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储备
简析我国的国际储备

简析我国的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用于应对外部风险和保障经济稳定的外汇资产和黄金资产。
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组成,外汇储备占比较大。
截至2021年2月底,我国官方公布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205万亿美元,黄金储备为1,975.18吨。
我国的国际储备的主要来源是出口收入和外资流入。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外资流入的增加,国际储备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国际储备的管理者是中国人民银行,其主要的目标是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稳定,同时也要为国家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和挑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国的国际储备

中国的国际储备我国的国际储备同样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及特别提款权四部分组成。
在IMF的储备头寸及特别提款权军取决于我国在IMF的份额。
从数量上说,以上两部分仅占我国国际储备总量的较小比例。
我国的巨额国际储备主要是由外汇储备造成的。
2004年,我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国。
因此,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重点应该放在外汇储备上。
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依据来自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路透社的报道,据估计,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70%左外汇储备结构右,日元约为10%,欧元和英镑约为20%,即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
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作为国家资产,由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部分实际业务操作由中国银行进行。
2010年12月国家外汇储备28473.3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观察近4年多的数据不难发现,外储来源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资本金融项目已经取代经常项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而外汇储备来源正在债务化。
如果以当年贸易顺差与当年新增外汇储备之比,来计算经常项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我们发现,这一贡献水平已经从1999年的300%(其他项目为净流出),大幅下降到2005年的48.7%。
而综合2002年至2005年,四年共189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对6507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量的贡献率仅为29.2%。
另外,在资本项目也具有稳定性的FDI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
这即是外汇储备增长最重要的结构变化,大量游资进入,储备来源的稳定性在减弱,债务性资本流入成为外汇储备激增的主要因素。
可以说,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大规模增长的背景实际上隐藏着结构性变化的隐忧。
因此,看问题的角度不能只看外储增长的数量,而忽视外汇储备本身的质量问题。
国际储备有什么特点

国际储备有什么特点国际储备在⼀些经济论坛中可以看到这个词,⼀般来说国际储备的多少可以看出国家的经济状态是否稳定,国际储备就是为了弥补国际的收⽀⾚字,保持汇率稳定的,那么国际储备有什么特点呢。
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有:①黄⾦储备数量稳定;②外汇储备的增长呈现曲折和迅猛的特点;③在IMF的储备头⼨和特别提款权在我国的国际储备中不占重要地位;④我国的国际储备的作⽤正在⽇益全⾯化。
国际储备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付的需要⽽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定义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也称“官⽅储备”或“⾃由储备”,是⼀国政府持有的,可以随时⽤来平衡国际收⽀差额、对外进⾏国际⽀付、⼲预外汇市场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资产总额。
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的重要问题之⼀,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和稳定汇率的能⼒,⽽且会影响世界物价⽔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具备条件国际储备资产⼀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可获得性、流动性和普遍接受性。
1.⼀国⾦融当局必须具有⽆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2.该资产必须具备⾼度的流动性;3.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
构成狭义的国际储备只限于⽆条件的国际清偿⼒(即⾃有国际储备),⽽不包括有条件的国际清偿⼒(即⼀国潜在的借款能⼒);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是狭义的国际储备。
⼀般⽽⾔,⼀国的国际储备可以分为两部分:⼀部分⽤于⽇常弥补⾚字和⼲预外汇市场的需要,称为交易性储备;另⼀部分⽤于不可预测的突发性内外冲击,称为预防性储备。
前者与弥补⾚字和⼲预外汇市场所需储备量保持⼀致,后者则需按照分散原则进⾏投资。
从国际清偿⼒的⾓度看,国际储备的构成包括以下两种:(⼀)⾃有储备的构成⾃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国的货币⽤货币性黄⾦、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和特别提款权。
1.货币性黄⾦2.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中的主体。
中国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提升

中国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提升中国人民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已经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趋势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努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其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提升也在逐步实现。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自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正式启动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此后的几年中,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并逐渐进入了许多国家的储备货币库。
为了加速其国际化进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允许境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和享有人民币投资渠道等。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合作,签订了多项货币互换协议,以及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等计划,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
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提升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其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也开始逐步提升。
目前,人民币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储备货币之一,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此外,一些重要经济体,如欧洲央行、俄罗斯央行、日本央行等也开始在其储备外汇储备中增加人民币。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提升,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
一方面,这将使得人民币更具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海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加速本币汇率的稳定和提升。
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任和认可,将有助于推动其国际角色的扩大和深化。
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挑战尽管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与美元等主要货币仍有较大差距。
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在推进中,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评估尚未完全成熟。
此外,美元作为国际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的主导地位,使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拥有显著优势。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和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也在积极维护和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持其稳定性和流通性。
中国国际储备战略调整方向

