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建议

合集下载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

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长江流域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及防治一、引言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域广阔,贡献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长江流域中蕴含有大量的湖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湖泊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给湖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富营养化的原因1. 农业活动排放的农业废水长江流域的农业非常发达,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业废水排放到湖泊中。

这些废水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导致湖泊水体中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 工业废水的排放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长江流域的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对湖泊水质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的速度。

3. 生活污水的排放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长江流域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废水和有机物,直接排入湖泊,加重了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

三、富营养化的影响1. 水质下降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水质下降,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多,容易引发水华现象。

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2. 水生生物减少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中大量的藻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

藻华所释放的毒素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危害,导致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数量大幅减少。

3. 湖泊生态系统崩溃湖泊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失衡,水生植被大量衰退,湖泊中的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

长江流域的一些湖泊甚至出现了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崩溃的情况。

四、富营养化防治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府应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倡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2.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政府应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改造,减少废水的排放。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范文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水体富营养化,又称“水华”现象,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富集,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使水体透明度降低、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的一种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 破坏水生态平衡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从而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

过多的藻类死亡后沉积在湖底,形成厚厚的淤泥层,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不仅对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使某些物种灭绝。

2. 影响饮用水源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当藻类大量繁殖时,它们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使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同时,某些藻类会产生有毒物质,如微囊藻毒素等,这些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3. 破坏农业用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水体会对农业用水环境造成破坏。

过多的营养物质会进入农田灌溉系统,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水中富集的氮、磷等元素还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三、防治对策1. 控制外源污染控制外源污染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措施。

应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的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量。

同时,加强对湖泊、水库等水域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源。

2. 内部环境治理在湖泊、水库等水域中种植耐污染的植物,如凤眼莲等,这些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

此外,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生物修复也是一种有效的内部环境治理方法。

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3.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以恢复生态系统为目标的技术手段。

包括湿地修复、湖泊生态修复等。

通过恢复水域的生态环境,如建立湿地公园、种植植被、恢复湖滨带等措施,增加水域的生态功能,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杭州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

杭州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

杭州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杭州市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显著。

富营养化是指湖泊中的水体过度富含氮、磷等养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进一步加剧,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提高水质监测与管理水平湖泊水质监测与管理是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

当前,应强化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确保对湖泊水质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

同时,建立科学的水质评估体系,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科学评估,以指导管理决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源头之一。

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鼓励农民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养殖粪便和农业化肥等的排放。

此外,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径流入湖,也是减轻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

3.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城市污水直排和非法排放是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是关键,应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此外,应加大对非法排放的打击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维护湖泊水质环境。

4. 加大湖泊生态修复力度湖泊生态修复是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本途径。

应加大湖泊生态修复力度,重点是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可以通过增加湖泊的水量,开展水下植物的种植,增加水生生物的数量,促进湖泊内养分的循环和调节。

此外,要加强湖岸带的生态建设,建立湿地保护区,提高湖泊周边土地的利用效率。

5. 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监管。

应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明确湖泊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保障湖泊环境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杭州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

应通过提高水质监测与管理水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加大湖泊生态修复力度以及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共同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

湖泊富营养化及防治

湖泊富营养化及防治

湖泊富营养化及防治摘要:富营养化是当前湖泊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阐述了湖泊富营养化对水质、水生生物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即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田大量使用化肥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内源控制与治理、外源污染控制来防治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成因;防治概要:湖泊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流域以其特有的资源与环境优势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我国湖泊众多,分布广泛,面积大于1km2的天然湖泊2795个,总面积近9102km2,约占国土面积的0.95%。

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湖泊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湖泊的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浮游植物异常增殖导致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化的过程。

由于富营养化导致湖泊水资源失去应有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我国的许多大中型浅水湖泊都有过水草茂盛、水产丰富、水质优良的历史。

但是, 随着大量的湖泊演变成富营养湖泊之后, 湖中植被大面积消失。

严重影响了湖泊功能的发挥, 危及湖区周围居民的健康。

一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1 对水质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藻类数量大,藻类过度繁殖,形成覆盖水面的“水华”, 则水体溶解氧快速下降, 光辐射进入水体深层的比例迅速衰减, 水体呈现厌氧状态, 藻类死亡, 分泌产生藻毒素, 水体发黑发臭。

