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眼中的自己_

合集下载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总课时编号: 02课时: 1 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材剖析:《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办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可和社会的关系,艺术家经过自画像来表现自我的认可和尊敬。

教材供给的作品能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初期的一些自画像,这一期间艺术家的社会地位还很低,因此画家用神或贵族的形象来表现自己。

第二组作品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系列自画像,经过不一样期间的作品表现了他一世的变化。

第三组作品是表现的处于创作或生活场景中的画家。

不论是哪一种表现都反应了艺术家们的自我尊敬意识,是对人性的一种追求。

因此要指引学生认识美术家在不一样历史期间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

从艺术家的人生里意会到自我意识的价值和意义。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指引学生认识艺术家是如安在美术作品中表现自我的,并能经过学习让学生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2、过程与方法:从对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的想像下手,联合详细作品剖析和解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表现。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联合艺术家的自我认可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也进行自我认识和评论。

教课要点:研究画家(凡高、丢勒、伦勃朗)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感情、想法。

教课难点:自画像如何成为作者心里的一种独白。

教课准备:教师:教材、电子图片、多媒体教课设施学生:教材、绘画工具和资料教课过程环节师生活动设计企图课前准备1、拥有时代特色的代表性人物拍照作品2、收集学生的一些个性署名(代号、小图像等)导入板书课题试试练习赏识组图导入:师生对于大头贴的问答,师:我们能够说画家经过作品记录着他人的‘喜、怒、哀、乐’,展现着他人的人生,那么他们自己的人生又经过什么传达给自己或观众呢生:他们能够画‘自画像’。

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二)解说新课第一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60,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阅读下新课内容,而后边讲课边请同学思虑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美术教学课例《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美术教学课例《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让学生通过猜测与实际看到画面之间的差异引起 兴趣,同时通过设置疑问来调动学生的探索欲。
二、观察、感受、比较、思考 第一节: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出示丢勒自画像(讨论自画像上的形象气质,能不 能体现画家的职业)教学生如何欣赏(角色定位:神的 化身)。 2、出示库尔贝自画像让学生根据他的自画像说说 对他的印象和感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3、出示金农与齐白石自画像,让学生定位并且比 较东西方美术家自画像的差异。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 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 识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让学生学会鉴赏自画像。 第二节:浓缩的人生 1、出示伦勃朗不同时期(青、中、老年)的自画 像并在幻灯上标出分析来展示伦勃朗不同时期的遭遇, 让学生通过自画像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2、课后拓展:关于弗里达.卡洛的自画像人生。 让学生体会艺术家笔下的自我是对自己真实人生 状态、人生遭遇历程的一种描绘与体现。 第三节:场景中的自我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往往没有 学生学习能 进行多角度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的能力。所以高一上学期
力分析 课程从培养学生能力的出发,设计了几个环节的探讨与 动手实践活动。 通过对凡高这样的世界级和具有争议的绘画大师 的自画像,引起学生的感触,之后随着对画家自画像的
教学策略选 观察与深入分析比较,让同学们体会画家自画像是真实 择与设计 自我的体现与内心的一种独白。在欣赏与体验过后达到 教学目标。之后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创作兴趣,自拍或自 画。布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 一、引出课题 在屏幕上出示凡高的《星空》,请同学们猜猜,在 你们的心目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同学们讨论思考之后, 教学过程 屏幕打出凡高的照片与自画像,同学们比较一下想象中 的凡高与所看到的凡高的差异,同时比较自画像与照 片。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认识自画像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自己、表达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表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

二、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概念与意义2. 自我观察与表达3. 绘画技巧的运用4. 自我表现与自信心5. 作品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画像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自画像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自画像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3. 实践环节: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我表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画像的作文,深入思考自我表现的主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是否能准确观察自己,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和情感;(2)绘画技巧的运用是否恰当;(3)作品是否有创意,能体现出自我表现的意义。

2. 评价方法:(1)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3)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自画像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心;2. 邀请专业的美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绘画技巧和自我表现方法;3. 开展绘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绘画水平;4. 结合语文、英语等学科,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案

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他们‘面对面’对话的机会。

下面请大家对比欣赏一组东西方名画家的自画像集锦,我们将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区别认识自画像里的美术家。

欣赏组图:1.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1)力图‘回归正道’的丢勒(1471--1528, 德国)与中世纪基督像;‘自画像之父’, 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

