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
旗帜道路心得体会

旗帜道路心得体会【篇一:旗帜心得体会(2篇)】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3月21日,政法委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座大山”,在领导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义无反顾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旗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毛泽东曾说过:“注意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所以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旗帜就是信念,旗帜就是理想,旗帜就是奋斗的目标,旗帜就是胜利的保障。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飘扬在不同时代的旗帜,无比伟大正确,无比荣耀自豪,无比庄严绚丽,无比灿烂辉煌。
就是这些光芒夺目的旗帜,召唤和聚集了多少人发奋前行,前赴后继,让世界、让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惊人的变化。
这便是旗帜的力量,这便是旗帜的功绩。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信念及信仰的重要意义,只有坚定信念,把心中向党靠拢、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旗帜挥舞起来,在工作中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通过我们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将中国建设成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国,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以旗帜为指引,做新时代的耕耘者——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3月21日,政法委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这部纪录片很好的记录着中国的成长,绚丽绽放党90年奋斗的荣耀和梦想,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解说词

文献纪录片《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解说词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4日07:50 | 来源:新华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
一次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另一次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粉碎“四人帮”后,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
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
一些新的气象在神州大地涌动:动荡局面迅速结束,不少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然而,1977年2月7日的“两报一刊”发表的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给满怀希望的人们泼了一盆冷水。
同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没能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这一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怎样才能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开辟一条发展新路?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尚未复出的邓小平。
1977年3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
4个月后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全票通过了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
被毛主席称赞为“人才难得”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邓小平讲话同期声】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学生优秀作文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学生优秀作文《旗帜》每集聚焦一个历史阶段,从九十年前,南湖游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
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旗帜观后感,欢迎参考!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学生优秀作文泱泱大国,华夏子孙。
说出来,是一件挺令人自豪的事情。
不管网民再怎么在网上抱怨这个社会应该怎么怎么样,我们依然买不起房子,许多人依然挣扎在温饱线。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的中国,在慢慢发展起来。
今天看了《旗帜》纪录片。
感触很深。
这部纪录片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特意拍摄的。
通过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么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同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伟业。
我顿时肃然起敬。
路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才能走的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生而救国,历经磨难,到如今带领中国人民走在大国复兴的道路之上,经济平稳发展,取得一项又一项的值得我们自豪的伟大功绩。
这是时代的赞歌。
我只是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恰好经历了中国飞速发展的20年。
从小县城来到了首都北京,更是感同身受。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升天,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中国在向世界展示着自己厚积薄发的实力,证明了我们正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但是足够坚韧。
我们生活在一个温暖人的国度。
虽然社会上经常还有冷漠在发生,有“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有“三鹿奶粉问题”。
但是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反省自身。
非典,汶川大地震,当举国哀忧,我们众志成城,手足一心;当藏独、疆独、台独,钓鱼岛黄岩岛纠纷肆虐,我们扞卫主权,正义盎然!我想,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内心,鉴定的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国复兴,必将指日可待!纪录片旗帜观后感学生优秀作文《旗帜》以10集的篇幅回眸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我们今天的辉煌,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并带领他们一步步走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旗帜。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可编辑版】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3月21日,政法委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座大山,在领导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义无反顾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旗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毛泽东曾说过:注意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所以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旗帜就是信念,旗帜就是理想,旗帜就是奋斗的目标,旗帜就是胜利的保障。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飘扬在不同时代的旗帜,无比伟大正确,无比光荣自豪,无比庄严绚丽,无比灿烂辉煌。
就是这些光辉夺目的旗帜,召唤和聚集了多少人奋发前行,前赴后继,让世界、让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惊人的变化。
这便是旗帜的力量,这便是旗帜的功绩。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信念及信仰的重要意义,只有坚定信念,把心中向党靠拢、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旗帜挥舞起来,在工作中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通过我们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将中国建设成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国,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附送:观看雨中的树心得体会:平凡的事迹别样的人生观看雨中的树心得体会:平凡的事迹别样的人生根据办公室党总支的安排,我观看影片《雨中的树》,通过观看影片使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纯洁的洗礼,使我的内心经受了一次巨大的震撼。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

