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概念及特征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核算内涵解析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核算内涵解析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核算内涵解析一、生物资产的概念、分类及特征生物资产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

新会计准则根据生物资产的用途,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生产陸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

生物资产与企业其他资产不同。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之不断变化。

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目的,就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

二、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原行业会计核算办法差异比较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新准则基本沿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思想,但仍有所不同,保持了中国特色。

主要包括:计量模式不同。

我国生物资产准则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均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除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外,一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分类不同。

我国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而国际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并按照成熟与否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物资产。

减值与跌价准备的处理存在差异。

有确凿证据表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人当期损益。

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人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整理)会计准则-生物资产解读.

(整理)会计准则-生物资产解读.

(整理)会计准则-⽣物资产解读.第⼀节⽣物资产概述⽣物资产是指与农业⽣产相关的有⽣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也凸现⼀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资产进⾏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物资产》(以下简称⽣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产相关的⽣物资产的确、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物资产的特征(⼀)⽣物资产是有⽣命的动物或植物有⽣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物转化的能⼒。

⽣物转化,指导致⽣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变化的⽣长、蜕化、⽣产和繁殖的过程。

将⽣物资产定义为“有⽣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旦原有动植物停⽌其⽣命活动就不再是“⽣物资产”。

这⼀界定对⽣物资产和农产品进⾏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物资产上时,作为⽣物资产的⼀部分,不需要单独进⾏会计处理,⽽当其从⽣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物资产这⼀母体,⼀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该区别于⼯业企业⼀般意义上的产成品单独核算。

(⼆)⽣物资产与农业⽣产密切相关⽣物资产准则所称“农业”是⼴义的范畴,即“农林牧副渔”,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产业等⾏业。

企业从事农业⽣产就是要增强⽣物转化能⼒,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产与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相关,但与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加⼯的活动(以下简称“加⼯活动”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农业⽣产活动针对的是有⽣命的⽣物资产,⽽加⼯活动针对的是收获后的农产品,例如将绵⽺产出的⽺⽑加⼯成⽑毯、将收获的⽢蔗加⼯成蔗糖、将奶⽜产出的⽜奶加⼯成奶酪、将从果树采摘的⽔果加⼯成⽔果罐头、将⽤材林采伐下的原⽊⽤于盖⼚房等。

因此,加⼯活动并不包含在⽣物资产准则所指的农业⽣产范畴之内。

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

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

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研究一、生物资产的概念生物资产是指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以及生物资源等形成的产权和价值的资产。

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生物质能源、生物环境保护等领域所涉及的资产。

生物资产的形成既包括对自然界中生物的开发利用,也包括对生物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生物资产在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 非货币性。

生物资产具有非货币性的特点,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市场交易中,更体现在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福祉的影响上。

生物资产的价值难以量化,计量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和专业判断。

2. 可持续性。

生物资产的价值来源于其可持续的生长和更新能力,因此其价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需要考虑其未来的潜在收益和风险,对其长期变化和影响进行评估。

3. 多样性。

生物资产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产品,其特点和形态各异。

这就要求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法需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类型生物资产的特殊需要。

三、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法对于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和准则也存在差异。

从实践和学术研究来看,可以提出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和原则:1. 成本法。

成本法是对生物资产进行确认与计量的一种基本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对生物资产的获取和生产成本进行摊销和转换,以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成本法适用于那些具有确定成本和较长使用寿命的生物资产,如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资源的获取开发成本等。

2. 市场法。

市场法是通过市场交易和竞争情况来确定生物资产的价值,即通过市场价格来确定生物资产的价值。

市场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明确市场交易的生物资产,如生物医药产品、生物质能源产品等。

3. 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对生物资产未来潜在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来确定其价值。

收益法适用于那些具有明确收益和风险的生物资产,如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

生物性资产讲解

生物性资产讲解

第六章生物资产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属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要求。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其中,生长是指动物或植物体积、重量的增加或质量的提高,例如农作物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前的过程;蜕化是指动物或植物产出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退化,例如奶牛产奶能力的不断下降;生产是指动物或植物本身产出农产品,例如蛋鸡产蛋、奶牛产奶、果树产水果等;繁殖是指产生新的动物或植物,例如奶牛产牛犊、母猪生小猪等。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其他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特性。

因此,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尽管其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有类似于不同资产类别(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但是其会计处理与存货、固定资产等常规资产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进行单独规范,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物资产信息。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限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当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成品单独核算。

