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表

合集下载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ard-rock gold exploration2002-12-17 发布 2003-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DZ/T 0205-200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目的任务3.1 目的3.2 任务4 研究程度4.1 地质研究4.2 矿石质量研究4.3 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条件研究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5 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5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5.1 测量5.2 地质填图5.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5.4 物探、化探工作5.5 探矿工程5.6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样、加工和测试5.7 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5.8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样品的采集与测试要求5.9 原始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5.10 计算机勘查信息处理技术应用6 控制程度6.1 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6.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6.3 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7 可行性评价7.1 概略研究7.2 预可行性研究7.3 可行性研究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 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8.3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9.2 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9.3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4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5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9.6 矿产资源/储量的合理圈定9.7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 (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附录C (资料性附录)矿床勘查类型有关参数附录D (资料性附录)勘查工程间距附录E (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及其伴生组分工业指标参考附录F (资料性附录)岩金矿矿物附录G (资料性附录)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附录H (资料性附录)金矿物的粒度及形状分类附录I (资料性附录)岩金矿床工业类型前言本标准是根据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对原全国储委1984年3月储发(1984)第14号文颁发的《岩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DZ/T 0074—93《岩金矿普查规范》和DZ/T 0152—95《岩金矿地质详查规范》标准进行修订的,并合并为《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


第三篇 地质矿产勘查规范选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 可行性评价 概略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类型 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依据 矿产资源 ( 储量的分类 矿产资源 ( 储量类型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的主要内容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 矿产资源 ( 储量估算参数 矿产资源 ( 储量的合理圈定 矿产资源 ( 储量分类结果表
・ ,)% ・ 地质矿产勘查规范与地质环境调查、灾害监测评估实用手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 %&%’—&%%& 目
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区内地质特征、查提供依据,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的地质模型。 造的类型、性质、数量、规模、产状、复杂程度以及对矿床(体)的控制和破坏作用。 对破坏矿体较大的断层,要有一定数量的专门工程加以控制。 !"#"%"% 基本查明矿区(床)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岩相分布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侵入(喷出)时代以及和矿床形成的关系。 !"#"%"! 的关系。 !"#"%"’ !"#"%"* 基本查明矿区(床)围岩蚀变的种类、强度、规模、共生组合及其与金矿化 基本查明矿区(床)的氧化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分带标志、氧化特点, 的富集关系。 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特点,变质岩的岩性、时代、相带及与成矿

矿床品位、规模标准

矿床品位、规模标准
MgO≥40.0

≥0.7(夹石剔除≥0.5)
10-2
做冶金熔剂
MgO≥32.0
MgO≥36.0

≥2.0(夹石剔除≥2.0)
滑石
10-2
Ⅰ级:SiO2≥60.0, MgO≥30.0,Fe2O3≤0.8;
Ⅱ级:SiO2≥40.0, MgO≥25.0,Fe2O3≤1.8;

可采厚度≥1.0(夹石剔除≥1.0)。
颜色
鲜艳、色正、浓亮者为上。
稀缺性
珍稀品种越采越少。
金刚石
豪克/米3
1.5
2.0

≥0.2
水晶
压电水晶
克/米3

压电水晶:块度>12×12×12毫米的单晶。
露采:四级以下>0.5;四级以上>1.0。
坑采:>3.0。
冰州石
要求
(豪米)
无色、透明,无裂隙、包裹体、节瘤,无双晶,在紫外线照射下无荧光现象。按晶体特征分为以下三种品级:(边部:指棱角相当于棱边长的1/3范围)
制糖用
石灰岩
品位
CaCO3
SiO2
MgCO3
R2O
工业
>95.0%
<2.0%
<1.5%
≤0.25%
品位
R2O3
CaSO3
工业
<1.5%
≤0.2%

可采厚度≥2.0米,夹石剔除厚度≥2.0米
大理岩
大理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并含微量石英、玉髓、石墨、赤铁矿、黄铁矿和绿泥石。摩氏硬度3。洁白的白云石大理岩称“汉白玉”。透明的方解石大理岩称“巴玉”。
≥0.5(夹石剔除≥0.5)

矿床规模分类表

矿床规模分类表

海、宁夏、新疆为9万吨/年;云南、贵州、四川为6万吨/年;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南方缺煤地区为3万吨/年。

国土资源综合利用
矿区矿产资源划分标准-储量规模
说明:
1.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单元:
(1)石油:油田天然气、二氧化碳气:气田
(2)地热:地热田
(3)固体矿产(煤除外):矿床
(4)地下水、矿泉水:水源地
2.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依据的矿产资源储量:
(1)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气:地质储量
(2)地热:地热能。

(3)固体矿产:基础储量+资源量(仅限331、332、333),相当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92)中的A+B+C+D+E(表内)储量。

(4)地下水、矿泉水:允许开采量
3.存在共生矿产的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以矿产资源储量规模最大的矿种确定。

4.中型及小型规模不含其上限数字。

一般金属矿床工业指标一览表

一般金属矿床工业指标一览表

0.3~0.5
0.3~0.5

1
1
矿床平均品位〔质量分数〕

0.8~2
0.6~1
1.5
1.2
最小可采厚度
m
1
2
1
2
1
夹石剔除厚度
m
≥2
≥3
≥2
≥3
1~2
表6钼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项 目
氧 化 矿 石
露 采
坑 采
边界品位〔质量分数〕

