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的交通规划
东京城市管理

题目:东京城市管理东京是日本的首都。
东京都由23个特别区和26个市、7个町、8个村组成,面积2100余平方公里,人口1299万人。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京都迁都江户,将江户改称东京。
15世纪中叶修筑的江户城,主要考虑城市的防御功能,所以街道狭窄弯曲,有很多死胡同。
1888年制定了第一个城市规划法规《东京市区改正条例》,在开辟和拓宽道路、建设上下水道、设置公园、疏浚河川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20世纪初,东京随着近代产业的发展而迅速扩大。
1920年城市人口已达369万人。
东京开始重视运用近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试图解决因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集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1915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
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制定的《震灾复兴计划》,1945年东京大空袭后,制定的《战灾复兴计划》,对后来的东京城市规划和建设都有重大影响。
震灾复兴计划(1923~1941) 1923年因关东大地震和由此引起的大火,东京受灾面积约3600公顷(占当时全市面积46%),约36万户(占户数83%)家庭住宅被毁。
但是这次自然灾害却为城市改造提供了机会。
灾后东京在《特别都市计画法》的指导下,制定了《震灾复兴规划》,按照近代城市规划的原则整治了大部分受灾地区,基本改变了东京原来的江户时期的城市结构和城市无秩序发展的状态。
规划的主要内容有:①确定了宽度在22米以上的城市干线道路系统。
以纵贯南北的昭和大道和横贯东西的大正大道为基准,规划了间隔约1公里的格子状的干线道路网和间隔约500米的格子状支线道路网系统。
还兴建地下铁道。
②对大部分受灾地区进行了土地区划整理。
对原来狭窄、弯曲的道路进行了调整,以完善由干道围成的面积为25公顷的生活近邻单位,形成若干以小学为中心的既规则又安全的新街区。
③加强城市的防灾功能,在规划的街区中安排3处城市公园和52处绿地,在修复桥梁中采用了耐震、耐火构造。
战灾复兴规划(1946~196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受到上百次空袭,城市被严重破坏的面积约19000公顷(占当时全市面积的28%),约71万户家庭的住宅被毁(占住户数50%),城市的主要地区基本上成为废墟。
东京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研究与启示

Vo1 .1 3 No .1 Fe b r u a r y 2 01 3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6 7 4 4( 2 0 1 3 )0 1 - 0 0 1 7 - 0 8
. / 白 - - 7- 东 京 综 合 交 通枢 纽布 局 规 划研 究 与 口 、
Ab s t r a c t :
Th e r a i l wa y — l e d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n s p o ta r t i o n h u b i s n o t o n l y a n i mp o r t a n t n o d e i n t h e n a t i o n a l
余 柳 , 刘 莹
( 北京交通 发展研究中心 , 北京 1 0 0 0 7 3 )
摘要 : 以铁路 为主 导的 综合 交通 枢 纽是 国 家综合运 输 网络体 系中的重要 节 点 , 同时也
是城 市 交通 网络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文 以铁路 为主 导的 大型 综合 交通 枢 纽为研 究 对 象 ,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p o ta r t i o n h u b a n d t h e l a y o u t o f u r b a n f u n c t i o n s ,t h e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京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东京东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而著名。
拥有现代化的建筑、繁忙的街道和独特的文化,成为吸引游客和国际投资者的热门目的地。
一. 城市概况1. 人口规模:东京拥有超过3800万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这个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东京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勃勃的城市。
2. 区域面积:东京都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南部,占地约2188平方公里。
尽管其面积有限,但东京都非常高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使得城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二. 经济发展1. 金融中心:东京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并且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为东京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东京也是一个拥有先进制造业和创新科技的城市。
许多全球知名的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公司的总部都位于东京,这些企业不仅带动了东京的经济增长,还推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三. 文化与旅游1. 丰富的文化遗产:东京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城市。
拥有许多古老的神社、寺庙和历史悠久的建筑,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
2. 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富有现代气息的购物街、高档百货商店和豪华酒店,充分展示了东京的繁荣和时尚。
此外,东京还有许多著名的主题公园和夜生活场所,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
