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措施概述急性左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推送到全身,导致氧供不足和体液潴留。
在处理急性左心衰的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监测生命体征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生命体征应密切监测,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
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可反映患者的病情稳定性,以及心脏是否能够有效地泵血。
血压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组织和器官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2. 提供氧气急性左心衰患者通常会伴有缺氧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氧气治疗。
护士应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并及时为患者提供氧气支持。
给氧通常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等方式进行,具体的给氧浓度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调整。
3. 给予适当的液体管理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液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液平衡,以防止血容量过多或过少。
通常情况下,给予适当的液体(如生理盐水)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的前负荷,从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4. 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左心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应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心脏肌力增强剂等。
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体液潴留的症状。
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回流阻力,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心脏肌力增强剂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
5. 提供舒适的环境急性左心衰患者通常会感到不适和焦虑。
护士应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帮助患者放松和减轻焦虑。
可以适当降低室内的噪音和光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床上用品,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6.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教育护士应与急性左心衰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护士可以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后的日常护理和生活方式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育应包括饮食建议、药物管理和身体活动等方面。
总结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管理。
心力衰竭的治疗观察及护理

( 山 慢 性 病 医 院 ,山 东 泰 安 2 1 0 ) 泰 7 0 0
心 力 衰 竭 是 指 在 心 肌 病 变 或 长 期 负 荷 过 重 的 情 况 下 ,心 脏 工 作 能 力 减 弱 .不 能 通 过 各 种 代 偿 机 能 充 分 排 出 静 脉 回心 血 量 ,导 致 心 搏 出 量 下 降 , 造 成 脏 器 瘀 血 ,动 脉 系 统 血 流 灌 注 不 足 ,不 能 适 应 全 身 代 谢 的 需 要 , 发 生
3. 观 察 心 律 、心 率 的 变 化 2
应 用 扩
血 管 药 物 后 , 在 降 低 血 压 的 同 时 可 反 射 性 地 加 快 心 率 ,一 般 应 将 心 率 维 持 在 6 ~7 0 5次 / i , 同 时 观 察 心 律 是 否 a rn
减 轻 ,恶 心 呕 吐 消 失 ,肝 及 心 脏 缩 小 ,
应 用 血 管 扩 张 剂 最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是 低 血 压 。 尤 其 是 静 脉 给 药 更 易 突 发 低 血 压 ,影 响 冠 状 动 脉 的 灌 注 , 并 反
射 性 地 引 起 心 动 过 速 ,加 重 心 肌 缺 血 、
2 1 对 水 肿 、体重 的观 察 .
应 用 利 尿
压 为 准 ,无 高 血 压 的 患 者 ,血 压 应 维 持 在 l / k a 平 均 动 脉 压 在 21 P , B
感 的 指 标 之 一 ,常 可 随 心 衰 的 程 度 而
变 化 “。 有 效 的 药 物 治 疗 后 呼 吸 困 难 减 轻 . 呼 吸 次 数 减 少 , 紫 绀 减 轻 或 消
一
15 视 觉 的观 察 .
心衰观察

写在课前的话心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60%~70%心衰是因冠心病引起。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临床对急性心梗(AMI)早期的诊断和有效干预,使更多的病人能够存活,因此也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
一、心力衰竭概述(一)心力衰竭的定义心力衰竭就是指在静脉血液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脏泵血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的临床综合征。
所有心脏、大血管疾病晚期均可导致心力衰竭。
原发性心肌损害和长期容量负荷和(或)压力负荷过重,均可以导致心肌功能失代偿,导致心脏射血功能下降,最终发展成心力衰竭。
(二)心力衰竭的分类心力衰竭的分类是按照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按照受累部位,又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竭;按心排出量可分为高心排出量和低心排出量心力衰竭。
按收缩和舒张分类可以分为收缩功能障碍性心衰和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
二、急性心衰急性心衰主要是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急性发作。
急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的收缩功能不全或是舒张功能不全以及心律失常、前后负荷过重,都可以使心脏功能不全,这就引起了急性心力衰竭。
(一)急性心力衰竭定义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血管病变,引起心排出量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综合征。
(二)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的表现:多以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为表现。
(三)心力衰竭的病因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很多,一是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比如冠心病、心梗、心肌炎等原发性的心肌损害。
二是心脏负荷过重,比如压力负荷或是容量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三是心脏舒张受限,比如原发性心肌病、心包积液等,都可以引起心脏的舒张功能受限。
(四)心力衰竭的诱因心力衰竭的诱因可以有多种方面,第一方面是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因。
寇俊杰血管扩张剂治疗心11

硝普钠
④ 注意事项 A. 硝普钠对光很敏感,必须避光使用; B. 每次配制的药液应在12小时内滴完; C.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症状和体 征改善后逐渐减量,应特别警惕在应用过程中 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肺水 肿,加重泵功能衰竭或心脏骤停。 D. 停药前可口服的血管扩张剂,如ACEI制剂 及α-受体阻滞剂加以替代。
资料来源: Cataliotti et al.
