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的逐次测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行销管理Ch8产品组合策略(PPT 8页)

行銷管理—Ch8 產品組合策略5
產品組合縮減— 產品組合縮減—將整條產品線或依條產 品線之產品的組合加以簡化, 品線之產品的組合加以簡化, 通常是去除 獲利不佳或無獲利之產品. 獲利不佳或無獲利之產品. 但要考慮產品 之綜合效果. 之綜合效果.
行銷管理—Ch8 產品組合策略6
產品線向上延伸及向下延伸策略 涉及產品定位的調整及產品線擴張 向上延伸— 向上延伸—增加較高價的產品到現有產 品線 , 以吸引更廣大的市場. 以高價產品 以吸引更廣大的市場. 提升現有低價產品的銷售量. 提升現有低價產品的銷售量.廠商會面臨 如何改變品牌形象的問題, 如何改變品牌形象的問題, 即消費者無法 將廠商和高品質連結. 將廠商和高品質連結.
行銷管理—Ch8 產品組合策略1
產品組合— 產品組合—產品的深度與廣度 產品組合策略 1.考慮產品定位 1.考慮產品定位 2. 對應競爭者的定位策略—面對競爭者或避開 對應競爭者的定位策略— 競爭者, 劃出定位圖. 競爭者, 劃出定位圖. 3.對應產品等級或特色的定位策略 3.對應產品等級或特色的定位策略 4.對應價格和產品的定位策略—前提, 產品可以 4.對應價格和產品的定位策略— 區隔, 否則容易失敗. 區隔, 否則容易失敗. 消費者可否以產品外觀判 斷品質, 慎重組合品質與價格之間的關係. 斷品質, 慎重組合品質與價格之間的關係.
行銷管理—Ch8 產品組合策略3
組合延伸(mix extension)— 組合延伸(mix extension)—增加新的產品 線, 及增加廣度. 及增加廣度. 採用組合延伸策略, 採用組合延伸策略, 所增加的產品縣可能 與縣有產品線相關或不相關, 各有優缺點. 與縣有產品線相關或不相關, 各有優缺點. 若現有產品線具有相對優勢, 若現有產品線具有相對優勢如統一公司各種食品產品線. 例如統一公司各種食品產品線.
产品组合策略教材(PPT 72页)

10
二、产品组合
1、产品组合 2、产品线分析 3、产品线决策
11
1、产品组合决策
产品组合(也称品种配置)指销售者出售给购买者 的所有产品线和产品品目的组合。 产品线是指密切相关的一组产品。
例如:GE的家电事业部:有电冰箱, 洗衣机等产品线的产品线经理。 产品项目指产品线中不同品种、规格、质量 和价格的特定产品。
放弃决策
37
5)产品生命周期的归纳
特征 销售 成本
利润 顾客 竞争者
低销售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高 亏损
销售快速上 升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平 均 利润上升
销售高峰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低 高利润
销售衰退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低 利润衰退
创新者
早期采用者 中间多数
落后者
极少
数量增加
数量稳定开 数量衰减 始衰退
减少到最低 水平
40
四、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的类型 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41
(一)新产品及其类型
新产品是指在某个市场上首次出现的或是 企业首次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某种消费 需求的整体产品。
它包括以下几种: 1、新问世产品。开创新市场的新产品。 2、新产品线。公司首次进入已建立市场
牙膏
条状肥皂
纸尿布
象牙雪1930
格利1952
象牙1879
德 来 夫 特 佳 洁 士 柯克斯1885
1933
产
汰渍1946
1955
洗污1893
品 线
快乐1950
佳美1926
长 奥克雪多 度 1914
德希1954
香味 保洁净1963
波尔德1965
海岸1974
二、产品组合
1、产品组合 2、产品线分析 3、产品线决策
11
1、产品组合决策
产品组合(也称品种配置)指销售者出售给购买者 的所有产品线和产品品目的组合。 产品线是指密切相关的一组产品。
例如:GE的家电事业部:有电冰箱, 洗衣机等产品线的产品线经理。 产品项目指产品线中不同品种、规格、质量 和价格的特定产品。
放弃决策
37
5)产品生命周期的归纳
特征 销售 成本
利润 顾客 竞争者
低销售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高 亏损
销售快速上 升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平 均 利润上升
