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QZTT2227-2017基站用梯级磷酸铁锂电池集成技术要求

QZTT2227-2017基站用梯级磷酸铁锂电池集成技术要求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T 2227-2017基站用梯级磷酸铁锂电池集成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nchelon use liFePO4 battery systemfor base station版本号:V1.02017 - 12 - 04发布2017 - 12 - 05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产品规格 (4)4.1单体电池数量 (4)4.2电池组输出电压标称值 (4)5 要求 (4)5.1使用环境条件 (4)5.2外观、标识及安装 (5)5.3性能指标 (6)5.4寿命 (9)5.5安全性能 (10)6 BMS要求 (13)6.1基本要求 (13)6.2信息采集要求 (14)6.3信息测量显示精度 (14)6.4BMS管理功能 (15)6.5监控通讯 (18)6.6电磁兼容性 (19)7 出厂检验 (20)附录 A BMS外部通信协议 (23)A.1物理接口和通信方式 (23)A.2协议的基本格式 (23)A.3数据格式 (26)A.4编码分配 (29)A.5磷酸铁锂电池BMS通信协议 (30)附录B (55)前言梯级利用磷酸铁锂电池是指车用动力电池在容量衰减到80%以下后,用于通信基站备电、储能等场景的电池。

随着锂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这种能量密度更高、寿命更长的电池正变得更具竞争力,部分场景取代铅酸蓄电池成为可能,梯级利用电池有望进一步降低基站建设成本,并在削峰填谷、太阳能基站等场景发挥优势,创造价值。

梯级电池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高温性能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均优于铅酸蓄电池,在技术上可满足现网各种工况的备电需求,不同循环寿命梯级电池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经济上也可行,较铅酸蓄电池价格便宜,可节省大量建设资金。

依据目前梯级电池的综合情况,为指导公司对电动汽车退役电池电芯集成成组后电池的采购、使用和维护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目录1 编制背景 (3)2 编制主要原则 (3)3 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3)4 主要工作过程 (3)5 标准结构和内容 (4)6 条文说明 (4)1编制背景本标准依据《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电联标准〔2022〕121号)的要求编写。

随着近年来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磷酸铁锂电池以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全面的性能逐步走进电力行业。

目前部分变电站已开始试点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其在技术指标、试验检验、运行维护等方面与使用传统铅酸电池的通信电源系统有较大的差别,在电力行业尚无较完善的标准,需要进行较全面的规定。

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运行维护要求,用以指导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新(改、扩)建、现场验收、运行维护等工作。

2编制主要原则本标准依据以下原则编制:a)标准化原则,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GB/T 1.1-2020)、的相关规定,编制本文件;b)适用性原则,标准编制结合现场在运设备实际情况,在设备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系统配置、接线方式、现场验收、运行维护要求,提出相关的规范要求,为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新(改、扩)建、现场验收、运行维护等提供标准;c)先进性原则,标准内容充分吸收借鉴相关电力企业的前沿技术、先进标准、优秀经验,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兼容性,不与已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发生冲突。

3与其它标准的关系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本标准主要参考文件有:GB/T 19826-201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T 34131-2017 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36276-2018 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 51194-2016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DL/T 781-202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 1074-2019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T/CEC 446.1-2021 电力用锂电池直流电源系统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T/CEC 446.4 电力用锂电池直流电源系统第4部分:间歇充电式直流电源设备T/CEC 449-2021 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直流电源技术4主要工作过程2020年10月-2021年5月,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3座变电站试点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总结分析使用经验。

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 引言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的装置。

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是一种高性能、高安全性的蓄电池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2. 基本要求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安全可靠:具备防火、防爆、防漏液等安全措施,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高性能: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长寿命:具备长时间稳定运行的能力,并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寿命不低于设计要求。

•环保节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3. 技术指标3.1 容量与电压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的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电压范围应在规定范围内稳定运行,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3.2 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功率输出,并满足各种使用场景下的需求。

3.3 循环寿命与自放电率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应具备较长的循环寿命,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进行多次充放电循环。

自放电率应低于规定值,以保证长期储存时的能量损失较小。

3.4 充电性能与放电性能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的充电性能和放电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充电过程中应具备较高的充电效率和较低的充电时间,而放电过程中应具备较高的放电效率和稳定的输出功率。

