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

合集下载

《8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公开课精品教案及同步习题

《8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公开课精品教案及同步习题

《8古诗二首》公开课精品教案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能力目标: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书写5个字,并且要认识6个生字。

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诵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尽(出示“尽”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26分)1. (9分)请正确填写同音字。

xī清________ 可________ ________笑qín ________奋 ________国 ________菜zhēng古________ ________眼特________2. (6分)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相逢________(péng féng)树梢________(shāo qiāo)呢________喃(ne ní)瞬________间(shùn shuì)凝________视(níng yí)缓________慢(yuán huǎn)3. (3分)按笔画写字,填空①萤火虫中“萤”字共________笔;②蒲扇中“扇”字共________笔;③竹椅中“椅”字共________笔4. (4分) (2020五下·)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窗屉子________(dì tì)名讳________(huì wěi)发钗________(chā chāi)敞开________(cǎng chǎnɡ)5. (4分)选出正确的读音。

波(bōpō)浪________倒映(yǐnɡyìnɡ)________我们(mēn men)________环绕(rào rǎo)________6. (2分)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________ 。

梧:________。

客情:________。

意思 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1题;共87分)1.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河九天三千尺2.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从远处看。

________②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________3.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炉________衰________踪________鱼________庐________蓑________综________渔________4. (4分)多音字组词落luò________lào________看kàn________kān________5. (4分)形近字组词遥________ 摇________银________ 根________6. (3分)按拼音写汉字xiāng lúzǐ yān yáo k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老舍先生家有一只________的猫,高兴时________,不高兴时________。

从《巨人的花园》这一课中,我明白了________。

(2)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蕴含相同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

(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5) ________,天连水尾水连天。

8. (3分)根据古诗《望庐山瀑布》内容填空飞流________下________,________是银河落九天。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 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 B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 共 21 题;共 93 分)1.(2 分)我知作者李白( 701 年- 762 年),字 ________,号 ________,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代誉为“诗仙”。

2.(3 分)依据古诗《望庐山瀑布》内容填空飞流 ________下________, ________是银河落九天。

3.(8 分)把下边的作品、作者和诗文所描绘的风景选择搭配起来。

①《枫桥夜泊》 ________ ________ A.李白E.寒江雪景②《山行》 ________ ________ B.张继F.暮秋夜景③《江雪》 ________ ________ C.杜牧G.瀑布壮景④《望庐山瀑布》 ________ ________ D.柳宗元H.暮秋山景4.(1 分)填写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________。

5.(3 分)写出近义词遥— ________生—________看—________6.(4 分)多音字组词落 lu ò________l ào________看 kàn________kān________第1页共9页7.(8 分)把以下句子增补完好(1)一鼓作气, 1 , 2 。

(《左传》)(2)种树者必 1 ,种德者必 2。

(《传习录》)(3)鞭炮声中一岁除, 1。

(《元日》)(4)甘瓜苦蒂,天下物 1。

(《墨子》)(5)操千曲尔后 1 , 2 。

(《文心雕龙》)8.(3 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九天 ________疑是________前川________9.(8 分)形近字组词炮 ________坦________跑 ________但________匠 ________阶________匣 ________价________10.(4 分)你能说出以下诗句描绘的是什么光景。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壮丽景色)
分组合作学习要求:
第一组:读全诗,理解“生”的意思,说一说, “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含义。
第二组:读全诗,理解“遥看”“挂”的意思, 说一说“遥看瀑布挂前川”的含义。 第三组:读全诗,理解“飞流”的意思,说一 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含义。
第四组:读全诗,理解“疑”、“落”的意思, 说一说“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含义。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峰 紫色的烟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 江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
垂 直 形容极高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怀疑 九重 天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远看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 前高挂.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诗的大概意思是:在阳光的照射
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
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 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
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
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我会填:
(1)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中飞落下来 一样. (2)飞流直下三千尺 远看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3)日照香炉生紫烟 在阳光的照射下,香炉峰顶烟雾袅绕升腾.
望庐山瀑布
秀丽的庐山
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 居士。号称“诗仙”。唐 代著名诗人,一生中写 下了上千首诗歌,其诗 风格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畅,富有积极浪 漫主义精神。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1题;共92分)1. (9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日照________生________,________瀑布挂________。

________直下________尺,________银河________天。

________。

2. (1分)巧排古诗,根据诗的题目把诗句序号整理好望庐山瀑布(唐•李白)________①飞流直下三千尺,②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遥看瀑布挂前川。

④日照香炉生紫烟3.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从远处看。

________②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________4. (4分)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________部,余下的部分是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________;该字的上半部分笔顺是:________.5. (4分)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并写出它们出自哪首诗。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

《________》②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________》6. (4分)在横线上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鹂________鹭________柳________日7. (6分)读读背背,按原文填空(1)________,浪花淘尽英雄。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_______,只有香如故。

