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 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4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好乘法口诀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提高他们的记忆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4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4的乘法口诀》3.2 教学方法1. 观看教学视频:播放一段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介绍4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唱歌研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研究4的乘法口诀,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重复,加深学生记忆。
3. 游戏练:设计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练。
4.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互相激励和讨论,通过小组内合作来巩固4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四、教学流程1. 观看教学视频(5分钟)- 播放一段以动画方式呈现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了解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和重要性。
2. 唱歌研究(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研究4的乘法口诀,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
3. 游戏练(15分钟)- 设计一个趣味游戏,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回答出乘法口诀中的答案,并进行计时竞赛。
以此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对4的乘法口诀的熟练掌握。
4. 小组合作(15分钟)- 分小组进行合作练,要求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在小组内互相激励,通过合作巩固4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本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4的乘法口诀。
教学评价可以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出的记忆和运算能力以及课堂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估。
在反思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公开课4的乘法口诀教案

公开课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一篇:公开课4的乘法口诀教案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55页的例4及练习十一的第1--3题二、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熟记4的乘法口诀。
2、正确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自己编4 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创新。
三、重点难点1、熟记4的乘法口诀,并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自己编出4 的乘法口诀。
四、教学教具图片、小棒五、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3的乘法口诀),好,那么2、3的乘法是怎么读的?有那位同学能够起来回答老师?并说出乘法算式。
(2的乘法口诀:一二得二,1×2=2或2×1=2,二二得四,2×2=4:;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1×3=3或3×1=3,二三得六,2×3=6或3×2=6;三三得九,3×3=9)。
好,同学们非常棒,现请同学们根据刚刚复习的乘法口诀来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是哪句乘法口诀:2×3= 62×1= 23×3=92×2= 41×3= 3(二三得六)(一二得二)(三三得九)(二二得四)(一三得三)2、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3的乘法口诀,加上上个星期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从今天同学们的表现来看,非常棒,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2、3、5的乘法口诀,中间还差哪个数的乘法口诀我么没有学过?(4的乘法口诀没有学过),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4 的乘法口诀,板书“4的乘法口诀”。
3、请同学们看到黑板上,老师用小棒摆出几个正方形,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一共摆了多上个正方形(4个),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16根),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怎样书得最快(4根4根的数,四、八、十二、十六,一共16根),好,现在请同学们像编写5的乘法口诀一样,把4连续加3次每次加得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面:4+4=(8)+4=(12)+4=(16)4、好,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根据上面的算式来编出4的乘法口诀:、摆一个正方形用了4根小棒,是1个4,1个4是4,乘法算式是1×4=4或4×1=4,编出口诀是:一四得四;、摆2个正方形用了8根小棒,是2个4,2个4相加是8,乘法算式是2×4=8或4×2=8,编出口诀是:二四得八;、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讲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编出其余2句的乘法口诀,待会老师找一个代表起来回答,你们是怎么编的。
4的乘法口诀教案(集锦10篇)

4的乘法口诀教案(集锦10篇)4的乘法口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呈现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5×()=10 2×()=8 ()×4=1212÷3= 6÷2= 3×()=9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新授知识1、教学例2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
你们看,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
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预测学生可能回答:生:每屉蒸笼装有4个包子,有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师: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怎么列式吗?为什么?生:用乘法列式计算。
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则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6=2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师:计算这道算式时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教师:谁还能发现和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生: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求每屉可装多少个包子?列式:24÷6=4(个)教师: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诀?生: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个?用除法列式为24÷6=4(个),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教师: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诀?生: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的乘法口诀》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4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1. 课件:准备包括4的乘法口诀的相关PPT演示。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乘法卡片。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研究的乘法知识,复2和3的乘法口诀。
