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文献纪录片

合集下载

12集文献纪录片《抗战》解说词全集

12集文献纪录片《抗战》解说词全集

【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解说词全集央视倾力奉献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第一次对14年抗战做客观的全景展现第一次对亲历者真实回忆的大规模汇集第一次对重大历史做最密集的揭示第一次对战争罪恶的全面揭露第一次对抗战做最深刻的反思第一集: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主持人:历史的长河往往会淹没人们的记忆,然而这一天,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却。

这一天是中国的国耻日,9月18日。

每年这一天,历史的警钟都会在中国人的头上回响。

74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处心积虑地在中国东北沈阳燃起了侵略的战火,这就是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

解说:3分钟的鸣笛,短暂而又漫长,仿佛浓缩进了70多年的时光。

这一天也是沈阳老人胡广文终生不会忘记的日子。

胡广文沈阳居民就有一声惊天动地的这么一个巨响,把我们家的土房就给炸震了,倒塌了。

当时是家破人亡,我没满周岁的小弟弟,当时就砸在那个土房里,我的母亲砸伤了三根肋骨,我和我的奶奶都埋在土房里的废墟里。

每当我想起这些来,真是声泪俱下,但是现在老了,我没有那么多的眼泪了。

解说:这一天正是1931年9月18日,胡广文和他全家的命运都被改变了,那时他还不知道,整个中国的命运也从此改变了。

胡广文的家在沈阳市郊的柳条湖,这是个小村子,距离当时的奉天城,就是现在的沈阳大约有5华里,村里并没有湖,有一条铁路,叫南满铁路,进出奉天城的火车都得经过这里。

1931年9月18日,因为临近中秋节了,这天晚上月光很亮,在如水的月色中,十几个人从高粱地里窜上铁路,他们趴在路基上,看得出这些人身上都背着枪。

这些人刚下来,……位于铁路旁的胡广文老人家的房子就这样震塌了。

紧接着发生的事实证明,这只是日本人占领整个东北的信号。

柳条湖的爆炸,是日本关东军为了堂皇地向沈阳北大营进攻,自编自导的一场闹剧。

柳条湖铁路爆炸后的10分钟,日本关东军开始用重炮轰击北大营。

北大营的官兵最初发现,日本军人只是不停地炮轰兵营,而并没有看到日军的进攻,这好像是日本人的又一次挑衅,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见多了日本军队变着招的各种挑衅。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公开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观后感-公开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观后感按照支部组织,我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现摘录观看体会如下:一、《信仰》一部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描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真理,争取民主、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信念、立定信仰,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是讲述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为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伟大前行的历史画卷,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二、坚定政治信仰,保持党员队伍思想上的纯洁性。

信仰是一种境界,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共产党员必须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中站稳正确立场。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错综复杂。

我们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思潮多元多样活跃,思想理论领域杂音噪音有所增多。

这些都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形成了影响和冲击,党的思想统一与纯洁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国际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大对我西化分化的渗透力度,极力推销其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

面对改革开放遇到诸如收入差距、就业压力、社会管理等深层矛盾和困难,部分党员如何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走下去产生了迷惘,而一味地从西方的发展理论和道路中寻找答案;有的则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本本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无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绩,在探索改革道路上踌躇不前,提出要倒退到改革开放前所走的老道路上去。

这些错误思想和倾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完全脱离当代中国具体实际,本本主义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对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影响和干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我们要坚定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远保持党的纯洁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动摇。

砥砺前行 屡创新高 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观后感

砥砺前行 屡创新高 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观后感

砥砺前行屡创新高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观后感1. 引言1.1 观后感是对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的个人感想和体会观后感是对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的个人感想和体会。

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塑造,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观看完整部纪录片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片中传达的思想和主旨让我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润物耕心》,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期待更多类似的作品出现,继续为我们传递正能量和激励力量。

这部纪录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让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2. 正文2.1 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润物耕心》是一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献纪录片,主要内容围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润物”和“耕心”两个主题展开。

纪录片通过展示古代先贤们对待自然、待人待物的态度和智慧,呼吁当代人们重视心灵的润物和修养,以此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在纪录片中,主题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哲学家、文人墨客、书法家、画家等各个领域的智慧和创作成果。

通过描绘他们的生平和思想,展示了他们对待人生、人情、自然的态度以及对艺术、文学、哲学的理解和实践。

还介绍了这些先贤们所留下的经典作品和传世之宝,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卓越成就。

通过展示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境界,纪录片深刻传达了“润物”、“耕心”这一核心主题。

它以隐喻的方式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润物处理一切,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升华和人生的完善。

这种理念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引起了观众们对自身修养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2.2 纪录片呈现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润物耕心》这部文献纪录片在呈现历史故事和人物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对古代智慧和文化的深入挖掘,向观众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该纪录片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真实的影像,生动展现了一系列历史故事,如《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言行、《庄子》中庄周的宏大哲学世界等等。

