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玥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用药规律研究重点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引言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女性患上痛经的情况也日益普遍。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月经不适症状,给女性带来了不少痛苦和影响。
而中医学在治疗痛经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许多妇科名家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本文旨在利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出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痛经概述痛经,又称月经疼痛,是指在月经来潮前一两天或月经期间,下腹部或腰骶部感到一种阵发性、部位不定或已定的疼痛感,可有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头痛等不适感。
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其中原发性痛经是指没有相关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通常随年龄增长会逐渐减轻,而继发性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肌瘤、宫内膜息肉、子宫腔粘连等病变引起的痛经。
二、中医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病与气滞、血瘀、寒凝等有关,因此治疗痛经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温经散寒。
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妇科名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这些用药规律包括药物的组方、药物配伍等,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挖掘出这些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数据挖掘方法在数据挖掘的方法中,我们选择了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来挖掘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挖掘是在大规模数据中寻找物品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且这种关联关系是经常出现的。
在我们的研究中,每种中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物品,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处方数据来挖掘中医妇科名家治痛经的用药规律。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我们收集了多名中医妇科名家的处方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预处理之后,得到了包含药物组合的处方数据集。
通过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得到了一些常见的药物组合及其支持度和置信度。
我们发现在中医妇科名家的治痛经处方中,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当归、川芎、红花、延胡索、桃仁、香附等。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引言妇科痛经是妇女生理期常见的症状,常见痛经症状为下腹部阵痛,可伴有腹部胀满、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会影响到妇女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中医学上,痛经多属于“经闭”、“气滞”、“血瘀”等范畴,中医妇科名家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这些治疗经验一直都是传统的口耳相传,缺乏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本文将运用关联规则算法,从大量的中医妇科名家用药处方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痛经用药规律,为中医妇科治疗痛经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方法1. 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从多家妇科名家的临床用药处方中收集得到的。
这些处方中包括了中药的名称、用量、治疗痛经的经络和病机等信息。
所有的数据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和去标识化处理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安全。
2.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数据挖掘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对数据进行去重处理,保证处方数据的唯一性。
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和归一化处理,以便于算法的运行。
3. 关联规则算法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算法,主要是为了挖掘处方中药品之间的关联性。
关联规则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挖掘算法,主要用于发现数据集中项之间的关联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使用关联规则算法来找出妇科名家用药处方中药品之间的有效组合规律。
二、结果分析经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和关联规则算法的运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关联规则。
在这些规则中,我们主要关注支持度和置信度两个指标。
支持度是指规则发生的频率,置信度是指规则的准确性。
通过对挖掘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较为显著的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为中医妇科治疗痛经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典型规则:规则1:生姜-当归 => 川芎支持度:0.35 置信度:0.75规则分析:在妇科名家的用药处方中,常常会出现生姜和当归的组合。
而当当归出现时,川芎的出现概率为75%,支持度也较高,因此可以认为生姜、当归和川芎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性。
《妇科易知》用药特色及规律探析

《妇科易知》用药特色及规律探析黄淑媛; 雷磊【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8【总页数】3页(P1036-1037,1065)【关键词】《妇科易知》; 用药特色; 妇产科疾病【作者】黄淑媛; 雷磊【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妇科易知》[1]为《医学易知》丛书之一,该丛书并无作者个人署名,1919~1920年由中华书局编辑,1927~1939年改题为文明书局刊行。
《妇科易知》从调经、种子、胎前、产后、杂病5个方面论述了149证260余方。
本书效法明代医家万密斋的学术思想,不离“易知”宗旨,文字朴实无华,语言简练,深入浅出,易读易记,故就作者的用药特色及其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1 培补气血以四物汤为首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气血为用。
