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市情

合集下载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本文将通过分析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状况、城乡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总的来说,三明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发展不断提升。

【正文】一、经济增长从国民经济总量来看,三明市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5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6.8%。

这一数据表明,三明市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较快的速度。

二、产业结构三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三产业在三明市的比重不断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明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6.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4.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9.3%。

与上一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表明,三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向服务业转型升级。

三、人口状况三明市的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三明市的总人口为85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了0.8%。

其中,城镇人口为40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2%;农村人口为45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了0.5%。

这一数据表明,三明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人口结构不断向城镇集聚。

四、城乡发展综上所述,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向服务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向城镇集聚,城乡发展不断提升。

然而,同时也要注意到,三明市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发展低碳经济是三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三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三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三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明市环境监测站尹丽欣[摘要]作为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三明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居民生活用能持续增长等问题成为三明发展低碳经济的掣肘,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和潜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能源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是三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能源结构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三明作为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是三明市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三明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三明市市情看,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将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1.1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供需矛盾突出经济要发展就要消耗能源。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带动了我市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复苏。

即将上马的永安火电厂、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虽然在能源使用效率上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仍是属于能耗大户。

我市的能源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趋势。

能源供应方面,我市本地产能源仅有煤和水电,需从外地调入的能源主要有成品油、洗精煤、焦炭、液化石油气、电力等,对外地能源有较强的依赖性。

我市虽然是福建省的主要产煤区,但本地产的煤质较差,热值较低,无法满足我市工业生产的需要,煤炭消费中有近四成需要从外地调入。

水电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已经不大,并且水电存在“靠天发电、受天制约”等问题,遇到干旱年份,发电量将大为减少。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供需矛盾也将更为突出。

1.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工业用能仍是我市能源消费的主体,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的近九成,而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比重的四成左右。

三明市区排涝方案分析探讨

三明市区排涝方案分析探讨

C 、C v s值 如 下 : H 4为 9 .mm, 2 80
6 .mm,Ch为 0 3 ;H 52 v 6 .0 3为 5 . m 5 0 m, 4 .mm, 23 为 0 3 ;C / v为 3 5 .2 sC .。
4为 0 2 ;I 为 .4 - / 6
为 02 ;H .7 1为
出 问题 。
( ) 市 区 内 河 、 排 洪 沟 渠 排 水 设 计 2
根据市 区城市建设特 征,采用 5 一遇设 计标 准,按照 年
S4 L 4—9 ( 利 水 电工 程 设 计 洪 水 计 算 规 范 ) 利 用 暴 雨 推 3 水 , 算设计 洪水 。 利用三 明市 梅 列 站 4 3年 、 陈 大 站 2 7年 1 、 3 、 6 、 h h h 2 h最 大 降 水 系 列 。 统 计 分 析 市 区 各 历 时 最 大 降 水 量 均 值 及 4
中图分 类号 : 2 2 5 TV 1 .
1 概述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2—3 1 (0 2 0 10 0 1 2 0 )3—0 0 0 8—0 2
霞 0 5 k 、 城 关 0 2 k 、 下 洋 0 1 k 、 列 东 0 8k 、 .5 m2 .4 m .6 m2 .0 m
路小溪” 化工 厂小溪 ” “ 、“ 、 三钢 小溪 ” 。为 此 可将 内涝分 成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3期
三 明 市 区 排 涝 方 案 分 析 探 讨
赖 天 稳
( 明水 文水 资源勘 测 分局 , 福建 三 明 三 35 0 ) 60 0
摘 要 :该文从 三 明市 区涝 情 调 查入 手, 在 划 分 涝 区的 基 础 上 , 对 各 涝 区的 排 涝流 量 、工 程 方 案 、建设 规模 进 行分 析 , 并提 出相 关建 议 供有 关人 员参 考。 关 键词 :涝 情 ;排 涝 ;分 析

三明

三明

泰 宁 金 湖
将乐玉华洞
永 安 桃 园 洞
七仙洞-玉女池
烧卖
小东西
粿姣

此乃尤溪“当家小生”也, 是尤溪梅仙镇的特色食品. 它以白粿作皮的饺子,特别 Q。别看粿饺酱色身子、肥 嘟嘟的,人家肚里可有料哩! 香脆可口的笋丝,肥瘦相间 的肉丁,绿油油的葱末,营 养又可口。包成大半月形饺 子状,蒸热后外表再抹上酱 油、味精、老酒、葱头油配 合而成的调料---真是色香味 俱全!
拌面

这是尤溪传统的面食 之一,逢年过节居家 必备。由于此面条有 较粗的特征,外地人 品尝后便形象地称之 为“大条面”