3.5 安全性能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包括防火、防爆、防漏液等措施。

在异常情况下,如过充、过放、过温等,系统应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池和设备的安全。

3.6 环境适应性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温度、湿度和海拔等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并保持良好的性能。

4. 附加要求除了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外,磷酸铁锂蓄电池组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附加要求:•可靠性:具备高可靠性,确保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维护管理:具备便于维护和管理的特性,方便对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参数指标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参数指标

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参数指标
容量
容量的单位一般为mAh或Ah,在使用时又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
不等于额定容量,它与温度、湿度、充放电倍率等直接相关。

一般情况下,实际容量比额定容量偏小一些,有时甚至比额定容量小很多,比如北方的冬季,假如在室外使用手机,电池容量会迅速下降。

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电池,能够存储和释放的电量,其单位有两种:Wh/kg,Wh/L,分别代表重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

这里的电量,是上面提到的容量(Ah)与工作电压(V)的乘积。

在应用的时候,能量密度这个指标比容量更具有指导性意义。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远低于集成电路产业的摩尔定律,这就造成了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升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之间存在一个剪刀差,并且随着时间不断扩大。

充放电倍率
这个指标会影响锂离子电池工作时的持续电流和峰值电流,其单位一般
充放电倍率指标含义越详细,关于使用时的指导意义就越大。

尤其是作
为电动交通工具动力源的锂离子电池,要规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持续和脉冲倍率指标,以确保锂离子电池使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标准..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标准..

目次前言 (1)1适用范围 (1)1.1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磷酸铁锂电池 LiFePO4 battery cell (1)3.2单体电池 Single battery (1)3.3磷酸铁锂电池模块 LiFePO4 battery block (2)3.4电池采集模块 battery acquisition module(BAM) (2)3.5电池管理模块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e(BMM) (2)3.6磷酸铁锂电池组 LiFePO4 battery system (2)3.7标称容量nominal capacity (2)3.8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 (2)3.9终止电压 end of discharge voltage (2)3.10循环寿命 cycle life (2)3.11容量保存率 save rate of capacity (2)3.12内阻 internal resistance (2)3.13电导 conductance (2)4产品分类和系列 (3)4.1电池模块额定容量系列(Ah) (3)4.2电池组输出电压标称值系列 (3)4.3电池组应用系列 (3)4.4电池组管理系列 (3)5要求 (3)5.1使用环境条件 (3)5.2外观 (3)5.3性能指标 (3)5.4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6)5.5寿命 (6)5.6安全性能 (6)5.7储存 (7)5.8电磁兼容性 (7)5.9BMM要求 (8)5.10监控要求 (10)6检验方法 (10)6.1检验条件 (10)6.2检验仪表要求 (10)6.3外观 (10)6.4放电性能 (10)6.5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11)6.6容量保存率 (11)6.7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11)6.8寿命 (11)6.9安全性能 (12)6.10储存 (13)6.11电磁兼容性 (13)6.12BMM测试方法 (14)6.13监控要求 (15)6.14电池管理模块环境试验 (16)7应用方法与要求 (16)7.1应用分类 (16)7.2BMM与开关电源系统的关系 (17)7.3工作方式 (17)8检验规则 (17)8.1检验分类 (17)8.2出厂检验 (17)8.3鉴定检验(型式检验) (19)9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19)9.1标志 (19)9.2包装 (19)9.3运输 (19)9.4储存 (19)附录 A (20)附录 B (21)前言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加强中国移动使用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管理,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设计及设备选型有标准可依。

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

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

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性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过充过放问题成为了电池性能和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过充会导致电池内部结构的损坏,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引发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过放则会造成电池电量急剧下降,影响车辆续航里程,甚至引发电池高温、爆炸等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过充过放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充电截止电压、放电截止电压、过充保护电压、过放保护电压等,旨在确保电池的安全使用,延长电池寿命。

通过监测电池的电压、温度等参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过充过放对电池的损害。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对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的研究和完善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1.2 研究意义磷酸铁锂电池作为新能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存在着过充和过放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这两种情况,将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制定并严格执行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对于保障电动车安全运行、延长电池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了解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研究可以为未来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电动车磷酸铁锂电池过充过放标准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将有助于推动新能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磷酸铁锂电池简介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由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组成。