在生理上,女子有着月经、带下、胎孕与产育等特点,而气血是行经、养胎、哺乳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女子的经胎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圣济总录》云:“血为荣,气为卫……内之五脏六腑,外之百骸九窍,莫不假此以养。
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在上为乳饮,在下为月事。
”若妇女气血调畅则五脏安和,经孕正常,因此调补气血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书中作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注重时时顾护气血,并以四物汤为基础进行处方用药。
四物汤药方最早记载出现于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而现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方则是取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
此书也是首次记载了将四物汤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治疗。
四物汤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
在《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方》《医方考·调经用四物汤》《济阴纲目·调经门》等医学书籍中均对其有记载及评说。
而《妇科易知·调经病篇·经行或多或少》云:瘦人经水来少者,则其气血虚少也,用四物加人参汤。
基于数据挖掘的贺玥名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证治规律研究

临床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贺玥名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证治规律研究董洪根1丁冬生2茅莉萍1(1.丹阳市中医院药剂科,江苏丹阳212300; 2.丹阳市中医院科教科,江苏丹阳212300)摘要目的:研究挖掘名中医贺玥辨证论治月经不调及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对贺玥2014年11月至2015年 11月间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995张处方进行数据挖掘,使用IBM SPSS Modelerl7.0软件进行数据挖掘,主要包括关联规则挖掘和聚类分析。
结果:贺老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时,最常见的证型为气血瘀滞证、气血不足证、瘀热互结证、痰 瘀交结证、阴血不足证。
关联规则挖掘出证型与药物之间的强关联规则19条,聚类分析得到出现频率排名前四的证型的5个聚类。
初步分析出贺玥重视瘀血和标本兼治的学术特点。
结论: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初步总结出名中医贺玥辨证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临床用药特点,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月经不调痛经中医处方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名医经验处方分析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16)11-0032-03贺玥,镇江市名中医,孟河医派(贺氏)传承人,擅长中医妇科方面疾病的诊治。
在妇科病的诊治 中,处方中运用经方灵活,师古而不泥古。
为探讨研 究和深人学习贺老学术经验,我们对贺老2014年 11月至2015年11月的专家门诊处方资料进行了 整理,采取数据挖掘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辨证论 治与用药的特点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从临床用药的 角度挖掘和探讨其临床学术经验和辨证思想。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至丹阳市中医院名中医专家门诊处就诊,由名中医贺 玥收治的月经不调及痛经的患者共404例。
我们以 这404例患者的处方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处方均 由贺玥主任亲自书写,共计995人次(张)。
1.2纳入标准患者病历资料完整,且服用中药的 时间大于1周,同时由贺玥主任确诊为月经不调或 痛经。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1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0;2DepartmentofGynecology, Guangdo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0)
·118CINE May2019,Vol.14,No.5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 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骆韵1,2 李佳阳1 黎小斌1,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0;2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广州,510000)
摘要 目的:拟对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验案进行数据挖掘,找出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 析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用药经验。方法:选取 weka软件中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最小支持度 >015,最小置信 度 >06)对所收集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验案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本研究共选出 15位名家 302诊痛经医案 216味中药进行数据挖掘。出现频数前 5位的中药为赤芍、川芎、香附、白芍及当归;置信度前 5位的二联药物分别是当 归肉桂、当归香附、当归吴茱萸、当归熟地黄及当归川芎;置信度前 5位的三联药物是当归川芎赤芍、当归川芎延胡 索、当归川芎甘草、当归川芎白芍及当归川芎香附。置信度前 5位的四联药物是当归川芎白芍甘草、当归川芎香 附白芍及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结论:痛 经 最 主 要 的 病 机 是 气 血 瘀 阻,不 通 则 痛;其 最 重 要 的 治 法 是 行 气 活 血,化 瘀 止痛。 关键词 痛经;验案;药物;中医妇科名家;处方;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数据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意义探究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意义探究发表时间:2016-10-31T10:58:46.1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作者:贺娜[导读] 针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胚宝胶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较为显著,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 315202)【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