0.03
0.03~0.05
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

0.06
0.06~0.08
矿床平均品位〔质量分数〕

0.08~0.1
0.1~0.12
最小可采厚度
m
2~4
1~2
夹石剔除厚度
m
4~8
2~4
表7. 钨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参考表
项目
要求
备注
边界品位〔WO3质量分数〕
0.064%~0. 1%
坑采厚度<0.8m时应考虑米百分值计算
量低工业品位〔WO3质量分数〕
0.12%~0.20%
可采厚度
m
1~2
2~4
1
夹石剔除厚度
m
2~4
4~8
2
表4铅锌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
项 目
硫 化 矿 石
混 合 矿
氧 化 矿 石
Pb
Zn
Pb
Zn
Pb
Zn
边界品位〔质量分数〕

0.3~0.5
0.5~1
0.5~0.7
0.8~1.5
0.5~1
1.5~2
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

各类矿床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各类矿床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0.5
工艺水晶 矿物吨
≥0.5
55 刚玉
矿物万吨
≥1
100—500 100—500 5—50 100—500 100—500 20—100
10—50 20—100 100—1000
500—5000 100—500 200-3000 100—1000 500—5000 10—50 0.2—2 10—100 0.05—0.5 0.05—0.5 0.1—1
40

Sc 吨
≥10
2—10
<2
41

In 吨
≥500 100—500
<100
42

Tl 吨
≥500
43

Hf 吨
≥500
44

Re 吨
≥50
45

Se 吨
≥500
46碲Te 吨≥500金刚石原生 矿物(万克拉) ≥100
47 矿
金刚石砂矿 矿物(万克拉) ≥50
48 石墨(晶质) 矿物(万吨) ≥100
≥2000 ≥2000
500—2000 500—2000
≥200
50—200
≥1
0.1—1
≥1
0.1—1
≥0.5
0.1—0.5
≥1000 200—1000
≥1000 200—1000
≥2000 200—2000
<500 <500
<50 <0.1 <0.1 <0.1 <200 <200 <200
泥用)
中国矿权网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序号 矿种 计算单位 大型

金、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

金、多金属矿床工业指标

铜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镍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银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
银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表
注: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表说明:
a)矿石中伴生元素质量分数大于表中指标时,应研究回收利用途径;
b)表中“S质量分数指标系指黄铁矿中硫在矿石中的质量分数;
c)伴生元素中的Cu、WO3、Pb、Zn、Sn、Mo、Fe、Bi、CaF2> Sb等主要是对能形成独立的有用矿物、通过选矿能选出单独精矿产品的,如:
Pb、Zn、Cu主要指赋存于硫化矿物中者;
——WO3主要指赋存于白钨矿、黑钨矿中者;
Sn主要指赋存于锡石中者;
——Mo主要指赋存于辉钼矿中者;
CaF2主要指赋存于萤石中者;
Sb主要指赋存于硫锑铅矿和脆硫锑铅矿中者;
Fe主要指赋存于磁铁矿中者;
Bi主要指赋存于辉铋矿中者;
d)Ge、Ga、In、Se、Te、Cd等分散元素,经选矿一般富集在铜、铅、锌的精矿中,通过冶炼回收。

岩金矿床工业指标一般要求。

金矿

金矿

金矿的形成世界上的黄金宝藏,陆地上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

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电风雨袭击、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金矿成矿时代的跨度很大,从距今约28亿a左右的太古宙开始,一直到第四纪都有金矿形成。

但56%的金矿储量集中在前寒武纪,其次为中生代和新生代金矿储量,占总储量的36%,古生代的金矿相对较少,只占5.7%。

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

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皱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福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

地表浅层的岩金,劲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形成沙金矿。

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

岩金、沙金、伴生金的储量比例约为:70:15:15。

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变质砾岩型等。

科学家们认为,在沉积型金矿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成矿(即生物成矿)的机制不容忽视。

在漫长的沉积期,许多海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以及干酪根等均能吸收或吸附并富集Au元素,形成富有机质的金源岩。

以后,通过有机质的还原再使Au从各种搬运流体中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从全球的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

中国金矿分布中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

总保有储量金4265吨,居世界第7位。

我国金矿分布广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在全国各个省(区、市)都有金矿产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低工业品位%
0.4-0.5
0.7-1
1-2
0.7
1.5-2
3-6
矿床平均品位% 0.7~1
0.7-1
6
6
10-12
10-12
最小可采厚度m
1-2
1-2
1-2
1
1-2
1-2
夹石剔除厚度m 2~4
2-4
2-4
2-4
2
2-4
2-4




Cu
Pb
Zn
WO3
Sb
Mo
As
C
S
Co
Ag
质量分数
0.1%
0.2%
0.4%
0.05%
0.4%
0.01%
0.2%
%
2%
0.01%
2(g/t)
表E.3岩金矿共生(铜、铅、锌)矿产工业指标一般要求表
项目
硫化矿石
氧化矿石






边界品位%
0.2-0.3
0.3-0.5
0.5-1
0.5
0.5-1
1.5-2
表B.1岩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表
矿床规模
探求的资源/储量数(kg)
备注
大型
>20000
中型
5000~20000
小型
<5000
表E.1岩金矿工业指标参考表
项目
指标
边界品位(质量分数)
1*10-6~2*10-6,堆浸氧化矿石为0.5*10-6~1*10-6
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
2.5*10-6~4.5*10-6
矿床平均品位(质量分数)
4.5*10-6~5.5*10-6
最低可采厚度
0.8m~1.5m,陡倾斜者为下限,缓倾斜至水平者为上限
夹石剔除厚度
2m~4m,地下开采者为下限,露天开采者为上限
无矿段剔除标准
对应工程10m~15m
不对应工程20m~30m
表E.2岩金矿伴生组分评价参考表
元素



三氧化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