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航空概论》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航空概论》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2.1.3 流体的可压缩性、声速c、黏性和传热性 1.流体的可压缩性 对流体施加压力,流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温度
条件下,具有一定质量流体的体积或密度随压力变化而变化 的特性,称为可压缩性(或称弹性)。流体压缩性的大小,通 常可用体积弹性模量来度量,其定义为产生单位相对体积变 化所需的压力增高。即
(2-3)
式中,T是空气的热力学温度。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 空气的温度是变化的,因而声速也将变化,说明空气的可压 缩性也是变化的。
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3.流体的黏性 黏性是流体的另一个重要物理属性。一般情况下,摩擦 有外摩擦和内摩擦两种。一个固体在另一个固体上滑动时产 生的摩擦叫外摩擦,而同一种流体相邻流动层间相对滑动时 产生的摩擦叫内摩擦,也叫做流体的黏性。因此,有速度差 的相邻流动层间,即使靠近壁面也是同一种流体(如水)之间 的摩擦,也是内摩擦。
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图2-4 用阴影法作流动摄影试验的装置示意
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2.流场、流线、流管和流量 在充满流体流动的空间称为流场。流场被用来描述表示 流体运动特征的物理量(流动参数),如速度、密度和压力等, 因而流场也是这些物理量的场。如果流场中任一点处流体微 团的物理量随时间而变化,则称为非定常流;反之,则称为 定常流。图2-5是贮水池中的水通过管道向外排泄过程的示 意图。因为没有补给水源,贮水池中的水位不断下降,排水 过程中出水口流出的水柱形状不断发生改变(见图2-5(a)), 所以其流动就是非定常流。如果补给水源,贮水池中始终保 持池面的水位不变,排水过程中出水口流出的水柱形状始终 保持不变(见图2-5(b)),则流动就变成了定常流。
第2章 飞机飞行的原理

2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2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大气的物理特性与标准大气
1、大气的物理特性 (4)可压缩性
气体的可压缩性是指当气体的压强改变时其密度和体积 改变的性质。
不同状态的物质可压缩性也不同。液体对这种变化的反 应很小,因此一般认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而气体对这种 变化的反应很大,所以一般来讲气体是可压缩的物质。
当大气流过飞行器表面时,压强会发生变化,密度也会 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当气流的速度很低时,压强的变化 量较小,其密度的变化也很小。研究大气低速流动的有关 问题时,可不考虑大气的可压缩性的影响。当大气流动的 速度较高时,就必须考虑大气的可压缩性。由于可压缩性 的影响,使得大气以超音速和低速流过飞行器表面时有很 大的差别,在某些方面甚至还会发生质的变化。
大气层
2、平流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顶界伸展到50~55km,空气稀薄, 所包含的空气质量约占整个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一。在平流 层内,空气没有上下对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风,这种水平 风的形成,是由于高空中空气稀薄,摩擦力减小,当空气 随着地球自转而运动时,上层空气落后于下层空气,就形 成了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方向一定的水平风。
大气层
5、散逸层 散逸层又称为外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
它的边缘和极其稀薄的星际气体没有明显的分
界,一般认为在2000~3000km的高度。由于远
离地面,受地球引力作用小,因而大气分子不 断向星际空间逃逸。
大气的物理特性与标准大气
1、大气的物理特性 (1)连续性 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在标准状态下(即在气体温
大气层
对流层的特点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在对流层内,平均每升高
100m气温下降0.65℃,所以由叫变温层。该层的气温主 要靠地面辐射太阳的热能而加热,所以离地面越近,空 气就越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爬过高山的 人都知道山上比山下冷,就是这个道理。 (2)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地球上的水受太阳照 射而蒸发,使大气中聚集大量的各种形态的水蒸气,随 着尘埃被带到空中,几乎全部水蒸气都集中在这一层大 气内,因而在不同的气温及条件下,就会形成云、雨、 雾、雪、雹等天气现象。

