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街道_西雅图让雨水都慢下来_文竹

合集下载

世界上最美的十五大林荫大道

世界上最美的十五大林荫大道

世界上最美的十五大林荫大道世界上最美的十五大林荫大道当路边不再是高楼建筑,不再有喧嚣汽笛,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走在这样的林荫大道上,一路看着风景、闻着花香、听着鸟鸣,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远离城市的纷乱,走进大自然,世界顿时明朗起来。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世界上最美的十五大林荫大道,希望有所帮助!一、乌克兰的“爱之隧道”乌克兰科勒文的“爱之隧道”,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树隧道之一。

这条由树木构成的火车隧道是乌克兰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同时也是乌克兰最美丽的所在之一。

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一条火车道,在天气温暖的月份,1公里长的铁道两旁树木形成一条童话般的绿色隧道。

当地人称该隧道为“爱的隧道”,许多情侣来到此地许愿。

真正了解这条隧道的人很少,听说它的人也不多,这也让它充满神秘色彩。

二、南非的蓝花楹林荫道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森林,超过一千万棵树生长在这个南非最大城市。

世界上有至少49种蓝花楹,其中大部分原产于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

图中的蓝花楹隧道位于比勒陀利亚,比勒陀利亚栽种着7万多棵蓝花楹,也被称之为“蓝花楹之城”。

花儿朵朵开时,蓝花楹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画上一笔迷人的紫蓝色,让人流连忘返。

三、英国威尔士的紫衫遂道威尔士的紫杉树隧道,是当地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不管你相信与否,工作人员用了整整9年时间才让这条树隧道拥有今天的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阿伯格拉斯尼宅邸也座落在威尔士。

这座宅邸的花园是英国最美丽的花园之一。

阿伯格拉斯尼宅邸被视为英国最美丽的花园所在,早在15世纪,这里就启发着写作者的灵感。

紫杉隧道常被认为是18世纪时居住在此的戴尔(Dyer)家族所种植,在英国独树一帜。

长高之后,紫杉树的树枝勾连在一起,形成拱顶。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紫杉树相互缠绕在一起,现在已很难确定具体棵数。

四、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暗黑树篱北爱尔兰安特里姆郡的布莱加夫路,座落于斯特拉诺库姆村附近,两旁的山毛榉超过100棵。

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探究

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探究

为绿色空间的增加和绿化率的提高 , 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环 境, 便于绿色城市与绿色街道的建设。
3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的实践
通 过上 文 内容 的 阐述可 知 , 绿 色基 础设 施 不仅 能 够 对城 市 雨水 径 流 进行
较差, 且防洪减灾性能也 比较低。 在这些问题中, 又以城市雨水径流问题最为 有效控制, 同时还可满足固碳作用 、 净化控制与减少能源方面的要求 , 减少温 严重, 在 以往 这 种灰 色基 础设 施 与 发展模 式 下 , 城 市雨 水 很难 渗 入 至地 下 , 导 室气 体 , 在 源头 上 实 现雨 水 径流 量 的 削减 , 以此 为人 们 提 供兼 具 生 态 与 美学 致 城 市雨 水径 流 总量 与洪 峰 远 比城市 开 发之 前高 , 使得 城 市 内涝 问题 也 越来 功 能 的景观 , 继而 获 得相 应 的社会 效 益 、 环 境效 益 以及 经济 效 益 。 通 过 自然条 越严重, 加剧了城市水体的污染 , 最终成为了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件的应用和 自然生态方式的人工模拟 , 借助于蒸发 、 下渗 、 蒸腾 、 调蓄 以及滞 如果仍旧采用传统排水系统来进行城 区雨水的直接排放 , 不仅会使城市水环 留等相关原理与措施 , 来实现城市雨水径流 的有效控制 、 雨水资源的合理利 境、 地下水水文循环 以及地表水体受到严重的影响 , 还会使承受着整个生态 用 、 城市 环境 的保 护 以及 洪 涝灾 害 的预 防等 目标 。 系统与引用水水源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 , 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 比如波特兰所建设 的绿色街道, 该街道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基础设施工 题, 就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构建绿色基础设施。 程 项 目的实践 中, 融 人 了绿 色基 础设 施 的理 念 以及 方法 , 在 这一 工 程 项 目, 通 过 对 灰 色基 础 设施 的 改造 , 予 以 了街 道 更 深层 次 的 含 义 以及 功 能 , 在 设 计 过

