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第一章 电与磁
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

通电螺线管的有关实验
a.在穿过螺线管的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通电后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 分布规律(如图所示)。 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b.改变电流方向,用小磁针探测螺线管的磁极,观察发现螺线管的磁极发生变化。 结论:改变电流方向,螺线管的磁极会发生变化。
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有关性质
新课导入
磁体能在它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那么,能否用另外的方式产生磁 场呢?
一、直线电流的磁场
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现象:任何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时,其周围空间都产生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 现象与磁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奥斯特实验是第一个揭示电和磁联 系的实验。
结论: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分布规律是以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这些同心圆 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越靠近通电直导线,磁场越强。
直线电流的磁场分布特点
直线电流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导线, 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如图所 示)。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电流能产生磁场,为什么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枚大头针都吸引不 起来?原来是它产生的磁场太弱了。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强磁 场呢?
这是因为磁场太弱了。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 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
探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
01 如图所示,用导线绕成螺线管后通电,观察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02 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或一枚铁钉,再观察吸引大头针的现象。 03 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1章电与磁分节知识点总结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练习:画出下列各组磁感线方向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小磁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理南极的原因就是: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场的北极或N极。
浙教版八下新版第一章 电与磁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电与磁复习资料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能够吸引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_____。
2.磁体上磁性______的部分叫磁极;指南的磁极叫_______,指北的磁极叫_______,任何磁体都只有_____磁极;其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_____,异名磁极相互_______。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______。
3.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________的过程称为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4.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_________。
其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____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____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5.磁感线(法拉第建立的模型):带箭头的曲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_____出来,回到磁体的_____;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_______;磁感线是封闭的不相交的曲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
6.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称为________;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______附近,存在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_______发现。
第2节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_____,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磁场与______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______的磁场一样。
磁极跟___________有关。
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______,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3.右手螺旋定则也_______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______。
与直导线判断的手指相反。
4.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

八年级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小磁针的南极始终指向地理南极的原因就是:在地理南极附近,存在着地磁场的北极或 N极。
第二节.电生磁11、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2、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整理

电与磁一、磁体与磁极(1)磁性:磁性是指物体具有吸引等物质的性质。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①根据物体是否具有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物体是否具有判断;③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判断。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的分类:从磁体的来源可分为和;从磁体的形状可分为、和;从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和。
(3)磁极:磁极是指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①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N极(北极)和S 极(南极);②磁极识别方法:a.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判断;b.根据指向性判断。
磁极的成对性: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而且一个磁体也不能有多于两个的磁极。
如果不慎将一个条形磁铁从空中落向地面分成两段,则每段将各有两个磁极。
如果再让这两段磁体互相吸引合为一体,则靠近的两个磁极便不再存在,整个磁体仍然只有两个磁极。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磁体的两极并不一定是在磁体上距离最远的两个地方,磁体的两极位置取决于制造磁体时的设计。
(4)磁化:使的过程叫做磁化。
(5)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二、磁场和磁感线(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小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做磁场。
①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磁体的作用来认识。
磁体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进行的。
②磁场方向:磁场中的某一点,放入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位置不同,磁场方向。
③磁场具有强弱性:磁体中不同位置的磁场强弱不同,的磁场最强。
磁体周围离磁体越远的地方,磁场越。
对于条形磁铁,磁场最强,最弱。
(2)磁感线①磁感线是研究磁场的重要方法,利用模型化的方法虚拟的,客观中,用以描述磁场的。
②磁感线是有方向的,各点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
③磁体外部空间磁感线特征:从磁体极出发,回到磁体的极;磁感线之间互不;磁感线是的曲线;磁感线的反映磁性的强弱,密的地方磁性,疏的地方磁性。
三、地磁场(1)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在地球周围空间里存在着磁场,叫。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 电与磁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A.磁体和磁极1.磁性与磁体1)把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这种物体叫磁体2)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两种。
能长期保持磁性的叫永磁体,人造永磁体通常是用钢或合金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根据需要常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图所示)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
磁体总有两极,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两截以后,每一段都有N、S两极,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在自然界里是不存在的3.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我们可以通过磁体的吸铁(钴、镍)性、南北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被磁化的钢有保持磁性的性质,所以常用它制造永磁体B.磁场和磁感线1.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我们把这种物质叫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它们各自的磁场发生的2)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3)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2.磁感线1)定义:为了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2)磁感线的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从南极出发回到北极3)常见磁体的磁感线分布4)磁感线的性质a)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些假想的曲线b)磁感线是有方向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店的磁场方向c)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其两极处磁场最强d)磁感线是一些闭合的曲线。
即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的内部,都是从磁体的南极指向北极e)空间任何两条磁感线绝对不会相交,因为磁场中任何一点的磁场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C.地磁场1.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2.地磁场的两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3.磁偏角:地理两极跟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有一个磁偏角。
科学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