处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绿藻大量增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浑浊, 透明度降低,并散发出腥臭味,污染居住环境。

另外,富营养化使水体中藻类及浮游生物急剧增殖,藻类只是在水体表层能接受阳光的范围内生长并排出氧气,在深层的水中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出现耗氧,在夜间或阴天也将耗氧。

藻类的死亡和沉淀把有机物转入深层或底层的水中,在此聚集大量待分解的有机物,由于没有足够的溶解氧供应,而变为厌氧分解状态,使大量的厌氧细菌繁殖起来,加剧了水体底部的厌氧发酵,引起微生物种群、群落的演替,改变了原来的生态环境。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物质的含量过高,导致水体营养物浓度升高,水体变成富营养状态的现象。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业、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

湖泊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恶化: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形成大面积的水华。

这些水华阻碍了光照的透过,使水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水体透明度下降,导致水质恶化。

2. 水体富氧现象消失:水体中富营养物质过多,会促使藻类大量繁殖,随着藻类大量死亡和腐烂,氧气的消耗量明显增加。

由于湖泊的通气能力有限,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水体中富氧现象将消失,导致水下生物无法正常存活。

3. 生物多样性降低:湖泊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下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下植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

4. 鱼类死亡: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氧气含量下降,无法满足鱼类的生存需要。

由于湖泊富营养化使得水中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如氮、磷等,进而影响鱼类的健康。

为了治理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加强环境管理:加强对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严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排放量,减少氮、磷等富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水体。

2. 构建湿地系统:湿地系统是自然的水质净化系统,具有很强的氮、磷去除能力。

通过人工修建湿地系统,引导水体经过湿地净化,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

3. 沉水植物修复:选择适应湖泊环境条件的沉水植物,通过人工种植沉水植物,增加水体中植物的数量,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4. 生物调控:通过人为措施引入一些能够消耗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生物,如背脂鲤、草鱼等,控制水体中藻类的繁殖,缓解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5. 整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需要综合治理,包括改善土地利用模式,保护湖泊周边生态环境,加强水域和湖泊管理,促使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城市湖泊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我国城市湖泊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 没有规律可循,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建筑用地,追求更多 的经济利益。就不断的对城市湖泊进行填占,将城市湖 泊与城外江河交汇的通道阻隔,导致江河与湖泊的水体 和生物无法交流,使城市湖泊变成了一个死水湖。随着 单位面积湖泊水体的环境负荷量的增加,水体的富营养 化不断发生,造成生物类不丰富,一些耐污优势藻种较 为普遍,优势种群明显,生物多样性程度低,湖泊的自 然生态过程不能完成。使得湖泊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的破 坏。一方面它会使湖水中的含氮量和含磷量不断地增多, 湖泊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湖泊水体得不 到更新和补给,湖泊水位就会不断下降,水质也会不断 的恶化
固体垃圾污染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有意识
或无意识的把生活和工业垃圾倒向湖泊,造成湖 泊水体污染的一种现象。固体垃圾主要来源是居 民生活垃圾与企业生产制造的垃圾。固体垃圾对 城市湖泊的污染,是一种看得见又隐性的污染。 固体垃圾如果长久的漂浮在水中,就会慢慢的腐 化,垃圾里面的有毒元素或重金属元素就会一点 点的渗透到水里面。这就不光是固体垃圾对湖泊 形象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对水质的污染。
有机污染也是城市湖泊水质污染的主 要问题。在许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 我们现在不难发现有些湖泊的水不再是像 我们想象当中那么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 了,而是湖水全部变成了黑色,并且在大 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这就是由 有机污染造成的。在专业上人们把这种污 染现象称为水体黑臭。

所谓“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 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 成的。


