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长沙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基础理论、学习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创新精神、社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3.掌握本专业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量等基本能力;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产品结构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设计实施能力;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系统测量控制分析能力;7.具有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
8.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及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相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学分:191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堂教学计划课外实践教学计划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课程类别课程属性学时学分学分比例%课堂教学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必修1059 66.5 46.2%选修128 8.0 5.6% 专业基础教育平台必修416 26.0 18.1%选修160 10 0 6 9% 专业教育平台必修376 23.5 16.3%选修160 10.0 6.9% 合计2299 144 0 100% 学分比例:公共基础教育平台51.7%,专业基础教育平台25%,专业教育平台23.3%课外实践教学课程属性学分学分比例%拓展创新 4.0 8.5% 合计47 0 100%学分比例:基本能力91.5%,拓展创新8.5%合计学分合计:191;学分比例:理论教学68.1 %,实验教学7.1%,课外实践教学24.8%必修83.2%,选修16.8%必修学期 (周) 学时分配表学期类别1 2 3 4 5 6 7 8 课堂教学(周学时) 22 27 23 23 14 12 8 0 课外实践(周) 2 5 2 4 2 6 7 1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 普高生源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工程师素质,能在机械制造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技术的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和应用能力;2.具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5. 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7.能充分利用中外文图书、期刊和网络等资源,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8.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工程师综合素质,在本专业范围的职业技能中,有一种职业技能达到中级技术以上水平或者获得一种相关资格证书。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五、核心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数控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六、课程结构体系中学分学时分配、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政策(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等课外学分6学分。
七、课程设置计划安排表八、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安排表。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在空中飘荡。
回忆起这十年,仿佛一幅幅画面在我脑海中闪现,那些方案写作的经验就像一串串珍珠,串联起我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刻理解。
一、专业定位与发展目标我们要明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定位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立足学院特色,发挥学科优势。
1.专业定位(1)立足学院特色,发挥学科优势;(2)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发展战略;(3)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发展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知识;(2)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1)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基础知识;(2)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工程能力;(3)加强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领域;(4)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2.实践教学(1)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水平;(2)开展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3)组织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4)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科研活动。
3.国际交流与合作(1)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2)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国际化教学能力;(4)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基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4)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概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以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专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我们的专业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2.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人才;3.培养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4.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的人才。
三、培养内容1.基础学科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科学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3.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机械系统动力学、机器视觉与图形识别、自动控制原理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4.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四、实践教学1.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解;2.实习:学生将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制造项目的能力。
五、培养模式我们采用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评估与管理我们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和管理体系,包括学科竞赛、活动评估、实习评估等。
通过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七、教学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机会。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份重量级的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作为一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将用意识流的方式,给大家呈现这份方案。
咱们来说说这个专业的背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听着就挺高大上的吧?这个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那怎么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呢?咱们这就开始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一、人才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2.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4.培养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二、课程体系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储备;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现代制造技术、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生产过程自动化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前沿技术;4.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实验、实习、创新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5.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人文、艺术、科技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实践教学体系1.实验教学:设置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2.实习教学:安排企业实习、校内实习等,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提高职业素养;3.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企业导师制: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四、人才培养模式1.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2.实施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发挥个人特长;3.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强化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
五、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4.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
【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关键字】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080301)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及自动化领域的根底知识、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思想品德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昌盛繁荣、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遵纪守法的良好素养和道德品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具有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的根底理论,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根底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根底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根底、自动化根底、机械工程材料、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根底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以冶金机械方向为主的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应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基本体育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强体魄,提高心里素质、审美情操,保证身心健康。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号:0803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能在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机电设备的控制监护,或在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传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及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重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机电设备控制监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经济管理、法律、国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机械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
具有工程及设备的管理、安全、质量和效益观念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6。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7. 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三、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四、主要课程 学位课本专业设置学位课16门次(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培养计划一览表中以☆标注).主要课程有: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型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和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介绍基本的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2)大学物理: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物理学知识,为后续的机械原理和电气控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3)工程图学: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能力,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材料力学: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为机械设计提供材料选择和分析的基础。
2. 专业课程(1)机械原理: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和运动原理,培养学生进行机械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机械制造工艺学:介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制造工艺分析和优化能力。
(3)自动控制原理: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设计和控制的能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能力,包括CAD、CAM等软件的应用。
3. 专业选修课程(1)机器人技术:介绍机器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数字化制造技术:介绍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制造系统设计和管理的能力。
(3)智能控制技术:介绍智能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实习实训,通过在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选择一个具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机械设计或制造项目,完成设计方案、制造和测试等工作,并撰写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机械设备应用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运行管理、应用研究、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公路、港口、市政、建筑、制造企业等部门从事机械设备的管理、运用、控制、设计、机械化施工管理、产品研发以及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二、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必需的制图、计算、试验、测试、工艺等基本技能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相关科研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6.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了解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
8.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四、主要课程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工程机械底盘、现代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械电子学、机制工艺学、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CAD/CAM
五、主要实践环节(见附件2)
军训、金工实习、工程机械现场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毕业学分
学生毕业时要求修满168学分,其中6学分用于修读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程。
1.工程机械方向
必修:99学分(59%)
理论教学全校性选修课:6学分(3.6%)毕业学分168学分132.5学分选修:33.5学分(19.9%)
(不含第二课堂10学分)(78.9%)其他选修课:27.5学分(16.3%)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5.5学分(21.1%)
2.机电一体化方向
必修:100学分(59.6%)
理论教学全校性选修课:6学分(3.6%)毕业学分168学分133学分选修:33学分(19.6 %)
(不含第二课堂10学分)(79.2%)其他选修课:27学分(16%)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5学分(20.8%)
备注1:全校性选修课程(指人文与科学类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
其中“大学应用语文”(1.5学分)和公共艺术类课程(2学分)为限选课程。
公共艺术类课程包括《美术鉴赏》、《书法鉴赏》、《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课程,本专业学生必须修读其中1门鉴赏课程。
备注2:其他选修课是指除全校性选修课以外的所有选修课(含限选课)。
七、第二课堂活动要求
学生至少获得10学分方可毕业。
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见《长沙理工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暂行办法》(长理工大教[2008]34号),其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0.5学分)等课学分记入第二课堂。
八、弹性学习年限
3~6年。
九、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十、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见附件1)
十一、辅修专业(见附件3)、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见附件4)
附件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
1.1工程机械方向
1.2机电一体化方向
附件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2.1工程机械方向
2.2 机电一体化方向
附件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辅修教学计划3.1 工程机械方向
3.2机电一体化方向
附件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4.1 工程机械方向
4.2 机电一体化方向
制订人:李旭宇何志勇审核人:龙春光
汽机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长沙理工
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