我为西雅图痴狂

我为西雅图痴狂
我为两雅 图痴狂
又 /仃 知
你会不会因为一 部电影 , 而爱 匕 ~座城 市 ? 不论是 《 西雅图不 眠夜》 还是 《 北京遇上西雅图》 亦或 是 《 晚秋》,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 西雅图始终笼罩在童话故事般罗曼蒂克的光t g . Z- F o 这 座聚集了美利坚最多 富豪的城 市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魅 力 , 竟然创造 出如此之 多经典浪漫故事 ? 爱上西雅图 , 这里不 止有浪漫 。
斯 的故 乡 ,还是 曾在 2 O 世纪9 O 年代燃 起 中 国孩 子们 摇 界上 最大 的 网商 ,网络 书店 ,和云 计算 的先驱 ;全荚
滚 梦 想的 G r u n g e 音 乐 风潮 的兴 起之 地 。来到 这里 ,位 前 三的 服饰百 货N o r d s t r o m,坐落 丁 华盛顿湖 的东 岸 于 人 空针 塔脚 下 的有着 奇怪 而 扭 曲墙面 的奇 特建 筑不 容 错过 ,它 就是著 名 的互动式 音乐体验 馆 ( E x p e r i e n c e 尔维尤 ;还有 华盛 顿大学 的癌 症研 究院 、We y e r h a e u s e r 的造纸 千 国、 紧跟 沃尔 玛争 做世 界第 _ I的零 售大超 市
’ 头
市 民的惬 意牛 活真心 让 人羡 慕 。西雅 图还 足 名副其 实 就 好 像你 到 了 巴黎却 没 看 过埃 菲 尔铁 塔 一样 。 这 座 岛
的 “ 雨 城 ” 。槲 说 一 年3 6 5 天 ,这 里 的毛 毛 雨天 高达 1 8 4 米的 太空针 塔 是为 1 9 6 2 年 西雅 图举行 的世 博会 所
波音 公司 , 世界上 最人 的 飞机 制造商 , 分布 西雅
多处 , 虽 然 总部 在 2 0 0 1 年为 J , 税 收政 策搬 离 到 了芝 加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以美国绿色街道为例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以美国绿色街道为例

中图分类号 TU985.1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4)02-0027-06 收稿日期 2023-04-10摘 要 城市建成区不透水表面加剧了城市内涝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作为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类型之一的绿色街道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高效手段,也是美国近年来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

绿色街道还具有提升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效益。

波特兰、纽约市和芝加哥很早便开始探索建设绿色街道,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建设模式和管理机制。

该文分析和归纳了三座城市绿色街道在布局形式、植物配置和管理维护方面的经验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微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街道 城市雨洪 微更新Abstract The impermeable surface of urban built-up areas has exacerbat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urban waterlogging and water pollution. As one of the types of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green street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solve such problems, and it is also the key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Green street also can help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ities. Portland, New York City and Chicago started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streets a long time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treet, Urban stormwater, Micro-renewalUrban Green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Case Studies of Green Streets from Portland,New York, and Chicago徐少琦 | Xu Shaoqi 陈静 | Chen Jing快速城镇化不断挤压自然空间、削弱城市的生态基底,而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恶化城市生态环境,频繁的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设计我国目前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雨水资源。

一些平均降雨量较大的城市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水资源短缺的困扰。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和中国北京这样的城市如今正面临着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威胁。

造成这些城市地下水位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建筑、道路和停车场仿佛一张“密不透风”的网,雨水很难渗入地下,也就无从补给地下水。

解决雨水排放问题最典型的工程方法是将雨水引入混凝土排水渠,然而这只能使问题变得愈加复杂。

目前中国和美国都主要采用这种设计方式。

采用这种工程方法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也只能使城市问题愈演愈烈。

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找地表雨水收集并使其有效渗入土壤中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在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制定的各项环境法规的指引下,美国景观设计师正在努力探索雨水收集和利用的创新举措。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利用雨水之美来营造城市生活的宜人之处。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实例来简述如何利用雨水打造独特的水体景观。