师: 请问三幅画面哪幅是画家?生: 都是。

三幅画面人物相似。

师: 解说相似原因, 阐释画家画面定位。

自画像在16世纪的欧洲并不普遍, 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非常哥特式的举动。

丢勒游历欧洲, 在意大利亲身感受了文艺复兴运动, 结交了大师拉淮尔, 人文主义思想渗入创作, 对宗教改革态度鲜明(自画像构图采取基督画像的正面构图)。

他塑造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捍卫真理的保卫者, 通过正面理想形象发表自己的政治宣言。

其版画最具影响力, 是世界最早创作水彩画的画家之一, 德国自1815年始开创‘阿尔布列希特.丢勒’节, 他的故乡纽伦堡更是有政府为其塑造的第一座画家的公共纪念碑。

个人定位: 自比‘神的化身’, 力图回归正道, 坚持画家的尊严。

(2)勇于‘标新立异’的金农(1687--1763, 清)师: 请同学赏析金农自画像以及金农的“漆书”书法?生: ……形象怪异。

师: 解析原因。

扬州八怪之一, 自称‘三朝农民’, 50过后始作画, 诗书入画, 善画梅竹, 书法自成一家, 开辟肖像画新领域。

板桥称: 扬州只有金农好。

书法: ‘冬心体’, 自创‘金农漆书’(隶书的变形), 笔法古朴浑厚, 棱角分明, 以重为巧、求拙为妍, 对后世影响深远;人物:特征准确, 下笔大胆;书画:梅竹影响最广(大树干, 粗拙, 质朴苍老), 诗书画合一(欣赏作品)。

……个人定位: 不趋时流, 不干名誉。

二、)场景中的自我(1)有这样一批画家, 他们善于把自己表现在特定的场景中, 用周围的人事物来衬托自己, 以此来突显自己的存在。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案例分析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案例分析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案例分析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一、教学基本思路: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学生的眼里,艺术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怪异的形象,夸张的举止,似乎笼罩着神秘的氛围,既散发着吸引力又生产排斥力。

教师要通过对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走进美术家的世界,倾听美术家的心声,了解美术家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随着文化条件、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在教学活动中,将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美术家对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流露紧密联系在一起,沿这条中心线索层层深入,贯彻到探究活动当中去。

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现行普通高中实验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中的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本单元是在研究美术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联系,是把美术本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与理解。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术与自己(1-4课)、美术与社会(5-10课)、美术与自然环境(11-14课)。

本课是通过对相关作品的研究与讨论,让学生了解美术家的身份以及他们对自己事业的不同看法,分三小节: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浓缩的人生和场景中的自我。

教材展示了美术家从无意识的自我认同到追求完整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所走过的漫长道路。

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胆想象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体会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与形式特征。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对美术家工作和生活的想象入手,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主要思想和内容。

一方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美术家自我表现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美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自己。

教学方法:展示不同美术家的自画像,如梵高、毕加索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自画像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介绍美术家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一些著名美术家的自画像作品。

活动:让学生观看一些美术家的自画像,并尝试描述它们的特点。

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美术家自画像的理解。

第二章:探索自我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探索自我,并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兴趣。

提供绘画和素描技巧的指导。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

介绍绘画和素描的基本技巧。

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描述写作活动,并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

评估:观察学生的创造力和对自己作品的表达。

第三章:美术家研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美术家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史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提供研究资料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著名的美术家及其自画像作品。

分析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位美术家进行研究,了解其艺术风格和自画像作品。

分组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

评估:观察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对美术家的理解。

第四章:创作自画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自画像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提高自我认知。

教学方法:提供绘画和素描的指导,帮助学生创作自画像。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

教学内容:介绍绘画和素描的基本技巧,如比例、线条、色彩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画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情感。

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画像的创作活动,可以使用绘画或素描形式。

分组展示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3.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3.2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版教材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是美术家的自我认知以及和社会的关系,所以本课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家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学生在文化的情境中鉴赏美术作品,在生活的情景里发现艺术之美。

教材用三组美术作品反映美术家表现自己的不同方式,展示了美术家从无意识的自我认同到追求完整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所走过的漫长道路。

(二)学习目标1、审美感知:兴趣-理解-创造,从对唤起学生自我意识入手,结合各种形式的自画像的分析和讲解,思考、探讨画家的生活与身心状态,加深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表现,进一步结合自身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2、创意实践: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是如何在自画像中表现自我的,并能通过本课的欣赏让学生尝试着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3、艺术表现:结合艺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也进行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4、文化理解:激发学生对肖像绘画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走进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