生物资产核算基本知识介绍

生物资产核算基本知识介绍

生物资产核算基本知识介绍生物资产核算是指对于自然界中所拥有的、以生命为特点的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的过程。

这些生物资产例如森林、湖泊、土地、水资源等,它们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资产核算的基本知识。

一、生物资产的定义生物资产指的是在自然界中拥有的、以生命为特征的资产。

它们具有生命力,能够自我生长、繁殖和再生。

生物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森林、湖泊、土地、水资源、动植物等。

二、生物资产核算的目的生物资产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评估生物资产的价值和影响,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核算生物资产,可以了解其服务功能、生产潜力、生态效益等,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策略。

三、生物资产核算的方法1. 资本化方法:将生物资产视为一种资本,通过衡量其产出值、资本积累值等来进行核算。

这种方法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评估,常用于森林、水资源等资产的核算。

2. 生态足迹方法:通过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承载能力的关系来评估生物资产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这种方法重视生态效益的评估,常用于土地、湖泊等生物资产的核算。

3. 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通过评估生物资产所拥有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等指标来衡量其价值。

这种方法侧重于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常用于自然保护区等生物资产的核算。

四、生物资产核算的应用1. 资源管理:生物资产核算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生物资产的状态、价值和潜力,从而制定合理的资源管理策略。

例如,通过森林生物资产核算可以确定合理的木材采伐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环境保护:通过生物资产核算可以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湖泊生物资产核算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保护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3. 决策支持:生物资产核算提供了科学的评估指标,可以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支持。

例如,通过生物资产核算可以评估某个开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该项目。

生物资产概念

生物资产概念

生物资产概念
生物资产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以及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和遗传信息。

生物资产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可以用于食品、药物、材料等产业。

生物资产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促进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生物资产的可持续利用是重要的,即在使用生物资产的过程中要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这要求合理管理和保护生物资源,遵循科学原则,确保资源的再生和更新。

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社区的权益,确保他们对生物资产的公平共享和可持续利益。

生物资产概念的提出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醒人们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合理利用和管理生物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6—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6—生物资产

第六章生物资产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证券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其中,生长是指动物或植物体积、重量的增加或者质量的提高,例如农作物从种植开始到收获前的过程;蜕化是指动物或植物产出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退化,例如奶牛产奶能力的不断下降;生产是指动物或植物本身产出农产品,例如蛋鸡产蛋、奶牛产奶、果树产水果等;繁殖是值产生新的动物或植物,例如奶牛产牛犊、母猪生小猪等。

这种生物转化能力是其他通常意义上的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不具有的,也正是生物资产的特性。

因此,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都会随着自身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尽管其在所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而具体由类似于不同资产类别(存货或固定资产)的特点。

但是其会计处理与存货、固定资产等常规资产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对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进行单独规范,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物资产信息。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以为这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定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该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单独核算。

生物资产的概念

生物资产的概念

生物资产的概念生物资产是指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各种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微生物等。

这些生物资源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生物资产的概念主要包括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

首先,生物资产包括各种生物资源,如水产品、林产品、矿产品、药用植物、食用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

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建材、能源等各个领域。

同时,生物资源还包括各种生物制品和生物材料,如木材、橡胶、纺织原料等,是现代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来源。

其次,生物资产包括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生物的丰富程度,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种类。

基因多样性是指每个物种内部的遗传变异程度,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不同生境类型。

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持着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最后,生物资产包括各种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的自然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保持水源、净化空气和水质等。

生态系统还提供生物栖息地和生态景观,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资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物资产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

传统的生物资源开发模式往往导致生物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产,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物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资产概念及特征知识点总结关于生物资产概念及特征知识点总结
第二,阶段性。

生物资产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繁育、成长、成熟、蜕化、消亡这几个阶段。

第三,周期性。

生物资产的生物学年、生命周期与年度可能不一致,对其进行会计期间假设时必须考虑生命周期的特点。

第四,多样性。

不同类型的生物资产生长、发育、繁殖规律和周期差异十分显著,例如动物和植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
畜禽通过养殖及自身生长由种苗变成成年畜禽,并可以不断进行繁
殖成群;花苗通过培植由幼苗长成花卉等。

第五,双重资产特性。

生物资产具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双重特性,而且可以相互转化。

第六,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性。

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具有较大的风险,如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自然灾害如洪水、瘟疫
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出危害较大,动物的疾病发生等使得
生物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第七,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维持生物资产活体的存在,如果中断投入,将影响生物资产的生存及其收获
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数额通常比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