推广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是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和必 要手段之一,主要处理对象是已经产生了污染的污 染物,属于事后和末端处理。环境工程运用到城市 湖泊治理时多与其他工程相结合,典型的就是与水 利工程结合。 清洁生产技术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革新原有生 产工艺或在原有运作过程的基础上,配备污染物处 理系统,如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它已经成为环境保 护和污染治理的一个先进手段。引导和鼓励城市所 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这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水入湖 的有效对策。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湖泊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水质紫外透明度逐渐降低,蓝藻、水华等有害藻类大量繁殖。

2.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和动物受到影响,如湖泊中的鱼类数量减少,底栖生物数量也不断减少。

3.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如湖泊划分过密的农田导致化肥、农药等污染物流入湖泊,进一步加剧湖泊的富营养化。

对策: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污染源控制。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从源头上减少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

2.加强水体治理。

通过引进高效、低成本的水处理技术,对湖泊水体进行治理,
减少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大对蓝藻、水华等有害藻类的控制力度,改善湖泊的水质。

3.保护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

推广生态农业,控制湖泊周围的农业用地,逐步恢复湖泊周围的湿地和绿地生态系统,减少化肥、农药等对湖泊的污染。

4.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措施,健全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合作的治理体系。

淡水湖泊水质富营养化与生态修复

淡水湖泊水质富营养化与生态修复

淡水湖泊水质富营养化与生态修复淡水湖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水资源,然而近年来,一些淡水湖泊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的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淡水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以及可能的生态修复措施。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水质富营养化。

水质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度富集,导致水体中藻类和水生植物大量生长,形成大规模的水华。

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来自于农业、工业以及城市污水等人类活动的排放,尤其是化肥和污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输入,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迅速上升,从而引发水质富营养化。

造成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有多种。

首先,农业是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业使用的化肥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养分往往通过洪水、灌溉水等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其次,城市化和人口增加导致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增加,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得水域中富营养化现象加剧。

此外,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等也是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

水质富营养化对淡水湖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水体中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促进藻类和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水华不仅影响水体的透明度,降低水质,还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中生物窒息。

同时,水华中的某些有害藻类还会产生毒素,对水生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过多的营养物质还会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降低,引发富营养化湖泊的缺氧现象,破坏湖泊的生态平衡。

面对淡水湖泊水质富营养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

第一步是控制污染源。

通过加强农田排水管网建设,进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限制化肥使用量和施肥时间,可以减少农业排放的养分。

同时,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减少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第二步是生态修复。

可以通过增加湖泊的深度,改善水体自净能力,提高湖泊的水质。

此外,引入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藻类等,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物浓度。