观看纪录片《旗帜》心得体会政治组:周连波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联合摄制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旗帜》围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基本路线,共分为十集:《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阔步前行》。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
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看完了《旗帜》,通过该片讲述的真实历史事件帮助我从历史时代和时势环境中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也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理解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观看这部文献纪录片,对热爱我们的党,了解党的成长和发展,推动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应该知道“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旗帜》中每一幅珍贵的画面和振奋人心的话语,还有先辈们那豪迈的英雄气概,实在令人心灵震撼、感慨万千。
先辈们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和各族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种使命感和奉献精神,鞭策、激励着我们,我们将铭记于心。
在与敌人斗争的危情时刻,是党领导的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才取得了各个战役的胜利和起义的成功。
是党的力量支撑着中国工农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军民取得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现在,我国已有八千万共产党员。
虽然他们的容貌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号—共产党员。
他们既平凡而又不平凡,平凡的是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不平凡的是他们的心中铭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使命。
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三集)

建国创业——文献纪录片《旗帜》解说词(第三集)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早早来到天安门广场,期待盼望已久的开国大典。
下午3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按动电钮,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第一面鲜艳的土包子,只会打仗,不懂经济,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是零分。
对于这种情况,毛泽东用了三句话来概括:“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他说,我们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的事业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就在开国大典隆重举行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兵分两路,以雷霆万钧之势,追歼盘踞在中南、西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到年底,迅速解放了其中的大部分地区。
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
1951年5月,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至此,除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及香港、澳门外,中国实现了统一。
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短短两年多时间,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和200多万土匪被基本肃清。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刚刚半个月,人们还沉浸在开国的欢乐中时,一场风暴袭来:从10月15日起,华北以粮食带头,上海以纱布带头,开。
到1953年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尚未完成土改外,全国新老解放区共有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得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其它生产数据。
延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劳动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亿万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劳动、建设美好家园的工作中。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都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社会制度和政权性质根本改变了。
她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是由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作为政治保障的国家,是建立在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基础上的国家。
1949年9月30日,开国大典的前日,上海松江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这座教堂里隆重召开。
这是全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县级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纪录片旗帜700字观后感

纪录片旗帜700字观后感纪录片旗帜700字观后感模板(精选篇1)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几十年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是中国共产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让黄土地创造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华巨变。
中国的国情也仅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点钟的太阳,期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11月,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看望留学生时,道出了这句深情的嘱托。
每次读这句话,我的心都会为之一振,多么活力澎湃,多么振奋人心!在没有观看《旗帜》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时代环境认识和明白这句话,并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了解,更加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__年的风雨沧桑,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让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是1956年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走向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三是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从半封闭半开放走上全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主义道路。
正是这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一步步走向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没有烈士们昨日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
我们仅有刻苦学习,才能提高自我报效祖国的潜质,长大后才能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旗帜》着力表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中涌现的优秀分子,如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先烈,孟泰、马万水、时传祥、王进喜等劳动模范,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勾勒出__年党史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动人景象,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令人景仰的精神家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观看旗帜心得体会

观看旗帜心得体会篇一:旗帜心得体会(2篇)坚定信念,让心中的旗帜在奋斗中飘扬——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3月21日,政法委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座大山”,在领导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又义无反顾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巨大成就,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旗帜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毛泽东曾说过:“注意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
所以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旗帜就是信念,旗帜就是理想,旗帜就是奋斗的目标,旗帜就是胜利的保障。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飘扬在不同时代的旗帜,无比伟大正确,无比光荣自豪,无比庄严绚丽,无比灿烂辉煌。
就是这些光辉夺目的旗帜,召唤和聚集了多少人奋发前行,前赴后继,让世界、让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惊人的变化。
这便是旗帜的力量,这便是旗帜的功绩。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深刻认识到信念及信仰的重要意义,只有坚定信念,把心中向党靠拢、拥护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旗帜挥舞起来,在工作中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通过我们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奋斗精神,将中国建设成为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国,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以旗帜为指引,做新时代的耕耘者——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3月21日,政法委党委组织我们观看了纪录片《旗帜》,这部纪录片很好的记录着中国的成长,绚丽绽放党90年奋斗的光荣和梦想,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首播时间:2011年6月20日20:03
首播频道:CCTV-1综合
所属栏目:《旗帜》
所属分类:时政
第一集《开天辟地》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一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成立过程及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历经屈辱,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士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抗争,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CCTV-1特别节目2011-06-19)
第二集《浴血奋战》
关键字:旗帜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土地革命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二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0)
第三集《建国创业》
关键字: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大改造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三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性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1)
第四集《艰难探索》
键字: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实际国情理论实践探索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四集,介绍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
1956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自此开始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社会主义建设也绝非一帆风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2)
第五集《历史转折》
关键字: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济建设邓小平
本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四集,介绍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由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