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通道基本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D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基于鱼骨图和5Why分析法

D企业物流运输管理优化研究——基于鱼骨图和5Why分析法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3.11通过分析D公司的市场供需、仓网布局构成以及客户分布等相关数据,发现D公司在运输管理中存在物流运输时间较长、运输费用过高、客户关系不稳定,客户的满意度不够高等显著问题。

并用“鱼骨图”找出造成问题的各种原因,再用“5Wh y 分析法”通过迭代提问的方式找出最根本的原因,以便进行后续运输管理的调整及优化。

一、D公司运输管理现状(一)D企业简介。

D公司是一家汽配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部件等加工产品,产品结构以汽配件为主。

D公司总部位于成都,华东生产基地位于宁波,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以客户为中心,技术、流程、人才为驱动,通过创新带动增长,做优服务,做强品牌,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竞争力的汽配企业。

(二)公司配件仓的分布。

目前,D公司已形成了“总仓+分仓”的二级仓网布局。

D公司在全国共设有22个仓,总仓位于宁波,分仓设立在广州、昆明、新乡、天津、沈阳、乌鲁木齐、宝鸡、成都、武汉、济南等10个城市,待启用仓分别设在北京、郑州、西安、杭州、苏州、重庆、贵阳、深圳、长沙、上海、东莞等11个城市。

目前,D公司已启用的12个仓库的总容量为2038万件,仅能满足客户47.01%的总需求。

(三)D公司的供需情况。

通过对D公司汽配件客户分布近一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D公司一年全国的销量共3846万件,折合73090吨,其中销量前五名的省份分别为河南、山东、浙江、北京和广东,总占比为48%。

D公司客户遍布全国大部分省份,销售运输覆盖范围较广,遍及我国26个省份、5个直辖市、涉及313个地级市。

其中,主要的客户群体分布在我国中部和南部。

其中河南、山东、浙江、北京、广东等占比各省销量的一半。

(四)D公司运输网络分析。

D公司总部位于成都,华东生产基地位于宁波,产品生产完成后总仓宁波发出,运往各客户手中。

对物流通道内涵的再认识

对物流通道内涵的再认识
区域 内 ,连 接主要 交通 流发源地 ,有 共 同流 向 ,可 以有 几
第 二 ,国家标准 《 物流 术语》 (0 1 20 )将 物 流定 义为 “ 流是指 物 品从 供应地 向接 受地 的 实体 流动 过 程 。根据 物 实 际需 要 ,将 运 输 、储 存 、搬 运 、包 装 、流 通 加 工 、配 送 、信息处 理等基 本功 能实 施 有机 结合 ” 由分析 定 义 可 。 知 ,物流 除提供运 输功 能外 ,还 包括仓 储等其 他功 能 ,并 且 除运输外 的 其他 功 能 在 物 流通 道 中通 常发 生在 “ 物流 节 点” 之上 。从 这 一 点 上看 ,物 流 通 道 的 服 务 内容 要 广
析 ,认 为物流 通道 的概念应 当在 强调物 流通道概 念 的广延 性的 同时强调 其服务 性 。
[ 关键词 ]物 流通道 ;广延性 ;服 务性 [ 中图分 类号 ]F 5 22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 10 63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00一 2 05— 4 2 2 1 )4 04 O
1 物 流通道 与运输 通道 的概 念认识
近 几年关 于运输 通道及 物流 通道 的研究 成果如 雨后春 笋般涌 现 ,从 C K 中 国期 刊数 据网 )近 1 N I( 0年收 录 的文
2 物流 通道 与运输 通道 的关 系分 析
在 分析物 流 通 道 与运 输 通 道 概 念 的基 础 上 ,本 文 认
通 道不仅 具备 运输 通 道 ( 里 指货 运 通 道 ) 的一 般 功 能 这 和 结构特 征 ,还应 该 包 括 能够 实 现 其 他 物 流 功 能 的 物 流
节点。
上述 两方 面物流通 道 的含义都 不足 以把握物 流通道 的 本 质特 征 ,因此 基 于对 物流 通道 内涵与本 质 的理 解 ,将 本 文 的研究 对象立 足于物 理通 道 ,但 又不局 限于物 理通道 本