销售高峰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低 高利润
销售衰退
按每个顾客 计算成本低 利润衰退
创新者
早期采用者 中间多数
落后者
极少
数量增加
数量稳定开 数量衰减 始衰退
减少到最低 水平
40
四、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的类型 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41
(一)新产品及其类型
新产品是指在某个市场上首次出现的或是 企业首次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某种消费 需求的整体产品。
它包括以下几种: 1、新问世产品。开创新市场的新产品。 2、新产品线。公司首次进入已建立市场
牙膏
条状肥皂
纸尿布
象牙雪1930
格利1952
象牙1879
德 来 夫 特 佳 洁 士 柯克斯1885
1933
产
汰渍1946
1955
洗污1893
品 线
快乐1950
佳美1926
长 奥克雪多 度 1914
德希1954
香味 保洁净1963
波尔德1965
海岸1974
产品组合策略课件(PPT 36页)

科特勒认为,产品组合是指某一特定销售商 所能提供给消费者的一整套产品和项目。
2、产品组合的要素
广度
长度
深度
密度
产品组合的广度(宽度)
——指企业的产品线总数。 产品线越多意味着企业的产品组合的广度就越
宽。产品组合的广度表明了一个企业经营的产品种 类的多少及经营范围的大小。
指企业经营的产 品核心内容相同 的一组密切相关 的产品。
除以品牌产品总 数求的。
产品组合的密度(相关度)
——指一个企业的各产品线在最终用途方面、 生产技术方面、销售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相关联程度。 较高的产品的关联性能带来企业的规模效益和企业的 范围效益,提高企业在某一地区、行业的声誉。
最终用途:各个产品线的产品所提供的使用价值, 即产品的核心内容。 生产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流 程、加工技术等。销售方面:产品的销售渠道、仓库 运输、广告促销等。
产品组合的长度
——指一个企业的产品项目总数。产品项目指列入 企业产品线中具有不同规格、型号、式样或价格的最基本 产品单位。通常,每一产品线中包括多个产品项目,企业 各产品线的产品项目总数就是企业产品组合长度。
比如,某企业的A生产线有6个生产项目,B生 产线有4个生产项目,那么,该企业的生产组合 长度=6+4=10(个)。
产品组合的长度
——指一个企业的产品项目总数。产品项目指列入 企业产品线中具有不同规格、型号、式样或价格的最基本 产品单位。通常,每一产品线中包括多个产品项目,企业 各产品线的产品项目总数就是企业产品组合长度。
比如,某企业的A生产线有6个生产项目,B生 产线有4个生产项目,那么,该企业的生产组合 长度=6+4=10(个)。
按消费品分类 • 1.便利品 • 2.选购品 • 3.特殊品 • 4.非渴求品
2、产品组合的要素
广度
长度
深度
密度
产品组合的广度(宽度)
——指企业的产品线总数。 产品线越多意味着企业的产品组合的广度就越
宽。产品组合的广度表明了一个企业经营的产品种 类的多少及经营范围的大小。
指企业经营的产 品核心内容相同 的一组密切相关 的产品。
除以品牌产品总 数求的。
产品组合的密度(相关度)
——指一个企业的各产品线在最终用途方面、 生产技术方面、销售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相关联程度。 较高的产品的关联性能带来企业的规模效益和企业的 范围效益,提高企业在某一地区、行业的声誉。
最终用途:各个产品线的产品所提供的使用价值, 即产品的核心内容。 生产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流 程、加工技术等。销售方面:产品的销售渠道、仓库 运输、广告促销等。
产品组合的长度
——指一个企业的产品项目总数。产品项目指列入 企业产品线中具有不同规格、型号、式样或价格的最基本 产品单位。通常,每一产品线中包括多个产品项目,企业 各产品线的产品项目总数就是企业产品组合长度。
比如,某企业的A生产线有6个生产项目,B生 产线有4个生产项目,那么,该企业的生产组合 长度=6+4=10(个)。
产品组合的长度
——指一个企业的产品项目总数。产品项目指列入 企业产品线中具有不同规格、型号、式样或价格的最基本 产品单位。通常,每一产品线中包括多个产品项目,企业 各产品线的产品项目总数就是企业产品组合长度。
比如,某企业的A生产线有6个生产项目,B生 产线有4个生产项目,那么,该企业的生产组合 长度=6+4=10(个)。
按消费品分类 • 1.便利品 • 2.选购品 • 3.特殊品 • 4.非渴求品
产品与产品组合策略课件49257

品牌的内涵包括什么?