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不易发生热失控和爆炸等安全问题。

(完整版)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

(完整版)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H-005-2012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L i F e P O4 b a t t e r y f o r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b a s e s t a t i o n版本号:1.0.02012-10-30发布2012-10-30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3.1磷酸铁锂电池 LiFePO4 battery cell (2)3.2单体电池 Single battery (2)3.3磷酸铁锂电池模块 LiFePO4 battery block (2)3.4电池采集模块 battery acquisition module(BAM) (2)3.5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2)3.6磷酸铁锂电池组 LiFePO4 battery system (2)3.6.1IBS模式 (integrated battery system) (2)3.6.2LBMS模式 (large capacity battery +BMS) (2)3.6.3LBAM模式 (large capacity battery +BAM+FPA) (2)3.7标称容量nominal capacity (2)3.8标称电压nominal voltage (3)3.9终止电压 end of discharge voltage (3)3.10寿命 cycle life (3)3.11容量保存率 save rate of capacity (3)3.12内阻 internal resistance (3)3.13电导 conductance (3)4产品分类和系列 (3)4.1电池模块额定容量系列(Ah) (3)4.2电池组输出电压标称值系列 (3)4.3电池组应用系列 (3)4.4电池组管理系列 (3)5要求 (4)5.1使用环境条件 (4)5.2外观及尺寸 (4)5.3电池标示 (4)5.4性能指标 (5)5.4.1充放电要求 (5)5.4.2完全充满电 (5)5.4.3性能指标 (5)5.4.4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7)5.4.5大电流放电性能 (8)5.4.6容量保存率 (8)5.4.7BMS工作状态电池静置耗能 (8)5.4.8充电效率 (8)5.4.9浮充电流 (8)5.5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8)5.6寿命 (8)5.6.125℃ 100% DOD (8)5.7安全性能 (8)5.7.1过充电保护 (8)5.7.2恒定湿热 (8)5.7.3抗振动 (8)5.7.4阻燃性能 (8)5.7.5绝缘电阻 (8)5.7.6绝缘强度 (9)5.7.7深度放电 (9)5.7.8安全充电电压 (9)5.8电磁兼容性 (9)5.8.1静电放电抗扰性 (9)5.8.2传导骚扰限值 (9)5.8.3辐射骚扰限值 (9)5.8.4浪涌(冲击)抗扰性 (9)5.9BMS要求 (9)5.9.1采集模块(BAM)的要求 (9)5.9.2保护与告警(FPA)的要求 (9)5.10监控要求 (13)6检验方法 (13)6.1检验条件 (13)6.2检验仪表要求 (14)6.3外观及尺寸 (14)6.4电池标示 (14)6.5放电性能 (14)6.5.125℃放电 (14)6.5.20℃放电 (14)6.5.3-20℃放电 (14)6.5.440℃放电 (14)6.5.560℃放电 (14)6.6电池组性能一致性 (15)6.7大电流放电性能 (15)6.8容量保存率 (15)6.9BMS工作状态电池静置耗能 (15)6.10充电效率 (15)6.11浮充电流 (16)6.12电池间连接电压降 (16)6.13寿命 (16)6.13.125℃ 100% DOD (16)6.13.240℃ 100% DOD (16)6.14安全性能 (16)6.14.1基本要求 (16)6.14.2过充电保护 (16)6.14.3恒定湿热 (16)6.14.5阻燃性能 (16)6.14.6绝缘电阻 (17)6.14.7绝缘强度 (17)6.14.8深度放电 (17)6.14.9安全充电电压 (17)6.15电磁兼容性 (17)6.15.1静电放电抗扰性 (17)6.15.2传导骚扰限值 (17)6.15.3辐射骚扰限值 (17)6.15.4浪涌(冲击)抗扰性 (17)6.16BMS测试方法 (17)6.16.1采集模块(BAM)的测试方法 (17)6.16.2充电总电压高保护及恢复功能 (17)6.16.3放电总电压低告警功能 (17)6.16.4单体电池电压低保护及恢复功能 (17)6.16.5单体电池电压高保护及恢复功能 (18)6.16.6短路保护功能 (18)6.16.7充电过流保护功能 (18)6.16.8过温保护及恢复功能 (18)6.16.9低温保护及恢复功能 (18)6.16.10四遥内容 (18)6.16.11电压精度 (18)6.16.12电流精度 (18)6.16.13容量精度 (18)6.16.14温度精度 (18)6.16.15通信接口 (18)6.16.16存储功能 (18)6.16.17能耗要求 (19)6.17监控要求 (19)6.18电池管理系统环境试验 (19)6.18.1高温储存 (19)6.18.2低温储存 (19)6.18.3高温工作 (19)6.18.4低温工作 (19)6.18.5恒定湿热 (19)6.18.6振动 (19)7应用方法与要求 (19)7.1应用分类 (19)7.1.1IBS模式 (19)7.1.2LBMS模式 (19)7.1.3LBAM模式 (20)7.2BMS与开关电源系统的关系 (20)7.3工作方式 (20)8.1检验分类 (20)8.2出厂检验 (20)9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22)9.1标志 (22)9.2包装 (22)9.3运输 (22)9.4储存 (22)10编制历史 (22)附录 A (23)附录 B (21)前言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加强中国移动的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管理,使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通信基站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设计及设备选型有标准可依。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说明书

