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小青花》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小青花》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小青花》

大班绘本阅读:《小青花》活动目标:1. 理解绘本中小青花在自然的召唤下,渴望生命,追求自由的故事情节。

2. 感受青花之美和具有中国风特色的绘本风格。

活动准备:课件、《小青花》绘本活动过程:一、观察封面,引发猜想教师展示封面,提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绘本,名字叫做《小青花》——封面上有什么?它们身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小结:封面上有猫、鸡、猫头鹰等好多只小动物,它们身上有好看的青花瓷图案,小青花到底是什么呢?一起往下看吧!二、分页欣赏,发现细节。

1.观察书本第一、二页——哇!春天来了,你们看,什么花开啦?——仔细看,画面上有一只小猫,它在干什么?它会是小青花吗?2.观察书本第三、四页——小猫遇见了窗边的小猫,窗边的小猫,它会是小青花吗?幼儿继续猜测,并说明理由。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小青花是谁?它在和谁对话?你从哪里看到有风?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中风的存在,被风吹动的窗帘、油菜花瓣等。

3.阅读书本第五——十页教师讲述故事,观察第九、十页画面,提问:——花猫和伙伴们在干嘛?小青花望着它们,你觉得小青花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教师小结:小青花和普通的猫不一样,她不会动,也不会唱歌,它也很想成为一只真正的猫。

第二天傍晚,花猫又来找小青花了,它想带走小青花,这天夜里,小花猫带走了小青花,提问:——它们是怎么走的呀?你们猜猜看,小花猫会带小青花去哪里呢?幼儿自由猜测三、自主阅读,观察画面——请你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小花猫带着小青花去了哪里?”“小青花有变成真正的猫吗?”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

幼儿自主阅读绘本教师播放ppt——我们先来看,小花猫带着小青花去了哪里?这里叫做景德镇,它是专门做瓷器的地方。

它们遇到了谁?老爷爷在干嘛?你猜,小花猫会对老爷爷说什么呢?老爷爷有帮到它们吗?小青花有变成真正的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它变成了真正的猫?四、完整讲述,加深理解教师配乐,完整讲述故事小青花最后变成了真正的猫,你们觉得她开心吗?如果你是小青花,你希望自己是一只漂亮优雅但是不能动的瓷器猫,还是变成一只会动会唱歌的真正的猫呢?为什么?教师小结:小青花一开始不能动,也不能唱歌,它为了寻找自由,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猫,它觉得很幸福。

《青花》教学设计3篇

《青花》教学设计3篇

《青花》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欣赏青花瓷的色彩和花纹,感受白底青花的艺术美。

2.尝试运用典型图案花纹来绘制青花瓷瓶。

( 重点)3.能大胆动手装饰瓶子,并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接触过瓷器,对瓷器有初步的了解;有一定的线描画慕础。

2.物质材料准备:幼儿操作材料页(花瓶外轮廓图),蓝色水彩笔;背景音乐《青花瓷》。

活动过程:一、欣赏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独特的艺术美。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图片上的瓷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只有蓝,白两色)你喜欢吗?喜欢哪一个?你觉得它美在哪里?2.教师小结:这是我们国家的青花瓷。

古人用一种含有钴( gu )的材料来制作瓷器,因为钻经高温烧制后会变成蓝色,而在古代,人们把蓝色叫做青色,所以就叫它“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蓝、白两色,白底青花很有特点,给人感觉很高雅,非常美。

二、仔细观看青花瓷图片,感受青花瓷的纹样美。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青花瓷瓶上的图案。

教师:大家再仔细看看,说说这两个青花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形状、花纹)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纹和图案有哪些?瓶身中间的图案看起来像什么?它的周围还有什么形状的图案?2.教师小结:青花瓷的花纹图案有的来自于大自然,如花瓣、枝条、叶子、云朵、鱼鳞等;也有的是人们创造和想象的,代表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如山水风景、花卉动物、传说故事等。

3.引导幼儿观察青花瓷上图案的排列方式,发现瓷瓶上不同区域使用了不同的花纹,相同花纹4出示操作材料页,鼓励幼儿设计青花瓷瓶的花纹和图察。

教师:如果你是名青花瓷的设计师,会选择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来装饰这个花瓶?三、幼儿装饰青花瓷瓶,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者乐)1.幼儿使用蓝色水彩笔在画纸上进行自由创作。