1)属性:能使人产生联想;2)利益:能为消费者带来功能性和情感性利益;3)价值:说明生产者和品牌的内在价值;4)文化:代表一种企业文化;5)个性:突出品牌的特色与差异;
现代的时代是品牌的时代
现代的社会是“品牌主义”社会。
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当你想起Volve,你便会想到安全;当你想起农夫山泉,你便会想到有点甜;当你想起IBM,你便会想到蓝色巨人。如果你记住了一个品牌并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你会更易于选择该品牌产品,你从产品中得到的满足感和价值也会获得提升。
四、新产品的开发
1、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1)生命周期理论要求不断开发新产品;2)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3)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4)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
2、新产品开发过程
品牌是什么?
品牌的内涵包括什么?
品牌与品牌战略
1、品牌是什么?品牌简单地说,就是产品的牌子,是有文字、标志、颜色等要素构成的。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
5、品牌是“弹簧” 这是对品牌延伸而言的。品牌好比一根弹簧或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品牌延伸是合理的,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你越延伸,它就会变得越疲软,以至丧失原来的状态。 6、名牌是“易碎品” 这是对品牌保护而言的。此所谓“树大招风,名高丧人”。为此,企业应该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品牌应急管理系统。
(3)产品定位: 质量定位 功能定位 造型定位 技术定位 包装定位 产品结构定位
(4)产品组合的优化与调整1)扩大产品组合2)缩减产品组合3)产品延伸: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双向延伸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课件 (4)

幅度时,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5) 若产品成本提高,则功能提高的幅度大于成本提高的
幅度时,将会提高产品的价
功能决策 的步骤:
选择分析对象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产量大的产品 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 体积或重量大的产品 投产期长的老产品 畅销产品 原设计问题较多的产品 工艺复杂,工序多的产品 成本高 零部件消耗量大 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
• 目的: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 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功能决策提高价值的途径
价值(V)=功能(F)÷成本(C)
1) 若产品成本不变,则功能提高将使产品的价值增加 2) 若产品功能不变,则成本降低将使产品的价值增加 3) 若产品功能提高,则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4) 若产品功能降低,则成本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降低的
生产何种新产品
选择新产品生产时一般采用贡献毛 益法进行决策,即通过比较各备选 方案贡献毛益来确定最优方案
收入减变动成本后的差额(即贡献毛 益)越大,则减去不变的固定成本后 的余额(即利润)也就越大,故贡献 毛益反映了备选方案对企业利润目 标所做的贡献
与传统会计概念的区别
运用贡献毛益法的注意事项
表6
项目产品
甲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2
单位销售价格(元)
3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0
乙
丙
3
4
40
50
26
30
表7
项目 方 案
生产甲产品
最大产量(件)
8000/2=4000
单位销售价格(元)
3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0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专属成本(元)
幅度时,将会提高产品的价
功能决策 的步骤:
选择分析对象
选择的一般原则是:
产量大的产品 结构复杂、零部件多的产品 体积或重量大的产品 投产期长的老产品 畅销产品 原设计问题较多的产品 工艺复杂,工序多的产品 成本高 零部件消耗量大 废品率高、退货多、用户意见
• 目的:以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适当的、 必要的功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功能决策提高价值的途径
价值(V)=功能(F)÷成本(C)
1) 若产品成本不变,则功能提高将使产品的价值增加 2) 若产品功能不变,则成本降低将使产品的价值增加 3) 若产品功能提高,则成本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4) 若产品功能降低,则成本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降低的
生产何种新产品
选择新产品生产时一般采用贡献毛 益法进行决策,即通过比较各备选 方案贡献毛益来确定最优方案
收入减变动成本后的差额(即贡献毛 益)越大,则减去不变的固定成本后 的余额(即利润)也就越大,故贡献 毛益反映了备选方案对企业利润目 标所做的贡献
与传统会计概念的区别
运用贡献毛益法的注意事项
表6
项目产品
甲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2
单位销售价格(元)
3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0
乙
丙
3
4
40
50
26
30
表7
项目 方 案
生产甲产品
最大产量(件)
8000/2=4000
单位销售价格(元)
3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0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专属成本(元)
财务会计与经营管理知识产品分析决策

合计
434000 400000 34000
答案1
假设C产品停产,贡献毛益分析见表
项目
销售 收入 变动 成本 贡献 毛益 总额 固定 成本
A 900000 700000 200000
200000
B
合计
840000 1740000
696000 1396000
144000 344000
200000 40000
6.1.4试验与提案
