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合集下载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60—62页)第5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区别,加深对周长与面积知识的理解。

2.能正确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合作意识、创新能力、总结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灵活地解答生活中有关面积和周长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意义、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面积和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谈话引出: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淘气家里要装修新房子了,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情景图。

)2.观察情境: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板书:(1)房间长5米,宽4米。

(2)石膏线每米12元。

(3)木地板每平方米85元。

3.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相关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板书:(1)淘气的房间要用多少米的石膏线?买石膏线需要多少元?(2)淘气的房间需要铺多少平方米木地板?买木地板需要多少钱?教师总结:大家说的真好,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算一算他的装修费用吧!(板书:装修费用)设计意图:我继续承接新房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找到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为下面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比较周长和面积作准备。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石膏线是哪部分。

2.请看课件(温馨提示),独立完成以上问题。

温馨提示:(1)看一看:石膏线放在什么位置?想一想:淘气的房间要用多少米的石膏线?实际上是求什么的?怎么求买石膏线需要多少元?(2)淘气的房间需要铺多少平方米木地板?实际上是求什么的?怎么求买木地板需要多少元钱?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以上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小组的指导。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做单位;称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kg)做单位;计量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相邻)1 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1)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

(2)一头牛约重480( )。

(3)一头鲸重60( )。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 )(5)4粒黄豆约重1()(6)小明的体重是35 ()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1千克铁○ 1千克棉花999千克○1吨2千克○ 980克4吨○ 400千克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4吨○7000千克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千克考点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1吨 2500千克 1500克考点四、计算(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6吨=()千克 7621克=()千克()克5千克=( )克14000千克=( )吨2吨=( )千克=( )克5400千克=( )吨( )千克考点五、解决问题1、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6箱600千克的集装箱,这艘船能一次运完么?【比较的方法】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转换单位,画线段图】第2、3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一、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周长和面积的应用

周长和面积的应用

《周长和面积的应用》课堂教学实录肥城市湖屯镇钱庄小学卫晓磊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50—51页。

教学目标:1.知道面积和周长的区别有哪些;2.会正确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3.能灵活的解答生活中有关面积与周长的实际问题;4.培养总结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面积与周长的区别;2.面积与周长的求法;3.正确判断一道实际问题是求图形的面积还是求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进一步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练习纸一张,每小组信封一个。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大屏幕显示,喜洋洋与灰太郎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教师指着屏幕说)生:看过。

师:喜欢吗?生:喜欢。

师:你最喜欢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指名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块走进羊村,看看在那里有哪些数学问题等待我们解决。

(点击课件,显示羊村的大门)师:来到羊村,村长亲自为我们打开了大门,并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点击课件,欢迎的场面)师:村长说,“小朋友们一路辛苦了,先到我的实验室休息。

”村长在实验室都做些什么,你知道吗?指名回答。

村长说:有个问题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解决一下。

二、初步解决问题,并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愿意帮助村长吗?生:愿意。

师:好,跟着村长一块去看看吧!(点击课件,显示实验室)请同学们自己把题目读一读。

生自己读题。

师:村长想为相片做个像框,让我们帮忙算算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木条和多大的玻璃。

我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这张照片。

请同学们想想,木条用来做什么?玻璃呢?学生回答。

(木条做边框,玻璃做镜面)师:请同学们在照片上,指一指木条和玻璃的位置。

学生自己指,完后集体交流。

师:课前我把木条和玻璃的位置画了出来,请看大屏幕。

(点击课件,演示)师:(边点击边说)这是木条的位置,这是玻璃的位置。

既然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木条和玻璃的用处。

现在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若学生说能,请学生自己试一试;若说不能,请学生说明理由。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一、填一填。

1.填上合适的单位足球场占地约6000()方桌面积是100()一张彩色照片的面积大约是150()教室的地面占地60()2.两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3.7平方米=()平方分米1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400平方分米=()平方米11米=()分米=()厘米桌子高70()小明的卧室有16()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约3()课桌桌面约55()4.把一块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割成大小相等的两块长方形,每块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周长是()分米。

5.有一块长是32米,宽是11米菜地,一面靠墙,用篱笆围起来,这个篱笆最长是(),最短是()。

6.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16厘米、宽8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是(),面积是();把它们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面积是()。

7.把3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8.把8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周长是()。

9.火车14:40从甲地开出,17时到达乙地,途中行驶了()小时()分。

10.兴趣小组13:2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50分结束,结束时是()时()分。

1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15()下午4:30()傍晚6:15()凌晨3:00()晚上11:00()早上7:00()12.小龙早上7:00到校,晚上8:00离校,那么小龙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是()小时。

二、判断1.一扇门的面积约是200平方分米。

()2.一个长方形长16厘米,宽1分米,它的周长是52平方厘米。

()3.正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它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4.小明的身高是122分米。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2倍。

()三、选择。

1.把长方形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宽不变,长方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A.3倍B.6倍C.9倍2.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的是()A.课桌面B.电视机屏幕C.手掌面3.两个正方形花园的面积都是400平方米,它们的周长()。