Sr tgcAdu t n fC iaS ne n t n l eev s tae i j s me to hn ’ I tr ai a R sr e o
HAN i—y n,W EIXio—y n,GU e—s n L a a u Xu og
( colfE oo i n ngm n, e a gU i rt, e n 0 1 1 C i ) Sh o o cnmc a dMa ae et B i n nv sy B l g10 9 , h a s h ei i t n
中 国软科 学 2 1 0 2年 第 4期
中 国国际储备战略 调整方 向
韩立岩 , 魏晓云 , 顾雪松
( 北09 ) 0 11
摘
要 : 文 构 建 了一 个 国 际储 备 在 流 动 性储 备 资 产 与风 险 资 产 之 间 战略 配 置 的 随 机 优 化 框 架 , 本 并基 于 期 望 效
Ab t a t W e d v lp d a s c a t p i z t n f me r h th l st u n i o n r ’ o t l e e fl u d i — sr c : e eo e t h si o t o c miai r wo k t a ep q a t y a c u ty pi v l q i n o a o f s ma l o i tr a in l se sa d r k a s t. I l ain fiv sme trs n n e a t n o e e v oiy b t e n c u t e o e n t a s t n i se s mp i t so e t n ik a d it re i fr s r e p l ew e o n r s t o a s c o n o c i t e o t z t n r s l a et e n lz d b s d o x e td u i t h o ya d C u n t d l e p ci ey h u rc l h p i ai e u t r h n a a y e a e n e p c e t i t e r n o r o mi o ly mo e s e t l.T e n mei a r v
我国国际储备的问题及看法

我国国际储备的问题及看法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
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国际储备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国际储备具(1)有官方持有性。
也叫官方储备,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中央货币当局直接掌握并予以使用的这种直接“掌握”与“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国中央货币当局的一种“特权”。
(2)自由兑换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
三是充分流动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是随时都能够动用的资产,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
有价证券等。
四是普遍接受性。
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
在我国,据统计,199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约为0.16万亿美元(占全球规模的9%)。
而截至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约高达1.95万亿。
就2007年一年,中国外汇储备就增长了4619亿美元,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了43%。
截至2007年底,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就约占65%,欧元约25%,其他包括英镑、日元及其他币种计价的资产的比率仅占10%。
在外汇储备总量中,约50%用于购买长期国债,40%用于购买长期机构债。
与此同时,我国国际储备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
一、币种以及资产结构不合理。
美元资产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过高,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约占65%,其他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较低。
另外,虽然我国最近几年增加黄金储备,截至2009年4月,我国的黄金储备达1054吨(约3388万盎司),但黄金储备在整个储备资产中占比仍不到2%。
而发达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普遍高达40%~60%,欧元区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占比达到了60.8%。
中国国际储备分析

中国国际储备分析一、中国国际储备构成中国国际储备由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部分构成。
其中自有储备由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构成,占中国国际储备大多数,所以将对自有储备进行分析。
二、2007-2011年中国国际储备变动趋势从以上图看出,中国国际储备量还在不断地增加当中,但是增加速率有所减缓。
三、引起国际储备变动的原因分析因中国外汇占国际储备资产90%以上,因此将以中国外汇储备为例来分析国际储备变动的原因。
1.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是形成巨额外汇储备的重要原因我国广阔的市场潜力,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加入WTO后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资来华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我国金融项目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
2. 政策、体制在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1994年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二是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国家又实行“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宽进严出政策。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像“两免三减半”等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3. 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大量涌入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美元存款利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境内机构和个人纷纷将所持美元资产兑换成人民币,同时大量投机资金受到利益驱动伪装成经常项目交易进入我国,期待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利。
四、国际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中国外汇占国际储备资产90%以上,因此将以外汇储备为例来分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1. 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巨额外汇的存在,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象征。
而我国拥有巨额外汇,这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良好,企业对外信誉好,很受外商信赖。
2. 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无疑是吸引外商投资和对外融资的一个重要条件,表现在一是增强外商对中国经济信心。
二是从外债角度看,中国外汇储备充足,表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
3.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国际储备

