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第十章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
内 容
妇女保健工作指标体系 婴幼儿童保健指标体系 计划生育统计指标体系 妇幼卫生服务及管理工作指标体系
第一节 妇女保健工作指标体系
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
婚姻保健指标 孕产期保健(孕期、产时、产后)指标
妇女疾病防治工作指标
妇女疾病防治工作的资料,主要是通过医疗机 构的妇科检查和有计划的妇女健康普查而获得。
й Ö ú È Õ± ¾ à À¹ ú Ó ¢¹ ú ² ¨¼ À ° ÍÎ ÷ Ì ©¹ ú Ó ¡¶ È
90年代上半期我国和若干国家孕产妇死亡率比较 ( 1/10万)
8.孕产妇死于产科大出血的比例:指1年内每100
名死亡的孕产妇中,因为产科大出血而死亡的 孕产妇数。
内孕产妇死于产科大出血的总人数 孕产妇死于产科大出血的比例=──────────────── ×100% 年内孕产妇死亡总人数
孕产妇死亡,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非意外 原因而死亡的妇女。 孕产妇死亡率能直接反映出孕产妇保健工作质量的 好坏,其高低与社会经济状况、孕产妇生活环境有直 接的联系。 孕产妇死亡率在地区间很不平衡。
表10-1 我国近年孕产妇死亡率(/10万) ────────────────────
────────────────────
5. 手术产率:指每千名产妇中,接受手术产(包括、吸引产、
产钳、臀位产及剖宫产)的人数。
6.其它反映接产工作情况
(1)产后出血率 (2)产后感染率 (3)异常产率
(4)早产率
(5)死产率
孕产妇死亡率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or MMR)
指1年内每10万活产儿中孕产妇的死亡人数。 年内孕产妇死亡总人数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年内活产儿数
产前保健——胎儿健康状况评估

产前保健——胎儿健康状况评估1.要点(1)胎心电子监护仪可连续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了解胎心与胎动及宫缩之间的关系,评估胎儿宫内安危情况。
(2)无应激试验和缩宫素激惹试验是了解胎儿储备能力的一项指标。
(3)无应激试验与超声联合检测胎儿生物物理监测,用以了解胎儿宫内缺氧和酸中毒情况。
(4)胎盘功能检查可以间接了解胎儿宫内健康状况。
2.确定是否为高危儿(1)孕龄<37周或≥42周。
(2)出生体重<2500g。
(3)巨大儿(体重≥4000g)。
(4)生后1分钟内Apgar评分$4分。
(5)产时感染。
(6)高危孕产妇的胎儿。
(7)手术产儿。
(8)新生儿的兄姐有新生儿期死亡。
(9)双胎或多胎儿。
3.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时期检查妊娠早期B型超声检查、超声多普勒法妊娠中期宫高、腹围、B型超声、胎心率、胎儿染色体妊娠晚期宫高、腹围、胎产式、胎方位、胎心率;胎动计数;胎儿影像学监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电子胎儿监测4.胎心率的监测(l)胎心率基线。
(2)过性胎心率变化。
①加速:指子宫收缩后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15次/分(bpm)以上,持续>15秒,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②减速:指随宫缩出现的暂时性胎心率减慢,可分为3种: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项目内容胎心率基线摆动幅度和摆动频率胎心率一过性变化加速减速: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无应激试验反映胎儿情况的试验,正常20分钟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持续时间>15秒,为反应型缩宫素激惹试验检测子宫胎盘功能,正常为20分钟内宫缩时,没有晚期减速和显著的变异减速,是阴性胎儿生物物理监测评分法5.胎儿生物物理监测Manning评分法指标2分(正常)0分(异常)NST(20分钟)≥2次胎动.FHR加速,振幅≥15次/分,持续≥15秒<2次胎动.FHR加速,振幅<15次/分,持续<15秒FBM(30分钟)≥1次,持续≥30秒无或持续<30秒FM(30分钟)≥3次躯干和肢体活动(连续出现计1次)≤2次躯干和肢体活动FT ≥1次躯干伸展后恢复到屈曲,手指摊开合拢无活动,肢体完全伸展,伸展缓解,部分恢复到屈曲AFV≥1个羊水暗区,最大羊水池垂直咖≥2cm无或最大羊水池垂直咖<2cm6.胎盘功能测定(l)胎动。
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