❖ 在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即可对过剩功能和不 必要成本进行调整,从而提出新的、可供试 验的 方案。然后,按新方案进行试验生产, 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对新方案的不足 予以改进 。新方案经进一步调整即可作为正 式方案提交有关部门审批,批准后即可组织 实施。
6.2品种决策
❖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 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或联产品)是 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 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 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
❖ 自制零件下的预期成本y1=40000+58x ❖ 外购零件下的预期成本y2=60x ❖ 当y1= y2时 x=20000个 ❖ 当x=20000时,两个方案不分优劣 ❖ 当x<20000时,y1> y2,外购方案较优 ❖ 当x>20000时,y1< y2,自制方案较优
6.2.4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 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 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 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 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在此,进一步 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 以考虑。
❖ 1。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
❖ 产品作为半成品出售,其售价和成本都低于 进一步加工后作为产成品出售的售价和成本 。是否进一步加工,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 定。
第五章 短期营运决策 (《管理会计》PPT课件)

2.长期投资决策
第一节 营运决策的基本原理
二、营运决策的类型
(一)按照决策时间长短的分类
长期投资决策又称长期营运决策,是指为了改变或者扩大企业生 产能力或者服务能力而进行的营运决策。通常是涉及超过一年或者 一个营业周期的企业发展方向或者规模等重大问题的决策。
(二)按照决策条件确定性程度的分类
1.确定型营运决策 确定型营运决策简称确定型决策,是指与决策相关的客观条件或 者自然状态是肯定的、明确的,并且可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决 策者可直接根据完全确定的情况,从中选择最有利方案的营运决策。
第二节 生产决策
一、单一产品的生产决策
(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产品生产对象决策
一般来讲,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往往可以生产多种产品。但是, 在特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或者在现有生产能力限度内,企业不 可能同时生产时,就需要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生产选择, 既要使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在经济上获 得更多收益,从而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短期营运目标。
第三节 定价决策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二)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在产品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 一定比例或者数额的边际贡献作为产品销售价格一种定价方 法。 产品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1 - 边际贡献率)
第五章 短期营运决策
学习目标
本章在营运决策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营 运决策的基本方法和生产决策与定价决策等短期决策 的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营运决策的内涵和类型, 掌握营运决策的方法,掌握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的方 法。
本章知识结构策又称经营决策,是指根据企业营运目标的总体要 求,利用专门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 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即对企业未来运营管理活动中所面临 的各种问题,管理当局对有关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措 施和方法进行决策的过程。 二维码关联:5-1案例研究
第一节 营运决策的基本原理
二、营运决策的类型
(一)按照决策时间长短的分类
长期投资决策又称长期营运决策,是指为了改变或者扩大企业生 产能力或者服务能力而进行的营运决策。通常是涉及超过一年或者 一个营业周期的企业发展方向或者规模等重大问题的决策。
(二)按照决策条件确定性程度的分类
1.确定型营运决策 确定型营运决策简称确定型决策,是指与决策相关的客观条件或 者自然状态是肯定的、明确的,并且可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决 策者可直接根据完全确定的情况,从中选择最有利方案的营运决策。
第二节 生产决策
一、单一产品的生产决策
(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产品生产对象决策
一般来讲,企业利用现有资源往往可以生产多种产品。但是, 在特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或者在现有生产能力限度内,企业不 可能同时生产时,就需要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生产选择, 既要使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在经济上获 得更多收益,从而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短期营运目标。
第三节 定价决策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二)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