科学初中科学九年级全套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电流第2节:电与磁的相互作用第3节:电的产生第二章:物质的构成第1节:物质的基本粒子第2节:原子结构第3节:化学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原理,掌握电的产生过程。
2. 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粒子、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培养科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化学键重点:电流的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演示仪、磁铁、导线、电池、原子结构模型、化学键模型学具:电流实验盒、显微镜、试管、试剂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电流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的形成过程。
演示磁铁与导线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感知电与磁的关系。
2.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电流的形成、电与磁的相互作用。
结合原子结构、化学键的概念,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电流、电与磁、物质构成等知识点。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物质的基本粒子和化学键。
4.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惑。
六、板书设计板书左侧:列出章节、节,方便学生查找。
板书右侧:展示关键概念、公式、实验步骤等,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电流的计算、磁场的计算。
分析题:分析物质的构成,解释化学键的形成。
实践题:设计电流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计算题答案:提供详细的计算步骤和结果。
分析题答案:给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实践题答案:提供实验报告模板,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反思: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电、磁、物质构成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知识面。
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深入探讨电、磁、物质构成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电流的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电流的形成: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电流的产生过程,理解电流的形成原理。
浙教版八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整理

八下第一章电与磁知识点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分类:永磁体(能够长期保存磁性的磁体叫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根据形状可分为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针形磁铁等。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注意:☆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注意:☆磁性材料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
☆磁悬浮列车装有电磁体,利用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是人为引入的物理模型。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与磁第一节指南针为什么指方向1.(2014温州-14)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 2.(2014金义-16)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不能..对应的是 ( )A .甲:放入量筒中的黄豆和芝麻,摇匀后读数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B .乙:海绵发生形变,说明海绵受到压力的作用C .丙:通电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说明电磁铁有磁性D .丁: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3.(2014宁波-5)如图是研究磁体周围磁场时的铁屑分布情况。
实验时, a 、b 、c 三个位置所对应的磁极可能是 ( ) A . N 、N 、N B . N 、S 、S C . N 、N 、S D . S 、N 、S4.(2014宁波-20)“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 1,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 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 3。
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 1、h 2、h 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 ) A. h 1>h 2 h 2>h 3B. h 1>h 2 h 2<h 3C. h 1<h 2 h 2=h 3D. h 1<h 2 h 2<h 35.(2014杭州-5)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小磁针左端是S 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 极 B .甲小磁针左端是N 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 极 C .甲小磁针左端是S 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 极 D .甲小磁针左端是N 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 极 第二节电生磁1.(2014丽衢)如图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的实验,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甲 乙 (第16题图) 丙 丁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去的操作是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说明力能 ,为了进一步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方向,可用 代替铁屑进行实验.第三节电磁铁的应用1.(2014台州-37)博物馆不能有直射阳光进入展示空间,因为展品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
某博物馆采用了一种新的天窗形式——光导天窗(如图甲)。
当外界较强的阳光射到天窗时,电动卷帘能随时调整光线的角度和进光量,使适量的光斜射到井壁的平面镜上,把光导入到光井底部的漫射器上。
当外界光照太弱时,光井内有人工照明给予补充。
图乙为馆内亮度自动调节电路原理图。
R 0为保护电阻。
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强弱而变化,可以近似认为,光照较强时电阻几乎为0;光照较弱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
M 为自动卷帘电动机。
(1)阳光在光井中经过多次 后,通过底部漫射器均匀高效地照射到需要光照的地方。
(2)光敏电阻R 相当于控制电路中的 (选填“开关”或“用电器”)。
(3)电磁线圈自身电阻为10欧,允许通过的电流不超过0.12安,当通过电流达到0.06安时能吸合衔铁。
则保护电阻R 0的阻值范围是 。
2.(2014温州-36)为判断短跑比赛是否抢跑,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抢跑自动指示”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当运动员蹲在起跑器上后,先闭合S ;发令时闭合S 1,发令指示灯亮;运动员起跑后,装在起跑器上的压敏电阻R 0因受到压力减小,其电阻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明显变大,S 2被吸引而闭合,起跑器指示灯亮。
若起跑器指示灯比发令指示灯先亮,表示运动员抢跑。
(1)当S 1处于断开状态时,闭合S ,若压敏电阻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如何变化?(2)已知发令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 =6伏,电磁铁线圈的电阻不计。
若运动员起跑后,压敏电阻R 0的阻值为30欧,S 和S 1仍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为0.25安,计算此时发令指示灯的功率。
(3)压敏电阻通常有两种类型:A. 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B. 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