特别要提出的是,像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和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

景观设计师在这些地方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

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够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停车场地面上的雨水没有流入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而是通过“雨水花园”收集到名为“生态池”的专门排水系统中,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灌植被、滋润土壤或补充地下水。

由于“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因此特别是在降雨量大、城市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它们有效地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只有在降雨量非常大的时候,“雨水花园”才需要另辟一条溢流管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

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雨水花园”位于波特兰,紧邻俄勒冈会议中心。

它由梅尔·里德景观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主要收集5.5英亩(约合2.2公顷)屋顶上的雨水。

收集起来的雨水蜿蜒流入一些石砌浅水池中,仿佛山间潺潺的溪流一般。

作文范文:未来的城市绿化:让城市呼吸更顺畅两篇

作文范文:未来的城市绿化:让城市呼吸更顺畅两篇

标题:未来的城市绿化:让城市呼吸更顺畅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城市绿化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未来的城市绿化不仅关乎城市的面貌改造,更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

人们渴望在钢铁森林中寻得一丝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期望通过绿色植被的植入让城市“呼吸”更加顺畅。

未来城市绿化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不再是简单的种树添绿,而是向着多层次、多样化、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城市绿化将不再局限于地面层面,屋顶花园、垂直绿化墙等空间利用方式将被广泛采用。

植物的选择也将更加科学化,既要考虑美观,也要考虑对环境的适应性与改善效果,甚至于是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城市绿化的方式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与高效化。

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将成为标配,智能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水分供给。

同时,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使得绿化维护更加便捷,市民也能通过手机应用参与到城市绿化的管理中来,形成互动式的绿化文化。

城市绿化的未来还将与城市规划紧密相连,绿色空间的布局将更加合理。

城市公园、绿道、社区绿地等不同形态的绿色空间将相互串联,形成生态网络。

这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对于未来城市绿化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健康与福祉。

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缓解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

绿化带的存在还能降低噪音污染,为市民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市绿化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

在炎热的夏季,郁郁葱葱的树木可以为城市带来清凉,减少对空调的依赖,进而降低能源消耗。

在雨季,绿化植物又能吸收过量的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防止洪水泛滥。

城市绿化还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绿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儿童嬉戏、老人散步的天然场所。

优美的城市环境能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竞争力。

低影响开发技术

低影响开发技术

低影响开发技术一、低影响开发(LID)概念低影响开发(LID)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开始实施。

低影响开发主要通过生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雨水利用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水文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水循环。

与国外相比,低影响开发技术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但已列入国家“十二五”水专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二、LID核心理念1、以生态系统为根基,让城市与大自然共生城市源于自然、依赖自然,又在不断地改造自然、设计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必须有新型的动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

让城市建设滞后尽可能地少影响原有自然环境的地表径流模式,正式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2、从暴雨径流源头开始管理暴雨管理理念从原始的自然河沟排水、地下合流制管网排水、雨污分流制排水、快速消减洪峰流量到如今的生态化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地影响开发模式将雨水管理的起始点提前到径流源头,先模拟蒸发、过滤、渗透、贮留等自然的雨水传输路径和水文情势,再进入收集管道,具有双重调节的功能。

3、强调尊重和利用本地自然特性减少对开发区域的扰动是实现城市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基础。

同时,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具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需要结合本区域土地利用、水文地理、土壤类型、气候、降雨类型等一系列的因素,是一种“on site”的结构性设计技术。

三、LID原则低影响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1)以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土地开发规划的综合框架:首先要考虑地区和流域范围的环境,明确项目目标和指标要求;其次在流域(或次流域)和邻里尺度范围内寻找雨水管理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明确和保护环境敏感型的场地资源。

(2)专注于控制雨水径流:通过更新场地设计策略和可渗透铺装的使用来最小化不可渗透铺装的面积;将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系统综合到建筑设计中;将屋顶雨水引入等可渗透区域;保护现有树木和景观以保证更大面积的冠幅。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派柏溪生态修复设计初探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派柏溪生态修复设计初探