航空概论2-10 飞机的飞行原理

航空概论2-10 飞机的飞行原理
整理后得:
p
1
+
1 ρ v 2
2 1
+ ρ gh
1
= p
2
+
1 ρ v 2
2 2
+ ρ gh
2
又a1和a2是在流体中任取的,所以上式可 a1和a2是在流体中任取的, 是在流体中任取的 表述为 1
P + 2 ρ v
2
+ ρ
gh
= 常量
上述两式就是伯努利方程。 上述两式就是伯努利方程。 当流体水平流动时,或者高度的影响不显 当流体水平流动时, 著时, 著时,伯努利方程可表达为
飞机的飞行原理
主要内容
★ 气流特性
1.相对运动原理 1.相对运动原理 2.连续性定理 2.连续性定理 3.伯努利定理 3.伯努利定理
第二章飞机的飞行原理
第一节 气流特性 一.相对运动原理 相对运动原理: 相对运动原理: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 动力不会因观察者的角度发生变化而变化。 动力不会因观察者的角度发生变化而变化。 飞机以速度v∞作水平直线飞行时, v∞作水平直线飞行时 飞机以速度v∞作水平直线飞行时,作 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大小与远前方空气 以速度v∞ 以速度v∞ 流向静止不动的飞机时所产生 的空气动力应完全相等。 的空气动力应完全相等。
①理想流体是不可压缩的 ②理想流体是没有粘滞性的 理想流体在流动时, ③理想流体在流动时,各层之间没有相互作 用的切向力, 用的切向力,即没有内摩擦 不可压缩的,没有粘滞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不可压缩的,没有粘滞性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2、定常流动 (1)定常流动 (1)定常流动 流体质点经过空间各点的流速虽然可以不 但如果空间每一点的流速不随时间而改变, 同,但如果空间每一点的流速不随时间而改变, 这样的流动就叫定常流动。 这样的流动就叫定常流动。 举例:自来水管中的水流, 举例:自来水管中的水流,石油管道中石油的 流动,都可以看作定常流动。 流动,都可以看作定常流动。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空气动力学和牛顿力学的基础上的。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空气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飞机的飞行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要素,升力、推力和阻力。

首先,我们来谈谈升力。

升力是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的基本力量。

它是由于飞机的机翼形状和空气的流动产生的。

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的气流速度比机翼下的气流速度快,这就导致了一个气压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升力。

这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定律。

此外,飞机的升力还受到机翼的倾斜角度和机翼的面积大小的影响。

通过调整机翼的倾斜角度和机翼的面积大小,飞行员可以控制飞机的升力,从而控制飞机的飞行高度和姿态。

其次,推力是飞机飞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推力来自于飞机的发动机。

飞机的发动机通过喷射高速气流或者旋转螺旋桨产生推力,从而推动飞机向前飞行。

推力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的功率和飞机的阻力。

飞机的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的阻力和飞机本身的重量。

通过增加推力或者减小阻力,飞机可以加速飞行或者保持稳定的飞行速度。

最后,阻力是飞机飞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的阻力和飞机本身的重量。

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空气对飞机的阻力会使飞机减速。

为了克服阻力,飞机需要保持足够的推力,以保持稳定的飞行速度。

此外,飞机的设计也会影响阻力的大小。

通过改变飞机的外形和材料,可以减小飞机的阻力,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

总的来说,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升力、推力和阻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上的。

通过合理地调整这三个要素,飞行员可以控制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和姿态,从而实现安全、稳定和高效的飞行。

飞机的飞行原理是空气动力学和牛顿力学的结合体,是现代航空技术的基础,对于飞机的设计、制造和飞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升力、阻力和重力。

1.升力:升力是由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的,它是由翼面上的气流产生的。

当翼面运动时,空气会在翼面上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区下方产生升力,使飞机向上升。

2.阻力:阻力是飞机穿过空气时产生的阻碍力,包括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

空气阻力是由飞机前进时空气对飞机表面的摩擦产生的,而摩擦阻力则是由飞机表面摩擦空气产生的。

3.重力: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向下的引力。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不断产生升力来抵消重力的作用,以维持飞行。

当飞机的升力大于阻力和重力的总和时,飞机就会上升,而当升力小于阻力和重力的总和时,飞机就会下降。

飞机的驾驶员通过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来控制飞机的升降和飞行速度。

除了升力、阻力和重力这三个基本原理之外,飞机飞行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4.气流:空气的流动对飞机的飞行有重要影响。

飞机在飞行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气流,如下推气流、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等。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气流的类型和强度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5.气压: 气压的变化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影响。

飞机在飞行中会经历高气压和低气压,高气压会使飞机升高,而低气压则会降低飞机。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气压的变化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

6.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影响。

高温会使飞机升高,而低温则会降低飞机。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

7.风:风的方向和强度会对飞机的飞行产生影响。

飞机的驾驶员需要根据风的方向和强度来调整飞机的姿态和动力系统,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这些因素都需要飞行员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经验积累来掌握,并在飞行过程中不断监测和调整,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另外,飞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也对飞行有重要影响。