清汤面作为尤溪的名小吃小吃, 自有其不凡处。除了上好的面 粉原料外,还得在适当的时候 佐以上佳的地瓜粉助其一臂之 力。这样加工出来的面条才有 劲道,有嚼头;其次,就是清 汤面的高汤杭州特色小吃,听 说是用去了皮的上好带骨猪肉 以温火慢熬,这样制成的汤才 具有独特的清香,且鲜而不腻, 回味无穷。有了汤、下了面, 最后撒上些许葱花南京特色小 吃,一碗上好的清汤面就端在 你面前了 。据说当年省长卢展 工到尤溪调研还特意去尝了.
福建省三明市简介
☆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三明(市区)、 永安、沙县通行闽中方言,尤溪、大田通行 闽南方言,宁化、清流通行闽西客方言,建 宁、泰宁、将乐、明溪通行闽赣方
主要旅游风景区有: 泰宁金湖、上青溪,将乐玉华洞、金华洞、 龙栖山,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明溪滴水 岩,宁化天鹅洞,沙县七仙洞、淘金山,清 流狐狸洞、七星岩,三明市区格氏栲自然保 护区、龙泉山、瑞云洞。
沙县小吃

扁肉(也称“扁食”)皮薄馅大,味道鲜美,扁肉在福 建省各地广泛流传,扁肉汤煮大连特色小吃,汤中有淡 淡的中药味道南京特色小吃,除蒸饺,拌面之外,沙县 的炖罐都是药膳。扁肉吃起来,肉馅嫩、鲜、脆、爽, 汤有淡淡的当归气息上海特色小吃,特别是肉馅的脆爽 劲,咀嚼起来让人感觉到一种源于南国的享受。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18•【字号】明政文〔2020〕25号•【施行日期】2020.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通报梅列区、三元区、沙县、永安市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2019年,八个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工作组和有关县(市、区)、市直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明政〔2016〕25号),按照年初既定的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强化主体意识、主责意识,主动担当、有效作为,151个市区经济重点项目有76个开工建设、54个建成或部分建成,完成投资108.4亿元。

据统计,2019年市区GDP、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市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22.4%、24.1%、35%,分别比2016年提高2.1个、6.8个、3.2个百分点,市区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

现将2019年度市区经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如下:一、市区产业进一步变强。

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一产精、二产强、三产活”的发展格局。

现代农业重点项目组共实施项目12个,总投资16.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5亿元,完成投资5.3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7.3%。

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洋溪智慧农业、三元现代农业产业园、富硒系列农产品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市区农业产业加快向生态、观光、休闲、康养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转变。

梅列区大力推进清枫谷生态农业观光园、洋溪特色菊花展示园等项目,加快突破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三元区加大三元早蜜和蔬菜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力度,成功打造“三明早熟蜜桔”区域性公共品牌。

工业重点项目组共实施项目56个,全年完成投资42.6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2.96%,19个项目开工建设,23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及全国推广情况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及全国推广情况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及全国推广情况一、三明医改的背景与初衷三明医改,说到这个话题,你是不是也有点好奇,三明这个地方怎么会成为全国医改的“试验田”呢?其实,三明市在福建省里也算个小有名气的地方。

它可是勇敢地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那时候,大家的看病成本高得吓人,医生的收入低得让人心疼。

于是,三明相关部门决定要做点大动作,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哎,说起看病这事儿,谁都不愿意去医院,主要是因为一去就感觉钱包瘦了不少。

但是,三明市的医改计划,可是下了很大决心,力图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二、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2.1 医疗服务费用改革首先,咱们得聊聊医疗服务费用的改革。

你肯定知道,以前去医院,挂个号都要排队等个半天,还没开始看病就花了一大笔钱。

改革之后,三明市推出了“按病种收费”的新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看什么病,医院都要给你一个固定的价格。

这种方式就像买菜一样,不用担心突然被宰。

看病的时候,你心里有底,费用都在那儿,心里有数多了,钱包也会觉得轻松一点。

2.2 药品价格改革然后就是药品价格的改革。

药品这块,之前可真是让人觉得头大。

三明市干脆把药品的价格降了下来,还建立了一个药品采购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医院可以直接跟药厂谈价格,不用再经过那些中间商。

结果,药品的价格降得非常实惠,让大家能更容易负担得起,药品也更容易买到。

说实话,这一招简直像是在药品的“黑市”里开了一扇明亮的大门,把那暗搓搓的价格都晒在了阳光下。

2.3 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最后,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也大大扩展了。

以前啊,很多人为了看病不得不掏钱,医保也只是杯水车薪。

现在不一样了,三明市把医保的覆盖面扩大了,几乎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医保待遇。

不光是老百姓看病的负担减轻了,连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这样一来,大家看病的时候,心里就不会像吃了个酸枣一样的酸。

三、三明医改的全国推广情况3.1 全国范围的推广说到全国推广,三明的医改就像是一块试验田上的新作物,长得好就开始在全国推广。

三明生态调研报告总结

三明生态调研报告总结

三明生态调研报告总结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福建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该市地处于武夷山脉南麓,地势较为复杂,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在生态调研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三明市加大了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

目前,该市已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同时,三明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水源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

该市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推进森林生态修复,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三明市大力推动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和优质种植技术,该市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与此同时,三明市还积极探索农田生态修复工程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减少了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还为市民提供了健康、安全的食品。