则该模型的压敏电阻应选择哪种类型,结合电路简要说明理由: 。
3.(2014绍兴-25)如图甲,水平桌面上,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在水平推力F 1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R 0U 1=12伏M U 2伏L 图甲图乙电动卷帘 天窗光井漫射器 人工照明甲 乙 RF(1)取走其中一块后,磁铁在水平推力F 2的作用下仍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则F 2 F 1(选填“>”、“=”或“<”)。
(2)如图丙,磁铁在F 2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若闭合开关S ,则磁铁速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欲保持磁铁匀速直线运动,F 2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2014宁波-28)如图所示是小利设计的一种限流器原理图,当电流超过限制电流时,会自动切断电路。
(2)若耍把限流器接人家庭电路中,从安全用电角度考虑,应该把它接在进户线的 线上。
(3)调试时,电流尚未达到设计的限制电流,限流器已经切断电路。
为达到设计要求,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 移动。
5.(2014金义-30)小明设计了一个道路限载报警器(图甲),R 0是变阻器,R 是压敏电阻。
R 的电阻大小随压力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
当超载车辆通过压敏电阻时,限载报警器就会报警。
(1)调试好电路,闭合开关S 1和S 2,当超载车辆通过时,限载报警器会 (填“灯亮”、“铃响”)(2)一般交通主干道的抗压能力比村道路要强得多。
若把村道路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主干道,就要适当调高报警的限载重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填编号)。
A .把变阻器R 0的滑片适当左移 B .把电源1的电压适当增大C .把弹簧AB 的A 端适当左移D .把电磁铁C 适当右移第四节电动机1.(2014杭州-16)加在某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 ,则电动机线圈上消耗的电热功率为 ( )A .PB .C .D .第五节磁生电r U 222U r P 22U rP PvFv甲 乙 丙v1.(2014台州-6)如图为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
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
下图能解释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的是 ( )第六节家庭用电1.(2014嘉舟-16)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第七节电的安全使用第一章电与磁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1. (2015杭州15)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 )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2.(2015衢州1)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电荷之间、磁极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是 ( )第2节电生磁第6题图A B C D第1题图1.(2015嘉舟14)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下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1.(2015湖州 11)连接如右图所示电路,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头针,只通过控制开关和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无法探究 ( )A .电流的有无对电磁铁磁场有无的影响B .电流方向对电磁铁磁场方向的影响C .电流大小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D .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2.(2015金华11) 如图是一些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实验。
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1中小磁针被铁棒吸引,说明铁棒本身具有磁性 B .图2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图3中条形磁铁静止时A 端总是指向北方,说明A 端是条形磁铁的南极D .图4中铁钉B 吸引的大头针比A 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3.(2015台州30)1901年,挪威人伯克兰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首开电磁炮先河。
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柯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如下图。
螺线管通电后,铁制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1)小柯要增强电磁炮中螺线管磁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 A.增加螺线管的线圈匝数铁棒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C.增大通过螺线管的电流(2)炮弹的动能影响它的威力。
直接测量动能小柯遇到困难,所以,他通过测量同一炮弹的射程(炮弹出射点离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来间接比较。
此研究方法与下列 (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
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B.用量筒测液体体积C.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3)小柯测得的一项实验数据(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如下表。
小柯得出了“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撞针质量为0.3克时电磁炮的射程最远”的结论。
小妍觉得这个结论还不可靠,建议再取不同质量的撞针进行实验。
你认为选择撞针质量范围在 克之间进行进一步实验比较合理。
4.(2015嘉舟37)学校的走廊、消防通道内都应安装应急灯(如图甲所示)。
外接电源断电时,应急灯自动点亮,此时由蓄电池供电;外接电源正常供电时应急灯自动熄灭。
应急灯的主要参数见表。
应急灯的主要参数(第30题)(1)图乙是某款应急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灯L 1和L 2的连接方式是 联。
当电路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外接电路的状态为 (选填“供电”或“断电”)。
(2)断电后,应急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其中一个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少安?(3)“2400mAh ”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400毫安,电池能持续供电1小时。
国家规定:消防应急照明产品的应急照明时间不得少于90分钟,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应急灯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4)在某次断电事故中,当两盏灯同时工作一段时间后,灯L 1突然熄灭,灯L 2的亮度却不变,请解释该现象 。
第4节电动机1.(2015丽水18)“阳光动力2号”是全球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它在航行时无需燃油,其动力装置由机翼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机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将 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 的作用。
飞机以7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飞行了1.5小时,通过的路程为 千米。
2.(2015宁波19)1879年lO 月,经过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几千次试验后,爱迪生制成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碳丝灯泡(灯丝由竹丝炭化后制成)。
(1)如图甲所示,当磁体的磁极靠近正常工作的碳丝灯泡时,灯丝上端被磁体吸引,这是因为通电后的灯丝在磁场里受到了 的作用。
(2)要从图甲现象变为图乙中灯丝上端被排斥的现象,可以改变 方向。
第5节磁生电1.(2015衢州15)如下为汽车启动原理图。
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