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航天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合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分析、表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爱国敬业、诚信务实、身心健康,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具备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可在航空航天、机械、建筑、动力等工程部门及研究单位从事设计和力学分析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模能力;3.掌握以航天工程为背景的工程力学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4.具有初步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能力;5.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使用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心,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7.熟悉各类基本力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工具;8.了解工程力学的理论前沿、发展趋势以及行业需求;9.具有初步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力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理论力学I、材料力学I、弹性力学I、流体力学、结构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等八大主干课程。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9.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7.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7.5学分,实践环节 35.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

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
以下是 7 条关于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的内容:
1. 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那可是牛得很啊!就好比给你打造了一双翅膀,让你能在科技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你看那些从这里走出去的学长学姐们,在各个领域闪闪发光呢,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你不想拥有这样厉害的翅膀吗?
2. 哇塞,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真的超棒!就像是给你配备了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无数知识和技能的大门!想象一下,你在课堂上学习先进控制理论,在实验室里捣鼓各种高科技设备,多酷啊!难道你不心动吗?
3. 嘿,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简直太赞啦!就好像是踏上了一条铺满黄金的成长之路!老师们超级负责,同学们也都很厉害,互相学习进步多快呀!你还在等什么呢,还不赶紧来这条黄金路上走一走?
4. 天呐,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厉害得不行!好比是坐着火箭冲向成功的未来呀!在这里,你能学到最前沿的技术,能参与各种实践项目,这难道不是你一直渴望的机会吗?
5. 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可太有意思啦!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惊喜的魔法屋!一会儿是机器人实验,一会儿是智能系统设计,每天都有新发现!你不想进来探索一番吗?
6. 哎呀呀,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真的绝了!如同给你开启了一道通往辉煌的大门!丰富的课程,优秀的师资,还有超多的实践机会,这一切不正是你梦寐以求的吗?
7. 哇哦,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那叫一个厉害!简直就是引领你走向卓越的灯塔!在这里,你会挖掘出自己无限的潜力,会收获满满的成就!还不快来亲身感受一下?
我的观点结论:哈工程自动化培养方案非常出色,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异的学习资源,值得大家选择和期待!。
哈工大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本科

列入为国家重点建设教材或十一五规划教材
航天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教学建设与成果
实验室建设
• 两大类:(1)科研实验室。与研究课题紧密相关的科研环境与条件 _在导师或责任教授梯队所在的单位或实验室; (2)公共基础实验室。控制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 包括5个基础实验室、5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创新实验室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教学建设与成果
实验室建设
• 为提高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和实验室教师结合我专业的特点,开 发了10多个实验设备,均在良好运行
• 远程课堂实验、任课老教授指导实验、实验室教师பைடு நூலகம்真指导实验, 提高了实验效果
• “智能控制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989年) • “自动控制基础实验室”通过省级“双基”评估(2000年) • “仿真测试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批准筹建 航天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为校优 秀课程——基本覆盖专业基础课程
航天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教学建设与成果
教材建设
• 近10年来,出版教材23部 • 《线性系统理论》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 《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 • 2006年出版的《自动控制原理》、《惯性技术》等为国防科工委十五
主楼523——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室
• 实验中心现主有楼面61积9—90—0平计算方机米控,制设实备验1室000多台套,固定资产总金 额1100多万主元楼620——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主楼623——单片机与PLC技术实验室
主楼624——直流调速系统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较宽的科技领域(包括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复合类、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毕业生应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1.政治品质。
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2.思想品质。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3.道德品质。
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主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2.具备较扎实的外语综合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3.掌握计算机、电气等关联学科的相关原理、方法及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技能;4.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军事训练方面的基本知识;5.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6.掌握科学计算、系统仿真、软硬件开发等实验方法和技术;7.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具备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在意识和意志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1.协作意识。
具备与同学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的能力;2.创新竞争意识。
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辅修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试点)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2018年7月目录航天学院1.智能无人系统 (1)机电工程学院2.智能机器人 (3)3.智能制造系统工程 (6)经济与管理学院4.计算金融 (8)5.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2)智能无人系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辅修)一、培养目标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面向国家需求,着眼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胜任跨学科沟通协作,在网络和智能时代能够解决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知识应用和问题分析:能够掌握并运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专业知识,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识别与表达,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2. 方案设计/开发:能够针对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发适当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操作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 工具使用:能够针对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 社会责任:能够评价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 沟通协作: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够就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进行书面及口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7.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四、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B,模式识别基础,智能控制基础。
五、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学习年限:1-3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学分要求:本辅修专业学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至少修满24学分(不含毕业设计),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修满32学分,学校颁发辅修学位证书。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专项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名称:自动化专业代码:080801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一、培养目标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教育理念,培养含有良好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自动化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遵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含有连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胜任自动化行业岗位要求;含有工程师或和之相当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自动化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用于处理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础原理,识别、表示、并经过文件研究分析和自动化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取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处理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系统、单元或工艺步骤,并能够在设计步骤中表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原因。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取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含设计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经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5.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和使用合适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估计和模拟。
6.熟悉国家和地方包含自动化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复杂工程问题处理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影响,并了解应负担责任。
7.能够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对自然环境可连续发展影响。
8.能够在工程实践中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推行责任。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团体中负担个体、团体组员或责任人角色。
10.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和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含撰写汇报和设计文稿、陈说讲话、清楚表示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和经济决议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航天学院(01)控制科学与工程系(04)自动化工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8)工程力学工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工学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工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1)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05)通信工程工学电子信息工程工学机电工程学院(0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工业设计工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工学工业工程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3)材料工程系(0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学材料科学系(19)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29)焊接技术与工程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35)材料物理工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04)热能动力工程系(02)热能与动力工程工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工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05)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01)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光电信息工程工学电气工程系(0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理学院(06)应用化学系(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学材料化学理学应用化学理学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理学院(06)物理系(11)应用物理学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学数学系(12)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28)生物技术理学生物工程工学管理学院(07)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电子商务管理学营造与房地产系(13)工程管理管理学工商管理系(20)工商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管理学会计学管理学财务管理管理学旅游管理管理学金融与贸易系(22)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经济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08)哲学与社会学系(16)社会学(社会学/英语双学位)法学和文学经济系(23)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经济学法政系(24)法学法学传播学系(30)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广告学文学土木工程学院(09)土木工程系(33)土木工程(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工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五年制双学位)理学和工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10)市政工程系(25)给水排水工程工学建筑热能工程系(2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7)环境工程工学环境科学理学学院(代号)系(代号)本科专业学位建筑学院(11)建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工学艺术设计文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12)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学交通工程工学交通运输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3)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0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信息安全工学生物信息技术工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工学外语系(15)英语文学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五年制双学位)文学和经济学日语文学食品科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学威海分校车辆工程工学。
2022年哈工大航天与自动化专业分流细则