孕产妇健康管理考核指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孕产妇对孕期、分娩期和产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孕期营养、分娩方式选择、产后恢复等。
2. 孕产妇身体检查情况:评估孕产妇在孕期和分娩前的身体检查情况,包括血压、血糖、体重、宫高、胎位等指标。
3. 孕产妇心理健康情况:评估孕产妇在孕期和分娩前后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等情况,并提供相应心理支持。
4. 分娩方式选择情况:评估孕产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的自主选择权,以及分娩过程中的医疗干预情况。
5. 产后恢复情况:评估孕产妇在分娩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恶露排出、子宫恢复、母乳喂养等。
6. 新生儿健康状况:评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身体状况,包括体重、身高、喂养情况、黄疸等。
以上指标旨在全面评估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效果,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年度妇幼保健工作计划评分指标

1.年度妇幼保健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报表;
2.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相关规范和资料;
3.危重孕产妇处置方案、保障措施及实施情况记录;
4.孕产妇死亡监测和评审资料。
医务
防保
1.2申报前两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20分)
2.卫生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达到规范要求;
3.每年对卫生应急储备物资进行维护、更新。
1.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机制,有相关文件,并有实施,有计划,有总结。建有统一的物资储备仓库,有专人负责管理;
2. 物资储备目录、清单、更新记录,物资调运相关记录等相关文件资料;
3.应急队伍有统一的应急装备,并有专门的存放仓库,卫生应急装备目录、更新记录,年度计划、总结。
4.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接收登记记录等。
医务
防保
2.5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建的卫生应急、医疗救援应急机动队伍,组建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心理危机干预等卫生应急专家库。每年对应急机动队伍至少培训2次以上,应急演练1次以上。(10分)
查阅资料,实地抽查。
没有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建的卫生应急和医疗救援应急机动队伍,不得分;未组建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心理危机干预等卫生应急专家库,扣1分。培训少1次,扣1分;没有开展应急演练,扣2分。
1.卫生厅医学龙头学科认可文件;
2.当地医学龙头学科建设资料;
3.学科帮扶情况、人才培养情况资料;
4.学科技术辐射和科研情况资料。
科教
4.4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技人员50%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0分)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

妇女保健统计指标(一)妇女病普查普治的常用统计指标1,妇女病普查率=期内(次)实查人数/期内(次)应查人数x100% 2,妇女病患病率=期内患病人数/期内受检查人数x10万/10万3,妇女病治愈率=治愈例数/患妇女病总例数x100%(二)孕产期保健指标1,孕产期保健工作统计指标(1)产前检查覆盖率=期内接受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孕妇数/期内孕妇总数x100%(2)产前检查率=期内产前检查总人次数/期内孕妇总数x100%(3) 产后访视率=期内产后访视产妇数/期内分娩的产妇总数x100%(4)住院分娩数=期内住院分娩产妇数/期内分娩产妇总数x100% 2,孕产期保健质量指标(1)高危孕妇发生率=期内高危孕妇数/期内孕(产)妇总数x100%(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期内患病人数/期内孕妇总数x100%(3)产后出血率=期内产后出血人数/期内产妇总数x100%(4)产褥感染率=期内产褥感染人数/期内产妇总数x100%(5)会阴破裂率=期内会阴破裂人数/期内产妇总数x100%3,孕产期保健效果指标(1)围产儿死亡率=(孕28足周以上死胎数+生后7日内新生儿死亡数)/(孕28足周以上死胎数+活胎数)X1000‰(2)孕产妇死亡率=年内孕产妇死亡数/年内孕产妇总数x10万/10万(3)新生儿死亡率=期内生后28日内新生儿死亡率/期内活产数X1000‰(三)计划生育统计指标1,人口出生率=某年出生人数/该年平均人口数X1000‰2,人口死亡率=某年死亡人数/该年平均人口数X1000‰3,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同年平均人口数X1000‰4,计划生育率=符合计划生育的活胎数/同年活胎总数x100% 5,节育率=落实节育措施的已婚育龄夫妇任一方人数/已婚育龄妇女数x100%6, 绝育率=男和女绝育数/已婚育龄妇女数x100%。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