5.3.1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5.3.1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5.3.1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青岛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5章第3节的第一部分,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教学难点则是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模型,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以及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和量角器。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问学生:“如果你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你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我会让学生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2. 讲解:接着,我会通过实物模型和PPT演示来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我会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并解释如何使用尺子和量角器来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3. 练习: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我会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在需要时给予他们帮助。

4. 比较: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我会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并解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边长周长和面积的比较七、作业设计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一个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第四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4.面积单位:(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包含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问题中,如果条件中没有“大约”,问题中有“大约、可能”等字,一般是要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练习题:1)在计算96÷3时,可以先算9个十除以3得()个十。

再算6个()除以3得()个一,最后算()+()=()2)840是4的()倍;8的()倍是680。

3)()59÷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应在()位上商()占位。

4)6()5÷3,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思考:十位上符合什么特点才能商031()÷5,要使计算结果没有余数,()里可以填()或()(列竖式看看)5)动物园这周接待游客达644人,每张门票8元。

(1)这周平均每天接待多少人?(2)这周共收入多少元?6)批发价:每桶3元,零售价:每桶5元。

王叔叔今天一共赚了66元,他卖出了多少桶水?7)一张彩纸可以制作4张贺卡,要制作412张贺卡,需要多少张彩色卡纸?第二单元对称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长方形:2条正方形:4条圆形:无数条半圆形:1条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周长和面积概念的理解。

2. 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这些图形有哪些特征?引导学生回答:有边、有角、有面积等。

二、新课导入1. 讲解周长的概念: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 讲解面积的概念:平面图形所占的面积大小叫做这个图形的面积。

3. 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周长是长度,单位是米、厘米等;面积是面积大小,单位是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三、讲解周长和面积的公式1. 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周长公式。

2. 讲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面积公式。

四、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解答。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公式。

2. 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尝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公式,让学生掌握了计算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避免混淆。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讲解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讲解公式之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推导出周长和面积的公式。

例如,通过测量正方形的边长,计算出周长和面积,引导学生发现周长和边长的关系,面积和边长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什么情况下要求面积, 什么情况下要求周长?你能结合实例说一说吗?
试一试
1. (1)制作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装饰木条? (2)制作这面镜子需要多少玻璃? (1)求制作这个镜框需要多长的装饰木条, 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90+60)×2=150×2=300(厘米) 答:制作这个镜框需要300厘米装饰木条。 (2)求制作镜子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 90×60=5400(平方厘米)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情境导入 合作探索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房间长5米,宽4米。 石膏线每米12元。
石膏线每米12元, 木地板每平方米85 元。 房间长5米, 宽4米……
木地板每平方米85元。 买石膏线和木地板 各需要多少钱?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索
=60×2
=120﹙棵﹚ 答:这块地一共能种120棵花。
三、自主练习
2.算一算,填一填。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已知条件 长28cm 宽13cm 边长12cm 周长 82cm 48cm 面积 364cm2 144cm2
三、自主练习
40厘米
3. 给枕套加上花边,花边的长度是枕套周 长的2倍。做这个枕套需要多少花边? 先求出枕套的周长。 (40+60)×2
买石膏线和木地板各需多少钱? 求买石膏线用了多少钱,要先求天花板的周长。 5米 4米 周长: (5+4)×2 =9×2 =18(米) 钱数: 18×12=216(元) 答:买石膏线用了216元。
二、合作探索
买石膏线和木地板各需多少钱? 求买木地板用了多少钱,× 4 = 20(平方米)
60厘米 90 厘 米
答:制作这面镜子需要 5400 平方厘米玻璃。
试一试:
2. 要制作一个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需要多少布料? 给它绣上花边,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求需要多少布料,就是求正方形的面积。
20×20 = 400(平方厘米) 答:需要400平方米布料。 求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20×4 = 80(厘米) 答:需要 80厘米长的花边。
60厘米
= 100×2
= 200(厘米) 再求出花边的长度 。
200 ×2 = 400(厘米) 答:需要 400 厘米的花边。
4米 钱数:20 × 85 = 1700(元) 答:买木地板用了1700元。
二、合作探索
买石膏线和木地板各需多少钱?
求买石膏线用了多少钱, 要先求天花板的周长。
5米 4米
求买木地板用了多少钱,要 先求地面的面积。
5米
4米
周长: (5+4)×2=9×2=18(米) 钱数: 18×12=216(元)
面积: 5×4=20(平方米) 钱数:20×85=1700(元)
二、合作探索
想一想:周长和面积有哪些不同?
意义
计算方法
计量单位
周长
面积
四条边的长度和
面的大小
(长+宽)×2
长×宽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三、自主练习
1.
(1)要围多长的篱笆?
﹙15+4﹚×2 =19×2 =38﹙米﹚ 答:篱笆长 38 米。
(2)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种2棵花, 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花? 15×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