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电桥实验报告实验小结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桥电路的结构和原理。
2. 掌握电桥平衡条件的判断方法。
3. 学会使用电桥测量电阻值。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的仪器,它利用电桥平衡条件,即四个电阻两两串联、两两并联组成的电桥电路,通过调节其中一个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电桥平衡条件:R1/R2 = R3/R4其中,R1、R2、R3、R4 分别为电桥电路中的四个电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桥式电桥2. 待测电阻3. 电源4. 电流表5. 电压表6. 导线7. 电位器8. 电位计9. 万用表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将待测电阻接入电桥电路的R3位置。
3. 调节电位器,使电桥电路达到平衡状态。
4. 记录电桥电路中的四个电阻的阻值。
5. 利用电桥平衡条件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
6.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阻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电桥电路中四个电阻的阻值如下:R1 = 100ΩR2 = 200ΩR3 = 待测电阻R4 = 300Ω2. 电桥平衡时,调节电位器使电压表示数为零。
3.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R3 = R1 R4 / R2 = 100Ω 300Ω / 200Ω = 150Ω4. 将计算结果与实际阻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出了待测电阻的阻值,验证了电桥电路的平衡条件。
2. 实验过程中,电位器的调节对电桥平衡的判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要细心观察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电位器。
3. 实验结果与实际阻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a. 电桥电路中各元件的精度有限;b. 实验过程中,连接线路存在接触不良现象;c. 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误差。
七、实验结论1. 电桥电路可以有效地测量电阻值,具有较高的精度。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桥电路的连接,确保电路的正确性。
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电桥法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并了解电桥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电桥、标准电阻、待测电阻、电源、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
电桥是一种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仪器,利用电桥平衡原理,即在电桥四个电阻中,只要有三个电阻相等,就可以使电桥平衡。
当电桥平衡时,电桥上的电流为零,可以通过测量电桥中的电压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四、实验步骤
1.将电桥接上电源,调节电压使电流流过电桥;
2.将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接入电桥两端,调节电桥电位器,使电桥平衡;
3.记录电桥平衡时标准电阻的阻值;
4.更换待测电阻,重复步骤2和3,记录电桥平衡时待测电阻的阻值。
五、实验结果
标准电阻的阻值为10Ω,待测电阻1的阻值为20Ω,待测电阻2的阻值为30Ω。
六、实验分析
通过电桥法测量两个不同电阻的阻值,可以发现电桥的优点是准确度高、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广,适用于测量各种电阻值。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同电桥的灵敏度和测量范围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桥进行实验。
七、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电桥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了电桥法测量电阻的技能。
在实验中还发现了电桥的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对今后的实验有很大的帮助。
双电桥测低电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双电桥的原理和特点,掌握双电桥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测量低电阻的特殊性,学会消除接触电阻和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双电桥测量低电阻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双电桥是一种用于测量低电阻的电路,其原理是在电路中引入一个已知的标准电阻Rn和一个待测电阻Rx,通过调节电桥中的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到以下方程:I1R1 = I2R2I1R1 + I2R3 = I3Rx其中,I1、I2、I3分别为电桥中三个电流,R1、R2、R3为电桥中的电阻。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阻的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值。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双电桥实验装置2. 标准电阻Rn3. 待测电阻Rx4. 毫伏表5. 电流表6. 电源7. 导线8. 开关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双电桥实验装置,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调节电源电压,使电流表读数在合适的范围内。
3. 调节电桥中的电阻,使毫伏表读数为零,即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4. 记录此时电桥中的电阻值。
5. 将待测电阻Rx接入电路,再次调节电桥中的电阻,使毫伏表读数为零,即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6. 记录此时电桥中的电阻值。
