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 我的“长生果”》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 我的“长生果”》导学案

4*我的“长生果”
主编审稿班级姓名
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
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预习检测:
1.读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探究学习:
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

当堂检测:
1.补充词语
流光()()()()日久不言()()黯然()()悲()离()千()一()如()似()牵肠()()囫囵()()不求()()津津()()呕()沥()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3)与众不同。

()3.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4.莎士比亚说:书籍。

课后总结:
知识延伸: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口语交际·习作四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 教师寄语:“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也读不够的书!【学习目标】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与本组课文的学习专题紧密相关,我们进一步读“生活”之书,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行动为生活之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通过预习达到以下目标: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2. 用问身边的人或上互联网查找的方法,搜集有意义的名言和有趣的漫画。

3.完成预习自测题,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

4.限时15分钟完成。

【预习自测】学习建议:自测题体现一定的基础性,又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只有“细心才对思考才会”1.读各板块的学习提示,并填空。

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可以是(),可以是(),也可以是(),都有一个主题()。

2.我搜集的名言警句有:3.读漫画图填空。

我受到的启示4、用一句话写成自己的座右铭:【我的疑问】预习中,我遇到的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链接】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 生活中,有哪些事曾给我以启示?回忆事情的经过,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搜集了哪些名言警句?哪句的启发最大?3、观察书上的漫画,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习建议:请你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以上问题,组织好自己的话语,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习作》优课导学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习作四:习作》优课导学案_0

人物对话描写——《一幅漫画》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弄清对话描写的几种形式。

2. 能够掌握对话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完成对话描写。

教学重点: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写好提示语,并用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把提示语写生动,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首先欣赏一组漫画图(课本第73面),如果就这幅图编一个故事,大家说写的最多的会是人物的什么?(板书课题:人物对话)那么,你知道人物对话有几部分构成吗?出示例句:李老师走上讲台,笑眯眯地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编故事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提示语+说话内容+标点符号)二、探究人物对话描写应注意的方面:1、请同学们阅读《夜莺的歌声》一文中军官和夜莺的一组对话,找出提示语,并画上横线。

画完后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1)分段(不管他说多少话,都占一个自然段)师启发: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同学们说说。

(2)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

这个语段中的提示语有哪些变化?老师总结:有的提示语在说话内容的前面,有的提示语在说话内容的后面,有的提示语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提示语嵌在中间,这就叫变化。

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

(3)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了。

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看,说一说。

当提示语在说话内容的前面时,“说”的后面是冒号;当提示语在说话内容的后面时,“说”的后面是句号;当提示语在中间时,“说”的后面是逗号!(4)提示语里的修饰词语是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既丰富了内容,又体现了人物个性。

(5)只有两个人说话可以省略提示语,读者不会混淆。

2、小结:刚才我们分析了《夜莺的歌声》中的对话描写的特点,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多媒体展示)对话描写形式:1、提示语+说话内容2、说话内容+提示语3、说话内容+提示语+说话内容对话描写注意事项:1、内容分段写2、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前、中、后)3、提示语有要修饰成分(写神态、写动作)4、“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冒号、逗号、句号)5、只有两人说话可以省略提示语。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四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导学案备课人:审核人:【导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能把握文字情感基调,通过语速、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2.能发现“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部分里左右两组词语在情感色彩上的不同。

【导学重难点】学会分辨褒义词和贬义词,并积累词语。

能把握文字情感基调,通过语速、语调和节奏的变化读出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导学过程】一、我会学:阅读课本56-57页“阅读链接”先想想课文表达什么感情?再想想用怎样的语速、语调、节奏来读?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二、我会探:平时阅读中,你有哪些有感情朗读的好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的意思。

三、我会练:1.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2.读句子,根据感情色彩选词填空。

呕心沥血处心积虑得意忘形兴高采烈臭名远扬举世闻名(1)老师为了我们了一生,如今年过花甲,咱们可得经常去看望他。

(2)没想到你们这么不长进,老是地想要分家产。

(3)大家听说总政歌舞团要来我们这里演出,个个_________ ,奔走相告。

(4)你这次段考有点进步,应再接再厉,可别就 __________,松懈下来了!(5)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都是__________的古代建筑。

(6)这些民族败类,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早已 ________了,在我们这里是妇孺唾弃。

四、我会探:读句子,体会顿号和逗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欣赏书法作品,你发现有排版有什么不同?五、我会练:1、给句子加标点。