国内外物流通道研究综述

国内外物流通道研究综述
物 流 通 道 的 研 究 体 系 ,需 要 在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更 深 入 的 研 究 :物 流 通 道 内各运 输 方 式 间 运 能 的 匹配 、特 定 区域 内 的 物 流 通道 研 究 和 物 流 通 道 建设 中政 策 体 制 的 保 障 。
关 键 词 :物 流 通 道 ; 研 究 体 系 ; 综 述
物流科技
21 0 0年 第 2期
文 章 编 号 :10 — 1 0 (0 0 2 0 0 - 4 0 2 3 0 2 1 )0 — 0 5 0
The Ov r i w f Lo itc r i o m e tc a e v e o g s i s Co r d r Do si nd Abr a o d

S a g a r i Unv ri ,S a g a 0 1 5 hn , .S a g a u u Ta s c n ut tIsi t,S a g a 0 0 2 hn ) h n h iMaime t iest y h n h 2 0 3 ,C ia i "2 h h P h i r — o s l n t ue h n h 2 0 9 ,C ia n i n n a t i
◆ 川 ◆ … ◆ … ◆ … ◆川 l … ◆ … 4 { l I ◆ I ◆ { l - I j l I ◆ ◆ t I◆ I -I I I I4 I I I I It I◆ I ◆ I I I◆ I { … I 川j l { 川 ◆ …I …I … ◆ … ◆ 1 I f J 川f 川I … I l l I j I ◆ 川f … l l I I ◆ } I I◆ I◆ I ◆ I◆ I ◆ ◆ I◆ I◆ I J ◆ ◆ ◆ I 【 I◆ i ◆ I I ◆ ◆ ¨ ◆{ I 4 ◆ ◆ 一 ◆ … ◆ …I … ◆ 川 ◆ …1 { 【 … ◆ I 1 I ◆ . I 4 I◆

区域物流系统协调理论的研究

区域物流系统协调理论的研究

高健智等:区域物流系 统协 调理论的研究
・2 2 3・
系统 。 区域 物 流系 统整 体呈 现 出无序 和 混乱 现象 。
每个 涨落 都包 含着 一 种宏 观结 构 的胚芽 状态 ,很 多涨 落得 不 到其他 大 多数 子系 统 的响应 便表 现 为
阻尼 大而 很快 衰减 下 去 。只 有 得到 大 多数子 系统
区域 物流 是指 一个特 定 区域 内及进 、出该 区 域 的货物 运输 、储 存 、装 卸 、包装 、流 通加 工 、 配送 以及相 关 的信 息传 递活 动 …,是一个 包 括诸 多因素 的复 杂 巨系统 ,从 不 同的角度 出发 ,可 以 对 系统 进 行不 同的系 统构 成分 析 【。本 文将 区域 2 】 物 流系 统抽象 成 由区域 物流 需求 系统 和 区域 物 流 供 给系 统组成 ,他们相 互 影响相 互作 用 ,不 能片
第2 卷第3 5 期 20 0 8年 9月


科Hale Waihona Puke 技大学学
报( 城市科学版 )
VO .5 No 3 1 . 2 S p 2 0 e .0 8
Jo . fHUS T.( b n S i n eEd t n) Ur a c e c i o i
区域 物 流 系统 协 调 理 论 的研 究
外部 涨落 )也 仍然 存在 ,只 是 当系统 处于 稳定 状 态 时,这 种涨 落 的幅度 和宏观 量 较 小 ,而 且衰减 快 ,常常 可 以忽略 。 .
序状 态称 为 系统 的相 ;相 应地 ,系统 的相变 意味
着 区域物 流系 统 结构 的突变 以及 区域物 流各 子 系 统 间不 同聚集 状态 之 间的转 变 。
当区域 物流 系统 进入 相变 临界 点时 ,各物 流