159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传播力研究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访问学者项目。

作者简介:刘益(1981-),女,四川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副教授,副系主任,研究方向:景观生态设计。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派柏溪生态修复设计初探刘益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摘要:都市河溪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对水源地建设、都市气候调节、物种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教育推广有着积极作用。

文章试图通过对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派柏溪生态修复项目的研究与分析,明确生态修复设计的目标,解读都市河溪生态修复设计的方法及措施,为我国都市河溪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都市河溪;派柏溪;生态修复设计西雅图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金县(King County),普吉湾(Puget Sound)和华盛顿湖(Lake Washington)之间,拥有众多海湾、湖泊及河溪,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1.16%。

作为全美著名的绿色城市,西雅图政府和民众十分重视都市生态水环境,并一直致力于都市河溪的生态修复,使失去活力的河溪焕发新的生机。

派柏溪的生态修复设计正是其中的一个优秀案例,它的成功推动了都市河溪生态修复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也为我国都市河溪生态修复设计带来的新的思路。

一、历史与概况派柏溪(Piper's Creek)位于西雅图西北,白人拓荒者A.W.派柏(A.W.Piper)将其命名为派柏溪。

该溪的干流长约2.3公里,并经卡尔克可公园(Carkeek Park)汇入普吉湾,是西雅图市内第三大河溪流域。

根据历史记载,派柏溪及其支流是虹鳟、美洲鲑、银鲑鱼和樱鳟的重要栖息地[1]。

但1893年的西北铁路项目(Great Northern Railroad)却将铁路建在派柏溪之上,致使溪流只能通过铁路防波堤中的暗渠汇入普吉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街道——西雅图让雨水都慢下来文竹摘要:城市雨水问题困扰着国内外大多数城市,近年来城市内涝的新闻不绝于耳,下水道的成功建设真的可以解决城市雨水管理问题吗?这真的是最好的方式吗?不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雨水管理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街道的建设为城市雨水管理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方式,在国外绿色街道已经得到了一些的实践,从西雅图的SEA street分析建立绿色街道的过程,并以此寻找建设方法6个层次。

关键词:绿色街道雨水管理自然排水系统景观设计西雅图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街道空间,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道路工程师把旧时的泥巴小道改建成了柏油路,水泥路,于是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下雨天的泥泞而难以行进了。

可是当从前的泥巴路变成柏油路后,雨水却再也无法自然的渗透到土壤,直接由城市工程排水系统排入河流里了。

城市因大量建设而得到扩张的同时,城市的自然地表已经被不透水的道路、建筑等硬质材料大面积覆盖了,造成了城市建成区内严重的内涝现象,雨水径流和雨水污染也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原本变得易行的道路重新寸步难行。

所以好好处理解决城市和雨水的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1 城市雨水的问题当国内面对暴雨天气还在吵嚷着需要好好建设下水道系统的今天,欧美国家已经把这项一向被认为文明先进的工程渐渐摒弃了。

1.1 雨水难以排出城市城市的大面积开发,下水道已经如蛛网般爬满城市地下空间了。

如台北的雨水下水道普及率就达到了98%,如此漂亮的数字只是源自于人们对水的恐惧,但如此漂亮的数字也没有能拯救水患的发生。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测算显示,在未开发利用土地的自然地表条件下,当降雨发生时,只10%雨量形成地表径流,50%雨量会形成下渗;而在城市开发建成区,当地表不透水面积达到75%及以上,面对同强度降雨,55%雨量会形成地表径流,只有15%雨量形成下渗,地表径流生成量显著增加,雨水自然下渗量显著减少1。

传统路面大多使用透水性交叉的材料,道路两旁的绿色边缘高于路面标高,道路丧失了对路面雨水径流的储存和管理功能。

当降雨发生的时候,雨水大量且迅速地在道路上汇集成径流,引发城市水网系统过载,造成城市局部内涝现象。

经过城市下水道排放到城市河流中的雨水造成城市河流等水体外溢、河流流域的洪水事件等等,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损伤。

