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合集下载

公墓申请书范本

公墓申请书范本

尊敬的有关部门:我代表XXX村庄/社区/组织,向贵部门提交一份关于建设公益性公墓的申请。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村庄/社区/组织的情况。

XXX村庄/社区/组织位于XXX地区,拥有人口XXX人。

作为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社区的福利和发展。

我们努力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

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墓地资源紧张。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们村庄/社区/组织的居民对于墓地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现有的墓地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墓地价格的上涨也让许多家庭感到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申请建设一座公益性公墓。

我们选择建设公益性公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公益性公墓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墓地服务。

公益性公墓将位于社区附近,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祭拜和悼念。

其次,公益性公墓将提供更加合理的价格。

相比于商业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商业利益,从而降低墓地的价格,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

最后,公益性公墓将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我们将聘用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墓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我们还将制定完善的管理章程,确保墓地的安全和秩序。

在建设公益性公墓的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我们也将积极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最后,我们真诚希望贵部门能够审批我们的申请,并给予我们支持和指导。

我们相信,建设公益性公墓将为我们的社区带来长远的利益和改善。

我们将努力将公益性公墓建设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墓地,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墓地服务。

谢谢。

关于公墓规划的申请报告

关于公墓规划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审批部门:我单位(以下简称“申请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向贵部门申请公墓规划。

现将有关事项报告如下: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殡葬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我县殡葬服务设施相对滞后,现有公墓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

为改善殡葬服务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殡葬需求,保障殡葬事业可持续发展,我县拟建设一座新的公墓。

二、项目必要性1.满足殡葬需求:近年来,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现有公墓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需求。

2.优化殡葬服务:新建公墓将进一步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3.改善生态环境:新建公墓将遵循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4.提升城市形象:新建公墓将成为我县城市建设和文明进步的标志,提升城市形象。

三、项目规划1.项目名称:XX县XX公墓2.项目地点:XX县XX镇XX村3.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XX亩,规划建设墓穴XX个。

4.建设内容:(1)墓区:包括墓碑区、骨灰堂区、墓穴区等,满足不同层次的殡葬需求。

(2)附属设施:包括管理办公室、停车场、绿化景观等。

(3)生态环境:遵循生态环保原则,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植被等措施,实现生态平衡。

5.建设周期:XX个月6.投资估算:XX万元四、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项目建设相关工作。

3.严格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确保项目质量。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新建公墓将有效解决我县殡葬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殡葬需求,提升殡葬服务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2.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设立公益性公墓申请报告

设立公益性公墓申请报告

一、申请单位基本信息单位名称:XX县XX镇XX村委会单位地址:XX县XX镇XX村委会联系电话:XXX-XXXXXXX联系人:XXX电子邮箱:***********二、申请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殡葬方式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不相适应。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殡葬改革的决策部署,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文明、节俭的殡葬需求,现申请设立公益性公墓。

三、申请理由1. 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丧葬需求日益增长,而现有公墓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

设立公益性公墓,可以解决群众“死不起”的问题,让逝者得到安息。

2. 推进殡葬改革。

公益性公墓的设立,有利于引导群众转变丧葬观念,摒弃传统陋习,树立绿色、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

3. 保护土地资源。

设立公益性公墓,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防止乱埋乱葬现象,保护生态环境。

4. 优化殡葬服务。

公益性公墓的设立,有利于规范殡葬市场秩序,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殡葬服务的需求。

四、申请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XX县XX镇XX村委会公益性公墓2. 项目地点:XX县XX镇XX村委会附近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XX亩,建设墓位XX个4. 项目投资:预计总投资XX万元5. 项目建设内容:(1)墓区建设:包括墓碑、墓台、绿化等。

(2)附属设施建设:包括骨灰堂、祭奠场所、停车场等。

(3)绿化景观建设:包括绿化带、景观小品等。

五、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审批手续。

2. 项目建设阶段:按照规划进行施工,确保项目质量。

3. 项目验收阶段:项目建成后,进行验收并投入使用。

六、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公益性公墓的设立,可以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降低殡葬成本,减轻群众负担。

