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
“十四五”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23┣ ┫COVER STORY “十四五”以消费提质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适应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加快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奠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文| 匡贤明10月7日,消费者在南京夫子庙景区内的一家餐饮店用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分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表现在消费领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对“十四五”时期发展提出了系列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适应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加快释放14亿人的消费潜力,奠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消费结构呈现明显的升级态势从过去几年的情况看,我国消费不仅在规模上快速增长,而且在以服务型消费为重点的消费结构上呈现快速升级的态势。
疫情对居民消费有短期冲击,但消费增长的长期趋势不变。
此次疫情客观上对城乡居民消费带来了短期冲击。
我们用ARIMA 模型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城乡实际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均低于新冠疫情前所预测的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影响最大的是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直接损失超过900元。
但从二季度,消费开始复苏。
进一步的模型预测显示,乐观估计2021年二季度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冲击将基本消化,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由负转正。
这表明我国消费增长的趋势不变。
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
这些年老百姓在健康、医疗、文化、旅游、教育、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
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和67.7%;2017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首次低于30%;2018年,居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到28.4%。
周汉民: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的提案

周汉民: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的提案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5期(摘要)建议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消费需求的掌控能力,加速推进消费增长,加快实现向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突破传统观念,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抓消费、抓服务上当前我国消费占GDP比重只有50%,大大低于全球70%左右的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消费支出绝对水平低,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差距大,消费极度不均衡。
若能通过一系列政策去引领社会消费,通过抓消费、抓服务,每年多增3—5万亿元消费,就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问题,让产业结构自觉向消费和服务方向转型,形成消费引领型的新兴产业体系。
二、努力维护金融市场和资产价格的稳定,稳定人们的消费预期我国对居民工资收入实行税率较高的累进所得税,对各类投资性财产收入则实施过轻的所得税,造成全体国民对房地产投资趋之若鹭。
高房价、高房租和过高的间接税,推高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严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
政府应以税收方式对差价收入进行调节,让居民住房主要体现消费品属性。
三、扶持和发展新业态消费,激发和引领居民消费热情我国各级政府不仅掌握着投资资源,也掌控着大量的消费资源。
各种文化资源、科技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生态环保资源等,主要掌控在政府手中。
文化教育消费、休闲旅游消费、健康护理消费、绿色生态消费恰恰是未来我国居民的消费热点和快速增长点。
政府要研究如何让这些公共消费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四、培育居民消费能力,倡导文明健康消费文化学会消费,尊重服务,是国民整体素质和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要发挥我国在行政制度上的巨大优势,通过网格化的扎根社区的基层行政管理组织,做好居民消费的示范组织工作,倡导文明健康消费文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文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顺应和把握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以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推动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和升级,我国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長,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
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中国家庭消费调查报告第一章: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巨大的经济转型和发展。
这使得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家庭消费的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中国家庭消费的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进行阐述。
第二章:中国家庭消费的现状2.1 消费总体水平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家庭消费水平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了39272元,显示出中国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
2.2 消费结构中国家庭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过去,食品和日用品消费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性消费逐渐增长,特别是互联网消费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
2.3 消费习惯中国家庭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渐改变。
过去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现在更注重品质、品牌和个性化需求。
同时,线上购物的普及以及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也使得消费习惯向线上转移,线上购物、外卖等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消费的重要方式。
第三章:影响中国家庭消费的因素3.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决定家庭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促进了家庭消费的增长。
3.2 城乡差异中国的城乡差异也对家庭消费产生了影响。
城市家庭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家庭,因此城市家庭的消费能力相对更强。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城市家庭更注重服务性消费,而农村家庭更注重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3.3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中国家庭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金、医疗、康养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新生代消费者的崛起也带动了消费升级和品牌消费的增长。
第四章:中国家庭消费的趋势与挑战4.1 消费升级中国家庭消费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品牌以及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也不断增加。
中国文旅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揭示文旅产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旅产业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我国文旅财务报告,近年来文旅产业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64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旅游营业收入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文化营业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 利润分析从利润角度来看,文旅产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2019年,文旅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旅游利润总额0.84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文化利润总额0.31万亿元,同比增长8.6%。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资产负债分析从资产负债角度来看,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
2019年,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4.2%,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财务状况较为稳健,负债风险较低。