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在产品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 一定比例或者数额的边际贡献作为产品销售价格一种定价方 法。 产品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1 - 边际贡献率)
第五章 短期营运决策
学习目标
本章在营运决策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营 运决策的基本方法和生产决策与定价决策等短期决策 的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营运决策的内涵和类型, 掌握营运决策的方法,掌握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的方 法。
本章知识结构策又称经营决策,是指根据企业营运目标的总体要 求,利用专门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 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即对企业未来运营管理活动中所面临 的各种问题,管理当局对有关经营战略、方针、目标、措 施和方法进行决策的过程。 二维码关联:5-1案例研究
组合优化问题PPT课件

s 19
一般的求解方法
最近插入法(Nearest Insertion)
➢ 首先从一个节点出发,找到一个最近的节点,形成一个往返式 子回路;
➢ 在剩下的节点中,寻找一个离子回路中某一节点最近的节点, 再在子回路中找到一个弧,使弧的两端节点到刚寻找到的最近 节点的距离之和减去弧长的值最小,实际上就是把新找到的节 点加入子回路以后使得增加的路程最短,就把这个节点增加到 子回路中,并去掉子回路中相应的弧。
都作出一个看上去最优的决策(在一定的标 准下)。决策一旦作出,就不可再更改。 作出贪婪决策的依据称为贪婪准则(greedy criterion)。 一种近似求解方法 货箱装船、机器调度、最短路径、背包问题 等方面都有应用
9
贪婪算法
例 [最短路径]:
➢ 给出一个有向网络,要求找一条从初始点 s 到达目的 点 d 的最短路径。
➢ 亚启发式(Meta-Heuristics)方法
近年来在启发式方法中,一种被称之为亚启发式的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一些较好的求解方法
GA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 TS,SA,PSO等算法。
7
近似求解方法
亚启发式(Meta-Heuristics)
➢ 从算法的角度来讲,是指不依赖于特定问题的启发 式算法。
以确保解的精度为目标的方法
➢ 能保证一定的精度,且成本较低,例如:
程序所获得的目标函数值和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相 比,达到90%或99%以上,而且获得这样的解的成 本不超过获得最优解的成本的10%或20%,这样的 算法是可接受的。
➢ 当然,从数学上准确地保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情
➢ 这类近似方法的研究,会产生很多有趣的数学
➢ TSP问题在物流中的描述是对应一个物流配送公司(快递员),欲将 n 个客户的订货(快件)沿最短路线全部送到,如何确定最短路线
一般的求解方法
最近插入法(Nearest Insertion)
➢ 首先从一个节点出发,找到一个最近的节点,形成一个往返式 子回路;
➢ 在剩下的节点中,寻找一个离子回路中某一节点最近的节点, 再在子回路中找到一个弧,使弧的两端节点到刚寻找到的最近 节点的距离之和减去弧长的值最小,实际上就是把新找到的节 点加入子回路以后使得增加的路程最短,就把这个节点增加到 子回路中,并去掉子回路中相应的弧。
都作出一个看上去最优的决策(在一定的标 准下)。决策一旦作出,就不可再更改。 作出贪婪决策的依据称为贪婪准则(greedy criterion)。 一种近似求解方法 货箱装船、机器调度、最短路径、背包问题 等方面都有应用
9
贪婪算法
例 [最短路径]:
➢ 给出一个有向网络,要求找一条从初始点 s 到达目的 点 d 的最短路径。
➢ 亚启发式(Meta-Heuristics)方法
近年来在启发式方法中,一种被称之为亚启发式的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一些较好的求解方法
GA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 TS,SA,PSO等算法。
7
近似求解方法
亚启发式(Meta-Heuristics)
➢ 从算法的角度来讲,是指不依赖于特定问题的启发 式算法。
以确保解的精度为目标的方法
➢ 能保证一定的精度,且成本较低,例如:
程序所获得的目标函数值和最优解的目标函数值相 比,达到90%或99%以上,而且获得这样的解的成 本不超过获得最优解的成本的10%或20%,这样的 算法是可接受的。
➢ 当然,从数学上准确地保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 事情
➢ 这类近似方法的研究,会产生很多有趣的数学
➢ TSP问题在物流中的描述是对应一个物流配送公司(快递员),欲将 n 个客户的订货(快件)沿最短路线全部送到,如何确定最短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0*8= 10000 35000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甲产品 2500
10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4
2.逐步测试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项目
若优先满足乙产品的生产,用剩余的生产资源生产甲产品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项目
4 8 8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限制因素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设一车间加工能力为30 000小时,二车间加工能力为24 000小时。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精品课件
乙产品 2000
4 8 8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1.计算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在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乙产品在一车间
单位甲工产时品贡献毛益
乙产品
甲产品25在00二车间单位工时贡2献00毛0 益>乙产品在二车间
如何运用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的逐 次测算法
Presented by
演讲人: PPT:
精品课件
1 何为生产组合优化决策
2 如何运用逐次测算法
Contents
精品课件
产品组合优化