(三)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案学生:教材、白纸和笔(四)课时一节课40min(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六)教学重点理解自画像中美术家自我意识的表达,学会联系美术家的生活、生存环境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探究画家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情感、想法,通过鉴赏提高审美水平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七)教学难点通过对美术家自画像的鉴赏,培养立足人文精神,多元地分析、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过程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美的时候,爱美之心,人人都有,美术家也喜欢将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诉诸画面,展示自我。

那么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他是通过哪些形式来展示自我形象的呢?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欣赏体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东西方名画家的自画像,多媒体展示16位美术家不同画派、不同国籍、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画家的自画像作品。

美术课件: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共35张PPT)

美术课件: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共35张PPT)

梵高 —— 最有名的画家; 最悲剧的画家;
(三) 场景中的自我
① 贵族画家‘委拉 斯贵兹’(17世纪、 西班牙) 长期为西班牙皇室服 务,一生富足,身心 愉悦,曾为教皇作画 。在他最有名的画作 《宫娥》中,画家面 对观众作画的形象: 神情专注、表情愉悦 ,似乎在展示自己的 成功,事实上成功的 人往往敢于直面人生 与社会。
第二课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表达
(四)拓展体验:
尝试画一幅自画像 要求:用富有个性的绘画语言 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宋徽宗,赵佶——专业
的书画家,业余的皇帝。
一生大福大贵,大起大落。不 想从政,热爱书画。
自画像《听琴图》——道士打 扮,文人儒家形象,与世无争。 (向往悠然田园生活,渴望内心 的宁静) 《宋徽宗像》——画臣所绘。 威严帝王像,从仰视的角度出发 ,突出天子形象,帝王之威。
欣赏: 各式各样的自画像
勇于‘标新立异’的金 农
金农(1687--1763,清)
扬州八怪之一,自称‘三 朝农民’,50过后始作画, 诗书入画,善画梅竹,书 法自成一家,开辟肖像画 新领域
个人定位:不趋时流,不 干名誉。
(二) 浓缩的人生
伦 勃 朗
风 采 青 年
成 功 壮 年
颓 败 老 年
《夜巡》
梵高
梵高——几近崩溃的精神世界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第三单元第二课
1、什 么是 自画 像? 2、为 什么 要画 自画 像?
(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猜一猜,两幅画面哪幅描绘的是画 家?
力图‘回归正道’的 丢勒
1、‘自画像之父’, 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 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 2、个人定位:自比‘神的 化身’,力图回归正道, 坚持画家的尊严。 他出生在一个工匠之 家并生活在一个艺术家地 位最低下的国度,却成为 欧洲当时最独立和骄傲的 艺术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6
思考一:两只手印留给我们的思考?
PPT学习交流
7
思考二:兵马俑刻字的猜想?
PPT学习交流
8
• 埃及墓穴壁画
PPT学习交流
9
• 敦煌壁画《九色鹿经图》
PPT学习交流
10
敦煌壁画《飞天》
PPT学习交流
11
小结:(1)从上述作品可以得出它们的创作年代教
久远,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美术作品并没有留下具体
PPT学习交流
23
PPT学习交流
24
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和渴望 一个刚烈、坚强的幽灵似的人物
三幅自画像有什么不同?
仿佛是一个痛苦的化身
PPT学习交流
25
梵高的自画像记录了他的 心路历程,这种记录比相片更为 真实,因为自画像记录的不仅是 图像,还有图像背后梵高的感情 和思想。在自画像中的倾诉,与 其说是给别人看的,不如说更多 是画给画家自己。
《宫娥》 委拉斯贵支PPT学习交流
32



















PPT学习交流
33
赵佶(宋徽宗)(公元1082--1135 年)
作为一国之君的赵佶,昏庸无能, 但在艺术上却作过一番重大的贡献。 他自幼与宫廷画家相处,兼 收广蓄,深得精髓。赵佶在绘画 中提倡写生要深入观察、细致描 绘。赵佶不仅喜爱“华彩烂然” 的形象外表,而且也注重对事物 根本规律的观察和表现。可见他 “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的 绘画风尚。
PPT学习交流
27
伦勃朗 《拉普教授解剖课》
PPT学习交流
28
伦勃朗 《夜巡》
PPT学习交流
29
小结
• 艺术家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留下自画像,把这 些作品放在一起几乎就是艺术家一生境况的真实 反映。
PPT学习交流
30
三、场景中的自我
PPT学习交流
31
场景中的自我
思考题: 1、画家自己是以什么方式 出现在画面上的? 3、能否看出画家对自己职 业的看法?
故 已十分满足了,而乔托却为了6幅画敢于向教 事 皇索要1万8千法郎,区别竟是如此之大。这种 一 无视权贵,对经济的大胆要求,反映了一个杰
出的美术家对自己的工作价值的肯定和争取人
格独立的强烈愿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PT学习交流
14
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 国的传统中,职业画 家或雕塑家并不具有 很高的社会地位,从 社会的角度看,他们 某种意义上是为别人 服务、换取报酬以养 活自己的人。