三、文旅产业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文旅产业毛利率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毛利率为18.3%,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其中,旅游毛利率为16.2%,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毛利率为23.6%,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盈利能力较强。
2. 净利率分析文旅产业净利率也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净利率为15.1%,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2019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30..7254 515...243947 17.34 7.77
58.80
1990 食品烟酒 交通通信
3.13 5.24 11.18 5.58 4.52 15.47 5.75
这部分人群具有较为稳定和可观的收入,对于生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过往对于物质层面的追求,消费理念从 “越便宜越好”转变为“满足自身情感需求的消费”,并且购物时越来越忽略奢侈品品牌的价值,偏向于高 性价比、高质量商品。
2018年中国品质人群消费观认同情况
宁愿多花钱购买高品质商品,也不买会给自身带来麻烦的商品 愿意为更好服务和体验花费更多 非常注重商品品质质量表现 购买符合自身个性的产品 提倡环保并身体力行 愿为更高效率花费更多 注重产品外观及设计风格 更相信一分钱一分货
多样化选择休闲娱乐,艺术熏陶、影院观影、线
上观看足球联赛……这些都是消费市场上新的亮点;
休
精神与知识储备需求增加推动知识付费兴起,科
闲
学育儿推动早教行业发展,休闲旅游推动居民消
费升级浪潮;
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等服务类消费领域将继续 成为消费热点。
医
疗
餐
教
饮
育
金 融
通 讯
消费业态升级研究框架与核心观点
数据来源:《2018中国汽车消费趋势调查报告》
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几个证据
海淘盛行: 根据海外购物平台洋码头发布的《中国海淘消费报告》,跨境电商的发展让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大众化态势,而
三四线城市居民迸发出了比一二线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费能量;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高度共享使得小城市人群热衷海淘,在吃穿用度各方面选购优质产品。
居民家庭消费调查报告

居民家庭消费调查报告居民家庭消费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居民家庭消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家庭消费状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开展了一项全面的居民家庭消费调查。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调查结果,为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对象为居民家庭,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收入、支出、储蓄、债务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共涉及10000个家庭作为样本。
三、家庭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整体上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2019年,全国居民家庭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2000元人民币。
此外,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转移收入等。
四、家庭支出情况家庭支出主要分为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住房费、交通费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生活费是居民家庭最主要的支出项目,占总支出的40%左右。
教育费用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在城市地区。
此外,医疗费用和住房费用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居民对健康和舒适生活的追求。
五、家庭储蓄情况调查显示,居民家庭储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尽管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但大部分家庭仍然有一定的储蓄能力。
2019年,居民家庭的平均储蓄率为25%左右,重点城市的平均储蓄率相对较高。
六、家庭债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家庭整体上债务水平较低。
在居民家庭的负债中,住房贷款是主要债务来源。
尽管住房贷款占据了一定比重,但绝大部分家庭仍然能够按时偿还债务。
七、家庭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
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有效推动了国内需求的增长。
此外,家庭消费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需求变化起到了引领作用。
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目录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 (1)引言 (1)背景介绍 (1)目的和意义 (2)中国消费市场概况 (3)消费市场规模 (3)消费结构 (4)消费趋势 (5)大数据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应用 (6)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 (6)大数据在消费市场中的作用 (7)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 (8)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结果 (9)消费者画像分析 (9)消费行为分析 (10)消费偏好分析 (12)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的启示和挑战 (13)启示 (13)挑战 (14)结论 (15)总结 (15)展望 (16)引言背景介绍中国消费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增长。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对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分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中国消费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变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大数据分析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和社交媒体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市场趋势。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消费市场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收入水平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大数据分析还可以揭示出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在中国消费市场的大数据分析中,社交媒体数据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经济报告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概述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运行的总体稳定。
本报告将回顾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2020年经济展望进行探讨。
二、2019年经济发展情况1.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稳定2019年,我国GDP增速为6.1%,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尽管增速放缓,但我国经济总量依然保持全球第二大地位。
2. 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4%,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7%,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
4.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增速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其中,网络零售、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保持较快增长。
5. 外贸形势复杂多变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3.4%,增速较上年下降10.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增长5.0%,进口增长1.6%。
受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贸形势复杂多变。
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9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尽管就业压力依然存在,但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三、当前经济形势分析1.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给我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2. 内部结构调整加速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显现2019年,我国政府实施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包括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四、2020年经济展望1. GDP增速预计在6.0%左右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预计2020年我国GDP增速在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