2.提示幼儿可以将自己觉得最美的、最喜欢的图案或花纹画在合适的位置;装饰图案的列要有疏密,花纹排列要有规律。

3. 提配幼儿注重构图,线条要流畅,保持画面的整洁美观。

四、欣赏与展示1.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青花教案

幼儿园青花教案

幼儿园青花教案前言青花瓷是中国的传统陶瓷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幼儿教育中,将青花文化与儿童的艺术创作相结合,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审美发展和文化认知。

因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幼儿园青花教案,旨在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有效地组织幼儿园青花创作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文化水平。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青花瓷制作及发展历程。

2.学会用青花绘制简单的图案。

3.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手工技能。

教学步骤第一步:讲解青花瓷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青花瓷的美丽,让孩子们观察青花瓷的花纹和颜色,并引导他们了解青花瓷制作及发展历程。

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示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向孩子们传达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步:练习青花绘画教师向孩子们讲解青花的颜色、形状和线条等基本要素,让他们先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再试着用青花笔画出简单的图案和文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幼儿,让每个孩子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创作天赋。

第三步:制作青花陶艺品制作青花陶艺品需要较长时间,可以将制作过程分成两个环节。

第一次上课时,教师带领孩子们用青花笔在手捏土块上绘制图案,并在后续的课程中让土成型并进行釉烧。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分步讲解捏土、入釉等操作要点,让幼儿从操作中体会到手工艺术创作的趣味,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效果通过学习与创作,孩子们可以了解到青花瓷不仅是一种传统陶瓷工艺,更代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练习青花绘画,幼儿可以培养出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天赋;制作青花陶艺品,则可以锻炼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耐心和毅力。

同时,跨学科的学习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瑰宝,让他们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拓展。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幼儿园青花教案,主要内容包括讲解青花瓷、练习青花绘画和制作青花陶艺品。

通过这一教案的实施,幼儿可以全面学习青花文化,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将青花文化发扬光大。

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幼儿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流畅朗读故事,并大声朗读感受、情感。

2.能够理解情节主要内容,并简单表达。

3.能够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事件及故事主旨。

4.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较好地绘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

二、教学内容
1.教师先背诵整个故事,然后将《小青花》的绘本让幼儿看。

2.教师侧重讲解故事中的人物特点、事件及故事主旨,引导幼儿自己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绘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

三、教学流程
1.整体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安排。

2.教师先背诵整个故事,然后将《小青花》的绘本让幼儿看。

3.询问幼儿谁看过这本书,鼓励那些看过的幼儿分享他们的阅读经历。

然后,让每个幼儿花十分钟左右阅读故事或绘本。

4.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

5.引导幼儿,与幼儿分享观察和感受。

教师能帮助幼儿通过问题式的引导,发掘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

6.组织幼儿画出小青花,强化他们的注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7.在绘画过程中,教师一边走动,给予幼儿建议和鼓励。

8.当幼儿们完成绘图后,教师要求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画出的小青花。

四、教学重点
1.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

2.引导幼儿绘制主人公形象。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五、教学成果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能够流畅朗读故事,并大声朗读感受、情感;能够理解情节主要内容,并简单表达;能够发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事件及故事主旨;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较好地绘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小青花跟随黄猫外出的神奇经历,感知祖国的大好山河
2、愿意帮助小青花,两两合作根据影子和花纹细致完成拼图,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卡、拼图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说说各自喜欢的玩具
2、介绍我心爱的玩具:小青花
二、听赏故事
二、1、第一段:
——猜,小青花会不会愿意跟随黄猫出去看看
2、第二段:
——小青花在黄猫的帮助下,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山水、楼桥)
——看到了这些,小青花的心情会变得怎样
3、第三段
——你们知道瓷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三、感受讨论
1、合作帮助粘合小青花
2、听赏故事结尾,引出书的介绍
幼儿园大班绘本活动教案《小青花》这篇文章共1178字。

大班小青花教案范文

大班小青花教案范文

大班小青花教案范文教案:大班小青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认识青花瓷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青花瓷作品的图片或展示板。

2.幼儿绘画用的颜料、画笔和纸张。

3.周边故事或动画片,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学过的画画和绘画材料的知识,例如,什么是水彩笔,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等。

然后展示青花瓷作品的图片,问幼儿对这些作品有何感觉,是否喜欢等等。

2.介绍青花瓷(15分钟)利用故事、图片或动画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比如青花瓷起源于中国,是一种釉上彩瓷器。