四. 城市规划和交通1. 独特的城市规划:东京以其卓越的城市规划而闻名全球。
高楼大厦和公寓大楼与公园和绿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都市风貌。
2. 发达的交通系统:东京拥有先进和高效的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高铁。
这些交通工具不仅方便了东京的居民,也使得游客能够轻松地在城市中移动。
总结:东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不仅有着庞大的人口和繁忙的经济活动,还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它在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国际都市。
东京为什么不堵

东京为什么不堵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而且交通非常繁忙。
虽然东京交通密集,但相比其他大都市,东京的道路交通相对较顺畅且少有拥堵情况。
以下是一些影响东京不堵塞的原因。
1. 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
地铁系统非常庞大,覆盖了整个城市以及周边地区。
高速铁路以及巴士网络也十分完善。
由于大多数人都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驾车上下班,这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可能。
2. 公共自行车系统:东京市政府推广了公共自行车系统,为市民提供了方便的代步方式。
很多人选择骑自行车代替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这不仅减少了交通拥堵的可能,还鼓励了人们锻炼身体和保护环境。
3. 高效的交通规划:东京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他们将重要的公共设施,商业中心以及居民区域合理地分布在城市不同的部分,避免了过度拥堵。
东京市的道路网络设计合理,能够高效地处理交通流量。
4. 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东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道路交通的流畅性。
他们通过设置交通信号灯、限速和全天候监控来控制交通流量。
东京市政府还推广了智能交通系统,以实时监控和应对道路交通状况。
5. 人们的出行习惯:东京的文化以及社会习惯也对交通畅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东京人有很高的出行效率,他们通常准时抵达目的地,不会因过度堵车而迟到。
东京人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代替驾车,这减少了道路上的车辆拥堵。
虽然东京相对不堵,但仍会在特定时间或区域出现一些交通拥堵。
早晚高峰时段以及商业中心区域。
由于东京的人口众多以及商业活动繁荣,这些拥堵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但相比许多其他全球大城市,东京对交通拥堵的管控措施较为有效,使得交通流畅度更高。
东京之所以相对不堵,是因为其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人们的出行习惯、高效的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管理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东京市政府以及东京市民的努力共同促进了东京的交通顺畅。
日本东京的交通规划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东京都人口密度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显得特别高,整个城市密度达到500人/km2,行政商务中心区密度为13,000人/km2,城市化基本上在半径50公里向四周发展。
东京圈要协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化费很大精力,特别是交通问题。
一、城市问题近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的事务机构过分集中、活动频繁、人口不断增多,交通、住宅、环境、垃圾清除及防灾等问题越来越尖锐。
近几年来,土地价格突如其来的上涨,致使中等收入的家庭很难购买市内房屋。
因此多数住宅远离市区,市民甚至购买更远离市中心的住房,工作一般却在市中心,造成住宅和工作地点或者学校之间交通上的压力。
市中心的商务、社会活动十分集中,人来往返,车辆增多,使原已饱和的交通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交通阻塞、环境问题,如由碳氢化合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另外,1995年1月,阪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公共建筑、城市道路设施和铁路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但也唤醒了人们要重视保护城市,防止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1、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量逐渐增加目前,各项社会活动机构都集中在市中心区,也推动了东京都本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信息对它们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口也十分密集,将近有1200万居民,占整个日本国10%人口居住在东京都,每天近360万职工和学生涌入行政商务中心区(618km2),该行政商务中心区内本身居住着800万居民,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东京都的一大特征,因此,道路和铁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线。
2、与交通不相适应的道路系统以往的想法,使市民交通出行方便,小汽车当然占绝对优势,特别是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汽车数量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1965年,小汽车是107万辆,到1992年,汽车数猛增,已达到420万辆,比以前增加了4倍,但是与此同时,道路面积发展得不快,道路总长度仅仅增加了1.2倍,道路的建设量远远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加,因此就出现了交通阻塞情况。