2. 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研究并熟练使用4的乘法口诀。
”步骤二:直观示范(10分钟)1. 展示卡片上的4的乘法口诀:“4乘1等于4,4乘2等于8,……”,简单地介绍并学生模仿朗读。
2. 利用乘法卡片,让学生展示4的乘法口诀,并鼓励其他学生一起模仿。
步骤三:口算练(15分钟)1. 制作练卷,包含4的乘法口诀的口算题目,让学生根据口诀回答。
2. 分发练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批改答案。
步骤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出示一些乘法算式,如6 x 4、8 x 4等,让学生利用掌握的乘法口诀快速计算并回答。
2. 鼓励学生通过口算思考和实际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拓展乘法运算的应用。
步骤五:操练巩固(10分钟)1. 给学生一定时间复和巩固4的乘法口诀。
2. 小组内进行口算竞赛,分出冠亚季军,并表扬优秀表现的学生。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口算练和操练巩固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批改练卷,评价学生掌握程度和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示范、口算练习、应用拓展和操练巩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
通过小组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应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
《4的乘法口诀》教案

《4的乘法口诀》教案《4的乘法口诀》教案 1掌控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理了小熊请客的教案设计给大家借鉴!教学目标:1.在学习2、3和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导同学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育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2.掌控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约的实际问题。
3.培育同学观测和分析的技能教学重难点:掌控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爱好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请客的经受吗?2.同学充分沟通。
3.讲解并描述故事〔课件演示〕今日,陆老师要带着小伙伴们去看看小熊是怎么请客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又好客的小熊。
今日小熊请了几个好伙伴到她家去做客,〔课件出示〕小兔子是最先到小熊家的,小熊就请她吃糖葫芦。
糖葫芦太好吃了,小兔吃了一串又一串。
小熊看见了,就说:“你吃了我那么多的糖葫芦,我要出题考你哦。
要是你回答正确,你就可以继续吃,要是回答不对,你就得帮我干活咯。
”小兔子很懒,它难受极了,问到:“什么问题啊?”小熊就说:“到现在为止,你一共吃了多少个红果?给你提示一下:每串糖葫芦有四个红果。
”“啊?我已经吃了,怎么才叫我数啊,怎么办呢,这下肯定得帮小熊干活了。
小伙伴们,你们能帮我想想方法吗?”二、探究新知,做中领悟〔一〕摆圆片,填表格1.说一说,你有什么方法援助小兔。
生:数竹签,数红果核2.数竹签的根数师:小伙伴们真聪慧,想到了那么多的方法,那我们就一起先来数数有多少根竹签。
〔从课件上数出共9根竹签〕3.用圆片摆出红果个数〔1〕老师示范摆师:依据刚才小熊的提示,每串糖葫芦有四个红果,那现在我们来摆一摆,一串有4个红果,〔老师边说边摆〕〔2〕同学独立摆师:那么,接下来2串,3串,4串…9串呢?应当怎么摆,请同学们自己在桌子上,用圆片摆一摆,然后填在书本上的表格里。
4.同学操作,老师巡察指导。
5.同学反馈,完整表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的乘法口诀北京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4的乘法口诀北京版教案:4的乘法口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4章第3节“4的乘法口诀”。
本节课通过学习4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4的乘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4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记忆并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乘法口诀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乘法口诀表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4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每个小朋友都有4根跳绳。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有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根跳绳,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根跳绳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乘法口诀:在黑板上写出4的乘法口诀,并进行讲解。
例如:4×1=4,表示4个1相加等于4;4×2=8,表示4个2相加等于8,以此类推。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运算规律。
(1)4×1=?(2)4×2=?(3)4×3=?(4)4×4=?(5)4×5=?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讨论如何记住4的乘法口诀,并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有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根跳绳,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根跳绳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4的乘法口诀4×1=44×2=84×3=124×4=164×5=20七、作业设计(1)4×6=?(2)4×7=?(3)4×8=?(4)4×9=?(1)如果有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4根跳绳,那么一共需要多少根跳绳呢?(2)如果每辆汽车可以坐4个人,那么5辆汽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4的乘法口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上册 4的乘法口诀教案 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4的乘法口诀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4的乘法口诀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教授二年级学生4的乘法口诀,帮助他们掌握4的乘法表。
教学内容1. 研究4的乘法口诀- 引入4的乘法口诀:4乘以1等于4,4乘以2等于8,依次类推。
- 通过口诀表来加深学生对4的乘法口诀的记忆。
- 练题:让学生口算并回答相关的乘法题目。
2. 运用4的乘法口诀- 将题目封装成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 游戏活动:设计乘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4的乘法口诀。