第五章国际储备第一节国际储备概述第二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第三节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第四节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自有储备1 、黄金储备2 、外汇储备3 、普通提款权4 、特别提款权可能的清偿能力1、备用信贷: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向IMF借款而签订的备用借款协议。
2、互惠信贷协议:双边的,自动地使用对方的货币。
3、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属于政府,政府可通过道义劝告、政策宣传等手段诱导其流向,间接调节国际收支。
三、国际储备的作用1、弥补国际收支赤字2、调节本币汇率3、充当信用保证4、防范突发事件第二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一、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黄金。
优势:价值不受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不足:总量少,分布不均衡,下降为二级储备。
黄金储备占总储备的比例有逐渐下降趋势,但仍然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世界黄金储备排名中国排第六二、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居主导地位。
规模大,使用频繁。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货币都可以成为外汇储备的。
储备货币条件: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由地兑换成其他储备资产各国可以得到该货币,并对其购买力有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调查数据我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1978年1.67亿美元、1996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2月,8537亿美元(首超日本,全球第一)2008年4月,17600亿美元(超过世界主要7大工业国G7的总和)2009年6月,20000亿美元(全球第一个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独占全球外汇储备30%)2010年末,28473亿美元。
2012年6月32500亿美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日本,10200亿美元(2009年六月)■加拿大,430亿美元(2008年年初)■英国,约1000亿美元(2008年年初)■香港,1817亿美元(2009年一月)■澳门,176亿美元(2009年六月)■法国,约1500亿美元(2008年年初)■德国,约1500亿美元(2008年年初)■新加坡,1717亿美元(2009年六月)■马来西亚,984亿美元(2009年六月)三、IMF的储备头寸:也叫普通提款权(General Drawing Rights),是指会员国在IMF的普通资金账户中可以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主要有三个功能。
一是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二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是用来作国家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作为国家货币当局对外所持有的资产,它和金融体系所持有的资产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不足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也并非是越多越好,客观上存在储备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的适度问题,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近年来国际储备结构的变化和储备规模的变动分析
近年来国际储备结构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世界各国为此采取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其中,国际储备构成的变化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结构的调整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1.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美元的国际储备中心地位受到冲击。
2.高外汇储备国家成为美元贬值的直接受害者。
3.在国际储备中,黄金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宠儿”。
三、中国国际储备存在问题
1.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远超出适度规模。
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明显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很高。
2011年3月底。
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0446.7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的国家。
2011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是当年进口额17434.6亿美元的1.82倍,外汇储备总量远超出适度规模。
2.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单一,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
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币种结构单一,以美元居多。
我国以美元为主要货币的格局,非常容易受到汇率风险的影响。
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我国外汇储备都会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损失。
2001年以来,美联储数次降息,美元对欧元贬值12%.如按我国外汇储备60%为美元储备计算,从2002年11月到2004年8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形成530亿美元的损失。
3.我国外汇储备还存在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
按照IMF外汇储备管理指南,外汇储备达到充足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目标之后,应着重考虑收益性。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外国政府债券、准政府债券、银行存款等市场规模大、信用级别高的金融资产。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我国官方的外汇储备中大约有2/3是美元资产,其中约有4500亿美元美国政府部门发行的各种证券和其他长期金融资产,另外还可能持有500亿美元存款和其他短期头寸。
由此可见,我国外汇储备具有较好的充足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但是,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性明显不足。
我国外汇储备由于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金融债券,这些债券只有4%-5%的名义收益率。
如果考虑到美国通货膨胀率和美元贬值,这些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更低。
据测算,扣除通货膨胀率和对冲成本(央行票据成本)后,实际收益只有0.7%-1.7%,而同期国内资本平均回报率约在10%以上。
因此,提高外汇储备收益已成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重要任务。
三、解决对策
1.减少供给,降低外汇储备增速是当务之急。
为做到减少供给,我国应完善涉外经济政策,促进协调和均衡发展,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
就我国而言,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包括:至少暂时不再将外汇储备增长作为相关部门的一项政绩;扩大对资源性、污染性商品出口征收出口税,提高出口税率;积极增加进口,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能源、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采取鼓励政策;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快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等。
2.合理选择外汇储备投资方向,提高外汇储备的利用效率。
积极研究和慎重选择外汇储备投资方向,确保投资收益。
3.参照国际先进经验,积极组建国家对外投资机构,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效率。
在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也有望形成外汇管理局、汇金公司和国家投资公司“三足鼎立”局面。
外汇局主要负责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而外汇储备投资部分将交由国家投资公司和汇金公司负责。
国家投资公司将负责海外直接投资,其投资对象将主要是:固定收益类、房地产以及海外上市公司股权等权益类投资产品;旨在解决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性问题,为继续增长的外汇储备打基础。
4.加强币种结构管理,降低汇率风险。
由于美元实行的是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美元币值因为其国内存在巨大的“双赤字”等不稳定因素近一段时期以来表现疲软,这无疑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外汇储备资产属于风险资产,针对各种储备资产的不同收益情况和风险程度,进行多样化的组合搭配,得到一个风险程度低、收益率高的投资组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是很必要的。
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就开始了外汇储备政策的调整与创新。
从外汇储备稳定的储备政策,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储备政策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
在这样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我国既要坚持传统的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又要敢于抓住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适时大胆出击,枪战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把增加外汇储备的未来价值和财富作为外汇储备管理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官方外汇储备和非官方外汇储备比例,增加外汇储备资产持有主体,科学分流外汇储备资产,提高储备管理收益。
同时要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审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实现外汇储备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基本稳定和增加国家财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