2. 社会效益:公益性公墓的设立,有利于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殡葬新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公益性公墓申请报告

公益性公墓申请报告

公益性公墓申请报告一、申请单位信息申请单位:XXXXXXXXX单位性质:非营利组织单位注册地:XXXXXXX邮政编码:XXXXXX二、项目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公墓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城市居民对于尊重亡者、传统文化保护等价值观的抬高,也对公墓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现有的公墓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市民对于墓地的需求,私人墓地价格高昂,大多数人难以承担。

为了解决公墓资源短缺的问题,保护传统文化,提供公共服务,我们申请建设一座公益性公墓。

该项目将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殡葬服务,提高墓地使用率,缓解公墓资源的紧缺状况,同时也符合社会价值观的要求。

三、项目规划1.项目规模本项目拟建设一座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的公益性公墓,预计可提供XX年的墓地使用服务。

2.设施规划公墓内将设置合理规划的墓位、墓碑,统一管理和维护。

同时,配备完善的行政管理办公室,以及公共设施如停车场、花坛等。

3.管理维护该公益性公墓将由申请单位负责管理及维护,由专业的殡葬服务人员提供遗体处理、殡葬仪式等服务。

同时,将建立健全的公墓管理制度,确保公墓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延续。

四、项目资金及筹措途径1.政府拨款通过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争取获得部分项目资金的支持。

2.社会捐款通过开展公益义卖活动、募捐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

3.政府购买服务与相关政府部门签订购买服务合同,提供墓地使用服务,获取一定的收入。

五、社会影响及预期效益1.解决公墓资源短缺问题:公墓资源紧缺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本项目建设的公益性公墓将有助于缓解公墓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免费的墓地使用服务。

2.传承传统文化:公墓具有重要的传统文化功能,能够传承和弘扬尊重亡者的价值观念,培养社会公民的文明素养。

3.提供公共服务: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将为市民提供免费的殡葬服务,提高殡葬服务的覆盖率,给予更多人以尊严的安息场所。

4.文化景观建设:公益性公墓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景观,为市民提供一个优雅、安静、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

关于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的申请

关于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的申请

关于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的申请
1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要求,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群众安葬需求。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加强节地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日政办发〔2018〕28号)、XX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推进殡葬的实施意见》(岚政办字〔2019〕22号)要求,我单位拟规划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处(详见附件),公墓性质为乡镇级公益性公墓。

公墓的建设及运营管理将严格按照《XX省公墓管理办法》、《公益性公墓管理章程》和我区的相关规定执行。

当否,请批复。

关于建设城乡公益性公墓的申请2关于申请建设公益性公墓的报告XX县区民政局:
湖洋镇现有人口30454人,辖22个行政村,村民小组272个,历史以来,我镇死亡人口均按“入土为安”的方式安葬,超大墓、豪华墓时有出现,导致林地、耕地被不断蚕食占用,如此状况持续下不但破坏生态环境,也将引发相关民事纠纷,甚至妨碍国家项目建设,根据我县《关于印发XX县区开展殡葬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杭政办(2018)31号]要求,并征求各方面意见,我镇拟在湖洋村塘尾岽建设乡镇级公益性公墓,占地15亩,根据6‰人口死亡率测算,按不少于30年使用周期设计规划,可提供5000个穴位安葬死亡人员骨灰,首期建设2000个穴位,墓区内设格位安置区、停车场、管理房、焚烧池等设施,建设工期概算850万元,其中自筹300万元。

以上申请可否,请批复。

湖洋镇人民政府
8月9日。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公司拟就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提出立项申请,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背景和意义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措施之一,旨在解决农村墓地资源紧张、安全隐患问题,提升农村综合文明水平,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由于传统的农村墓地普遍存在随意堆放、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民身心健康,也严重阻碍着乡村美丽宜居环境的建设。