- 巩固练:布置相关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学目标,告诉学生今天将研究4的乘法口诀。
2. 掌握4的乘法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口诀规律,并反复进行口诵和背诵练。
3. 练题:出示乘法题目,要求学生口算并回答。
4. 运用4的乘法口诀: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5. 鼓励学生通过完成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检查答案并进行总结:与学生一起检查题答案,总结4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运用。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口诀表- 题练册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口诀掌握程度。
- 检查学生完成的题,评估他们对4的乘法口诀的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 确保教学内容简单明了,避免过多的法律术语和复杂的问题,以适应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
- 游戏活动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以吸引学生的参与。
-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上册 4的乘法口诀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课时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2.利用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4的乘法口诀的掌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探究数学知识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四个小朋友去果园摘苹果,他们每个人摘了4个苹果,那么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呢?”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4个4相加的结果,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的简便性。接着,我会让学生尝试用乘法表示这个故事中的问题,从而引出4的乘法口诀。
a.利用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b.设计递进式练习,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适应并提高口诀计算速度。
c.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强调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d.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个别辅导,确保学生掌握难点知识。
7.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认知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注意力和情感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在情感上,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以增强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口诀记忆:请学生课后熟记4的乘法口诀,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忆,如编故事、唱歌等,提高记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4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体会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作用。
3、通过找规律的方法探究出1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熟记1的乘法口诀。
4、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推理、总结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探究并归纳4的乘法口诀。
3. 教学用具
课件、练习卷
4. 标签
4的乘法口诀,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助学)
1、教师:今天我们来当勤劳的小蜜蜂,看看大家谁能得到一朵花。
2、看算式说结果和乘法口诀。
(课件出示口算题)
1×3=2×2=5×2=3×2=5×5=
3、看图片说乘法口诀。
(二)教学例题(合作探究)
1、出示四叶草,让学生说说这种小草的特点。
学生:有四片叶子。
2、教师出示四叶草,让学生观察四叶草,可以分别用几个几来表示?
3、根据图自己编写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4的乘法口诀。
)教师巡视,编写正确的同学奖励一支花。
4、让学生说一说编写的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1×4=4 一四得四4×1=4
2×4=8 二四得八4×2=8
3×4=12 三四十二4×3=12
4×4=16 四四十六
5、让学生看图和乘法算式以及乘法口诀找规律?
(1)引导学生竖着看和横着看,乘数和积会有怎样的规律。
让学生理解:竖着看,其中一个得数是4,另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一个比一个多4。
横着看,乘数相同,积相同,乘法含义相同
(2)引导学生从乘法和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去找规律。
乘法口诀中前两个字代表乘法的两个乘数,乘法口诀第三个字后面的字是乘法的积。
6、复习2-5的乘法口诀。
(三)学习1的乘法口诀。
(顺思导学)
1、找出乘法口诀数量上的规律。
(1)引导学生说出:5的乘法口诀有5句,4的乘法口诀有4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2的乘法口诀有2句。
(2)引导学生数数,5、4、3、2,然后应该数哪个数字了?
(3)说出1×1=代表的含义。
学生:1个1
(4)竖着从一五得五读到一二得二,那么1个1的乘法口诀应该如何编写呢?
学生:一一得一
(5)么这个乘法口诀应该放在乘法口诀表的什么地方呢?
学生:放在一二得二的上面。
2、读1-5的乘法口诀。
(四)巩固练习:(应用促学)
1、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四()二五()()三得六
2、看手势,说口诀。
(1)教师出手势,学生说口诀。
(2)同位之间比赛,一人出手势,一人说口诀,每人出5个手势,看看谁全对。
3、帮小熊算一算,看谁算的快又准。
3×4= 3×2= 4×4=
2×2= 5×2= 2×4=
3×5= 1×3= 4×1=
3、填一填。
说一说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运用到所学的什么知识。
4、动脑筋。
学校在操场的一边植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5棵树之间的距离
是多少米?(如图)
(1)让学生说一说5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问学生答案是否确定,学生确定答案后,教师给学生演示,每两个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计算。
预设:学生会说四五二十,所以间距是20米。
通过演示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有哪个地方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
学生们会发现5棵树,树的间距只有4个,是4个4。
所以是16米。
(2)那么第5个4哪去了呢?
让学生们思考后发言。
课堂小结
(五)课堂小结:(梳理评学)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地方让你印象深刻?你在哪个地方出现错误,为什么会出现?
课后习题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1-5的乘法来解决。
板书
4的乘法口诀
1个4 1×4=4 一四得四4×1=4
2个4 2×4=8 二四得八4×2=8
3个4 3×4=12 三四十二4×3=12 4个4 4×4=16 四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