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归纳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归纳【疏理知识、归纳要点】光合作用概念: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条件:光能、叶绿体。
场所:含叶绿体的细胞。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
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包括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和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
意义:为生物提供营养、氧气、能量来源,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
应用: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利用率。
呼吸作用概念:生物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场所:是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
原料:有机物、氧气。
产物:二氧化碳、水。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意义:释放的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动物还用于维持体温。
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呼吸作用。
【问题辨析与训练】1、自然条件下提高温室蔬菜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氧气。
B、增加二氧化碳C、增加水。
D、增加温度辨析:提高产量需要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多,条件要光照、二氧化碳和水,温室内更需要补充二氧化碳,应该选B。
2、粮库内的环境应该是()。
A、干燥、高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B、潮湿、高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C、干燥、低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D、潮湿、低温和空气流通的地方。
辨析:保存粮食种子的条件是干燥、低温和通风,抑制呼吸作用,应该选C。
3、在同一植株上分别于早晨、傍晚、深夜摘取同一部位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较深。
D、三个圆片的蓝色深浅相同。
辨析: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越多,遇碘蓝色越深,夜晚呼吸作用时间越长,消耗淀粉越多,遇碘蓝色越浅,应该选B。
4、叶进行光合作用所需气体进出的结构是()。
A、导管。
B、筛管。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

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指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一、生物光合作用生物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光能的参与,因此只能在光照的条件下进行。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这个方程式表明,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这个过程中,光能被植物吸收,然后通过光合色素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最终形成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氧气是一个副产物,它被释放到空气中,供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
生物光合作用是生命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
它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还能够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氧气。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帮助维持了地球上的氧气含量,保持了生态平衡。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只能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这个方程式表明,在有氧的条件下,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个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这个能量被生物利用来维持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它能够为生物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能量,这个能量被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过程,如运动、生长、代谢等。
三、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中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关系。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为其他生物进行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气。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生存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而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本文将分别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进行归纳和介绍。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1.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化有机物质来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
2.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通过线粒体内的呼吸链,有机物质被氧化,产生大量的能量,以供细胞使用。
3. 呼吸作用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呼吸链。
糖解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酸,产生少量的能量。
Krebs循环是将乙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能量。
呼吸链是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供细胞使用。
二、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1.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物圈中能量流动的基础过程。
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合成有机物质。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光合体中,利用光能将光合色素激发,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
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1.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而在夜晚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依靠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产生能量。
2.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产物互为反应物。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呼吸作用所需的,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能量平衡。
当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过剩时,植物会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多余的能量;当光合作用的能量不足时,植物会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产生额外的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中两个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它们在生物界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定义、发生地点、反应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原核生物(如蓝藻、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支撑生物圈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1. 发生地点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特别是叶片的叶绿体细胞内。
2.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能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1)光能反应光能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中。
当叶绿体受到光照时,光能被捕获,通过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能反应产生的化学能以ATP和NADPH的形式储存起来,为下一阶段的反应提供能源。
(2)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暗反应利用光能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其中,葡萄糖是暗反应的最终产物,同时还生成了氧气。
3.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不仅使植物能够生长和繁殖,还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来源。
同时,光合作用还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气体组成。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1. 发生地点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2. 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呼吸作用包括三个阶段:糖解、解酸和氧化磷酸化。
(1)糖解糖类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产生能量和一定量的ATP。
(2)解酸在解酸过程中,糖分解产物进一步氧化,并且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和NADH。
(3)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呼吸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
通过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产生更多的ATP和水。
3. 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呼吸作用是维持生物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
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生物体能够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生殖等。
植物三大作用知识点归纳

植物三大作用知识点归纳植物的三大作用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转化作用。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植物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利用其在叶绿体中进行化学反应,最终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也是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得以维持的基础。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能量,提供自己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能源。
2.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3.光合作用还能够合成植物所需的有机物质,例如葡萄糖、淀粉等,以供植物生长和运动的需要。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与动物一样,植物也需要能量来进行生长、繁殖和维持生命活动等。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与氧气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呼吸作用能够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能量,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呼吸作用是一种供能过程,这意味着呼吸作用是有损耗的,植物通过消耗有机物质来获取能量,因此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来再生有机物质。