日本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日本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日本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交通系统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瞩目。
日本交通在现代化和高效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就日本交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日本交通系统的现状日本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城市地区。
这也导致了日本交通系统的独特性,特别是公共交通的鼓励与发展。
日本铁路网覆盖广泛,运营时间长,准时率高。
东京的地铁系统在世界上也是出名的高效和复杂。
此外,日本还有发达的公交系统和出租车服务,方便人们出行。
在技术方面,日本交通系统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演进。
日本是高速铁路技术的领先者,拥有世界上首个商业化的高速铁路系统——新干线。
新干线连通了日本各个主要城市,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
此外,日本还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和可持续交通解决方案,为未来的交通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日本交通系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日本交通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对于年长者和身体有限的人来说,交通安全和无障碍设施的需求日益增长。
此外,日本的城市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期,导致了交通运输效率的下降。
未来趋势预测未来,日本交通系统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未来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和对碳排放的关注不断上升,日本将更加注重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这可能包括推广电动车辆、开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以及提供更多的骑行和步行设施。
2. 自动驾驶技术:日本一直在研究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自动驾驶交通将逐渐成为现实。
这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并为交通拥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 强化无障碍设施: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日本将更加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这将包括改善公共交通的无障碍性、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 数据驱动决策: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日本交通系统将更加依赖数据驱动的决策。
东京城市规划论文

东京城市规划专业:工程管理班级:1302姓名:陈飞翔学号:026130215东京城市规划摘要: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本文就东京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京城市规划都市圈一、城市背景东京为日本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
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都总面积2,162平方公里,包括23个特别区、26市、5町及8村,并与周边县构成“首都圈”。
目前东京都约有1,328万人口,东京都市圈总人口达3700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
此外,东京拥有目前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首位。
2013年9月,日本东京当选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这是东京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的第二次承办奥运会。
二、具体规划1、用地,新城,及防灾规划东京都政府通过了新的“城市规划法”,把全城分为“发展区”和“控制区”两大类。
东京市区的密度级高,主要地区有银座,丸之内,霞关,皇宫,赤坂,涩谷,新宿,池袋。
对于这些密集的久市区,东京采取的改造政策是:改造旧区,发展副中心,调整土地用途。
同时,由于日本深受震灾之害,故在城市规划时专门提出“防灾规划”,为此,在城市内指定了121个避难所和206条避难道路,总长307公里。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交通网络的高效性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面。
日本东京高度发达且密集的公共交通网络(如图),包括地铁、私铁(日本私营铁路)、JR(日本旅客铁路)等,它们共同支撑着这个超大城市的运行。
东京的交通规划特别注重多模式交通的无缝对接、交通拥堵的缓解、出行方式的融合。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京公共交通网络效率的关键因素是()A.乘车客流量B.覆盖范围C.换乘便捷性D.运行频率2.推测为缓解交通拥堵,东京城市规划的重点为()A.道路扩建B.地铁优先C.停车管制D.拥堵收费3.JR山手线的建设主要有利于()A.降低东京中心区常住人口密度B.改善郊区生态环境C.扩大农业种植面积D.推动大量人口迁移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村庄,被认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早年发展程度较低,近年来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下图示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机制。