Circulation.
2004;109:1680-1685
BNP抑制速尿对RAAS的激活
血浆肾素活性 血浆醛固酮浓度
速尿
速尿+脑利钠肽
血浆cGMP浓度
尿cGMP浓度
BL组:速尿(1mg/kg/h) ,IV 90min Low组:速尿(1mg/kg/h) +脑利钠肽(2pmol/kg/min),IV 45min时 High组:速尿(1mg/kg/h) +脑利钠肽(10pmol/kg/min),IV 45min时 Rec组:上述连续两种剂量脑利钠肽给药后(90min)
脑利钠肽
C型受体
清除受体 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肺、 肾脏
C型利钠肽
B型受体
效应受体 分布于生殖系统 参与生殖细胞增殖、胚胎 发育
利钠肽的生物学效应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 抑制加压素 正抗 性肥 心厚 肌增 松生 弛和 作纤 用维 化
抑制内皮素 血管舒张
抗肌细胞肥厚增生
尿钠排泄
抑制RAAS系统
药代动力学
硝酸酯类
鸟苷酸环化酶 NO NO供体
GTP
c GMP
c GMP蛋白激酶C (PKC)
降低细胞内钙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
肌凝蛋白
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

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概述左心衰竭是指心脏左室功能下降,导致心脏无法将血液有效地泵送到全身。
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可以通过护理措施来有效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左心衰竭的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精神支持等方面。
药物治疗1.利尿剂:利尿剂可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护理人员应监测患者的尿量,以确保利尿剂的效果。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CEI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以确保ACEI的使用安全。
3.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
然而,应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它可能导致低血压。
4.心脏糖苷类药物:心脏糖苷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但是,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心律,以避免心脏糖苷类药物的副作用。
饮食调整1.低盐饮食:左心衰竭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减少体液潴留。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选择低盐食物,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2.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饮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荷。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增加蔬菜、水果和全麦食物的摄入。
3.控制液体摄入:左心衰竭患者需要控制液体摄入,以减少体液潴留。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鼓励喝适量的水,但避免过度饮水。
精神支持1.教育和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左心衰竭的相关知识,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定期随访:护理人员可以定期随访左心衰竭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关怀和支持。
3.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应确保医疗环境的安静和舒适,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提供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帮助,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心理支持1.了解并尊重患者情绪:护理人员应了解左心衰竭患者的情绪变化,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心衰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心衰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心衰,又被称为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由于心脏肌肉无法有效泵血而导致。
这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终身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本文将探讨心衰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1. 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心脏负担。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
患者需要定期测量体重,以便监测体液平衡情况,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用药。
2.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促进血液循环。
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包括ACE抑制剂、ARB和硝酸酯类药物。
这些药物在患者的循证医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已被证实能够缓解心衰症状、减轻心脏负荷。
3. 顺循环药物顺循环药物是通过增加心脏收缩力和扩张心脏血管,改善心脏泵血功能的药物。
常见的顺循环药物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但需要合理使用,并且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使用。
4.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心衰导致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患者。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阿司匹林。
患者需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二、护理措施1. 定期医学随访心衰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医学随访,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在医学随访过程中,医生会调整患者用药方案,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
2. 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衰的常见合并症,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以减轻心脏负荷。
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和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来实现这一目标。
3. 合理饮食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血管健康。