1.2 自然水文环境遭到雨污破坏下雨时,雨水下水道的快速传送,加上河道的水泥化,城市河流的水位线会急速上升,雨停了之后,城市河流的水位线又会暴落。

这严重的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对随着水文发展的原始物种也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威胁。

另一方面,雨水也是城市水体的最大面积污染源之一。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是充满着污染物的,下雨时雨水冲刷路面、建筑物表面的大量污染物质就等于是给街道洗了澡,除了汽车渗漏机油,还有地表垃圾等等的物质。

欧美国家很早就注意到雨水污水混合处理的下水道系统仍然会造成污染,考虑下水道系统的承载力避免城市内涝,当雨量超过限值时,雨水可以透过溢流管道直接排放到河流之中。

这样的设计反而比雨水,污水分流时的污染更为严重。

面对城市这些日益严重的“雨水问题”,实施“生态管水,自然管水”来让雨水以自然的方式进行循环,重新从雨水的角度去管理道路,就是目前城市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最关注的问题了。

2 绿色街道是一场雨水的新革命在欧美国家渐渐摒弃传统排水管年的时候,国内还在执着的追求着以效率为唯一考量的排水系统。

对于雨水,它带来的不只是危险的城市内涝和污染问题,它还可以变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中一剂良药。

只要善用自然机制来建设雨水的循环就能分担下水道的工作,也能让雨水慢慢流走,造就更好的城市景观。

2.1 可持续性的雨水循环自然界的雨水空间循环方式大体是,雨水由天空降落到地表之后,部分的雨水被植物根系吸收、部分渗透到地表以下补充地下水源、剩余的部分顺着河道或地表径流形式流向低洼的池塘或附近的河流,这是自然界健康的水循环方式。

可持续性雨水管理就是在城市建设区1Stormwater [EB/OL]. /wiki/Stormwater.内一种模仿自然健康的雨水循环状态,使城市雨水重新渗透到地表以下,补充地下水资源、被植物根系吸收的百分比大量提高的管理过程。

虽然“排水”这个字眼是可持续性雨水管理的核心关注点,其实储水和蓄水更是可持续性雨水管理的观点所在。

2.1 绿色街道的定义绿色街道(Green Street)的定义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对于其概念有三种不一样的理解。

第一种是狭义上的理解,绿色街道指的是即将雨水视作一种资源,根据自然的雨水循环过程,在城市街道的局部地段建设不同的雨水管理景观设施(例如雨水花园方案),收集周围区域的地表径流、恢复自然界的健康雨水循环系统,以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处理城市雨水排放,从而局部替代投入不菲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或将城市中老化的市政设施变成配角2。

且将雨水管理和街道景观建设结合在一起的街道形式3。

第二种理解是在第一种概念上加上了对街道地表设施的关注,综合雨水管理技术个道路基础设施的设计对城市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的规划。

第三种理解就是广义上的绿色街道,它是进一步的扩展利用雨水管理的景观设施进行雨水管理范围的扩大,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将街道地表雨水管理、街道旁边的建筑雨水和街道景观设计、街道的交通系统构建全部协调到一起的街道形式,全面系统的发挥街道雨水水量与雨水水质的管理作用。

这需要从多方面研究,多专业融合去进行雨水管理,尽量从源头将雨水储存下来,在径流发生的地方集中处理,使街道雨水对环境产生最小的负面影响。

2.2 绿色街道的发展1971年麦克哈格及其事务所WMRT合作完成了一个位于德克萨斯州伍德兰兹(The Woodlands Town)的新城市规划项目4。

在项目中麦克哈格首次提出了以自然方式进行排水的设计概念,并且这套系统的造价仅仅是全部铺设市政雨水管道造价的22.4%5。

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街道是在1990年出现在美国马里兰州王子郡(Prince George)的居住区萨默塞特(Somesect)。