飞机的翼和机尾设计会影响飞机的升降和飞行速度,而飞机的动力系统会影响飞机的推进力和油耗。

总之,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需要结合空气动力学、气象学、航空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

第二章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第二章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机翼上的压强分布
压心
阻力
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在平行于气流速度 方向上的分力就是飞机的阻力。
摩擦阻力
压差阻力
诱导阻力
干扰阻力
附面层:
摩擦阻力
压差阻力
概念:翼尖涡
诱导阻力
翼尖涡的形成
诱导阻力的形成
诱导阻力的防止
干扰阻力
干扰阻力就是飞机各部分之间由于气流相互 干扰而产生的一种额外的阻力。
作变速运动。
(1)飞机的起飞 飞机从静止开始滑跑离开地面,并上升到h高度的加速
运动过程,叫做起飞。现代喷气式飞机安全 高度阶段。
飞机的主要飞行科目
A 3
h
1
2
1-起飞滑跑;2-加速爬升;3-起飞距离;4-建筑物
图2.31 飞机的起飞
散逸层 2000~3000km 电离层 800km 中间层 85km 平流层 50~55km 对流层 9~18km
如果你在对流层……
如果你在平流层……
如果你再往上……
继续往上……
2.1 飞行器飞行环境
大气物理特性:
连续性 有压强 有粘性 可压缩
大气的粘性
v∞
n
v∞
n
平板
(a)空气粘性实验示意图
飞机的主要飞行科目
飞机的主要飞行科目
A
h
5
4
3
2
1
6
1-下滑;2-拉平;3-平飞减速;4-飘落触地;5-着陆滑跑;6-着陆距离;7-建筑物
图2.32 飞机的着陆
飞机的主要飞行科目
(2)飞机的着陆 飞机的着陆同起飞相反,是一种减速运动。一般可分为五
个阶段:下滑、拉平、平飞减速、飘落触地和着陆滑跑。 合起来的总距离叫做着陆距离。

简述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简述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简述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流体力学中的力学原理,以及液体流动和腔体发动机的性能,来实现水平飞行和升降。

首先,飞机机翼应用升力原理,利用动量定律和能量定律,形成“升力翼”,充分利
用空气运动把飞机抬升到空中,且平衡在平衡面之上稳定飞行,升力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接着飞行控制系统将调整翼面形状,实现空中存在的飞行保证,升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飞
机的高度和速度。

其次,飞机的推进力也是飞行的基础。

推进力是发动机和机翼滑翔所需要的。

它包括
推回爆射力和抵抗力。

发动机产生的是抵抗力,使机翼运动发生抵抗作用;机翼则通过升
力克服抵抗力,使机身可以有效地向前运动,从而实现飞行的推进。

最后,在飞行过程中,飞机的重力会降低它的高度和推进力,这则要求飞行控制人员
及时调整推进量和调整机翼升力,以调整飞机的实际飞行行程和高度,使其按照预定的路
线稳定、安全地飞行。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升力、推进力,以及飞行控制系统有效而协调地配合使用,让飞机可以稳定、安全、有效地飞行,实现它所要达到的目的。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实现的。

首先,飞机的主要部件包括机翼、机身和尾翼等。

机翼是飞机飞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部分,它的上表面较为平坦,而下表面则呈现出弯曲的形状。

当飞机在飞行时,空气来到机翼上方时会分成两股,一股经过上表面,另一股则经过下表面。

下表面的空气由于弯曲的形状,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距离来绕过机翼,因此产生了一种较快的速度。

上下两股空气在机翼的尖端再次汇合,形成了一个低压区域。

根据伯努利定律,速度越快的流体压力越低,因此在机翼上方形成了一个较高的气压,而在机翼下方形成了一个较低的气压。

这种气压差导致了向上的升力,使飞机能够克服重力,维持在空中飞行。

此外,机身和尾翼也发挥着平衡和操控的作用。

整个飞行过程中,飞机需要保持平衡,通过控制尾翼的位置和角度,来调整飞机的姿态。

另外,飞机的推力也是飞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常,飞机通过发动机产生推力,并通过推进器将推力转化为飞机前进的动力。