再次,在生态旅游方面,三明市注重将自然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明市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如武夷山景区、大观山景区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市政府对于旅游项目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开发,有效保护了山水资源,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添了新的动力。

最后,三明市在生态教育和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市政府鼓励学校加强生态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

同时,三明还加大生态研究的投入,组织开展了多次生态研讨会和课题研究,提高了生态保护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总体而言,三明市在生态调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等。

因此,三明市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及全国推广情况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及全国推广情况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及全国推广情况1. 三明医改的起点与背景你知道吗,三明医改这事儿,就像是给老百姓的健康“换了个发动机”,这背后可有一段好故事呢。

话说,三明医改的起点要追溯到2013年,那时候全国都在揪心医疗费用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个看病难、看病贵的事儿,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三明市作为试点,真是“勇者无畏”,决定大刀阔斧地搞个大改革。

为了给大家普及下,这医改的核心,就是要让老百姓看病不再像“掏心掏肺”那样心痛,也要让医院的钱花得更明白,操作更透明。

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医疗服务更公平、更高效,还得让大家的钱包不至于被“掏空”。

2. 三明医改的主要内容2.1 医疗费用的“减负”说到三明医改,最让人感到高兴的就是它在医疗费用上的“减负”措施了。

以前看病的时候,咱们总是要花不少钱,简直是“钱包被掏空”的节奏。

改革后,相关部门对药品和治疗费用实行了全面的价格调整,很多药品的价格一下子就降了,就像买菜打折一样让人心动。

同时,医院的收费也变得更加公开透明,病人可以在看病前清楚知道自己会花多少钱,根本不会再出现“看病时额外收钱”的情况。

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让老百姓省了不少心力和金钱。

2.2 医疗服务的“优化”除了费用减轻,三明医改还大大优化了医疗服务。

以前,医院的排队现象让人看了都觉得“心急如焚”,现在好了,改革之后,医院的服务质量提升了不少,预约挂号变得更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变得更加亲切。

大家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排队而耽误病情了。

再说了,很多基层医院也得到了升级,基本上大部分小病小痛都能在家门口解决,这不就像“家门口的小餐馆”一样方便了吗?大医院那边的工作也得到了分担,大家的医疗资源也更加合理地分配了。

3. 全国推广的情况3.1 推广的步伐三明的改革效果很好,仿佛一颗“健康的种子”,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慢慢发芽。

全国各地的医改步伐也跟着加快,很多地方纷纷学习三明的做法。

现在,你看,各地的医院都开始实行药品零加成了,许多地区也在推动医疗服务的“升级换代”,力争把三明的好经验带到每一个角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市市情
一、基本市情
三明市地处闽中,东连福州、泉州市,西接中部腹地江西省,是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带,是海峡西岸纵深推进、连片发展的重要区域。

全市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268万,辖12个县(市、区)。

三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18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宁化县石壁是“客家祖地”和世界客属寻根谒祖的朝圣中心,宋代大儒朱熹、杨时、罗从彦,以及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书法大家伊秉绶等都出生在三明。

三明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全市12个县(市、区)11个是老区,其中7个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宁化县是4个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三明从事过革命实践。

三明城市特色鲜明,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兼备,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三明有以下四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

三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经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区位条件大为改善。

继2006年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后,去年年初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今年4月10日永(安)武(平)高速公路三明段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
车里程达412公里,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目前在建的永(安)宁(化)高速公路将于2011年建成通车,列入海西高速公路网络、总里程215公里的5条高速公路正在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正在建设的向(塘)莆(田)快速铁路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南(平)三(明)龙(岩)、浦(城)建(宁)龙(岩)梅(州)快速铁路今年开工建设,长(汀)永(安)泉(州)快速铁路正在加快规划,三明机场、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今年开工建设,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综合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二是生态环境优势。

三明是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森林覆盖率76.8%,森林面积176.37万公顷,占福建省森林面积的1/4。

活立木总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66亿株,药用植物1713种。

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为100%,居全省首位。

水资源是三明的一大优势,全市水资源总量265.6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平均的3.5倍,是全省平均的1.7倍。

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36个国家级旅游品牌、50个省级旅游品牌。

三是矿产资源优势。

已探明储量并可供开发利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49种,其中重晶石储量居全国第5位,石灰石、钨、萤石储量居全省首位,煤储量约占全省42%,尤溪铅锌矿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宁化钨矿是全国单体最大的钨矿。

四是产业基础优势。

是福建省重要工业基地,集聚了以420万吨钢材、100万吨金属材料制品、80万吨中厚板为重点的冶
金及压延产业,以45万立方米刨花板、25万立方米纤维板、20万吨高强瓦楞纸为重点的林产工业,以大型铸锻、重型机械制造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以中重型载重汽车、专用车和压路机、垃圾压实机为重点的汽车工业,还有快速发展的纺织、化工、建材等产业。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3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8.26亿元,增长32.3%;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96亿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实际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6327元,实际增长9.6%。

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9.3亿元,增长14.6%(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83亿元,增长25.2%(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96亿元,增长24.6%(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5元,增长9.7%(增幅居全省第四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元,增长10.1%(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