居住区内的一条街道被选出作为绿色街道的试验街道来解决长期困扰街道和居住区的雨水排放问题。

这条绿色街道把住户临街的前院改建成一个28~37㎡的雨水花园,来让雨水以自然的方式循环,从而解决居住区内雨水排放的问题。

这2陈晓彤,倪兵华. 街道景观的“绿色”革命[J]. 中国园林. 20093张善峰,王剑云.让自然做功:融合“雨水管理”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J].生态经济,2011(11):182-189.4陈晓彤.传承· 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90- 291. 5陈晓彤,倪兵华. 街道景观的“绿色”革命[J]. 中国园林. 2009条绿色街道在萨默塞特居住区内完全取代了美国标准化的最佳管理措施BMP(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的雨水处理系统。

通过建成前后的检测数据对比,这条绿色街道可以吸收周边的75%~80%的地表径流,其最大的设计能力可以抵御该地区拜年一遇的暴雨灾害。

并且,这条绿色街道的造价仅仅为BMP系统造价的25%6。

随后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陆续出现了以绿色街道建设作为雨水管理方法的项目,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县(San Mateo County)、洛杉矶奥若斯(Oros, Los Angeles)、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Portland) 等地的市政规划、社区规划及景观规划等项目。

位于波特兰市的西南第12大街(SW 12th Avenue) 和东北锡斯基尤街 (NE Siskiyou) 的绿色街道项目更是成了可持续性雨水管理的优秀示例和典范工程7。

基于长期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总结,美国不断地完善相关理念、技术、法规以及管理体系,为“绿色街道”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科学支撑。

2009年,由于绿色建筑LEED评估体系的出炉,华盛顿大学提出了“绿色道路评估体系”,此后纽约交通部又根据LEED和绿色道路评价体系提出了“交通与黄景可持续绿色引导计划”的评估体系,明确给出了径流控制的定量指标。

此后,其他发达国家也开始通过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方式对绿色街道进行更清晰的管理研究和实践。

英国就设计了植被过滤带,雨水花园,湿地等绿色系统与街道相连接处理城市雨水问题,并对减少街道径流污染无,有效调蓄径流峰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景观效果都得到了显著效果。

2.3 绿色街道是一个系统可持续性雨水管理是一个自然排水系统,这个系统不是一套单一的工程系统,而是一连串为了减少雨水径流的策略。

绿色街道不只是过去人们所认识的概念美化街道、绿化街道,单一的从视觉美观和人体舒适的角度去营建;绿色街道也不仅仅是建立雨水花园、建立生态草沟、植被过滤带等仅跟街道有关的设施。

绿色街道是结合街道周边建筑雨水收集(例如绿屋顶,屋檐排水储水等),建立友善的城市街道,利用周边的公共空间(如广场、停车场),街道人行空间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以街道为核心的可持续雨水管理的系统。

6Rain Garden: History[D/OL]. /wiki/Rain_garden#History.7SW 12 th Avenue Green Street Project, Portland, Oregon [EB/OL]. / awards/ 2006/06winners/ 341. html.3 西雅图SEA street案例——一切都是为了鲑鱼西雅图人对生物的热情促使他们看到水流中游动的鲑鱼而感受到河流的生命性。

但是他们发现大西雅图区的都是河流不利于鲑鱼繁衍。

因为由下水道排放入河流的雨水径流水质很差,改变了河流本来的水温、水质和水文;而且雨水径流洗过的路面,懈怠了大量的碎石一并流入何川,原来的河床变成了砂床了,这样的河床没有给鲑鱼繁殖的空间。

于是在公私部门共同努力下,许多的街道和地方都对街道进行了改造。

其中,一个叫作“街道边缘新方案”(Street Edge Alternative)的计划成了众人的焦点,它对街道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设计。

“街道边缘新方案计划”是自然方式排水的试验计划,由西雅图工务局、交通局,以及社区居民共同合作完成。

2000年完工的这条绿色街道被命名为SEA street,并不是海洋街道,而是为了纪念这个计划而取了计划的缩写Street Edge Alternative。

绿色街道位于西雅图市西北第2大街(2nd Avenue Northwest)和西北117街(Northwest 117th Street)之间(图1)。

街道原来也像西雅图其他住宅区道路一样,即使车流量不多却也是宽阔路面;径流的雨水由下水道直接流入不远处的河流之中,对河流中的鲑鱼或其他生物都有严重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