因此,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具有紧迫的时间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计划在规划区域内新建一座公益性公墓,总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

根据预估,该公墓可容纳XX具骨灰盒,服务范围涵盖周边XX个村庄,每年新建墓穴XXX个。

三、项目目标1.解决农村墓地资源紧张问题,提供安全、合规的墓地服务。

2.提高农村墓地环境质量,营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

3.依法合规管理公墓,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4.推动农村综合文明水平提升,提高广大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项目实施方案1.土地准备阶段:租赁或购置建设用地,完成土地手续办理,确保土地使用权。

2.规划设计阶段:根据规划区域土地情况和需求,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公墓规划设计,确保满足农民需求和环境要求。

3.建设施工阶段:依据设计方案,招标选取施工单位进行公墓建设,确保质量和安全。

4.设施配套阶段:建设公墓的同时,配套建设道路、绿化等设施,提升公墓环境质量。

5.运营管理阶段:设立公墓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公墓使用政策,确保公墓安全运营。

五、预期效益1.解决农村墓地资源紧张问题,提供安全、合规的墓地服务,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改善农村墓地环境质量,提升乡村美丽宜居环境,促进农村综合文明水平的提高。

3.合法合规管理公墓,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六、项目可行性分析1.综合分析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项目规模合理、经济效益较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公墓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公墓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公墓立项申请报告范文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您好!咱们先唠唠这公墓立项的事儿。

我呢,代表[申请单位名称],想在咱们这片土地上给“身后事”找个合适的安置地。

一、项目背景。

您想啊,随着咱们这地方的发展,人越来越多,生老病死那是自然规律。

现在好多家庭在面对亲人离世的时候,都为找个合适的安息之地发愁。

现有的公墓要么规模小,要么设施陈旧,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就像大家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太局促了,这可不行啊。

所以,我们就琢磨着,得建一个新的公墓,让大家都能安心。

二、项目选址。

我们挑来选去,看中了[具体选址地点]这块地。

这块地吧,位置那是相当不错。

它远离居民区的喧嚣,但交通又还算便利,家人去祭扫的时候不会在路上折腾太久。

而且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好,有山有水的,就像给逝者找了个宁静的后花园。

您要是去看一眼,肯定也会觉得,这地儿有那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很适合作为公墓用地。

三、项目规划。

1. 规模。

我们打算把这个公墓建得足够大,初步规划是能够容纳[X]个墓穴。

这样就能满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咱们这儿的需求啦,不至于刚建好没几年又不够用了。

2. 分区。

公墓里面呢,我们想划分不同的区域。

有传统的土葬区,毕竟还有一些老人或者家庭有这样的传统观念;还有生态葬区,像树葬、花葬之类的。

现在都提倡环保嘛,这些生态葬既环保又美观。

就像让逝者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变成大自然的一部分,多浪漫的事儿啊。

3. 配套设施。

当然了,不能光有墓穴。

还得有配套的设施。

比如说,宽敞的祭扫道路,这样清明节啥的大家去祭扫的时候就不会人挤人、车堵车了。

还有停车场,得让大家有地方停车不是?另外,我们还想建一些纪念亭、休息区,让家人在祭扫之后可以坐下来,缅怀一下亲人,休息休息。

而且,管理用房也不能少,得有专人来管理这个公墓,让它井井有条的。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满足丧葬需求。

前面也说了,现在对公墓的需求就像干渴的人对水的渴望一样迫切。

建了这个公墓,就能让每一个逝去的人都有个安稳的归宿,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啊。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标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多,人口数量的增加也给农村的公墓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目前,农村地区的公墓建设相对滞后,墓地资源紧缺,标准化程度低,对于农村居民的丧葬事宜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公墓建设滞后的问题,提高农村公墓的标准化程度,提供方便快捷的丧葬服务,本项目旨在兴建一座农村公益性公墓,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丧葬环境,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拟建设一座占地面积约XXX亩的公益性公墓,其中包括墓地区、陵园区、祭祀区和服务区四个区域。