基于联网收费数据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物流通道供需适应性研究

基于联网收费数据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物流通道供需适应性研究

基于联网收费数据的湖南省高速公路物流通道供需适应性研究龚国清;朱全军;杨康;郭湘【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24(49)2【摘要】公路运输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是公路运输中最重要的载体,研究高速公路货运特征,分析物流通道供给和物流需求之间的适应性,有利于推进物流行业持续向好发展,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

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可有效识别高速公路物流通道,并通过流量饱和度指标来评估物流通道的供需适应性。

首先将高速公路货车联网收费数据基于路径识别点处打断,降低货车运行轨迹还原的计算复杂度;其次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朴素贝叶斯分类理论精准还原货车运行轨迹,然后根据货车运行轨迹,计算高速公路路段货运车流量、货运量、饱和度,从物流的角度分析研究交通设施供给的适应性。

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的实例表明,湖南省高速公路物流主通道成“三纵三横”的格局分布,京港澳高速公路等路段拥堵日益严重,许广高速公路与长沙绕城高速、江干高速与浏洪高速等衔接仍有不畅。

基于联网收费数据的研究方法,可以高效精准地分析与物流强相关的高速公路供需适应性情况,为物流通道规划及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总页数】8页(P166-173)【作者】龚国清;朱全军;杨康;郭湘【作者单位】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2.3【相关文献】1.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研究2.基于联网收费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拥挤识别方法研究3.基于联网收费数据实时滑动校核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平台的应用研究4.基于主干网设计视角下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通信研究5.基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的行程时间预测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供应链管理下的梅山保税港区物流通道建设研究

全球供应链管理下的梅山保税港区物流通道建设研究

第11卷第11期中国水运V ol.11N o.112011年11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N ovem ber 2011收稿日期:2011-06-15作者简介:赵丹(1978-),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海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港口管理、物流管理。

基金项目:1.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海洋经济战略构想下的梅山保税港区功能性产业发展研究(Y 201018153)资助;宁波大学学校科研基金(文)梅山保税港区物流运作模式研究(XYW 3)资助;3宁波大学人文社科预研项目基于柔性思想的港口服务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XYY )资助全球供应链管理下的梅山保税港区物流通道建设研究赵丹,刘桂云(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为梅山保税港区成功融入全球供应链,提高整体竞争力,在全球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分析全球供应链管理背景下建设物流通道的重要性。

结合梅山保税港区发展现状,分析梅山保税港区建设物流通道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开辟港铁直通、建立协同合作的渠道伙伴关系、延伸服务产品和突出特色功能等三方面推进梅山保税港区物流通道建设,对于越来越融入全球供应链之中的中国经济以及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球供应链管理;梅山保税港区;物流通道;渠道伙伴中图分类号:U 65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1-0062-03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基于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全球供应链正在不断地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

实践证明,能否成功融入全球供应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有效连接生产、配送和消费的物流通道[1]。

中国作为世界性的生产加工与贸易基地,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源头[2]。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我国第五个保税港区。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通道已经成为梅山保税港区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核心内容。

基于物流场理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

基于物流场理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

基于物流场理论的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物流规模的增大和物流所依托交通资源的日益社会化,物流运作形态呈现出物资生成源(简称物流源,如工厂等)、物流迹线(如铁路、公路以及飞机、船舶航线等)、物流节点(如港口、车站、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需求源(简称物流汇,如建设工地、居民区等)等各要素协调作用的系统效应,构成了物流场的演变形态。

从物流场原理出发,把握物流场的本质特征和运行特点,对于深化现代物流理论研究、推动物流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物流场的概念,此前已有学者进行过探讨。