还可以通过人工采样等方法,控制富营养化水域中的藻类数量,防止水华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表 1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总磷(以 P 计) ≤
水质类别
I
II
III
IV
V
河流
0.02
0.1
0.2
0.3
0.4
湖、库
0.01
0.025
0.05
0.1
0.2
2、 湖泊允许负荷量在不同时期变化大:湖泊污染治理的根本措施是降低排入湖泊 的污染物总量,使其小于湖泊允许负荷量。然而,湖泊允许负荷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变化巨 大。湖泊允许负荷量与湖泊水质标准,湖泊自净能力及水量相关,其中与水量成正比。我国 的浅水湖泊水量变化较大,枯水年和丰水年往往相差数十倍,如巢湖丰水年出流量为 108.1 亿方(1991 年),枯水年为 0.79 亿方(1978 年)[1]。这使湖泊纳污容量在不同年份相差极 大。我国很多湖泊,包括三湖的允许负荷是根据多年平均水量制定的,由于主要污染源城市 废水所携带的营养盐排放量变化较小,在枯水时期,氮磷营养盐会严重超标,容易导致水华 泛滥,如今年无锡蓝藻爆发。巢湖在 2004 年夏天,由于雨量少,水华也比较严重。此外, 三湖是浅水湖泊,底部沉水植物基本消失[2],通过植物吸收营养盐产生的自净作用很小; 而且多年来污染物沉积,在浅水湖泊中,沉积物受风浪作用产生的悬浮现象,使沉降作用对 总磷的除去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小了,这与”九五”期间对三湖的允许负荷的计算时情况有了很 大改变,三湖允许负荷量大大降低。因此,九五期间制定的实现湖水达标的治理规划需要重 新审视,单纯采用污染总量控制,由于湖泊允许负荷在丰水年远大于枯水年,难以在有限投 入下,制定合适的湖泊允许负荷标准,解决蓝藻爆发问题。
污染物
悬浮固体 总磷
表 3 雨水径流污染情况:单位 毫克/升
美国城 美 国 农 美城市降 美 合 流 溢 北 京 屋 上 海 菜 地 上 海 城市
市[7] 村[12] 雨[13] 流[14]
面[15] [16]
[17]
630
68-1100
>457
251
0.6
0.02-1.7 >0.1
1.0-11.6
5、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问题:目前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这使很多湖泊,如巢湖,太湖和滇池,不可能达到治理目标。该标准中最严 格的要求是总磷低于 0.5mg/L。对于大型浅水湖泊,如三湖,由于风浪大,底泥悬浮;而且 湖底水生植物基本消失,对总磷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很低。进入湖泊的污染物在不均匀时空分 布时,某些局部污染物浓度会超过均匀分布。在均匀时空分布假设并忽略湖泊自净能力下, 假设污水处理后平均浓度为 0.5mg/L,根据湖泊年平均水量、城镇污水排水量可以估算污水 排放带来的湖泊平均总磷浓度的贡献量近似为: 达标排放污水对湖泊总磷浓度贡献量=0.5×年入湖污水量/年入湖水量 (mg/L)
3、 目前采用的污染总量控制法,在社会经济发展后,新增工业废水和城市新增人 口带来的污水处理需要新的污染负荷,必须更改流域的污染负荷分配和污水处理要求,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将使整个流域污水处理要求处于频繁的变动之中,不利于污水处理设施 的稳定运行。
4、 总量控制法需要准确的污染负荷计算包括污染自净能力预测,以及污染源的了 解。目前,我国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污染源,水体自净能力等处于迅速变化的时期,需 要不断更新污染控制规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污染排放形势。这必然导致相应的处理设施的 调整。但是,在快速发展时期,治理污染设施的调整,由于需要时间,常常赶不上经济发展 的变化。
表 2 是三湖计算结果,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即使三个流域的城市污水全部处理达标 排放,不计其他营养盐来源,三湖总磷浓度均超过或接近治理目标。其中滇池总磷浓度超过 公认富营养化水平 10 倍以上。由于城市人口还在持续增加,城市污水排放带来的污染在未 来将更加严重。不改变目前的治理模式,将不可能完成预定的治理目标。国外发达国家在处
0.43
0.07-0.15
0.57
9、 雨水收集系统渗漏严重,污染物大量进入地下水,最终进入湖泊。美国环保局 报告表明,管道渗入水量可达到污水流量的 32%[18]。我国有关单位测试结果表明,流入南 方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中有 20-25%是渗入的地下水[19]。我国南方地下水位高,雨水大量
-3-