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定义

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定义

文 献 纪 录 片 的定 义 关键 是 种 载体 的形式 是 多种 多样 的 ,有书 该 从 文 献 是 关 于 历 史 的记 录 这 个 角 籍 、期 刊 ,也 有 影像 资料 ,又 或者 度 来思 考。 既然 是 有 关于 历 史 ,那 文献 完 ( )关 于 文 献 的范 围 :朱熹 亲 历者 的 日记 等 等 ,总之 只要 该载 么 已经过 去 了的 , “ 结 了 ”的 才 一 能算 是历 史 ,而正 在 发生 的 应该 是 的 四书 章句 集 注 》中对 文 献有 过 体 携带 的信 息准确和 有说服 力即可 ,
【 键 词 】 纪 录 片 文 献 文献 纪 录 片 理 论 文献 纪 录片 关
d i f3 6  ̄.s .0 2 6 1 .0 2O .1 o: ) 9 9 in 1 0 — 9 62 1 .1 4 1. s 0
这 样 的诠 释 , “ ,典 籍 也 ;献 , 文 不 必在 乎于 形 式 ,载体 的形 式 总是 真正意义上的 “ 文献纪录 片”, “ 美国电影史学 家埃里克 ・ 巴尔诺认 贤 也 ”,所 以文 献一 词 的最 初 的 意 随着 社 会 进步 ,越 来越 多 样化 。 当 然 这 些 载 体 的 说 服 力程 度 并 不相 同 。 为 ,文 献纪 录 片是 苏联 电影工 作 者 义 为 贤 者 的 著 作 和 典 籍 , 随 着 传 播
代 性 ,而对 于 载体 的形式 、是 否是
创 作 者 创 作 的 等 均 不 能 制 约 文 献 的
范围。 (二 )文献 的时效 性 .多久 以 前 的信 息载体 能成 为 文献 呢? 其 实 “ 多久 以前 ”并 不是 明确 文 献 的日 寸 效 性 的关键 所在 ,文 献 的时 效性 应

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定义

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定义

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定义作者:陈克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01期[摘要] 如今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叙事策略越来越多样化,面对现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文献纪录片的定义。

对文献纪录片的定义其实就是对文献及其使用范围定义,并且文献的定义对文献纪录片如何使用文献和创作中弥补文献不足的方法都息息相关。

应该明确文献纪录片的概念,并与汇编类纪录片和理论文献纪录片等区分开来。

[关键词] 纪录片文献文献纪录片理论文献纪录片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1.014真正意义上的“文献纪录片”,“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文献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她完成于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

”[1]在中国,第一次使用“文献纪录片”这个称谓是在1993年摄制的纪录片《毛泽东》,但是我国第一部文献纪录片的实践应该算是《建国史的一页》,这部黎民伟编辑制作的纪录片的素材来自于《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诞生于1927年。

[2]当今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定义,基本大同小异,普遍认同文献纪录片以文献资料为主,其他后期制作手段为辅助编纂而成的关于历史的一种纪录片类型,而各个定义的差异在于文献的范围及使用方法上面,其实这也正是“文献纪录片”定义的关键所在。

如今随着纪录片产业化的不断深入,文献纪录片对文献的使用方法上越来越多样化,面对日新月异的文献纪录片创作手法,文献纪录片的定义中分歧显得越发突出了。

一、文献纪录片的定义关键是文献(一)关于文献的范围: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有过这样的诠释,“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文献一词的最初的意义为贤者的著作和典籍,随着传播媒体的不断增加,今天的文献定义不仅仅是书籍了,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标准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至于载体本身是什么则并不重要,无论是书籍、画册、期刊还是影像资料,只要有价值的信息存在其中,统统都是文献。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首播时间:2011年6月20日20:03首播频道:CCTV-1综合所属栏目:《旗帜》所属分类:时政第一集《开天辟地》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一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成立过程及重大意义。

近代中国历经屈辱,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士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抗争,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CCTV-1特别节目2011-06-19)第二集《浴血奋战》关键字:旗帜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土地革命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二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0)第三集《建国创业》关键字: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大改造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三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性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CCTV-1特别节目2011-06-21)第四集《艰难探索》键字: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实际国情理论实践探索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四集,介绍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观后感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观后感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该片共7集,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每集时长30分钟。

《筑梦中国》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的梦想,梦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变化。

五局的梦想,一个国企的梦想,是由企业的经营之道和发展所决定的。

在十年前,中建五局还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资不抵债,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员工靠捡菜叶卫生,我们的梦想还在吗?还怎么去实现我们的梦想,可是就是在中建五局命悬一线的时候,鲁贵卿董事长带领中建五局实现了凤凰涅盘式的重生。