例如,王志国[1]把产生物流的人类生产点或居住点称为物流源点,在一定的物流活动区域内,按照某种有序方法(如按物流规模的大小进行排列)连接若干规模不等的源点的物流活动,构成物流场,利用物流场与对应区域生产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来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王宗喜等[2]通过类比提出,可将物流活动视为特殊的电磁场,把物流供需矛盾的处理视为物流节点激发的物流场的作用,运用电磁场理论分析物流活动的基本规律;汤银英[3]剖析了物流活动空间组织规律,研究了物流场的性质和特点,构建了物流点、线、面效应场及其空间结构模型。

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狭义角度描述了物流场的大致概念,将物流产生地的一定邻域[4]或物流中心[5]、[6]、[7]展开物流活动的时空范围称为物流场。

而本文将尝试从广义角度研究物资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全部物流过程,把物流活动视为物资在场态空间内某种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移。

从作用力的角度研究物流活动,建立物流场理论,不仅更贴近场的本质,而且能够从物流活动的本质出发研究物流的运作机理,进而为指导物流实践奠定基础。

二、物流场理论1.物流场概念从本质上讲,物资的流动缘于人们对物资的需求以及物资供应地和需求地的分离。

人们对物资的需求可视为一种施加在物资上的作用力,物流活动即物资在这种力的作用下由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流动。

物流通道基本理论研究

物流通道基本理论研究

基于关中城镇群产业空间布局的物流通道探析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早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认知。

物流通道作为国家物流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迅速、便捷、信誉度高的物流通道系统是国家、企业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对物流通道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物流通道的定义尽管学术界对物流通道的定义尚未统一,但一条完整的物流通道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理通道,包括由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线路及其物流节点设施组成的系统;另一个是服务通道,包括有航班、车次、班列、班轮组成的系统。

它是完成物流服务的实物载体;最后是信息通道,通过数据库、互联网以及卫星通信等技术,实现物流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掌握与通道中各物流活动的相关信息,为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

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二者在功能和内容上互为交叉。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看,运输通道既服务于货物运输,又服务于旅客运输,即运输通道包括客运和货运通道,从这点上说,运输通道的范围大于物流通道。

其次,从功能上看,物流通道除运输功能外还包括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等功能,而除运输功能以外的其他物流功能大多在作为货物收与发节点的物流中心或枢纽内进行,所以物流通道实现的物流功能要远不止运输通道所实现的货物运输功能,从这点上说,物流通道的范围要大于运输通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物流通道是用于满足货物流动的服务设施的总称。

具体而言,物流通道除应具有货物运输通道的一般功能和结构特征外,还应包括实现货物的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功能的物流节点,这些节点即通常所说的物流枢纽或物流中心。

2.物流通道的特征物流通道是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具有全局意义。

因为它承担着区际货物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任务,物流通道是否畅通对于运输网整体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通道理论初探摘要:本文对物流通道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出了运输通道的定义,分析了运输通道的特征、形成机理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对物流通道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物流通道;形成机理;形成过程;影响因素A Discussion on Theory of Logistics Corridor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logistics corridor is preliminary discussed. Firstly the definition of the logistics corridor is given, then its characteristic、mechanism and factors is analyzed, finally the logistics corridor formation is analyzed.Key words: Logistics corridor; Logistics corridor mechanism; Logistics corridor factors; Logistics corridor formation物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早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认知。

物流通道作为国家物流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迅速、便捷、信誉度高的物流通道系统是国家、企业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

对物流通道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广泛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研究运输通道的理论研究较多,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而直接针对物流通道的理论研究较少,并且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特定物流通道研究,专项物流通道研究,物流节点数量、规模研究,节点布局研究等,而对物流通道的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甚少[2][3]。

本文通过对比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的异同,在运输通道的基础上试总结出物流通道的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形成的影响因素,以为物流通道的研究提供参考。