7. 根据实验原理,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值。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标准电阻Rn的阻值为10Ω,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5Ω。
2. 电桥平衡时,毫伏表读数为0.1V,电流表读数为0.1A。
3. 电桥平衡时,电桥中的电阻值分别为:R1=5Ω,R2=10Ω,R3=10Ω。
4. 根据实验原理,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值为:Rx = Rn (I1R1 + I2R3) / I3 = 5Ω。
六、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双电桥可以准确地测量低电阻,误差较小。
2.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电桥中的电阻,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3.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电流和电压稳定,以减小误差。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双电桥的原理和特点,学会了双电桥的使用方法。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原理1.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了解电桥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1.2 实验原理惠斯通电桥是一种基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精密测量电阻的电路。
它由四个电阻组成,分别为R1、R2、R3和R4,其中R1和R3相等,R2和R4相等。
当电源接通时,电路中会产生一个电势差,使得桥臂上的电压相等。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V1 V2) / R1 = (V3 V4) / (R2 R3)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未知电阻Rx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源内阻、导线电阻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测量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校正。
二、实验器材与方法2.1 实验器材本次实验所需的器材有:惠斯通电桥电路、电源、万用表、导线等。
其中,惠斯通电桥电路由四个电阻组成,电源为直流电源,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和电阻,导线用于连接电路。
2.2 实验方法1) 将惠斯通电桥电路按照图示连接好,注意连接处要接触良好,防止短路现象的发生。
2)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其处于合适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电源电压应保持在5V左右。
3) 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桥臂上的电压,记录下测量结果。
由于电源内阻和导线电阻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的校正。
具体方法如下:a) 将万用表的量程调整为电压档位,选择合适的量程。
例如,如果测量范围为0-10kΩ,则将量程设置为0-10kΩ。
b) 用万用表测量R1和R2之间的电压V1和V2,记录下测量结果。
同样地,测量R3和R4之间的电压V3和V4,记录下测量结果。
c) 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出桥臂上的总电压V:V = V1 + V3 = V2 + V4。
d) 接下来,用万用表测量未知电阻Rx与其他已知电阻之间的电压差分压,例如:URx = (Vx V1) / (Rx R1),UR4 = (V4 V3) / (R4 R3)。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直流电桥方法测量给定电阻的阻值,并熟悉电桥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直流电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量电阻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桥平衡条件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
一个典型的直流电桥由四个电阻组成,分别是R1、R2、R3和Rx。
其中R1和R2称为标准电阻,R3称为电位器。
电桥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位器的电阻,使电桥两对端电压为零,即平衡状态。
根据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公式可得:R1 / R2 = Rx / R3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求解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通常会取多个平衡点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要求,搭建直流电桥电路。
2.通过调整电位器,使得电桥两端电压为零,记录下此时电位器的阻值。
3.重复步骤2,至少取三组平衡点,记录下每次电位器的阻值。
4.计算每次测量得到的待测电阻Rx的平均值。
5.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计算误差并分析原因。
实验数据和结果下表是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测量次数电位器阻值(Ω)待测电阻Rx (Ω)1 100 1002 105 1053 98 98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得到待测电阻 Rx 的平均值为101.00 Ω。
计算误差和分析假设标准值为100 Ω,根据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计算出相对误差:误差 = | (测量值 - 标准值) / 标准值 | × 100%= | (101.00 - 100) / 100 | × 100%= 1%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测量结果的误差为 1%。
这种误差可能来自于实验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接线不良、电源波动等。
结论通过直流电桥方法测量得到的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为101.00 Ω,相对误差为 1%。
这个结果与预期的标准值接近,说明实验的准确性较高。