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推测,早期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口数量B.生态环境C.基础设施D.旅游资源5.近年来,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坚持以“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可以避免()A.产业模式多样化B.冲击原住民生活C.游客体验感欠佳D.同质化现象突出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可大致分为持续上升和波动下降两个阶段。
种植业碳排放量在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中约占60%,畜牧业约占40%。
下图示意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碳排放量及年均增长率。
完成下面小题。
6.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A.兰州略高于临夏B.年均增长率陇南大于庆阳C.武威远高于白银D.年均增长率天水大于张掖7.推测嘉峪关一直处于低碳排放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面积较小B.自然条件恶劣C.常住人口较多D.生态环境较好8.甘肃省减少农业碳排放量亟须采取的措施是()A.调整产业结构B.增加农业能耗C.降低生产成本D.大量燃烧秸秆新英湾位于海南省北部,是一个半封闭内湾,有春江、徐浦河和北门江等三条较大河流注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东京都人口密度与其它大城市相比较显得特别高,整个城市密度达到500人/km2,行政商务中心区密度为13,000人/km2,城市化基本上在半径50公里向四周发展。
东京圈要协调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化费很大精力,特别是交通问题。
一、xx问题近几年来,市中心地区的事务机构过分集中、活动频繁、人口不断增多,交通、住宅、环境、垃圾清除及防灾等问题越来越尖锐。
近几年来,土地价格突如其来的上涨,致使中等收入的家庭很难购买市内房屋。
因此多数住宅远离市区,市民甚至购买更远离市中心的住房,工作一般却在市中心,造成住宅和工作地点或者学校之间交通上的压力。
市中心的商务、社会活动十分集中,人来往返,车辆增多,使原已饱和的交通量急剧增加,由此产生了交通阻塞、环境问题,如由碳氢化合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另外,1995年1月,阪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公共建筑、城市道路设施和铁路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巨大,但也唤醒了人们要重视保护城市,防止突如其来的灾难。
二、集中在市中心的交通1、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量逐渐增加目前,各项社会活动机构都集中在市中心区,也推动了东京都本身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信息对它们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人口也十分密集,将近有1200万居民,占整个日本国10%人口居住在东京都,每天近360万职工和学生涌入行政商务中心区(618km2),该行政商务中心区内本身居住着800万居民,每天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是东京都的一大特征,因此,道路和铁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线。
2、与交通不相适应的道路系统以往的想法,使市民交通出行方便,小汽车当然占绝对优势,特别是随着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市政府首先考虑的是增加汽车数量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1965年,小汽车是107万辆,到1992年,汽车数猛增,已达到420万辆,比以前增加了4倍,但是与此同时,道路面积发展得不快,道路总长度仅仅增加了1.2倍,道路的建设量远远不能适应交通量的增加,因此就出现了交通阻塞情况。
特别是快速道路系统结构最初呈放射形状,而城市外围四周还没有足够的环线交通干道加以连接贯通,鉴于这种道路结构,中心城的交通道路不但承担市内交通而且还要担负过境交通,因此,这种道路系统本身也是造成交通集聚剧增的根本原因。
3、交通换乘的主要命脉——铁路东京轨道交通是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一个便利、快捷、准时和安全的交通系统,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根据1989年调查的研究资料,(人出行交通)住宅——工作地点之间出行使用轨道交通的市民比率逐步提高,东京圈有46%,市内交通占61%,到行政商务中心区占67%。
东京市内甚至超过了80%。
为了满足搭乘轨道交通日趋增加的需求,铁路部门积极开发新铁路线来提高客运量,并在现有的铁路线上增加复线(双向)等。
1995年,东京铁路在市区总运营线达到1870公里,即:交通容量是1965年的2.2倍,大大减少了铁路膨胀的情况。
在一些主要铁路线上,交通量曾达到最高峰250%的状况,目前出现的高峰交通量是191%,但是在某些路段上,拥挤程度已超过250%。
铁路线的发展与道路系统一样,以市中心为焦点,呈扇形向四周铺开,铁路网一般在旧国营铁路周围建造,而私营铁路线是放射性道路,在旧国营铁路和地铁之间向外铺展开来,而纵横交错的地铁线布局在市中心象一盘棋全面展开。
因此,东京许多铁路运营公司所承担的各个功能有所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尽量满足市民住宅——工作点之间的出行方便,或者是其它出行者的交通需求。
三、全方位的xx改造规划和交通规划1、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面向21世纪,东京城市规划政策包括赋予东京多中心城市结构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面对现实,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营造一个舒适、交通便捷、气氛活跃的城市空间三方面原则。
2、城市交通政策的基本原则东京交通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问题,制定交通政策时须考虑发展适应城市多中心结构的交通系统;发展多样化交通系统;积极发挥综合交通政策;创建一个少污染、舒适、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四个基本原则。