总的来说,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机翼产生的升力、平衡和操纵机身和尾翼、以及利用推力提供飞行动力来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就对器壁产 生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力,而器壁单位面积上受 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垂直作 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击力。 压强的单位:Pa(国际单位)1 Pa=1N/m2 :Pa ) 常用单位:标准大气压(atm) (atm) 毫米汞柱(mmHg) (mmHg) 1atm=760mmHg=1.013× 1atm=760mmHg=1.013×105Pa
上翼43.546 下 翼 27.98 上翼18.176 下 翼 14.236 上翼7.7 下翼 7.25
安-26 74.98
翼展(m)
9.6
9
7.15
9.344
32.989
29.2
展玄比
4.13
3.24
2.23
2.07
6.627
11.37
根尖比 后掠角(前缘) 安装角 上反角 平均气动弦 (m) 厚弦比 内47° 外43° 1° -3° 2.363 4.08%
qm = ρVA
1
1
S
2
流量一定,流速快 则截面积减小;流速 慢则截面积增大。
气流在流管中 截面积随流速 的变化
v
2
ρ1v1∆S1 = ρ2v2∆S2
4、伯努利定理 、
定常流动的 伯努利定理给出了作定常流动 理想流体中任意两点或 伯努利定理给出了作定常流动的理想流体中任意两点或 之间的关系。 截面上 p 、 及地势高度 h之间的关系。
机翼平面形状图( ) 机翼平面形状图(a)矩形翼 (b)椭圆翼(c)梯形翼 )椭圆翼( ) (d)后掠翼 三角翼 双三角翼 后掠翼(e)三角翼 双三角翼(g)S形前缘翼 边条翼 变后掠翼 形前缘翼(h)边条翼 后掠翼 三角翼(f)双三角翼 形前缘翼 边条翼(i)变后掠翼
(一)翼弦:翼型一系列内切圆圆心的连线,称为 中弧线它是表示翼型弯曲程度的一条曲线,中弧 线的前端点,称为前缘;后端点称为后缘。前缘 与后缘之间的连线叫翼弦或几何弦。翼弦是翼型 的特征长度,单位为米。 (二) 厚弦比:上下翼面在垂直于翼弦方向的距 离叫翼型的厚度翼型最大厚度与翼弦(b)的比 值,叫翼型的厚弦比或相对厚度厚弦比常用百分 数表示。 现代飞机的翼型厚弦比约为3~16。
2、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向上50~55公里高度,为平 流层。其主要特征:①温度随高度增加由 等温分布变逆温分布。平流层的下层随高 度增加气温变化很小。大约在20公里以上, 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出现逆温 层。这是因为20~25公里高度处,臭氧含 20 25 量最多。臭氧能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从 而使气温升高。②垂直气流显著减弱。平 流层中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空气垂直混 合明显减弱,整个平流层比较平稳。③水 汽、尘埃含量极少。由于水汽、尘埃含量 少,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在这一层很少见。 平流层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它的高度因纬度和季 节而异。就纬度而言,低纬度平均为17~18公里; 中纬度平均为10~12公里;高纬度仅8~9公里。 就季节而言,对流层上界的高度,夏季大于冬季。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5℃。其原因是太阳辐 射首先主要加热地面,再由地面把热量传给大气,因而 愈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愈多,气温愈高,远离地面则气温 逐渐降低。②天气的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75%大气 质量和90%的水汽,因此伴随强烈的对流运动,产生水 相变化,形成云、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③空气有 强烈的对流运动。地面性质不同,因而受热不均。暖的 地方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而下降, 从而产生空气对流运动。对流运动使高层和低层空气得 以交换,促进热量和水分传输,对成云致雨有重要作用。
从地表到太空依次为:对流层[天气现象形成 区]、平流层[民航飞机飞行区]、中间层[下部为 臭氧层,上部空气稀薄]、电离层[气象气球飞 行区]、散逸层(外层)[卫星飞行区] 对流层、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流层、电离层、散逸层[温度随高度增高而上 升]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稀薄 大气厚度5000万米(1000米以上空气密度几 乎为零)
二、大气的物理特性与标准气压
1、大气的物理特性
1)连续性
标准大气压:指海平面上气体温度为15 度、压强为101325帕的气压(或760毫米 汞柱高或29.92英寸汞柱高)。 由于飞行器的体积远远大于气体分子体积, 可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因此将空 气看成是连续有状态。
2)压强 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频繁碰撞,就对器壁产 生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力,而器壁单位面积上受 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垂直作 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冲击力。 压强的单位:Pa(国际单位)1 Pa=1N/m2 :Pa ) 常用单位:标准大气压(atm) (atm) 毫米汞柱(mmHg) (mmHg) 1atm=760mmHg=1.013× 1atm=760mmHg=1.013×105Pa
v
1 2 p + ρv + ρgh = 常 (伯 利 程 量 努 方 ) 2
伯努利方程表述的是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时, 流体中压强和流速的规律。 在流动的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 小的地方压强大。
