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作业+课后检测作业含答案解析(课课练课时练家庭作业)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时练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国家)(作者)。
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是小说。
这部书是一个英雄战士谱写的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
()A.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体B.俄罗斯奥斯特洛夫斯基日记体C.前苏联高尔基自传体D.俄罗斯高尔基日记体2.下列关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
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再到经济恢复时期广国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B.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虻》,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C.由于解救朱赫来,保尔被关进了监狱、出狱后的保尔慌不择路,跳进了达雅家的花园。
后来保尔引导达雅加入苏维埃,最后两人结成夫妻。
D.保尔几乎完全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在极端用难的情况下,保尔开始了创作。
3.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它的一个主要主题是表现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
B.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在历练与考验中不断成长。
C.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大病初愈的保尔,在烈士墓前,面对自己的新生和烈士的英魂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深刻思考。
D.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4.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保夫鲁沙,你好!”A跟他并排走着,说,“老实说,我真没有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
难道你不能在现在的政府里找到一个比挖土好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了委员或是有了什么同样的职位了呢。
你的生活怎么搞得这样惨啊……”保尔站住了,惊奇地看了她一眼,说:“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
”他想了一想,才找到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六单元(测能力)(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能力)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奴隶(lì)槽枥(cáo)食不饱(shí)B.祗辱于(rǔ)尽粟(sù)一石(shí)C.骈死(pián)其真无马邪(yé)不以千里称也(chèn)D.食马者(sì)才美不外见(jiàn)策之不以其道(cè)2.选出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A.老有所养/养生送死B.天下为公/此为何若人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独子其子D.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才美不外见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之不能尽其材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只有让青春的枝头挂满梦想的花朵,才有人生金秋的收成。
②正因此,她成为无数诗人、文学家反复吟诵的旋律。
③青春,常常被赋予希望、阳光、激情、奋进、浪漫、诗意等内涵。
④做梦是青春最大的权利,哪怕这梦有时不知“天高地厚”,有时幼稚可笑,但因是青春之梦,谁也不会太计较。
⑤青春是人生旅程中最美丽的风景,也是多梦的季节。
A.②④①③⑤B.③②⑤④①C.③⑤①④②D.②⑤①④③6.默写。
(6分)(1)《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作业本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作业本答案第六单元人教版的教科书分为人教大纲版(人教老版)和人教版。
人教版教科书包括了中消协各科目的课本。
以下是今日为大家细心预备的: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语文〕〔作业〕本答案,欢迎参考阅读!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作业本答案如下:(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12 . ( 1 )水中高地(2 )遮掩缠绕(3 )突然(4 )轻快灵敏的样子(5 )悲伤的样子(6 )跟着同去的3 ( 1 )永州八记(2 )韩愈欧阳修王安石XX轼4 ( 1 )非常(2 )映(3 )像狗牙那样(4 )凄清5 . D6 . ( l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似乎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2 )顺着水潭向XX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7 .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8 ( 1 )于是(2 )最美的地方(3 )优美(4 )担任9 占老的树木高大茂盛,很多树的树龄约有两三百年了。
10 。
群山、古木、双瀑、慈溪等。
11 .柳宗元参加改革,失败被贬,心中喷慈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隋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清,但这种快乐毕竟是临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悲伤、悲凉的心隋便会流露出来。
27 岳阳楼记2.( l )及、到(2 )景象(3 )详尽(4 )虽然如此,那么(5 )尽(6 )降职远3 . C4 . (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 )气蒸XX梦泽波撼岳阳城5 ( 1 )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2 )迫近(3 )日光( 4 )停留(5 )全(6 )持执6 .7 . ( 1 )这样进人朝廷做官也忧虑,辞官隐居也忧虑(2 )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8 . ( 1 )阴暗凄凉悲(2 )晴朗秀丽喜9 . ( 1 )走访(2 )看(3 )更加(4 )小河10 . C11 .光与影在门窗之间交叉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为宜人秀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班级姓名学号一、课内部分(69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0)(1)伐竹取.道(2)水尤清冽.(3)参差披拂(4)日光下澈.(5)俶尔..不动..远逝(6)佁然(7)犬牙..差互(8)乃记之而去.(9)悄怆..幽邃(10)隶.而从者2.解释下列每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16)(1)清A、水尤清冽B、以其境过清(2)乐A、心乐之B、似与游者相乐(3)可A、如鸣佩环B、竹树环合(4)为A、全石以为底B、为为坻,为屿(5)以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C、全石以为底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6)而A、乃记之而去B、潭西南而望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4)(1)皆若空游(2)俶尔远.逝(3))潭西南而望(4)斗.折蛇行(5)凄神寒.骨(6)策.之不以其道(7)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翻译句子。
(15)(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3)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根据提示写出课文原句(4)(1)《与朱元思书》以“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写水的清澈,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二、课外部分(31分)石渠记(柳宗元)自渴⑪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⑫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⑬,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泓⑮,昌蒲被之,青鲜(6)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7),可列坐而庥(8)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9),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10)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11)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13)渠至大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piāo yí (2)liú shì(3)zhě zhòu (4)xié dài (5)jié nàn (6)zhì mì(7)zhuī sù (8)tiān yī wú fèng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2):随身带着。