但仍需注意实验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直流电桥电路并调整电位器,成功测量了给定电阻的阻值。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物理实验报告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物理实验报告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惠斯登电桥这个神奇的玩意儿!说到测电阻,很多同学可能一脸懵,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不过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保证让你轻松搞懂。
这可是个很实用的实验,能帮助我们了解电阻的本质,像个侦探一样,深入挖掘电阻的秘密。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这场科学之旅吧!2. 实验原理2.1 惠斯登电桥的构造惠斯登电桥,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就是一个四个电阻、一个电源和一个检流计组合的“桥”。
简单说,就是用两个已知电阻和一个未知电阻搭成的小“桥”,通过调整已知电阻的值来找出未知电阻。
这就像是在玩拼图,咱们得把电阻的数值拼凑起来,才能看出全貌。
2.2 工作原理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也不复杂。
通过调节已知电阻,让电桥达到平衡状态,检流计上的指针不再动,这时候就意味着电桥的电流相等,也就是我们要找的未知电阻的值。
这种“平衡”的状态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和谐,简直是个“和谐大使”啊!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好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实际操作了!首先,咱们得准备好惠斯登电桥的设备,确保所有的连接都没有问题。
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电源,最好是稳定的,别让它给你搞小动作。
电阻的选择上,咱们需要选一些合适的已知值,通常是小于或等于未知电阻的数值,确保实验能顺利进行。
3.2 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首先把电源接好,然后用调节电位器来调整已知电阻。
每次调整后,都要注意检流计的指针变化,这可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找到平衡点时,指针静止,恭喜你,这就是电桥平衡的瞬间!记录下此时的电阻值,算算电桥的电阻公式,便能轻松找到未知电阻的值。
整个过程就像在做一道美味的菜肴,慢慢调味,直到达到完美的口感。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结果分析完成实验后,拿到的数据要仔细分析哦!通常我们会发现,经过几次实验,得到的电阻值都是接近的,这就说明我们的实验是靠谱的。
这时候别忘了对比一下理论值和实验值,看看有没有偏差,哪怕差一点点也得认真对待。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电桥法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直流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2.掌握直流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方法;3.探究不同测量条件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直流电源、电桥、标准电阻、待测电阻、电阻箱、导线等。
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桥电路的相应接口;2.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尽量接近零,并固定滑片位置;3.加入标准电阻:在电桥电路上加入一个已知电阻的标准电阻;4.测量电阻:将待测电阻连入电桥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标准电阻使电流表示数最接近零;5.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标准电阻值、电阻箱设置值以及调节滑动变阻器时的示数;6.重复实验:根据实验需要,可以多次重复实验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未知电阻值的实验结果:根据电桥电路中的已知电阻值和相应示数,可以通过比值关系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值;3.讨论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实验中我们使用直流电桥法测量了一个未知电阻的值,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电阻值:1000Ω电阻箱设置值:50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示数:50我们通过计算得到的待测电阻值为:500Ω×1000Ω/50=1000Ω1.电桥电路的接线不稳定,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电阻箱的阻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3.实验中可能存在读数误差和实验操作误差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保持电桥电路的接线稳定,并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情况;3.实验中要仔细读数,减小读数误差的影响;4.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结论:。
实验报告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桥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通过调节电桥的参数以及观察电桥的平衡状态,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表明,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是非常有效和可靠的。
引言:电桥是电路中常用的实验仪器之一,用于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阻抗。
本实验采用了直流电桥法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在电桥电路中,根据电桥平衡的原理,调节电桥各参数,使其达到平衡状态,即可准确地测量待测电阻的值。
实验步骤:1. 搭建电桥电路。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相连,组成一条臂。
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桥的另外两条臂的电阻值与待测电阻的数量级相近。
2. 接通电源并调节电源电压。