1.物流通道的定义尽管学术界对物流通道的定义尚未统一,但一条完整的物流通道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物理通道,包括由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和管道线路及其物流节点设施组成的系统;另一个是服务通道,包括有航班、车次、班列、班轮组成的系统。

它是完成物流服务的实物载体;最后是信息通道,通过数据库、互联网以及卫星通信等技术,实现物流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掌握与通道中各物流活动的相关信息,为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持。

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二者在功能和内容上互为交叉。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看,运输通道既服务于货物运输,又服务于旅客运输,即运输通道包括客运和货运通道,从这点上说,运输通道的范围大于物流通道。

其次,从功能上看,物流通道除运输功能外还包括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管理等功能,而除运输功能以外的其他物流功能大多在作为货物收与发节点的物流中心或枢纽内进行,所以物流通道实现的物流功能要远不止运输通道所实现的货物运输功能,从这点上说,物流通道的范围要大于运输通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物流通道是用于满足货物流动的服务设施的总称。

具体而言,物流通道除应具有货物运输通道的一般功能和结构特征外,还应包括实现货物的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功能的物流节点,这些节点即通常所说的物流枢纽或物流中心。

图1 物流通道结构图2.物流通道的特征物流通道是交通运输网的骨干,具有全局意义。

因为它承担着区际货物运输联系的大部分或全部任务,物流通道是否畅通对于运输网整体的效益起决定性作用。

运输量大而集中。

运量包括区际(省、市际)运量,过境运量,地方运量。

在这三部分运量中,物流通道主要是为了满足区际运量需求。

信息化程度高。

物流通道中信息交流和管理方式都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来实现。

有一定层次性。

高层次的物流通道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通过能力大。

能适应各种货物运输需求。

低层次的则由单一方式组成或以某一方式为主。

并非所有低层次运输通道都可以发展为高层次的通道,因为影响通道发展的因素很多。

联系区域具有扩展性。

除直接联系和经过的区域外,物流通道对货运量的吸引还影响到非相邻区域。

3.物流通道形成的机理通过深入研究物流通道的发展,其形成的机理主要有:第一,产业发展形成和发展的集聚效应;宏观经济的空间分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在少数有利地点首先发展,又从集中至扩散,如此不断向前发展。

其结果是,区域分工越来越细,协作也越来越密切。

一方面,产业向中心城市集中,进而形成中心城市带,城市连绵区和经济集聚区;另一方面,城市腹地不断扩大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空间分布格局。

经济集中和扩散的结果使得运输设施不断集聚,成为工业集聚的轴线。

第二,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产业分工是产生运输联系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不同区域的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商品交流规模扩大化、交流方向复杂化。

货物交流的流量随之增加,流向更加广阔,运输距离逐步延伸。

同时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增加,出行次数和距离随之增加。

运输联系的增强首先使得运输干线和通道更加繁忙。

国内区际交流如此,国际交流也是同样的趋势。

第三,运量集中化规律;研究发现无论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都存在着交通流集中于若干主干线路的现象。

这是运输组织的规律所决定的。

因为主干线能力大,行车(驶)密度高、成本低、速度快;承担大批量的货物运输,运输经济效益高,因此为运输组织工作所采用。

这说明物流通道是最快捷、最经济的方法。

第四,信息化管理的加入。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条形码系统(POS)、地理信息系统(GS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电子数据交换(EDI)等信息网络技术成为物流信息革命的主要标志,促使物流信息网络化。

实现了物流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就能完成其在多媒体化、高效率的综合网络上自动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最终达到物流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普遍共享,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

4.物流通道形成的过程区域货物运输联系的需求推动了物流通道形成发展。

尽管古代运输联系量小且不频繁,但是仍有物流通道的形成。

工业革命以后,物流通道的发展速度加快,表现出三种明显趋势:第一,区域间运输通道的数量增多;第二,通道组成方式多样化;第三,通道的能力不断增强。

美国地理学家泰弗于1963年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运输发展的比较分析,得到交通发展的典型模式[1]。