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说明书

ICS ICS 29.200CCSM 41CAICI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团体标准T/CAICI XXXX—XXXX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FePO4 Battery System forTelecommunications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缩略语及安全分级 (2)3.1 术语及定义 (2)3.2 缩略语及符号 (4)3.3 安全风险等级描述 (4)4 产品要求 (6)4.1 使用环境要求 (6)4.2 环境温度、湿度及大气压力要求 (6)4.3 充放电条件 (6)4.4 外观及标识 (7)4.5 电池单体要求及电池系统能量保持率 (8)4.6 PACK要求 (8)4.7 BMS要求 (9)4.8 电磁兼容 (16)4.9 监控管理系统要求 (17)4.10 灭火功能 (17)4.11 机柜 (19)5 安全可靠性要求 (19)5.1 电安全要求 (19)5.2 机械安全要求 (20)5.3 热安全要求 (20)5.4 环境可靠性要求 (20)6 测试通用条件及方法 (20)6.1 一般条件 (20)6.2 测量仪器要求 (21)6.3 检测准备 (21)6.4 产品要求检测方法 (22)6.5 安全可靠性要求检测方法 (34)7 抽样及检测规则 (38)8 标志、包装、运输及存储 (40)8.1 标志 (40)8.2 包装 (40)8.3 运输 (40)8.4 储存 (40)附录A 冒烟释放速率测试方法 (4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鲸耀科技有限公司、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陕西坚瑞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光宇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宝昌、李玉昇、张瑜、罗永强、相佳媛、张晓亮、孙全、朱静、杨睿、李宝利、马建明、于东兴、崔海浩、王亮、杜增虎、秦东年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储能电池组和蓄电池管理系统投标人应提供技术文件如下:
a)提交第三方关于单体电池安全性的强制性检测报告;
b)提交UL和PONY(普尼)认证;
c)投标人应对组成电池的关键部件,如极片、极耳、汇流排等进行详述,
并介绍所采用的原材料性能(如正、负极材料基本物性指标等)、电解液、
基本装配工艺、焊接工艺、密封工艺、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等;
d)应提供蓄电池在项目运行条件下的性能曲线包括:
1、评估蓄电池容量-时间衰减曲线
2、评估电池容量-温度关系曲线
3、提供充电特性曲线
4、提供放电特性曲线
5、电池不同倍率(0.1C、0.2C、0.3C、0.5C、1C)持续放电1小时后冲击放电电流曲线
6、电池不同倍率(0.1C、0.2C、0.3C、0.5C、1C)持续放电0.5小时后冲击放电电流曲线
7、电池在0.1C、0.2C、0.3C、0.5C、1C下充电电压范围
答:充电范围:2.5V~3.65V
e)8、电池在0.1C、0.2C、0.3C、0.5C、1C下放电电压范围
答:放电电压范围:3.65V~2.5V
设备规范表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