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月经不调的患者70例(2014年5月~2016年3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例数分别为35例,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胚宝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探究对照组与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1例,占总例数的88.57%,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为24例,占总例数的68.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中药周期疗法;月经不调;临床效果;意义探究【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29-02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从2014年5月~2016年3月中选取来我院治疗的70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5例。
35例对照组月经不调患者中,年龄跨度在22岁~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4±2.54)岁,该组采用胚宝胶囊进行治疗。
35例观察组月经不调患者中,年龄跨度在24岁~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18±2.51)岁,该采用胚宝胶囊联合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
将2组月经不调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即年龄等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引言痛经是女性朋友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期,痛经让女性朋友倍感苦恼。
中医妇科治疗痛经的方法独特而丰富,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医生依然比较依赖个人经验和医生的临床技术。
所以,通过对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
一、研究背景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一种复发性、周期性的疾病,它对女性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西医治疗痛经主要是通过镇痛和调节月经周期进行治疗,而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注重整体调理,强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医治疗痛经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祛痛逐瘀汤等。
而在中医妇科名家中,他们对治疗痛经有着独特的经验和见解,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提高中医治疗痛经的效果。
二、数据采集为了进行痛经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我们首先需要搜集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临床案例和用药方案。
通过对知名中医诊所或医院的痛经患者进行调查,收集不同中医妇科名家针对痛经治疗的方案和治疗效果。
也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生诊疗记录和历史档案来获取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临床数据。
三、关联规则挖掘在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进行关联规则的分析,找出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规律。
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然后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通过挖掘出的关联规则,可以找出不同中医妇科名家对痛经治疗的常用药物和规律,进而提炼出痛经用药的规律和模式。
四、结果分析通过关联规则的挖掘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哪些药物常常被搭配使用,哪些症状常常与特定的药物相联系,哪些疗效较好的方案等。
通过这些规律的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成本。
五、临床应用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得出的痛经用药规律,可以为中医妇科临床提供指导意见。
贺玥辨治月经病临床经验撷粹

贺玥是镇江市名中医,孟河医派(贺氏)传承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治验甚众,尤其擅长内科疾病及妇儿科等多种疾病的诊治。
月经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科临床就诊率最高。
贺老在治疗月经病上有其独到的见解,强调整体观念,审病求因,辨证论治,辨清其寒热虚实,气血变化,尤其重视调理冲任及肾、肝、脾。
笔者有幸侍诊贺老,现将其辨治月经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重视辨证论治贺老认为月经病辨证与内科疾病辨证有诸多相通之处,多采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及气血辨证,分清病邪寒热虚实,病性在气在血及病位所属脏腑,抓住病机关键,从冲任、脏腑、气血调治,以整体为主,辨证论治[1]。
因月经病主要表现为期、量、色、质的异常及其伴随症状,结合其舌脉,审查病因,或冲任虚损、肝肾亏虚、脾胃损伤、气血不足等不足之内因,或寒、热、湿邪与血相搏阻滞冲任之有余外因,并且应注意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胞宫,导致或加重月经病。
了解其病因病机即可拟定相应治法,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不可拘泥。
2 以调摄冲任为大法贺老指出月经病病位在冲任。
冲任二脉属奇经八脉,冲为阴血之海,汇聚脏腑之血;“任主胞胎”,且总司精、血、津、液等一身之阴。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2]可见任通冲盛,经血才能应时而下。
当致病因素累及冲任,影响脏腑及气血时即可导致月经病的发生。
如冲任不固,经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量多,经期延长,崩漏等;冲任亏虚,血海不盈可致月经后期、量少,闭经等;痰饮、湿热、瘀血等病邪阻滞冲任,冲任闭阻,通利失司可致痛经,月经后期、量少,闭经,月经先后无定期等;冲任血热,迫血妄行或瘀血阻滞,血不归经可致月经先期、量多,崩漏,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
故而月经病当定位于冲任二脉。
贺老治疗月经病以祛邪消滞、调摄冲任为大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消之,使冲任通盛,功能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患者均符合月经不调 或痛经诊断标准[1-2],病历资料完整、且服用中药 大于 1 周。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垂体肿瘤)引起的月经不调者;合并 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及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3 分析方法:采用《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软 件进行医案数据的批量导入和整理,以及关联规 则挖掘分析。数据规范化处理时,中药名称参照 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4],证型名称参照《中医 妇科学》[2]进行规范化处理。关联规则挖掘时,采 用置信度、重要性 2 个参数,其中置信度是指所 有组合中同时包含 X 和 Y 的组合数与包含 X 的组 合之比,是概率指数,表明 X 和 Y 之间联系的紧 密程度。重要性是所有组合中同时包含 X 和 Y 的 组合数与所有组合数之比,描述 X 和 Y 组合在整 体中的重要程度。