十年的奋斗,中建五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合同额由十年前的22亿增长到XX年的1000亿元,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建五局”现象,我想筑梦五局的出发点就是五局“以信为本,以和为贵”。

五局梦是由每一个五局的员工来筑造的,五局梦,是跟每一个人的梦想密不可分的,作为五局的新员工,我们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学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俗话说的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作为一名水电施工员,每天在基坑里行走,虽说辛苦,但是辛苦给我们带来了收获,心里不再那么迷茫,开始变得踏实。

有一天如果不在工地上,心里反而决定的不踏实了,心里多了一份责任,在工作中也收获了快乐,为我的筑梦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学会坚持。

笨鸟先飞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许会失败两次或者更多次,但是只要我们去坚持,相信有一天成功也许光临我们,有时候当我们再坚持一下也许离成功就更近了,每天工作也许会累,但是我们每天都要记得总结,在这一天收获了什么,那些没有做好,为明天做事情提前做准备,相信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定会成长的更快,我们的人生也会发生质变。

砥砺前行 屡创新高 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观后感

砥砺前行 屡创新高 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观后感

砥砺前行屡创新高文献纪录片《润物耕心》观后感《润物耕心》是一部以文献纪录片方式呈现的电视节目,它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珍贵素材,讲述了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学、历史及文化传统,并以此激励人们珍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深受感动,并产生了很多感悟。

对于这部纪录片展现的中国古代文化,我深感自豪与骄傲。

中国古代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诗词、文章、历史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力。

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楚辞》、《史记》等众多古代文献,它们无一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和深厚。

这让我热爱中国文化,自豪自信地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传统和底蕴。

通过观看《润物耕心》,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人们的启迪和熏陶。

古代诗词文学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通过诗词赋予热爱与美好,通过历史赐予警示与启迪,通过文学赋予生活与哲理。

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古代文献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社会,我们更需要借助古代文化的力量,涤荡心灵,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纪录片中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文化富有活力,激励着当代人不断前行、不断创新。

中国古代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迁中焕发着新的生机。

古代文献中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风采和豪情,更激励着我们在当下不断前行、不断创新。

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国古代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我们要以古人为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观看《润物耕心》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文化传承是每一个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古代文化的精髓,将其传承下去。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传承古代文化,我们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向繁荣(1976——1993)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导演: 周力 编剧: 罗星 / 韩三平 / 周力 主演: 古月 / 苏林 / 刘怀正 / 潘正华 / 高宗 元 / 曹灿 / 刘锡田 / 张安安 / 顾岚 / 刘之 冰 / 宗利群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集数: 15




研究历史的真实依据 舆论引导价值


国际价值
现实意义与发展走向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生平片断》---为 纪念刘少奇90诞辰---(1988,李振羽,荣获广电 部优秀影片奖)
《周恩来》---为纪念周恩来90诞辰---1990,王永 宏,荣获广电部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 佳纪录片奖 《中国面向未来》---以改革开放为主题



转向电视(1993——2014) 《邓小平》


在将近80年的时间里,中国文献纪录片大致经历 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辉煌起点(1927——1949) 1927年,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制作的影片 《国 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开 端。
导演: 黎民伟 编剧: 黎民伟 主演: 孙中山 / 宋庆龄 / 廖仲恺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无对白 上映日期: 1927

一.简介

二.发展

三.文献纪录片的价值体现

文献纪录片是重演真实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式电影、 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类型。

1926年 ,苏联导演艾瑟苏勃制作了世界上第一 部文献纪录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 Padenie dinastii Romanovykh(1927)
导演: Esfir Shub 主演: Mikhail Alekseyev/ Alexei Brusilov/ Nikolai Chkheidze 类型/地区: 纪录 美国 前苏联 上映日期:1975年11月10日(芬兰)


抗日战争期间 抗战早期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解放战争时期
《我们的南京》 《中国战役》 《看东北》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


初步发展(1949——1976) 《红旗漫卷西风》

导演: 王好为 主演: 吴京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集数决战》---本片的编辑工作花费了将 近一年时间,郝玉生带领摄制组观看了几十万尺 的资料。 《星火燎原》---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4周年 《伟大的友谊》---中苏---既利用历史资料又使用 新拍摄的素材
名 称:《邓小平》 集 数:12 首播时间:2004 产 地:中国大陆 总 导 演:刘效礼 年 份:2004 出 品:央视特别节目 类 别:人物

《周恩来外交风云》---19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 会奖,1998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北京 大学生电影节还专门为它设立“最佳纪录片奖”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荣获1998年中国电影华表 奖最佳纪录片奖,1999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 片奖 《为了胜利》---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周年 《西风烈》(第一部)---《陕甘风云》---作为纪念 建党93周年的浓情献礼,全景式再现20世纪前叶中 国共产党人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卓越历程的大型革 命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