确保电流的大小适中,以避免元件损坏。
3. 通过调节电阻箱中的电阻值,使得电桥进入平衡状态。
此时电桥两边的电压相等,电流为零。
4. 记录平衡时各参数的数值。
包括已知电阻值、电阻箱中电阻的值等。
5.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推导计算未知电阻的阻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记录以下数据:已知电阻值(臂1):R1 = 100Ω电阻箱中电阻值(臂2):R2 = 200Ω待测电阻值(臂3):R3 = ?经过调节电桥参数,我们发现在电桥平衡时,电阻箱中的电阻值为300Ω。
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得:R1 / R2 = R3 / R4R4 = R2 x (R3 / R1) = 200 x (R3 / 100)将R4代入平衡时的电阻箱电阻值,可得到未知电阻的阻值:300 = 200 x (R3 / 100)解得R3 = 150Ω因此,我们测得的未知电阻的阻值为150Ω。
误差分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电桥内部的电阻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其次,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测量数值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本实验中,我们尽量减小了这些误差的影响,但仍然需要在结果分析中考虑它们的存在。
结论:通过电桥测电阻的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出了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50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1、掌握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理解单臂电桥测电阻的“三端”法接线的意义;
2、掌握开尔文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熟悉综合性电桥仪的使用方法及电桥比率和比率电阻的选择原则。
实验原理
电阻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电阻的测量是基本的电学测量。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虽然原理简单,但有系统误差。
在需要精确测量阻值时,必须用惠斯通电桥,惠斯通电桥适
宜于测量中值电阻(1~106
Ω)。
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如图1所示。
标准电阻R 0、R 1、R 2和待测电阻R X 连成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
在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在对角B 和D 之间接检流计G 。
因此电桥由4个臂、电源和检流计三部分组成。
当开关K E 和K G 接通后,各条支路中均有电流通过,检流计支路起了
沟通ABC 和ADC 两条支路的作用,好象一座“桥”一样,故称为“电桥”。
适当调节R 0、R 1和R 2的大小,可以使桥上没有电流通过,即通过检流计的电流I G = 0,这时,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
电桥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
图6-l 惠斯通电桥原理图 态。
这时A 、B 之间的电
势差等于A 、D 之间的电势差,B 、C 之间的电势差等于D 、C 之间的电势差。
设ABC 支路和ADC 支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由欧姆定律得
I 1 R X = I 2 R 1 I 1 R 0 = I 2 R 2
两式相除,得
102
X R R
R R = (1)
(1)式称为电桥的平衡条件。
由(1)式得
1
02
X R R R R =
(2) 即待测电阻R X 等于R 1 / R 2与R 0的乘积。
通常将R 1 / R 2称为比率臂,将R 0称为比较臂。
2.双电桥测低电阻的原理
图1
单电桥测几欧姆的低电阻时,由于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约10-2~10-4Ω),已经不可忽略,致使测量值误差较大。
改进办法是将其中的低电阻桥臂改为四端接法,并增接一对高电阻(如图2)。
改用四线接法后的等效电路为图3。
r 1,r 2串联在电源回路中,其影响可忽略。
r 3,r 4接高电阻,其影响也可忽略。
实际的电路如图2。
由电路方程解得 )'
'
('''121221112x R R R R r R R rR R R R R -+++=
使r 尽量小,并将两对比率臂做成联动机构,尽量
使 12
'1
'
2R R R R = 则 CR R R R R X
==1
2。
数据表格:
测量对象 单电阻1 单电阻2 并联电阻 串联电阻 倍率C
1.00 1.00 1.00 1.00 3/R Ω 75.79 73.83 37.89 149.37 /x R Ω
75.79 73.83 37.89 149.37 Δ
0.1 0.1 0.02 0.1 Δn
3
3
1
1
实验步骤:
1、 按照实验电路图接好电路,选取比率为1.00;
2、 连接待测电阻;
图2
G
1 I 1
2 1
I 2
P 2
P ' 2 P ' 1
P 1
r R
1
C 2 2
C ' 1
' I 3 I 2
I 3
I 3
R X
E
R 2 R R ' R '
3、然后调节电阻,使检流计指零,记录实验数据;
4、然后改变接入电阻,依次为单个,并联,串联,记录数据;
5、整理好实验仪器;
6、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1、测量四种方法的接入电阻的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单电阻1:Δ仪=1*(0.05%*75.59+0.2%*75.59)=0.189;
单电阻2:Δ仪=1*(0.05%*73.83+0.2%*73.83)=0.184;
串联电阻:Δ仪=1*(0.05%*37.89+0.2%*37.89)=0.095;
并联电阻:Δ仪=1*(0.05%*149.37+0.2%*149.37)=0.448;
2、计算出相对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
则各电阻相对不确定度为:
单电阻1:
单电阻2:
串联电阻:;
并联电阻:
测量结果为:
=R±U
R
实
所以得到下表:
测量值单电阻1 单电阻2 串联电阻并联电阻
误差分析:
1、电桥灵敏度与检流计灵敏度成正比,检流计灵敏度越高电桥的灵敏度
也越高。
2、电桥的灵敏度与电源电压E成正比,为了提高电桥灵敏度可适当提高
电源电压。
3、电桥灵敏度随着四个桥臂上的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
随着的增大而减
小。
臂上的电阻值选得过大,将大大降低其灵敏度,臂上的电阻值相差
太大,也会降低其灵敏度。
4、还有一些也会造成实验误差,比如:电源电压不太稳定;导线电阻不能
完全忽略;检流计没有调好零点;检流计灵敏度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