(1)球类运动包括手球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冰球棒球垒球毽球乒乓球台球冰壶橄榄球曲棍球水球保龄球健身球弹球等(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没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2、用课本上词语写一段话,描绘出民不聊生、国家多灾多难的场面。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精推2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第【1】篇〗【教学理念】1、语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与学方式的整合,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最大程度的提升。

2、语文课堂中,预设与生成应该实现最高程度的统一。

预设不充分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率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不可能是人性化的课堂。

充分的预设能为生成提供宽广的平台与深厚的知识背景,即时的生成能为预设增添灵动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

3、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宏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

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学生字,启发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2、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陆游的哪首诗?谁来背给大家听?2、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3、是啊,在临终之前,陆游苦苦盼望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一天他盼到了吗?(没有)那王师们都干什么去了?宋朝诗人林升写了一首诗(板书:题临安邸),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题临安邸》,从中去寻找答案。

4、来,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熟读诗文。

现在,我们来做个热身运动。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自学“邸、熏、杭、汴、”四个生字,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自己反复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去自学,学完后再跟同桌交流。

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15课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15课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语文导学案第15课《落花生》第1学时15、《落花生》第一学时学案年级:五年级姓名:学习小组:【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正确读写词语:“半亩、尝尝、吩咐、茅亭、榨油、石榴”,会用“居然”造句。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给课文分段,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段落大意。

3、通过自读、品读、悟读,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自学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

预习案【走近作者】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

祖籍福建。

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后留学美国、英国,赴印度研究佛学。

回国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

创作的小说中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著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作品;翻译了《二十夜间》《太阳底下降》等文学作品;编著有《印度文学》及《道教史》等。

【资料链接】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豆科,一年生草本。

我国栽培极广,以黄河中下游各地为最多。

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主要用作油料,或作副食,糖果辅料。

果壳可制酒精等。

茎、叶可做饲料。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1、我会用心地把课文读1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我要把课文中的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我还想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3、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哪一部分让你感受最深,最受启发?4、我想把我感受最深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应该怎样将它读好。

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2、“居然”是什么意思?文中该怎么理解?联系用“居然”造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题临安邸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题临安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诗是宋代诗人林升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作者先通过“山、楼”两个叠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彷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但是面对国家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官员却不思故土,诗人的愤怒之情跃然纸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暖风熏得游人醉”中,“暖风”一语双关,不但介绍了当时的自然春风,又指出了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在这里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

最后以“只把杭州作汴州”结尾,讽刺了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为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更表达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古诗学习基础,对古诗有一定的学习热情。

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但由——思——悟,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质疑的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来了解一段历史,感悟一种民族情怀,带领学生充分学习。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借助和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及诗中蕴含的情感。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情景,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并受到心灵的熏陶。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历史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一座城市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能否把印象最深的一处介绍给大家呢?(生自由发言。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6、判断修辞手法: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7、同音字区分:man浪(),散(),()游,()草,缓(),()步。……
8、根据意思写词语:奇异的珍宝()……
辅导
教师在作业期间随时在线答疑
作业
教师将作业发布到乐教乐学中,并在微信群上告知家长
作业批改
教师批改作业并以评语反馈,典型问题通过微信联系反馈
三、通过10道中等进阶题,考察并适时提高孩子的知识运用能力。
如:1、辨字组词:秦()泰()抵()邸()
2、解释词语:但使(),几时休(),原知(),胡马(),九州同()。
3、写出诗句意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给下列词注音:鹰隼(),硎(),鳞爪(),履()……
5、多音字组词:横,干
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时间:2020年2月13号编写人:
内容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练习复习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
导学内容
一、通过14道基础选择题,从字义、形近字、课文作者、重点词语理解,字形结构、拼音、关联词、褒义词(贬义词)、修辞手法、省略号的作用等方面去简单而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复习。
如:1、“西湖歌舞几时休”中的“休”的意思是()
A休息B停止C休憩;
2、(哀)伤,(衰)败,(亥)时,(核)桃
3、“少年中国”的正确理解是什么?
4、褒义词:运筹帷幄、优雅……贬义词:口蜜腹剑、废物、生对于课文的熟悉度。
如:1、( )直把杭州作汴州。
2、九州生气( ),万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专题编写的,选编了《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四篇课文。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本单元还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四”和“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认识29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正确读写“捕捞、皎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3.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把握课文的叙述顺序,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时分配
13.《钓鱼的启示》…………………………………………………………2~3课时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2课时
15.《落花生》………………………………………………………………2~3课时
16*.《珍珠鸟》…………………………………………………………………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四………………………………………………………………2~3课时回顾·拓展四………………………………………………………………1~2课时教法与学法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

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的?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集体备课导学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