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一、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的构成1.孕产妇保健指标孕产妇保健指标主要关注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包括孕妇体质健康、产前保健、分娩管理、产后保健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孕妇体质健康指标可以包括孕妇体重增长、营养状况、产前检查率等指标。
分娩管理指标可以包括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率等指标。
产后保健指标可以包括产后检查率、子宫复旧情况、乳汁分泌情况等指标。
2.儿童保健指标儿童保健指标主要关注0-6岁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包括新生儿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新生儿保健指标可以包括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疫苗接种率等指标。
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可以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指标,以及儿童发育评估情况等指标。
儿童传染病防控指标可以包括疫苗接种率、传染病患病率等指标。
3.妇女保健指标妇女保健指标主要关注成年妇女的健康和疾病防控,包括妇女健康素养、妇科常见疾病防控、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指标。
例如,妇女健康素养指标可以包括妇女健康知识掌握率、行为风险因素控制情况等指标。
妇科常见疾病防控指标可以包括妇科癌筛查率、妇科疾病治愈率等指标。
妇女参与体育锻炼指标可以包括体育锻炼参与率、体育锻炼时间等指标。
4.相关服务指标相关服务指标主要关注妇幼保健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包括保健工作人员配备、服务机构建设、服务项目开展等方面的指标,以及妇幼保健政策的实施情况等指标。
例如,保健工作人员配备指标可以包括保健医生、保健护士等专业人员数量指标。
服务机构建设指标可以包括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中心等服务机构的建设情况指标。
服务项目开展指标可以包括产前筛查项目开展率、新生儿疫苗接种率等指标。
二、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的应用1.监测和评估工作进展2.指导工作重点和方向3.推动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指标体系可以成为推动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和提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指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差距,推动改进和促进经验互通。
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一、保健服务指标
(一)孕期建卡率。
(二)产前检查率。
(三)孕早期检查率。
(四)≥5 次产前检查率(其中孕早期1 次、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至少2 次)。
(五)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
(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七)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八)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九)梅毒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治疗的比例。
(十)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
(十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比例。
(十二)产前筛查率。
(十三)产前诊断率。
(十四)产后访视率。
(十五)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十六)住院分娩率。
正常分娩助产评分指标

正常分娩助产评分指标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提供正常分娩助产评分指标,以帮助医务人员对分娩过程进行评估和记录。
准确评分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分娩的进程和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母婴的安全。
2. 助产评分指标
在对正常分娩过程进行评分时,以下指标可作为参考:
2.1 产程
- 首胎产程:从宫颈开口至完全开全属于正常范围。
- 产程进展:较平稳地持续进展,每小时宫口开口进度符合正常范围。
2.2 胎儿状态
- 胎心监护:胎心率正常且稳定。
- 胎动:胎儿有正常的胎动。
- 羊水:羊水清澈且正常量。
2.3 缝合情况
- 会阴缝合:若需要会阴缝合,缝合质量应达到标准,并无明
显并发症。
3. 评分标准
根据以上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评分,一般采用0-2分的评分,具体标准如下:
- 0分:指标异常,存在严重风险或并发症。
- 1分:指标稍有异常,存在轻微风险或并发症。
- 2分:指标正常,无明显风险或并发症。
4. 结论
通过对正常分娩助产评分指标的应用,医务人员可以客观地评
估和记录分娩过程,提前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
这有助于确保母
婴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有效的助产服务。
以上为正常分娩助产评分指标,供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在实际
工作中,还应结合临床实际和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一、保健服务指标
(一)孕期建卡率。
(二)产前检查率。
(三)孕早期检查率。
(四)≥5次产前检查率(其中孕早期1次、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至少2次)。
(五)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
(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七)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八)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九)梅毒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治疗的比例。
(十)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
(十一)产前筛查率。
(十二)产前诊断率。
(十三)产后访视率。
(十四)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十五)住院分娩率。
(十六)剖宫产率。
(十七)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
(十八)新法接生率。
(十九)高危产妇比例。
(二十)高危产妇管理率。
(二十一)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
(二十二)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二十三)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
二、健康指标
(一)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二)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三)孕产妇梅毒感染率。
(四)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五)孕产妇死亡率。
(六)孕产妇死于产科出血的比例。
(七)孕产妇死于产褥感染的比例。
(八)产妇死于妊娠高血压的比例。
(九)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十)早期新生儿死亡率。
(十一)围产儿死亡率。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十三)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
(十四)出生窒息死亡率。
(十五)出生缺陷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