4. 合理休息和精神支持心衰患者需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并保证充足的休息。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临床医学┃Clinicine medicine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杜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该病好发于老年病人,短期内具有很高的复发率,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病死率。
一、临床表现1.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不少患者对此已习惯,能耐受短时间的缺氧,所以在轻度发作坐起后呼吸困难渐缓解,就不愿麻烦他人,此时护士应重视预见性护理,要耐心、细心的询问,给予高枕卧位,吸氧或按医嘱给利尿剂、解痉剂或镇静剂。
2.咳嗽多在活动时或夜间平卧时为重,休息或坐起后减轻,可能为肺循环淤血,肺毛细血管血量和压力增高引起。
咳血痰可能为肺动脉高压引起支气管内膜微血管破裂所致。
因此,咳嗽是心力衰竭早期症状之一,常出现于心力衰竭其他征象之前。
3.心率增快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先兆,如心率加快超过平时20次/min以上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应作早期心力衰竭的处理。
如有房室传导阻滞或用洋地黄制剂的患者不能以以上标准,应作全面观察。
4.头晕、疲乏或无力,常是老年人心力衰竭首发症状,甚至出现神志恍惚,反应迟钝等,应引起重视。
5.上腹胀痛、肝区隐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出现时,常是右心衰早期表现。
有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使心血管症状不明显。
6.心脏病患者如有颈静脉搏动增强或下肢轻度浮肿,或夜尿增多及体重增加,常是右心衰的早期表现。
二、用药指导1.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用量的个体差异大,且治疗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故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
老年患者用洋地黄制剂时要慎重,剂量要小,如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眩晕、视觉改变等临床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2.利尿剂;应用利尿剂后要密切观察尿量,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大量利尿者应测血压、脉搏和抽血查电解质,观察有无利尿过度引起的脱水、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尤其是应用排钾利尿剂后有无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低钾表现。
心衰病人的急性病情处理与紧急护理技巧

心衰病人的急性病情处理与紧急护理技巧心衰是一种影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的慢性疾病,严重阻碍了血液在身体各部位的循环。
当心衰患者出现急性病情恶化时,需要紧急的护理干预。
本文将介绍心衰病人的急性病情处理和紧急护理技巧,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在紧迫的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I. 急性病情识别与评估心衰病人的急性病情往往表现为下列症状:呼吸困难、发绀、水肿加重、胸痛、心悸和乏力加重。
当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进行病情识别与评估,以便采取正确的护理行动。
A. 病情识别1. 呼吸困难: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是否异常。
注意是否伴有咳嗽和咳痰等症状。
2. 发绀:检查病人口唇、淤血、指甲床和皮肤颜色是否发绀,表示氧合状况不佳。
3. 水肿加重:观察病人四肢和面部水肿情况,注意水肿程度的变化。
4. 胸痛:询问病人是否出现胸痛,并观察疼痛位置和程度。
5. 心悸和乏力加重:询问病人是否出现心悸和乏力症状,并观察疲劳程度的变化。
B. 病情评估根据病情识别的结果,护士和医护人员可以进行更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血压:测量病人血压,以了解心脏泵血能力是否受损。
2. 心率:评估病人的心率是否过快或过慢,以及心律是否不齐。
3. 体温:监测病人体温,排除感染等其他可能引起急性病情恶化的因素。
4. 血氧饱和度: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检测病人的血氧水平,对呼吸功能进行评估。
5. 尿量:观察病人的排尿情况,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II. 急性病情处理A. 氧气给予心衰病人急性病情恶化往往伴随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此时需要给患者及时提供氧气。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或面罩,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B. 体位调整急性心衰病人通常会出现水肿加重,此时适当调整体位可以缓解患者不适。
可以让患者坐起或半卧位,减少水肿对呼吸道的影响,提高患者通气效果。
C. 心脏监测针对心衰病人的急性病情,心电监护是必不可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护理要点。
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5月—2011年10月收住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被确诊为心力衰竭的60例患者,通过对心衰进行护理观察治疗的效果。
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和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反馈,60例患者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对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仔细的观察,制定切实合理的护理措施,帮助减轻使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血管扩张剂;心力衰竭;护理措施;观察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频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一种病情较为严重,病死率较高的常见老年疾病,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原理是通过扩张外周阻力和容量两大血管从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减低对心肌氧量的消耗,有助于对心脏功能的改善,在治疗中度、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疗效更为显著[1]。
但还应该注意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应该注意预防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收住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被确诊为心力衰竭6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3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分布在40-75岁,平均年龄为(57.5±5.36)岁。
研究对象中患有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为28例,患有心肌病的患者为8例,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15例,患有顽固性充血性的心力衰竭患者为9例;使用酚妥拉明药物治疗的患者为25例,应用硝酸甘油治疗的患者为30例,使用硝普钠为5例。