(3):不能弄明白的事物。
(4):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5):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幅画原已破损,但经过郑师傅一天的精心修补和整理,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破旧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B.古生物学家发现原始人类遗骸化石,时间可追溯到180万年前,这表明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当时生活在该区。
C.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才让人感受到其真正的意义;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才让你我懂得时间之于生命的重要。
D.麦收时节,某市农业部门组织了近百名农机具修理能手奔赴田间地头,在这些修理能手的妙手回春之下,一批受损收割设备重新恢复了麦收作业。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森林扑火实战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演练提升森林防火指挥员和队员们的实战能力。
B.进博会不仅是采购、交易、洽谈、合作的舞台,更是观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措施成果及走向的窗口。
C.2019 年中国科幻产业总产值达658.71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D.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B.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属于科普作品。
C.《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板块构造”学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同学们,你们是否在为课后练习而懊恼呢?不消担心,以下是语文课后练习频道为您搜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答案,供您参考学习!26课小石潭记一1冽缀澈2(1)向西,往西。
(2)以……为乐(3)在空中(4)像北斗星一样。
像蛇一样(5)像狗的牙齿一样。
(6)格外。
3(1)清澈。
凄清,冷清。
(2)以……为乐。
欢乐。
(3)大约。
可以(4)游动。
游玩。
4略。
5略。
二(一)6说明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
7清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突出了潭水的清澄。
8用鱼的活跃之态,衬托人的快乐。
9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
10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表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惨的表情又会流露出来。
(二)11 (1)边际。
(2)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3)俯(4)小竹子。
12(1)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那些竹木分布疏密有致、凹凸参差。
(2)(上天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13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
14以佳胜之地被埋没比方本身徒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横遭斥逐,蛰居蛮荒,英雄无用武之地。
抒发了作者凄苦、忧伤、愤懑不平的感情。
27课岳阳楼记一、1A2(1)降职或远调。
(2)胜景,好景色。
(3)虽然如此,那么。
(4)边际。
(5)日光。
(6)放晴。
(7)逼近。
(8)日光。
3(1)“具”通“俱” 全,皆(2)“属”通“嘱” 嘱咐4(1)顺利。
通向。
(2)有时。
或许,也许。
(3)怎么,哪。
什么。
(4)看。
景象。
5略6略7(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一)8唐贤今人诗赋。
部编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作业+课后检测作业含答案解析(课课练课时练家庭作业)

部编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堂作业+课后检测作业含答案解析(课课练课时练家庭作业)《庄子》二则(一) 北冥有鱼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míng) 鲲.(kūn) 徙.(xǐ) 抟.扶摇(tuán)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2)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①其名为.鲲(叫作)②化而为.鸟(成为)(3)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②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其①其.名为鹏(代词,它的)②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③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5)而①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②怒而.飞(连词,表修饰)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 D.似与游者相乐6.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7.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过关练习(含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过关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一、知识积累1.文学常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_________》,庄子,名_________,宋国蒙人,_________时期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______________的著作。
他与老子并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_____________梁:_____________(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从容: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_____________安:_____________(4)固.①不知子矣;子固.②非鱼也固①:_____________固②:_____________(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_____________(6)请循.其本循:_____________(7)汝.安知鱼乐汝:_____________(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_____________ 既: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
⑴之:①鲲之.大(__________________)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__________________)③我知之.濠上也(__________________)④是鱼之.乐也(__________________)⑤子之.不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⑥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__________________)⑵其:①其.名为鲲。
(__________________)②不知其.几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④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__________________)⑤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⑥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_____)⑶而:①化而.为鸟(__________________)②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二则(一) 北冥有鱼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北冥.(míng) 鲲.(kūn) 徙.(xǐ) 抟.扶摇(tuán)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2)亦若是.则已矣是:这样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冥”同“溟”,海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2)为①其名为.鲲(叫作)②化而为.鸟(成为)(3)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②鹏之.徙于南冥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其①其.名为鹏(代词,它的)②其.视下也(代词,代大鹏)③其.正色邪(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5)而①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②怒而.飞(连词,表修饰)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 D.似与游者相乐6.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7.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题目是编者加的。