2022年哈工大航天与自动化专业分流细则
1、专业集群分流至专业(类)
原则上第一学年夏季学期,在籍学生在所属招生专业集群内自愿申请选择专业(类),部分招生专业集群学生于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进行专业(类)选择。
招生专业集群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向学生公布选择专业(类)的相关规定。
2、专业类分流至专业(或方向)
第二学年夏季学期,在籍学生在专业类内自愿申请选择专业(或方向)。
学院在新生报到入学后向学生公布学生选择专业(或方向)的相关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级学生专业集群分流方案参考
2022级学生专业集群分流方式以入学后学院公布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较宽的科技领域(包括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仿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工业企业等部门和行业从事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开发、集成、管理及维护的高素质、复合类、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注重宽基础、强适应性,注重基础理论及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具有紧密结合航天、宇航与国防工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毕业生应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政治品质。
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
2.思想品质。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道德品质。
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主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
2.具备较扎实的外语综合能力,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
3.掌握计算机、电气等关联学科的相关原理、方法及相应实验仪器的使用技能;
4.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军事训练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6.掌握科学计算、系统仿真、软硬件开发等实验方法和技术;
7.具有辩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和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具备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在意识和意志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素质:
1.协作意识。
具备与同学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的能力;
2.创新竞争意识。
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3.坚毅意志。
具备勇于面对困难并善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电路I、模拟电子技术基础II、数字电子技术基础II、自动控制原理I、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I、计算机控制、控制系统设计、导航原理、飞行器控制与制导、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2.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61.5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66.5学分,实践环节 34.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自动化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统计表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九、有关说明
1.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听8次,最后统一记录1.0学分。
2.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分三个模块,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需修满4.0学分,其中文史经典与世界文明模块需选修2.0学分,人文艺术与美学欣赏模块和社会、经济与管理类模块各选修1.0学分。
3.全校任选课分十大类课程:科学与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艺术类、历史类、社会学类、语言文学类、法学类、哲学类、体育类及综合类,学生可任选其中课程,要求四年内完成
4.0学分。
4.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在四年内至少修满2.0学分,获取途径有:
(1)学院创新训练基础实验室开设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按照实验级别获得相应学分(初级0.5学分/项、中级1.0学分/项、高级2.0学分/项)。
(2)选修全校开设的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学院开设的创新训练课,并通过考核,相应学分认定为创新学分(1.0学分/次)。
(3)学生参加学校备案的国际、国家或省级竞赛项目,获得奖励或完成项目任务:获国际或国家级一等奖(含国家级特等奖)得 3.5学分;获国家级二等奖及省级一等奖得 3.0学分;获国家级三等奖及省级二等奖得2.0学分;同一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多次获奖不累计加分,取最高分计算。
(4)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者,每人次得3.0学分;参加校级项目并顺利结题验收者,每人次得2.0学分。
(5)在校期间发表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得2.0学分,要求论文发表必须体现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为“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且排名在前两位有效;获得专利授权每项得2.0学分,专利申报必须体现第一持有者所属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6)参加院系组织的各类学术交流及讲座活动(1.0学分/8次)。
*注:创新学分可以累计,不设上限,但不能代替其他课程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