伯努利方程是机械能守恒方程
2-3
机翼的形状
升力与阻力的产生
机 翼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身上。其 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布置 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收藏起落架。另外, 在机翼上还安装有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襟翼和用 于飞机横向操纵的副翼,有的还在机翼前缘装有缝 翼等增加升力的装置。 机翼的平面形状五花八门,有梯形的,有矩形的, 还有三角形、椭圆形等等,甚至有许多稀奇古怪的。 但总的说来,按平面形状大致可以将机翼分为平直 翼、后掠翼、前掠翼、小展弦比机翼四大类。
4、电离层
从中间层顶到800公里高度为电离层。电离层的特 征:①随高度的增高,气温迅速升高。据探测,在 300公里高度上,气温可达1000℃以上。这是由于 所有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 的大气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其增温的缘故。故电离 层又称为暖层。 ②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这一 层空气密度很小,在270公里高度处,空气密度约 为地面空气密度的百亿分之一。 由于空气密度小,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 下,氧分子和部分氮分子被分解,并处于高度电离 状态,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对无线电 通讯有重要意义。
(六)根尖比:如图,翼根弦长 c0与翼尖弦长 c1 之比称为根尖比。 (七)后掠角:机翼上的前缘线同垂直于翼根 对称平面的投影之间的直线夹角,称为前缘后 掠角。
(八)上(或下)反角:一侧机翼翼弦平面与机 身平面间的夹角,通常上反为正,下反为负。
几种飞机的主要几何参数
机种几何参数 面积(㎡) 歼五 22.6 歼六 25 23 歼七 Ⅱ 歼八(白天 型) 42.187 轰六 164.65 运五
3、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5公里高度为中间层。 其主要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 中间层的顶界气温降至-83℃~-113℃。因 为该层臭氧含量极少,不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 线,而氮、氧能吸收的短波辐射又大部分被上 层大气所吸收,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 出现强烈地对流运动。这是由于该层大气上部 冷、下部暖,致使空气产生对流运动。但由于 该层空气稀薄,空气的对流运动不能与对流层 相比。
3)沾性 指大气在流动时所表现的一种特殊性质。 相邻大气层相互牵制的作用力称为大气的粘性力。 4)可压缩性 空气的压缩性是空气的压力、温度等条件改变 而引起密度变化的属性。
2、标准大气
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 为大气层。空气可以向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 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 表2-1 国际标准大气压表
按照大气在铅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 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 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电 离(热)层和散逸层。 按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混和状况,可把大气分 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 按大气电离状况,可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 按大气的光化反应,可分为臭氧层。 按大气运动受地磁场控制情况,可分有磁层。
流线
流线:分布在流场中的许多假想曲线, 流线:分布在流场中的许多假想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 向和流体质量元流经该点时的速度方向一致。 1 向和流体质量元流经该点时的速度方向一致。 v
流场中流线是连续分布的; 流场中流线是连续分布的; 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确定的流速方向, 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确定的流速方向, 流速大 所以流线不可相交。 所以流线不可相交。 流线密处,表示流速大,反之则稀。 流线密处,表示流速大,反之则稀。
航空航天概论
——杨建伟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章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行器飞行环境。 飞行器飞行环境。 气流特性。 气流特性。 升力与阻力的产生。 升力与阻力的产生。 飞机的主要飞行性能和飞行科目。 飞机的主要飞行性能和飞行科目。 高速飞行概述。 高速飞行概述。 增升装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飞行器飞行环境
飞行环境 对飞行器而言是指从地球表面至宇宙空 间。 一、大气层 大气分层定义: 按地球大气属性将整个大气分为若干层次。
v2
流管
流管:由一组流线围成的管状区域称为流管。 流管:由一组流线围成的管状区域称为流管。
流管内流体的质量是守恒的。 流管内流体的质量是守恒的。 通常所取的“流管”都是“细流管” 通常所取的“流管”都是“细流管”。 就称为流线。 细流管的截面积→0 ,就称为流线。 ∆S
3、连续性定理 、
描述了定常流动的流体任一流管中流体元在不同截面处的流 描述了定常流动的流体任一流管中流体元在不同截面处的流 定常流动的流体任一流管中流体元在不同截面处的 的关系。 速 v 与截面积 S 的关系。 ∆t S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