1.2方法
1.2.1用药方法
酚妥拉明、硝普钠两种药物给药途径都是静脉滴注,滴注硝酸甘油的患者有35例,在舌下进行含服的患者有10例,在使用两种药物的过程中全部患者必须进行静脉推注利尿剂20mg/d。
1.2.2护理方法
帮助病人完成舒适的体位,依据不同患者水肿程度的不同适当的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并且记录出入量,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该项操作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和
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必须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每日摄入量不得超过5g。
同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心衰情况控制活动。
对于便秘患者避免大量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以应用缓泻剂帮助患者有效排便,均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做准备。
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走势,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等基本生命特征,在起初用药的2h内必须每30min记录观察的结果,15-30min/次测量血压,在用药前后的5-10min测量心率的变化情况。
严把用药关,血管扩张剂在使用过程中依据病情的变化对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操作,同时结合对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和监测,及时调整药品剂量,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心力衰竭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的恐惧、焦虑等压力,患者不能够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上也需要他人的帮助。
因此,要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心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药物效果的更好发挥。
1.3临床观察指标
医护工作者在对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必须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所产生的副作用,同时对患者使用药物期间的一般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检测的内容包括:第一,评估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脉率、血压、是否存在交替脉,皮肤粘膜是否存在发绀以及发绀的程度等基本体征;第二,心脏是否发生改变,发生增大,心尖波动所在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等;第三,是否出现颈静脉怒张现象,以及肝脏的大小、水肿程度和部位、质地、是否存在胸水症等情况的发生[2]。
2.结果
经过对60例被确诊为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进行疗效分析和观察结果显示,护理工作者加强对患者的评估,掌握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状况的变化,在使用药物的过程前、中、后都实行对患者严密监测和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最终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
3.结论
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紧密的将临床观察贯穿在每个护理操作中,密切监测药品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才能够避免
更好的实现对病人健康的整体支持与护理。
常用的治疗心力衰竭的血管扩张药物有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其临床应用,观察要点以注意事项如下:
第一,酚妥拉明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心脏的后负荷为主的α受体的阻滞剂,通过对小动脉进行扩张,在强化心肌的收缩力同时减低对外周的阻力,心输出量得到提高,心肌对氧的消耗量也减低了,是临床上最常见用于治疗急性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效果显著。
但是在应用药物的过程中仍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并随时记录尿量。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对用药三个阶段即用药前、用药中、用药后进行心率的测量,保证平均心率分别维持在130次/min,140次/min,120次min 上下变动,记录尿量的变化也控制在20ml/h,30ml/h,30ml/h,护理工作者还应该在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药液的漏出[3]。
第二,硝酸甘油的药用作用,主要是减低心脏的前负荷为主的治疗药物,通过对小动脉和静脉的扩展为主要机制,给药途径可以静脉滴注5—10mg/d,但每日只有一次,也可以舌下含服0.3—0.6mg/次,效果不显著时可以重复使用。
由于硝酸甘油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血压的改变,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在输注液体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与观察,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依据血压变化的状况对其滴注的速度进行适度的调整。
第三,硝普钠的主要作用是对心赃的前后负荷起到减低的作用,可以同时实现对小动脉和静脉的全部扩张。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硝普钠。
在用药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要明确该药的不良反应表现在容易引发反跳性的高血压、代谢性的酸中毒和水肿的发生,因此应该对病人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
观察主要包括,在输液前对患者的基本概况进行评估,听诊肺部湿罗音。
静脉滴注过程中应该首先以小量开始,之后5min增加一次剂量(5-10μg/min),再依据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增加剂量最高可加至100μg/min。
还应注意硝普钠溶液在遇到光时铁离子发生转变由高铁转为亚铁离子,转换成为具有毒性物质的氰化物。
还应该注意在配置完成8h以后失去药品的疗效,因此,在静脉滴注
时必须避光保存,做到现配现用。
综上所述,血管扩张剂应用在治疗心力衰竭中,配合规范细致的护理措施和严谨的临床观察,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做好基础的护理和观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继艳,余翠玲.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中国
民康医学.2010,10(15):69-93.
[2]刘小赟.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
育.2011,09(10):155-169.
[3]陈玉卿,何文芳.舒适护理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J].2008,10(24):15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