适用于多品种产品生产的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可能共用一些生产资源,如 机器设备、人工、水、电等,而这些资源可能是有限的, 为了使各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贡献毛益最大化) 每一种产品应生产多少,如何确定产品生产的最优组合,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甲产品 2500
10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4
2.逐步测试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项目
若优先满足甲产品的生产,用剩余的生产资源生产乙产品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产量 (件)
2500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1.计算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项目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甲产品 10/10=1(元) 10/4=2.5(元)
乙产品 8/4=2(元) 8/8=1(元)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设一车间加工能力为30 000小时,二车间加工能力为24 000小时。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乙产品 2000
乙产品 2000
4 8 8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乙产品 2000
4 8 8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一车间工时=2 500×10+2 000×4=33 000(小时) >30 000小时
从单位资源贡献毛益的角度无法判断应优先满足哪种
产品的生产,因此可以用逐次测算法来安排生产。
甲产品
乙产品
2500
2000
10
4
4
8
10
8
项目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5(元)
乙产品 8/4=2(元) 8/8=1(元)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单位工1时0 贡献毛益
4
4
8
10
8
项目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甲产品 10/10=1(元) 10/4=2.5(元)
乙产品 8/4=2(元) 8/8=1(元)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1.计算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耗用一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500*10=
10
25000
4
耗用二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500*4=
4
10000
8
合计 剩余因素
30000 0
精品课件
20000 4000
乙产品 2000
4 8 8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贡献毛益 (元)
2500*10= 25000
乙产品
甲产品 合计
剩余因素
产量 (件)
2000
耗用一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000*4=
4
8000
10
28000
2000
耗用二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000*8=
8
16000
4
24000
0
乙产品 2000
4 8 8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贡献毛益 (元)
36000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二车间工时=2 500×4+2 000×8=26 000(小时)>24 000小时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乙产品
通25过00计算可以看出,一2车00间0、二车间生产加工能力
是1有0 限的,满足不了最大4销量条件下同时生产甲产
品24 500件、乙产品2 0008件的需要。所以要找到生
产最优组合。
10
8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一车间工时=2 500×10+2 000×4=33 000(小时) >30 000小时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二车间工时=2 500×4+2 000×8=26 000(小时)>24 000小时
这就是产品组合优化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精品课件
如何运用逐次测算法
1 含义 2 方式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含义
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产品情况、限制因素等资料,分别计算单 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把他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 试,达到产品最优组合。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方式
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产品情况、限制因素等资料,分别计算单 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把他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 试,达到产品最优组合。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甲产品 2500
10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4
2.逐步测试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项目
若优先满足乙产品的生产,用剩余的生产资源生产甲产品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项目
4 8 8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限制因素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设一车间加工能力为30 000小时,二车间加工能力为24 000小时。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精品课件
乙产品 2000
