进入小学前的准备阶段。

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孩子们开始能够理解简单的概念,掌握更多的语言规则,并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能够发展出一些独立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认知发展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自我认知的形成、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的提高,以及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家长和教师在这个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关心和支持,以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听我这样说,分辩道,其实平时他摸那些菜时,我 管得并不严,只是说说,但豆腐和菜不一样,他摸过了, 别人怎么买呢?卖豆腐的人也不允许。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我说,很简单,让孩子去摸,你把摸过的那块买下来, 回家做个麻婆豆腐,或干脆让孩子把豆腐捏碎了玩个痛快 ,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问题不就解决了? 这位妈妈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但又有些疑虑地说,那 如果下次再去菜市场他还要摸,怎么办呢?我说,再买下 来。这位妈妈有些诧异地看看我。 我笑笑说,一块豆腐不过两块钱,即使一个月连着天天 买,也不过六十块钱,等于给孩子买个玩具。况且孩子不 可能对一块豆腐有那么长的兴趣,最多三四天,他应该就 没兴趣了。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4. 依恋关系发展
• 将近1岁时离开亲人,分离焦虑就相当明显,特别 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父母都要尽量自己
负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多爬的孩子更聪明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这时期为婴儿准备一些适宜的玩具,对于促进
他的动作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 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五指分工动作 双手配合
摆弄物体
重复连锁动作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3. 言语开始萌芽 • 满半岁以后,婴儿喜欢发出各种声音。这时的 声音和以前不同,音节比较清楚。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怀抱反射:当新生儿被抱起时,他会本能地
紧紧靠贴成人。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物体触及
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 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样,
5个脚趾形成扇形。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买下软豆腐,治好硬茬头(尹建莉)
• 有位年轻妈妈曾向我求助,说她两岁的儿子乐乐是天生的“硬茬头 ”,不让干什么事,偏得去干不可。尤其现在进入第一反抗期,变得 更不听话,弄得她很抓狂,不知如何对付这个时期的孩子。
我让她随便举个孩子不听话的例子。 她说每次带乐乐到菜市场都很烦,原因是乐乐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 、动一动,经常冒冒失失地弄翻什么,或把人家的蔬菜水果弄到地上 。尤其最近,孩子对豆腐产生了兴趣,每次走到菜市场的豆腐摊前, 看到板子上的豆腐,就想摸一摸,不让摸就大哭,有两次还生气地把 旁边菜摊上的青椒故意拨拉到地上,弄得妈妈非常生气,打过两次屁 股也没用,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到菜市场了。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主讲人:周 玲
NN 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第二节 0-3岁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主讲人:周 玲 NN 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0-1月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人生第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 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 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初生到满月(0-1月)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吸吮反射:奶头、手指或其他物体,如被子的边 缘,碰到了新生儿的脸,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 ,新生儿也会立即把头转向物体,张嘴做吃奶的 动作。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眨眼反射: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 ,新生儿会做出眨眼动作。
1-3岁先学前期
• 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逐渐齐全,这个时期 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
• 为什么说1-3岁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 的时期?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3岁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1. 学会直立行走 • 满周岁的孩子,只是开始迈步,他的步子还很不稳, 显得僵硬,头向前倾,踉踉跄跄,容易摔跤。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1岁半以后,孩子不但会走路,而且学习上下楼梯 。2岁左右,孩子能够原地跳,学会跑,到处钻。 还能学会扔球和踢球,弯下腰去从地上捡起东西, 不摔跤。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
2. 使用工具 1岁以后,孩子逐渐能够准确地拿各种东西。1岁半左 右的孩子,已经会根据物体的特性来使用,这就是把 物体当作工具来使用的开端。2岁半以后,孩子能够自 己用小毛巾洗脸,拿起笔来画画。
该怎么正确处理“独立性”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 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选 择,尽量满足这一阶段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变得 快乐和顺从。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这位妈妈是个非常有悟性的人,我只是轻轻地点了一 下,她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此后不但允许孩子到 菜市场摸豆腐,而且自己从网上下载了做豆腐的方法, 并订购了磨豆的小磨及其他相关用具,在家做豆腐给孩 子看。她和乐乐一起做豆腐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子游戏 的过程,而所有的工具都变成了孩子的玩具。依此类推 ,在其他问题上,她也不再简单地去管束孩子,而是利 用孩子的好奇心,像做豆腐那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扩展 开来,让孩子感受更多的惊奇,领略到更多的知识。
• 满月以后,婴儿的眼睛更加灵活了
• 2-3个月以后,婴儿对声音的反应也比以前积极了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 手眼协调动作,是指能够抓住所看见的东西。
• 婴儿4-5个月以后,手眼协调的动作发生了。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3. 主动招人 • 婴儿早期的孩子,往往主动发起和别人交往。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3. 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 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 开始真正形成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1岁到1岁半是理解语言阶段。这个时候孩子能听 懂很多话,但是会说的不多。1岁半以后,孩子有 一个似乎是突然开口的时期,一下子说得很多,说 得很好。
学前教育专业教自认为对孩子宽容,懂得给孩子自由,可就所 述的事实来看,并非如此。所以我对这位妈妈说,这个年 龄段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动一下,这是 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到了菜市场,那么多花花 绿绿的菜,肯定吸引孩子;他看家长可以随意在菜摊上挑 来挑去,就也想去模仿。所以说孩子“不听话”,根本就 是家长的误判,是家长管得太多了。
• 思维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这时孩子出现了 最初的概括和推理。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2-3岁时出现了最初的独立性。孩子进入第 二个年头,就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了。特别是 2-3岁时,他有了自己的主意,往往“不听话 ”了。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怎么正确看待孩子“闹独立” “闹独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4. 开始认生 • 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6-12月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婴儿晚期(6—12月)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 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 坐、爬、站、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这个
阶段开始学习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迈步反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游泳反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条件反射的出现 怀抱/喂奶反射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认识世界的开始
•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儿童最初对世界的
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的
集中。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认识世界的开始
•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哪种?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莫罗反射:又称惊跳反射,突然发生的高噪声刺 激,或者被人猛烈地从高处放下,都会使新生儿 立即伸直双臂,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 双腿挺直。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 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 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 ,他会打呵欠。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人际交往的开端
• 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
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人际交往的开端
• 从小要重视孩子和成人交往的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6月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婴儿早期(1—6月)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 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课后观看《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