-2-

理城市废水时,虽然制定统一的排放标准,但一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是根据其排放 的受纳水体实际情况制定的,在人口密集地区,常常比国家标准严格得多[3]。
湖泊
表 2 城市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使湖水总磷浓度增加值
太湖
巢湖
年入湖平均水量 亿方
136.7[4]
渗入下水道,污染物扩散进入地下水,污水浓度降低,导致污水处理厂有机物含量严重不足。 北方地下水位低,污水大量漏出,污染地下水,成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危害极 大。
10、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湖水下沉水植物普遍消失[2],不仅降低了湖泊自 净能力,而且使沉降底泥在风浪作用下容易泛起,成为湖泊主要污染来源之一。湖泊水生植 物生态系统建设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十五期间,科技部通过 863 计划开展了大量研究,但 在工程应用方面还不如人意。
7、 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没有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农业上速效磷肥使用量和比重过 大,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生产量和使用量逐年下降,2002 年仅生产 66 万吨[11],占总量不 足 8%,而磷氨等速效水溶性磷肥产量逐年增加,已占据绝大多数,它们容易淋溶,进入天 然水体,成为营养盐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有效利用率低。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田雨水径 流中营养盐总磷含量常常大于 0.1 mg/l,远远超过富营养化危险水平,引起农村饮用水水源 污染和水体水华,成为巢湖水体营养盐的重要来源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农村 垃圾、人畜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等没有得到处理,它们随雨水进入河流。导致三湖流域绝大部 分河流水质超过湖泊治理目标或富营养化水平,成为湖泊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34.9[5]
年入湖污水量 亿方
15.0b
2.8d
达标污水使湖水 TP 浓度增加量 mg/L
0.055
0.040
b 来自《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2000年数据 d 根据合肥、巢湖等市目前供水量估算
滇池 6.65[6] 3.4[6]
0.256
6、 目前很多湖泊在治理工作中忽视了大气降尘等带来的污染:美国研究表明,大 气降尘带来的总磷沉积量约为 0.1-4.1 公斤/公顷/年[7],近年来国内也逐渐认识到湖面大气 降尘是重要污染来源。有关研究表明,云南星云湖总磷污染负荷一半以上来源于湖面大气降 尘,是星云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8]。呼伦湖大气沉降带来的总磷为 86.2 公斤/平方公 里/年[9],长春南湖 1993 年降尘量为 216 吨/平方公里/年,折合总磷约为 100-200 公斤/平 方公里/年[10];呼伦湖和长春南湖的降尘污染均对水体总磷浓度有明显影响。目前巢湖湖面 降尘污染还研究得较少。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估算,巢湖湖面降尘带来的总磷污染将使平水年 湖水总磷浓度增加 0.03-0.06mg/L 以上,这已经超过了公认的富营养化危险水平,是治理巢 湖富营养化需要削减的主要营养盐来源之一。
我国现阶段三湖治理工作是根据九五期间制定的规划[1]开展的。由于近十年来,我国 经济快速发展,治污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先制定的治理规划和治理策略已经不适应目 前的发展形势。国家正在进行新的三湖治理规划,探讨和回顾九五时期制定的三湖治理规划 的成功和不足,对于完善新的治理规划,指导今后三湖污染治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2. 我国富营养化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们分析,九五期间制定的三湖治理规划,指导现阶段的三湖水的河流与湖泊的水质标准类别和指标不一致。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表明, 水体中营养盐特别是总磷浓度过高是湖泊水华的主要原因。目前河流和湖泊执行的国家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中总磷浓度相差很大,如下表所示。同样水质类别,河流 总磷浓度标准比湖泊大 2-4 倍。现阶段主要湖泊治理的目标是 III 类,从表中可以看出,除 I 类河流水质优于湖泊治理的 III 类目标外,其他类别的河流水质比治理目标差。目前流入 三湖的河流水质普遍低于河流 II 级水质标准,来自这些河流的河水含磷量高于湖泊治理目 标一倍以上,严重污染了需要治理的下游湖泊。
1. 引言
湖泊水污染治理的难点是营养盐控制,以防止蓝藻大规模爆发。近年来,我国在湖泊 水污染治理方面投入巨大,巢湖、太湖、滇池三湖治理投入超过百亿元,城市污水处理率不 断增加,然而,蓝藻却依然频繁爆发,呈现欲演欲烈,日益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饮用水安 全,威胁人体健康。今年无锡太湖蓝藻爆发引起的危机对当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 大的影响。虽然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近年来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污 水处理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 市污水随之增加,在很多流域,未经处理排入湖泊的污水总量仍然在增加,这是使我国很多 湖泊所受到的污染包括营养盐仍在继续增加,导致水华加剧。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建议
黄卫东 1,夏维东 2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合肥(230026)
E-mail:huangwd@,xiawd@
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基础上,增加浓度控制,使所有污染排放源的污染物浓度低于湖泊控 制浓度,今后即使增加新的污染源,由于其浓度低于排放水体污染物控制浓度,虽然增加了 污染物排放量,但同时增加了水量,提高了纳污容量,并不增加湖泊的污染物浓度,从而能 很好地控制湖泊的水质。在不改变湖泊水质标准的前提下,污染治理要求不会发生变化,即 使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废水排放量随之增加,也不需要提高已建污染治理设施的治理效果, 很好地维持了建成设施的运行稳定性。这大大简化了流域污染控制的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