这也可借以说明物流通道的形成过程。

这种模式把运输发展划分为六种序列状态,即六个阶段。

阶段一:分散的天然小港口阶段。

在平直海岸线沿海地带,均匀分布着无差异的小港口,这些港口只与其周围的陆地组成一个个封闭的自然经济系统(完成渔业生产)。

阶段二:内地的中心与主要港口的交通连接形成阶段。

某些港口由于内地交通线路的深入,使这些港口由单纯渔港变成商港,腹地大小规模决定商港的规模,而商港的规模经济将吸引附近的港口向其集中,故有交通线深入的港口将逐渐变成运输枢纽。

而没有交通线,又距集中港口远一些的港口仍然为散布。

阶段三:在内陆伸向港口的交通干线上大力发展支线阶段。

通过交通线有效的开发腹地,在交通干线上将按(l/2)效应分布的原理形成小城镇,并由此发展支线。

阶段四:腹地中的交通线顶端之间的交通连接形成阶段。

小港口也因沿海港口之间的交通运输开始转移到陆上而减少。

这是因为小规模的运输在陆上进行快速、方便且经济。

阶段五:腹地中城镇间交通联系完善阶段。

腹地内组成准完全网络,主要港口、内陆大城市以及重要城镇间都有直达交通线。

沿海港口间的交通运输完全转移到陆上。

阶段六:经济发展更快并且实现一体化。

所有主要中心和一些次要中心直接联系在交通网系统中。

同时一些运量大、条件好的交通线或组合发展成为物流通道,这些物流通道连接着主要的大中心,并刺激沿通道的经济发展。

物流通道形成模式见图2。

泰弗的理论模式,虽然来自对殖民地国家运输发展的研究,但较典型的反映了通道的形成过程;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物流通道的形成也多数出于同样的模式。

图2 物流通道形成模式图5.物流通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从物流通道形成、发展过程看出,物流通道的形成受自然地理、经济活动模式、人口分布密度、生产力布局、人为规划以及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是物流通道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现代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活动对运输及其他基础设施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物流通道是大能力的、高速度的,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然而建设投资也是巨大的。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大型物流园区都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涉及面广等特点,这就决定个人无力全面举办。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大小受其综合实力及投资决策等诸多因素决定。

然而,只要有巨大的运输需求,能产生相当大的交通量,则通道的建设无疑是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是物流通道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在通道的发展过程中,沿线的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沿线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决定着货运量生成的大小、构成和流向,而货运量又是物流通道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具体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

从量上,沿线经济发展诱发的城际、区际运输量需要一条大运能的通道;从质上,沿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运输的时间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许多高价值制成品的运量也会增加,这也需要一条快速化、服务水平高的通道。

几乎所有的运输通道都会产生形成沿通道的产业带和城镇带,他们反过来又促进通道的发展。

物流节点是物流通道发展的重要依托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各种物流活动,提供物流服务的重要场所。

商品就是通过这些节点的收入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实现物流系统时间效益,克服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分离,促进贸易的顺利运行。

同时,物流节点因其具备的物流服务功能影响着产业布局以及通道空间方位结构。

例如,政府圈地建立物流园区等,必然吸引新的企业入驻,由此新的产业布局形成,随之为了满足新布局下的物流活动需求,新的物流通道将建立和完善。

自然条件是物流通道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约束条件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地质、地貌条件,气候和水文条件等。

地区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开发利用条件及地域组合状况直接决定着地区开发的时序、经济发展的状况及该地区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地区社会生产的原料、燃料来源。

另外,物流通道的建设像其他多种交通线路和场站建设一样,受到自然条件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影响反映在物流通道的线路走向,运输方式的构成,战场与港址的选择;反映在通道的通行能力、限制区段等各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