4 8 8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1.计算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在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乙产品在一车间
单位甲工产时品贡献毛益
乙产品
甲产品25在00二车间单位工时贡2献00毛0 益>乙产品在二车间
如何运用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的逐 次测算法
Presented by
演讲人: PPT:
精品课件
1 何为生产组合优化决策
2 如何运用逐次测算法
Contents
精品课件
产品组合优化
适用于多品种产品生产的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可能共用一些生产资源,如 机器设备、人工、水、电等,而这些资源可能是有限的, 为了使各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贡献毛益最大化) 每一种产品应生产多少,如何确定产品生产的最优组合,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甲产品 2500
10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4
2.逐步测试
单位贡献毛益(元)
10
项目
若优先满足甲产品的生产,用剩余的生产资源生产乙产品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产量 (件)
2500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1.计算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项目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甲产品 10/10=1(元) 10/4=2.5(元)
乙产品 8/4=2(元) 8/8=1(元)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假设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设一车间加工能力为30 000小时,二车间加工能力为24 000小时。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乙产品 2000
乙产品 2000
4 8 8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2500
10 4 10
乙产品 2000
4 8 8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一车间工时=2 500×10+2 000×4=33 000(小时) >30 000小时
从单位资源贡献毛益的角度无法判断应优先满足哪种
产品的生产,因此可以用逐次测算法来安排生产。
甲产品
乙产品
2500
2000
10
4
4
8
10
8
项目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5(元)
乙产品 8/4=2(元) 8/8=1(元)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单位工1时0 贡献毛益
4
4
8
10
8
项目 一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二车间单位工时贡献毛益
甲产品 10/10=1(元) 10/4=2.5(元)
乙产品 8/4=2(元) 8/8=1(元)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1.计算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耗用一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500*10=
10
25000
4
耗用二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500*4=
4
10000
8
合计 剩余因素
30000 0
精品课件
20000 4000
乙产品 2000
4 8 8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贡献毛益 (元)
2500*10= 25000
乙产品
甲产品 合计
剩余因素
产量 (件)
2000
耗用一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000*4=
4
8000
10
28000
2000
耗用二车间工时(小时)
总耗量
单位耗量
2000*8=
8
16000
4
24000
0
乙产品 2000
4 8 8 限制因素 30000小时 24000小时 贡献毛益 (元)
36000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二车间工时=2 500×4+2 000×8=26 000(小时)>24 000小时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例题
项目 最大销量(件) 每件产品在一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每件产品在二车间加工时间(小时) 单位贡献毛益(元)
甲产品
乙产品
通25过00计算可以看出,一2车00间0、二车间生产加工能力
是1有0 限的,满足不了最大4销量条件下同时生产甲产
品24 500件、乙产品2 0008件的需要。所以要找到生
产最优组合。
10
8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一车间工时=2 500×10+2 000×4=33 000(小时) >30 000小时
甲、乙两种产品所需二车间工时=2 500×4+2 000×8=26 000(小时)>24 000小时
这就是产品组合优化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精品课件
如何运用逐次测算法
1 含义 2 方式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含义
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产品情况、限制因素等资料,分别计算单 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把他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 试,达到产品最优组合。
精品课件
逐次测算法
方式
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产品情况、限制因素等资料,分别计算单 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把他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经过逐步测 试,达到产品最优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