(3)孤村落日红霞,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

(4)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4分)写出划线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7、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
古诗拓展3——古诗中描写瀑布的语句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 《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 《望庐山瀑布》
四、瀑布欣赏
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 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
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
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烟 炉
银 流

古诗学法总结
一、顺口溜 解诗题,知作者,读正确,明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感情读,熟成诵。 二、古诗学法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学习古诗先解题; 你拍二,我拍二,了解诗人不可少; 你拍三,我拍三,正确读诗明诗意; 你拍四,我拍四,入情入境感情读; 你拍五,我拍五,熟练背诵悟诗情!
诗句拓展1—数字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都是虚指,不 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诗句拓展2——疑
疑: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所以他被世人称为“诗 仙”。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同步习题]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同步习题]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同步习题]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一首是《望庐山瀑布》,一首是《绝句》,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同步习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古诗两首》同步习题1 【应知应会】1.理解诗句名义,了解古诗内容。

2.学习本课5个生字。

3.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例析】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析:这两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

在内容上都侧重于写景,并借景抒情。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站在很远的山峰下面向上看瀑布,看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弥漫着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遥看”与题目《望庐山瀑布》中的“望”字相照应;“挂”是悬挂。

这一“挂”字用得格外生动,它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

这飞一样的瀑流从山上奔腾而下,足足有三千尺长,让人感觉像是银河从天空中最高处落下来了。

“飞”给人以瀑布急流飞奔的感觉;“直下”既写出了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课练】A组一、选择正确读音,打“√”号。

二、比一比,分别组词语。

三、结合两首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遥:川:生:疑:鸣:含:泊:四、说说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个黄鹂鸣翠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窗含西岭千秋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一、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7课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2分)
1. (8分)把下面的作品、作者和诗文所描写的景色选择搭配起来。

①《枫桥夜泊》________ ________A.李白E.寒江雪景
②《山行》________ ________B.张继F.深秋夜景
③《江雪》________ ________C.杜牧G.瀑布壮景
④《望庐山瀑布》________ ________D.柳宗元H.深秋山景
2. (3分)写出近义词
遥—________ 生—________ 看—________
3. (9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日照________生________,________瀑布挂________。

________直下________尺,________银河________天。

________。

4. (12分)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此: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 (4分)选择连接下面打比方的句子。

小乌龟缩到壳里________A.像一朵朵梅花
小鸡毛茸茸的________B.像一辆小坦克
小白兔的眼睛________C.像一个黄绒球
小花猫的脚印________D.像亮晶晶的玻璃球
6. (4分)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遥:________ 川:________ 生:________ 疑:________
7. (4分)(2019·铁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______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__了。

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__。

(歇后语)
(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8. (5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望庐山瀑布》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________时写的。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也是他写的。

9. (8分)组词
毡________ 咀________ 袄________ 袍________
站________ 租________ 妖________ 泡________
10. (3分)填一填。

悯农(其一)
【唐】李绅
________粒粟,
________颗子。

________闲田,
农夫犹饿死。

11. (2分)下面哪种说法、引用不合适?()
A . 同学在我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 有道是“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我们要学会解释。

C . 小强总是很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有的同学不理解,小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 . 小明沉湎于网络游戏,我劝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2. (6分)我会说
弯弯的________ 长长的________ 小小的________
闪闪的________ 静静的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
13. (5分)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李白的哪首诗?写下来。

14. (8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径________孤________遥________啼________
经________狐________摇________蹄________
15. (2分)读课文《草虫的村落》,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________
②指高大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________
16. (3分)照样子写词语
懒洋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老师读完课文。

18. (5分)扩句
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霞。

19.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那是小红。

20. (5分)翻译句子
疑是银河落九天。

21. (6分) (2018四下·云南期末) 给句子排队。

________后来,诺贝尔终于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

________他不顾亲友的劝阻,冒着生命的危险反复试验。

________诺贝尔从小就很用功,他刻苦自学了英、法、德等几国文学。

________面对多次失败和爆炸事故,他毫不退缩。

________这个消息很快就轰动了整个瑞典。

________长大以后,他对研究炸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阅读题 (共4题;共20分)
22. (2分) (2018六上·桐梓期末) 根据文化常识填空。

(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2)《蒙娜丽莎》是________(国家)著名画家________(人名)所作,作品让人回味无穷的就是蒙娜丽莎的“________”。

23. (2分)我知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________,号________,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24. (10分)读《望庐山瀑布》回答问题:
(1)
李白站在很远的山峰下面向上看瀑布,看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弥漫着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是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

根据诗意写古诗。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根据古诗写诗意。

25. (6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那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来回答。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________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读时语速要(慢快)________,声音应稍(低缓高昂)________ 。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12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21、答案:略
二、阅读题 (共4题;共20分)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24、答案:略
25、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