让幼儿了解青花瓷在古代中国的流行程度和其独特的美。

在介绍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想象。

3.绘画活动(30分钟)给每个幼儿发放颜料、画笔和纸张,并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

可以提供一些青花回纹的图案让幼儿进行仿制,同时也鼓励幼儿发挥自己创造力,绘制属于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老师可以在一旁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

4.作品展示和分享(15分钟)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向大家分享自己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思路。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互相欣赏和赞赏。

5.教学总结(10分钟)带领幼儿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活动,总结其中的要点。

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有一个积极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1.可以引导幼儿进行青花瓷的手工制作,让幼儿亲手制作出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2.借鉴教材的故事情节,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特点。

3.可以组织班级的青花瓷作品展览活动,让幼儿的作品得以更广泛地展示,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一个了解幼儿学习成果的机会。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青花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绘画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会《小青花》的故事内容。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审美能力,能够发现和描述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小青花》是一则关于一只小猫咪和一块青花瓷的故事。

小猫咪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块美丽的青花瓷,它非常喜欢,带着青花瓷开始了冒险之旅。

在旅途中,小猫咪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保护着青花瓷,最终将青花瓷带回家,与家人一起欣赏。

2.2 青花瓷文化背景:青花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之一,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它的特点是釉下绘有青色的图案,图案通常清晰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花瓷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欣赏和收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学会《小青花》的故事内容。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花瓷的图案特点。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分享意识,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表演,让幼儿参与进来,体验故事的情境。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PPT或教学课件:展示青花瓷的图片和故事情节的动画。

青花瓷实物或模型:展示给幼儿观察和触摸。

故事图书:阅读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插图。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入故事主题。

向幼儿简单介绍青花瓷的基本特点和文化背景。

5.2 故事讲述与互动:阅读《小青花》的故事,让幼儿倾听并观察插图。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青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小青花》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2. 培养幼儿对色彩、图案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青花》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

3. 分析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4. 创作自己的青花瓷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青花瓷图片或实物。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故事《小青花》的PPT或图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青花瓷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2. 故事阅读:通过PPT或图书,讲述《小青花》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 故事理解:讨论故事中的对话和描述性语言,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4. 创作活动: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让他们创作自己的青花瓷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

3.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和青花瓷的认识程度。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青花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来园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故事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2. 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幼儿自由发挥,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绘本:小青花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团、搓、按、捏等技能制作青花猫,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2.感受瓷器艺术的特征,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
PPT、纸黏土、各式工具
活动过程:
一、绘本《小青花》导入
师:在我们的祖国,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它的名字叫做——景德镇。

有谁知道景德镇的吗?P2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小镇上,让我们一起走进景德镇。

P3 现在我们就在景德镇的高空,谁能说一说你在景德镇看到了什么?
我们一起走进其中一户人家看看,你看到了什么?P4(引出花猫、瓷猫、瓷器)
瓷猫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这些蓝色的花纹他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做青花,所以这只瓷猫的名字就叫做小青花。

我们看到还有很多瓷器上面也有青色的花纹,这些瓷器就叫做青花瓷。

小花猫和小青花带着我们来到了这间屋子主人工作的地方。

是一间陶瓷坊——专门制作瓷器的地方。

屋子的主人是一位老爷爷,他是做什么的?原来屋子里的瓷器都是老爷爷亲手制作的。

小青花是一个瓷猫,也是老爷爷做出来的。

现在老爷爷年纪大了,他想请你们帮他一起制作小瓷猫。

二、制作青花猫
我们来看看老爷爷首先。

(捏出猫的形状,猫有耳朵、头、身体、尾巴)然后老爷爷在小猫身上画出青花图案。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白色和蓝色纸黏土、水彩笔和刻刀,你们有什么办法制作出带有青花的小猫?(蓝色纸黏土粘、水彩笔画、一点蓝色和白色混合)
你们制作的青花猫都很漂亮,老爷爷看到你们的作品一定会很满意的。

三、了解青花瓷制作过程
其实制作青花瓷可没这么简单,老爷爷最关键的步骤还没告诉我们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后面这么多老爷爷在干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花瓷的诞生吧。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对幼儿回答的回应需要加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提供材料略显单薄。

用水彩笔绘画青花图案可以等彩泥干燥之后再画,不破坏做好的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