3.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仅发生在夜间,而且在白天光合作用进行时也同时进行。
三、转化作用转化作用是指植物对外部刺激的响应和适应过程,包括光变性、温度变性、重力变性、水分变性等。
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刺激植物产生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植物能够通过转化作用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响应,例如在强光下调整叶片的角度,以减少光照强度对叶片的伤害。
2.植物的转化作用可以通过细胞和基因的活动来发生,例如在寒冷条件下,植物的细胞会产生一种叫做抗冷蛋白的物质来提高其耐寒性。
3.转化作用还可以通过植物体内的调节机制来实现,例如植物会通过开启或关闭气孔来调节水分蒸腾,以适应不同的水分环境。
综上所述,植物的三大作用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转化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在生物学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重要性进行总结。
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蓝藻菌、原生生物等光合有机体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光反应和暗反应三个过程。
1. 光能捕获: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且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主要是蓝色和红色的光线。
这些光线被吸收后,能量会转化为植物细胞中的化学能。
2. 光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系统中。
在这个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光反应,光合有机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生成氧气。
同时,还形成了一种高能化合物,即三磷酸腺苷(ATP)。
3. 暗反应:暗反应是在光反应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利用光合有机体在光反应过程中生成的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
暗反应主要是卡尔文循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合成出有机物。
光合作用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能量,还能产生氧气,并且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分为细胞内呼吸和细胞外呼吸两个阶段。
1. 细胞内呼吸:细胞内呼吸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它由三个主要阶段组成: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如葡萄糖等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在线粒体中生成较高能量的化合物ATP。
2. 细胞外呼吸:细胞外呼吸是细胞内呼吸的延伸,发生在细胞外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被输送到全身各部分,供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体所共有的过程,它不仅在供能方面有重要作用,还在有机物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一种作用。
2、呼吸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氧合作用、氧化还原反应和三碳(糖)酸循环。
3、氧合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氧与有机物的氢结合,产生水和活性碳酸根,放出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细胞内氧化有机物,消耗氧,释放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5、三碳酸循环是指在呼吸中水分子拆分,产生二氧化碳,消耗多种烃、酮和醛,放出能量的一种生物反应。
二、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作用下,将水分子拆分,同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一种重要生物作用。
2、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包括光捕猎反应,光补充反应,光水分解反应以及光照脱碳反应四个步骤。
3、光捕猎反应是指植物质细胞内的光合系统将外界的光能转换成生物的化学能的一种反应。
4、光补充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捕猎反应获得的光能,运用ATP 和NADPH将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一种反应。
5、光水分解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分子拆分成氢和氧的一种反应。
6、光照脱碳反应是指植物利用光能把光合作用脱离反应和光补充反应产生的有机物,放出大量能量的一种反应。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自然界中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指将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以下是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膜上,主要包括光合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合光反应是指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通过光能激发叶绿体色素分子,产生高能电子和氧气。
其中,光合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光合光反应主要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传递和光合电子传递三个过程。
光能捕获是指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激发电子跃迁到高能态。
光化学传递是指激发电子通过传递分子链,最终被载体分子接受。
光合电子传递是指高能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上传递,最终用于合成有机物和生成ATP。
4.暗反应是指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暗反应主要包括碳同化和C3和C4途径两个过程。
碳同化是指在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通过碳酸化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碳水化合物。
C3和C4途径是植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
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是通过氧气氧化有机物质,释放出能量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糖类有氧呼吸和脂类有氧呼吸。
糖类有氧呼吸是指糖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脂类有氧呼吸是指脂类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乳酸。
酒精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糖类被氧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4.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包括三个步骤:糖分解、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
糖分解是指糖类被分解成丙酮酸,进而通过三羧酸循环生成能量分子AT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基础知识篇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8世纪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3、叶绿体的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
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
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4、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占3/4,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素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占1/4,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黄色)
5.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1)试剂作用:无水乙醇(丙酮)提取色素
(无水乙醇也可用95%的乙醇+无水碳酸钠代替);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
(2)色素提取的原理: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3)色素分离的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的扩散快,反之,则慢。
(4)色素分离的方法:纸层析法
(5)色素含量:(看宽窄)>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6)色素溶解度:(滤纸上越靠上溶解度越大)胡>黄>a>b
(7)用在漏斗基部放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注意不是滤纸,干燥的定性滤纸用于层析)
(8)画滤液细线一次后,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
(9)叶片放置太久,提取液为黄绿色,层析结果是a、b带窄
研磨时未加SiO2,提取液为浅绿色,层析结果是各带都窄
研磨时未加CaCO3,提取的滤液是黄绿色,层析结果是a、b带窄
研磨时未加无水乙醇,提取液几乎无色,层析结果无色素带
一次加入大量无水乙醇,提取液为浅绿色,层析结果是各带都窄
6、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 反 应 阶 段 条件
光、色素、酶 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
变化
水的分解:H 2O → [H] + O 2↑ ATP 的生成:ADP + Pi → ATP 能量
变化
光能→ATP 中的活跃化学能 暗 反 应 阶 段
条件
酶、光反应产生的ATP 、[H]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
变化 CO 2的固定:CO 2 + C 5 → 2C 3 C 3的还原: C 3 + [H] → (
CH 2O )+C 5+H 2O 能量
变化
ATP 中的活跃化学能→(CH 2O )中的稳定化学能 总反应式 CO 2 + H 2O O 2 + (CH 2O )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 ,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外因:(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光
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 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CO 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
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增加。
(4) 水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
内因:(1)色素的含量
(2)酶的数量和种类
8、光合作用的应用:(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
光能
叶绿体 光 酶 酶 酶 ATP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二、能力提升篇
1.光合作用中C3、C5、[H]、ATP含量和(CH2O)合成量变化的四条曲线
(1)CO2供应不变
增强光照:C3减少,原因是:光照增强,产生的[H]、ATP增多,暗反应中C3还原加快,而CO2的固定不变,所以C3减少(注意从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答原因)(2)光照不变
2.光合速率的实验测定
(3)测定方法
①将植物(甲装置)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算呼吸速率
②将同一植物(乙装置)置于光下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计算净光合速率。
③物理误差矫正: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应设置对照实验,换成死
亡的同等大小的植物,其他条件不变
3.呼吸和光合作用中还原氢的产生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类囊体膜
呼吸和光合作用中还原氢的消耗场所:线粒体内膜、叶绿体基质
呼吸和光合作用中ATP的产生场所: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4.净光合指标:CO2吸收量、O2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真光合指标:CO2固定量、CO2消耗量、O2产生量、有机物生成量
5. O2释放速率或CO2吸收速率,其主体不同代表的含义就不同:
“细胞释放O2的速率”指的是净光合速率”
“叶绿体释放O2的速率”指的就是真正光合速率”
“细胞吸收CO2的速率”指的是净光合速率”
“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指的就是真正光合速率
6.
7.光和呼吸关系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