(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扶摇直上、鹏程万里。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作者主要通过鲲鹏变化、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9.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示例】①在想象中夸张。
如对鲲、鹏形象的描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②在想象中对比。
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恃的道理。
③在想象中寄寓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10.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
请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示例】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只有遵守法纪,懂得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的空间和生活。
三、拓展训练【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①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注释】①斥鷃:斑鸠之类的小鸟。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志.怪者也志:记载(3)去以六月息.者也息:气息,这里指风(4)此亦飞之至.也至:极点12.翻译下列句子。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2)此小大之辩也。
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13.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鹏和斥鷃的形象。
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鹏有崇高理想,“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追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
斥鷃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目光短浅,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
附【乙】文参考译文:穷发(沙漠)的北边有一片海,叫作天池。
有一种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身长的,它的名字叫鲲。
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翅膀就像垂在天边的云,乘着旋风,像蜷曲的羊角一样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青天,这样以后准备南飞,要到南海去。
斥鷃嘲笑它说:“你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腾空而上,不过几仞(一仞为八尺)就下来,飞翔在蓬草、蒿草之间,这样的飞翔也是快活到了极点啊。
你将飞往什么地方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濠.梁(háo) 鲦.鱼(tiáo) 循.其本(xún) 汝.安知鱼乐(rǔ)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安.知鱼之乐安:怎么,哪里(2)固.不知子矣固:本来(3)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完全,肯定(是这样)(4)请循.其本循:追溯3.翻译下列句子。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肯定是这样!(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再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解析: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从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心境。
6.这一场辩论中,你欣赏庄子还是惠子?为什么?【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话语中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
三、拓展训练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为相。
②国:国都。
③练食:干净的竹米。
④醴泉:甘美的泉水。
⑤吓:拟声词,发怒时的叫声。
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庄子往见.之见:拜访(2)或.谓惠子曰或:有人(3)非练食不食.食:吃(4)非梧桐不止.止:停止,休息8.翻译下列句子。
(1)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干净的竹米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现在你想用你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我吗?9.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子恐”的原因。
因为有人对他说,庄子是来代替他当梁国宰相的。
(意对即可)10.庄子所讲故事中的“鹓”“鸱”“腐鼠”分别指什么?庄子,惠子,惠子的相位。
11.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意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鄙视权贵,视高官厚禄如粪土的性格。
附参考译文: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拜访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庄子)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吗?鹓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干净的竹米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从它上方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
现在你想用你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我吗?”《礼记》二则(一)虽有嘉肴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旨.(zhǐ)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弗.食弗:不(2)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3)不知其善.也善:好(4)教然后知困.困:困惑(5)然后能自反..也自反:自我反思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5.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C)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弗食,不知其.旨也C.其.此之谓乎 D.弗学,不知其.善也(解析:C项“其”是副词,表推测,大概。
其他三项均是代词。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
(3)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7.填空。
(1)《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正义》。
《礼记》,相传是西汉(朝代)经学家戴圣(作者)编纂的,是战国至秦汉(时期)间儒家(学派)论著的汇编。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也。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什么问题?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9.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接着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教学相长”的中心论点。
10.“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作为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
11.学完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示例】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