四、xx实施具体方案1、道路总体规划(1)城市道路规划1946年,首次设计的城市道路规划已得到实施,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经济形势不断地变化,这项道路总体规划已修改多次。
1995年,考虑将3130公里左右的道路结合城市改建重新修建(主要城市交通干道、自行车道),目前约1510公里的道路已实施(占总修建道路的48%)。
有351公里的道路正在修建中,其余的正在准备施工。
至2000年,必须完成道路规划中实施项目的60%,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基本上准备就绪。
为此,市政府将对中心城区周围的环线道路工程和多摩中心的南北线路施工给予最大的优惠政策。
(2)快速道路规划为了减轻地方道路交通负载,限制过境车辆,有必要建一些设有交叉口的机动车专用道路。
早在1959年的城市道路规划中也曾经提出要建城市快速道路的设想。
目前已规划的17条共216公里的城市快速道路中14条(不得已有三个交叉口)约178公里道路已建成,另外有2条约16公里的道路正在施工,接着还将建一个连接城市各个不同功能区、城里各个副中心和多摩中心城的快速道路系统网络,把中心城区和其邻近的过境交通全部吸引过去。
为此,市政府还决定建环形快速道路系统,呈放射形交通干道(分三级环型,主要是疏散市中心、周边地区及其东京圈的交通)。
2、轨道交通规划(1)xx圈轨道总体规划规划到2000年,拟建560公里左右的铁路线,其中在东京内拟建250公里的铁路。
到1995年,就有70公里的铁路交付使用。
另外还有100公里的铁路线正在施工中。
80公里的铁路线处于施工准备阶段,至2000年,将全部完成规划中的所有工程项目。
(2)地铁规划地铁规划如同道路规划一样,于1946年战前,在总体规划中就已经考虑。
经多次修改,并对市区里所有道路流量、交通量分配、道路的合理使用加以协调,具体由铁路公司着手进行。
在1995年东京总体规划中就已考虑了建14条计377公里的地铁线,目前已有248公里地铁线路已完成,另外,62公里的地铁线正在施工中。
(3)最新公共交通系统介绍1975年,城市交通十分繁忙,各种类型的车辆不断增加,众多的车辆出现许多交通问题,经常造成交通堵塞,不利于城市各功能运转。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建许多介于火车和汽车之间交通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
东京考虑三条这种类型的公共交通方案,有2条约28公里长的公交线已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其中一条线考虑建在沿海的新的公共交通线,将于今年11月份完工,同时多摩城市的单轨交通正在建造之中,至于第三条正准备投入施工。
新的公共交通系统被民众认为是道路系统中交通量满意的一种交通方式,一般都在城市主干道中央分隔带上作为高架道路来建设,换乘点之间的距离比一般公共交通稍长,站点一般采用升降式装置,市民觉得非常方便,这种交通体系与铁路相比较,产生的震动和声音少一些,能源消耗也不多,又不影响周围环境。
东京沿海新的公共交通体系于11月1日开始交交付使用,可以说,这是第一条靠自己实力建设的新的公共交通线,在约12公里长的运营线上,从城市中心地区到临靠海滨大道的副中心,只需要24分钟,每列车采用无人驾驶,完全由电脑指挥驾驶,六节装有充气轮胎绞接式的车厢,乘客将通过敞开式移门到达平台式站点。
多摩城市单轨交通是另一新的公共交通系统,贯穿南北,目前还有16公里长的道路正在施工,一旦这段线路完工,那么东京将有93公里该体系的公共交通道路,该系统的特点是不影响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用地及主要道路,并与主要交通道路相连。
(4)轨道交通规划立交处理为了避免地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交通阻塞,把目前被铁路造成的分隔地区合并起来。
东京的做法是千方百计把与铁路交叉的道路抬高作为高架道路,目前约74公里,14段道路列入城市规划中,有22公里高架道路竣工,17公里长的高架道路正在施工,同时,对沿高架道路的周边地区要全面进行改造。
3、停车设施规划(1)汽车停车场在一些交通密集的商业区和火车站周围地区,在确保车流的同时,道路都需要定时进行保养。
一些区域建造停车场,并已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目前市政府规定总体规划中有8个区域,约有2681公顷的土地,预备建49个停车场,可容纳6108辆车泊位,其中7个停车场已交付使用,可停车4136辆。
(2)自行车停车场地近几年来,自行车使用量猛增,在火车站周围地区,由于自行车造成的交通问题十分突出,为了保护城市环境,促使骑车者遵守交通规则,市政府试图开辟自行车停车场地,1978年,国家利用补贴的方法鼓励建造自行车停车场地,并列入道路总体规划之中。
1995年,规定建造30个停车点,停车容量为30510辆,其中21个计1130车位的停车点已投入使用。
在火车站周围考虑建停车点的同时,还须考虑与周围的设施,如铁路线等城市改建方案相协调。
近几年来,在地铁规划和新的轨道交通建设之际,市政府考虑利用大型交通设施建成后周围多余的土地(如隧道、大桥等)建造自行车停放场地,这种做法对城市土地的利用是最行之有效的。
4、xx货运中转站的处理货运交通采用的交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东京70%货运采用陆上运输,这与全国货运中陆上运输比例相比是较高的(全国货运中陆上运输占50%)。
所以,道路在城市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城市总体规划已确定四个卸货搬运中转站(185公顷),目前已破土动工,另外,还要研究几个中转站的选址问题。
五、今后需注意的四个问题公路与铁路是城市活动和运转的主要交通命脉,它们在城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道路造价的提高、土地征用困难等。
1、环境问题近几年来,当人们把设计眼光放在交通畅通,提高运营公里及集中供热的建设时,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接踵而来,如严重的二氧化物引起的空气污染、噪音等,同时,交通也受到一定影响。
这就需要人们在创建高速交通系统、道路结构的同时,还应考虑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
2、基础设施的投资问题目前,各种税收费一般都用于地方道路的建设,而使用者还得承受大部分的费用,承担用于发展快速道路和铁路建设方面的费用,而且,今后快速道路和铁路的造价将大大增加,环境保护要求高,道路建设与周边环境要协调好:因此,必须预先考虑投资总额和实际费用(众多方案中作比较),再来确定有否必要实施建设。
3、防灾问题当阪神发生强烈地震,城市的快速道路和铁路严重倒塌时,掀起了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善的呼声,为了东京的安全,避免因城市基础设施受到灾害影响,一定要搞好坚固的基础设施以防地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