墓地区将按照一定规划和布局进行分区,并提供合理的道路和绿化配套设施;陵园区将美化墓地环境,提供花坛和假山等景观;祭祀区将建设祭祀大厅和祭祀广场,提供丧葬仪式的场所;服务区将提供停车场、休息区和洗浴设施等。

三、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目前农村地区的公墓建设相对滞后,公墓资源短缺,居民的丧葬需求没有得到合理满足。

建设具有标准化水平的公益性公墓,可以满足农村居民的丧葬需求,提升农村公墓的服务水平。

2.公墓的建设将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墓地石材的采购、丧葬服务的提供等,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公墓作为公益事业,可以为当地政府增加税收收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

四、项目实施方案1.确定合适的土地用途,寻找一块适合建设公益性公墓的土地,既要考虑土地面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性。

2.建立项目组织结构,成立项目组织小组,由专业人士组成,负责项目的筹备和实施工作。

3.确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

4.组织资金筹集,寻找政府支持、社会捐款和贷款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5.开展项目施工,根据项目计划,先进行土地整理和平整工作,然后分区分段进行建设工作。

6.完成项目验收和投入运营,项目建设完成后,进行项目的验收工作,并进行相关宣传和推广,吸引农村居民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县民政局法人代表:***1.1.3项目拟建设地点**县80个中心村1.1.4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编制单位:**县工程咨询中心1.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组成**县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后,即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并依据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规范、协议,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形成此报告。

1.3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3.1研究依据1、承办单位对此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2、《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4、《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5、《商丘市殡葬管理办法》商发[2008] 号6、《**县殡葬管理办法》民发[2008] 号7、《**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8、《**县“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9、《**县北关镇等80个村镇发展总体规划》10、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与基础数据1.3.2研究的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和定员、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的内容、方案、投资、资金筹措和效益评价,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县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县火化率居商丘市前列。

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口的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关键。

解决好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是国家政策所鼓励的,有着占地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不需要大量的水、电和采暖),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等优点。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彻底解决农村骨灰寄存难问题,有效遏制农村骨灰二次土葬,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全县实际情况看,县城居民死亡人口的骨灰基本都寄存在县殡仪馆和公墓,而农村死亡人口骨灰95%以上是被丧属带回农村进行安葬。

将骨灰带回农村安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即便是火化了也应该将骨灰埋葬起来;二是农村没有骨灰寄存设施,而大多数群众居住地距离县殡仪馆(公墓)较远,把骨灰寄存到县殡仪馆(公墓),祭祀不方便,往返时间长,花费也较高。

因此,全县农村每年有近3000具骨灰用或大或小的棺材进行“二次土葬”,使耕地里出现大量坟头。

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

“二次土葬”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

建设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不但减轻了县殡仪馆或公墓骨灰寄存的压力,解决了农村群众骨灰寄存难的问题,方便了群众祭祀,从根本上也解决了散埋乱葬和骨灰装棺二次土葬问题。

对破除封建迷信陋习,节约土地,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必要的。

1.5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县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规划,全县共建设80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

一般2-3个连片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集中的地址建有一所公益性骨灰堂(公墓),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10000平方米(折合15亩),其中骨灰堂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2000个格位。

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为9200平方米,安葬骨灰的单人墓穴占地不超过1平方米,双人合葬墓穴占地不超过1.2平方米,墓碑要小型化,尺寸不大于40CM×60CM。

具体到每座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其主要建设内容为:1、骨灰堂占地800平方米,骨灰堂主体建筑面积200平方米2、大门:主入口设计为一座仿古牌楼,牌楼高3.5m,宽4m。