将高频药物按功效分类发现,补虚药的均数 最高,为 5.66 次,即平均每个处方使用了 5.66 味 补虚药。其中,补血药、补阴药、补气药、补阳 药的均数分别为 2.25、1.36、1.15、0.89,比例约 为 3∶1∶1∶1。贺老的处方平均为 15 味药,根据 均数,推测其处方主要组成为:3 味补血药、1 味 补阴药、1 味补气药、1 味补阳药、4 味活血化瘀 药、1 味解表药、1 味理气药、1 味止血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专家门 诊 2014 年 11 月-2015 年 11 月贺老治疗月经不调 及痛经患者的病历资料。
万方数据
·1018·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11月第38卷第11期 Int J Trad Chin Med, Nevember 2016, Vol. 38, No.11
《医案大数据分析系统》是由中国中医科学
DOI: 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6.11.015 基金项目:2015 年全国基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 目(2015 年) 作者单位:212300 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药剂科(董洪根、 茅莉萍),科教科(丁冬生);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剂科(武谦虎) 通信作者:武谦虎,Email: wuqihu2003@
855
木香
418
赤芍
210
黄芪
851
炮姜
383
月季花
192
丹参
741
益智仁
371
党参
178
红花
649
白芍
323
炙甘草
117
黄精
633
桃仁
312
阿胶
117
郁金
521
龟甲
297
黄柏
116
紫石英
519
益母草
287
生地黄
111
熟地黄
471
山萸肉
265
法半夏
103
柴胡
442
五灵脂
251
川楝子
102
桂枝
438
蒲黄
处方味数(味)
比例(%)
1~10
0.50
11~13
2.71
14
44.62
15
40.60
16~17
11.86
补虚药的均数最高为 5.66 次,见表 3。
表 2 995 张处方中使用频次≥100 次的药物(次)
药物名称 使用频次 药物名称 使用频次 药物名称 使用频次
当归
900
女贞子
424
吴茱萸
236
泽兰
95
1.13
赤芍,白芍,吴茱萸
96
1.12
蒲黄,当归,五灵脂
99
1.09
焦山栀,黄芩,生地黄
100
0.98
香附,白芍,吴茱萸
96
0.86
赤芍,木香,白芍
95
0.67
龟甲,女贞子,何首乌
95
0.53
肉桂,吴茱萸,炮姜
95
0.44
川楝子,木香,柴胡
98
0.37
益智仁,黄精
95
0.32
贺老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 995 张处方,平 均每张处方涉及中药 14.57 味,其中 14 味、15 味 的处方分别占 44.62%、40.60%,两者总和占 80% 以上,用量合理精准。
242
青皮
100
何首乌
427
香附
240
表 3 995 张处方中高频药物的功效分类情况(次)
药物种类
种数 频次 均数
补虚药
13 5 628 5.66
补血药(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 5 2 238 2.25
阿胶)
补阴药(黄精、女贞子、龟甲)
3 1 354 1.36
补气药(黄芪、党参、炙甘草)
3 1 146 1.15
3 讨论 月经病是临床常见妇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
包括月经期、量、色、质的变化。《内经》上古天真 论云:“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 事是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5]。故月经与天癸、 任脉、冲脉关系密切。
万方数据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11月第38卷第11期 Int J Trad Chin Med, November 2016, Vol. 38, No.11
·1019·
表 4 995 张处方高频药物组合(置信度≥95%,重要性≥0.32)
药物组合
置信度(%)
重要性
红藤,败酱草
96
2.63
五灵脂,蒲黄
95
2.25
陈棕炭,血余炭
100
2.18
五灵脂,泽兰,蒲黄
97
1.96
莪术,三棱
98
1.50
莪术,泽兰,三棱
98
1.50
败酱草,桃仁,红藤
97
1.15
五灵脂,白芍,蒲黄
【关键词】 月经失调;痛经;用药规律;贺玥
Analysis of He Yue’s medication rules in treating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nd dysmenorrhea Dong Honggen*, Mao Liping, Ding Dongsheng, Wu Qianhu. *Pharmacy Department of
Dan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Danyang 2123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Qianhu, Pharmacy Department of Third People's Hospital, Zhenjiang 212000, China; Email: wuqihu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inese medicine expert He Yue’s regularity of treating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nd dysmenorrhea. Method The 995 prescriptions of treating irregular menstruation and dysmenorrhea by He Yue were analyzed. The medical cases big data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for the data mining about the medication rules. The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ds,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analysis,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and the data mining for core drugs. Results There were 155 drugs from the 995 prescriptions. The most frequency of drugs were angelica, zeeland, astragalus root, red sage root, safflower; and the commonly used combined drugs included sargentgloryvine stem and herba patriniae, trogopterus dung and pollen typhae. Conclusions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wa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cooling blood to stop bleeding, soothing the liver and regulating qi, warming Jing to remove cold.
收涩药(山萸肉)
1
265 0.27
温药(吴茱萸)
1
236 0.24
化痰止咳平喘药(法半夏)
1
103 0.10
2.4 高频药物组合分析: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 得到药物之间的配伍组合。选取置信度≥95%,重 要性≥0.32 的药物组合,见表 4。
2.3 单味药:995 张处方中包含中药 155 种,使用 总频次为 14 505 次。其中使用频次≥100 次的药 物有 35 种,总频次为 12 842 次,占药物使用总频 次的 88.5%。使用频次前 5 位的药物有当归、泽兰、 黄芪、丹参、红花,见表 2。将出现频率较高的药 物参考《中药学》[4]的分类,将其按功效分类,并 计算其均数(均数=频次/处方总数)。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