皇帝马克西米连让一位贵族为正在画
事 画的丢勒扶梯子以及查里斯五世为画家提
二 香取回画笔的故事。
人们把美术家视为观念、情感的探索者, 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PPT学习交流
21
二、浓缩的人生
• 一、凡高 • 二、伦勃朗 • 思考: • 他们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
PPT学习交流
22
谁能谈谈梵高的真实生活?
纸 (本 清) )
金 农
傲 视 脱 俗 , 高 蹈 出 尘
17
• 普桑(1594~1665) • 法国近代绘画祖,他
不仅是一位画家,更 是一位思想家。他喜 欢用强烈的光线效果, 色彩比拉斐尔更深沉 丰富,并具有空气的 氛围感,重视形式、 线条和知性。
画面注重秩序,体现尊严PPT和学习意交流志
自 画 像
PPT学习交流
1
是我吗?
PPT学习交流
2
• 请同学们画画自己(三分钟),不限画法,不限 工具。
PPT学习交流
3
小测试:
1、同学们能说出几位中国画家? 他们有那些作品?
2、同学们能说出几位外国画家 及其作品?
PPT学习交流
4
PPT学习交流
5
• 思考:
• (1)带着“美术家这一角色在古代是什么社会地位? 为什么?”这两个问题来看下图:
• 而艺术家往往不仅 仅把自己看做工匠, 而是负有某种文化 使命的人。
庄严、神圣、唯美和写实 ---神的化身
PPT学习交流
15
丢勒:
德国(1471-1528) 是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 物他是“自画像之父”, 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 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 丢勒博学多才,不仅是 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 械师、建筑学家,在德国, 丢勒享有很高的声誉.
的创作者信息。艺术家还没有充分的自我意识,社 会也没有给艺术家很高的地位,不允许他们过于 明显的突显自己,严格来说,当时还没有现在意 义的“艺术家”。
(2)从思考题中,我们可以得出原始时期的 “艺术家”实际上是巫师,而在古埃及和中国的商周 时期艺术家的准确身份是工匠,甚至是奴隶。
美术家:是工匠是卑陋的行当,被支配、奴役,
PPT学习交流
26
伦勃朗( 1606~1669) 他 不独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 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 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 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 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 才。1640~1648年,个 人生活的不幸和折磨,使 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 社会,艺术创作也进入一 个深化的阶段。
伦 勃 朗 自 画 像
PPT学习交流
丢勒 《自画像》
16
金农 (1687~1763) 扬州八怪之首。50 岁才开始正式作画。 博学多才、修养全 面,精于书法篆刻, 长于鉴定平生浏览 古人名迹众多,故 “涉笔及古,脱尽 画家习气”,他为 人“性情逋峭,世 多以迂怪目之”。
展示自我个性
PPT学习交流
自 画 像 轴 ( 中 国 画
普 桑 肯
肯 定







18

真 蒂 莱 斯 基 ( 法 国 )
强 调 了 自 己 作 为 画 家 的





PPT学习交流
19
思考:
估计是干什么的? 生活状况如何?
他是什么性格的 人?
PPT学习交流
20
西方从文艺复兴以后,社会对美术家的认识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术家的实际地位也在 开始发生变化。而在中国只有文人兼画家即文人 画,才能被人们所尊重。
无独立人格和尊严。
PPT学习交流
12
• 从什么时候开始,美术家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和 认可?
• 你知道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PPT学习交流
13
在西方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许多著名的 画家,如乔托、达芬奇、丢勒等,美术家的地位 才发生变化,慢慢受到人们尊重。
当时,有的画家为每天有23法郎的报酬就
野趣幽闲清绝 ,情趣高雅 PPT学习交流
赵听 佶琴

( 北 宋 )
在场景中表现自我
34
赵佶(宋徽宗)(公元1082--1135年)
赵佶自画像
PPT学习交流
35
• 北宋,赵佶 ——《瑞鹤图》
PPT学习交流
36
• 谁记得《虞美人》中的经典 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