2、祭祀炉2个3、门卫室,面积8平方米3、绿化工程:绿化率大于40%。

4、服务设施:设置消防和电子防盗等配套设施,以保障寄存骨灰安全。

5、供电及给排水配套建设工程村级公墓(骨灰堂)要按“五个一” 的建设标准建设,即一个大门、一条道路、一个醒目的标志或标志性建筑、一个规范的名称、一个明晰的界线(四边)。

四边可以建砖石围墙,也可以栽种花椒树、冬青树、槐树等组成篱笆墙。

公墓应当保持整洁肃穆,墓区规划人行道和绿化带,墓穴排列整齐,标准统一,做到墓区规划合理,环境园林化;骨灰堂外观上要区别于居民住房,设置祭奠台,骨灰存放架要摆放整齐,院内要美化绿化。

选用废荒瘠地及村庄改造废弃地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上在瘠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选址,不得在河流堤坝、铁路、公路两侧和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选址。

,提倡以卧碑为主。

1.6环境影响项目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对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建设期间应加强管理,对物料堆放点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多余土方及时清运,要采取设标牌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人群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

1.7项目管理与实施本项目承办单位为**县民政局。

为做好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手续的办理、设计、报批与实施等工作。

项目建设期3年。

1.8项目招投标方案招标的范围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招标、施工企业选择招标三项,拟全部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1.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申请彩票公益金3400万元,地方配套600万元。

1.10效益评价项目建成后,可免费为农村群众提供骨灰寄存服务,同时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文明场所。

不仅可以减少群众办理丧事费用,还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促进社会风气和殡葬改革工作健康发展,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12结论与建议项目的实施,对破除丧葬陈规陋习,建立完备殡葬服务设施和殡葬管理服务网络,反对封建迷信,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我国当前大环境方面都是可行的。

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落实设计及施工单位,尽早开工,保持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以人为本,把握难点,确立建设乡镇骨灰堂的科学思路。

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全县火化率基本达到了100%,实现了殡葬改革目标的第一步。

但如何解决大量骨灰的安葬和处置问题,尤其是解决好占总火化总量80%以上的农村死亡人口的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城市死亡人口的骨灰基本都寄存在县殡仪馆(公墓),而农村死亡人口骨灰95%以上是被丧属带回农村进行安葬。

将骨灰带回农村安葬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群众“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即便是火化了也应该将骨灰埋葬起来;二是农村没有骨灰寄存设施,而大多数群众居住地距离县殡仪馆(公墓)较远,把骨灰寄存到县殡仪馆(公墓),祭祀不方便,往返时间长,花费也较高。

因此,全县农村每年有近3000具骨灰用或大或小的棺材进行“二次土葬”,使耕地里出现大量坟头。

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

“二次土葬”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

面对这一实际问题,县民政局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解决好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单纯靠行政手段,也不能单靠说服教育,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认为建立农村骨灰堂(公墓)是国家政策所允许的,虽然前期建设投入大一些,也存在后续管理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农村骨灰堂(公墓)占地面积小,对土地的需求有限,维护费用较低,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

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骨灰安葬和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农村骨灰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我县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村乱建墓地,墓穴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墓碑越建越高;存在着在耕地上乱埋滥葬骨灰的问题;上坟祭奠存在着引发火灾隐患;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因此,加强和规范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政府各级职能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工作,努力创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文明城市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节约丧葬用地等优良作风,革除丧事大操大办、棺椁二次下葬等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快全县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设是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

第三章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县80个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利用脊地,或经土地流转后废弃荒地,同时,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在选定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时,邀请当地有影响的村民代表参与一道择地,便于大多数人接受,交通相对便利。

4.2自然条件4.2.1气象项目区所在地位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形成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温暖适中的气候特征,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年平均气温13.9℃最热月平均气温27.1℃最冷月平均气温-9℃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是低气温-18.9℃多年平均降水总量711.9mm平均相对温度69%无霜期206d年平均日照时数4430.7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57%主导风向 E.N年平均风速 3.2m/s4.2.2水文项目区所在地地处黄河巨大冲积扇的中部,豫东平原的中部偏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