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腕管综合征治疗及护理

腕管综合征治疗及护理

具,保护手腕, 行康复锻炼,
减轻压力
增强手腕肌肉
力量和柔韧性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02
手术方式:腕管切开术、腕横韧带切开术、腕管减压术等
03
手术风险:感染、神经损伤、术后疼痛等
04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康复锻炼、定期复查等
康复治疗
01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 电刺激等方法,帮助缓解症 状
02 药物治疗:使用非处方止痛 药、抗炎药等药物,减轻疼 痛和炎症
03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 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 考虑手术治疗
04 生活方式调整:改变不良生 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使用 电脑、手机等设备,保持良 好的坐姿和手部姿势,避免 过度劳累等。
3
生活习惯调整
01
避免长时间使 用电脑、手机
手术治疗:如腕管松解术、神 经松解术等
综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
2
保守治疗
休息:减少手 腕活动,避免 过度使用
01
药物治疗:使 用非处方止痛 药或抗炎药
03
物理治疗:进 行适当的物理 治疗,如超声 波、电刺激等
05
02
冷热敷:交替 使用冷热敷, 缓解疼痛和肿 胀
04
06
护具:佩戴护 康复锻炼:进
演讲人
目录
01. 腕管综合征概述 02. 治疗方法 03. 护理措施
1
病因及症状
病因:长期重复性动作,如打字、
01
使用鼠标等
症状:手部麻木、疼痛、无力,夜
02
间症状加重
诊断: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肌电图
03

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单手或双手手指麻木,在干活或是骑车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有所加重,而在吃饭时会出现筷子和碗拿不稳的情况。

但许多人对此并不在意,不会将这种情况看作是一种疾病。

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在临床中被称为腕管综合症。

患者在发现自己患上该病后,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但由于许多人对该疾病并不了解,常常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因此,本文便对腕管综合症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知。

一、什么是腕管综合症?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单发性的神经疾病,而这一疾病多是由于患者的正中神经受到压迫所导致,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这一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致病原因包括外源性的压迫或是腕管变小,腕管内容物体积变大也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过度用手,特别是频繁重复单一的动作,那么人们患上该疾病的几率非常高,例如使用鼠标或打字,但这一观点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此中观点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而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怀孕或是腕部有创伤的患者都有较大的患病可能性。

还有一些患者尽管没有出现上述情况,也会由于长期过度用力而导致该疾病的出现,例如木工,厨工,这些工种在长期的工作中需要大量使用到腕部的力量,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腕管内的压力出现急剧变化,从而导致患者的正中神经受损,继而出现腕管综合症,因而,对于需要长期使用腕部工作的人群应格外注意。

二、腕管综合症的症状30~50岁的群体最容易患上腕管综合症,其原因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频繁用手,而女性的患病几率是男性的数倍之多,这可能也是由于女性腕部力量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损伤。

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在患病后,其食指、中指及拇指均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

而大多数患者的初次发病时间是在夜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手指出现麻木的感觉就越剧烈。

并且大多数患者都有存在夜间被麻醒的经历。

而这种手指麻木的情况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式得到改善,甩手或是改变上肢姿势都有不错的效果。

患上腕管综合征如何护理

患上腕管综合征如何护理

腕管综合征你听说过吗,俗称“鼠标手”,其主要表现为手麻、疼痛。

多数患者往往有晚上被麻醒的经历,活动手腕后症状会好转,多见于中年女性。

腕管综合征属于慢性损伤,主要是手和腕部的长期过度使用所致。

除此之外,月骨脱位、腕部急性损伤和桡骨远端骨折等,也可压迫、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继而导致腕管综合征的出现。

腕管综合征多见于过度活动指端和手腕的人。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一般先保守治疗,可使用石膏托或支具等辅助工具进行腕部外固定。

让患手充分休息,减少腕管内压力。

口服药物包括消炎止痛类药物,还可进行腕管封闭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良好,但作用时间通常较短。

其他疗法:如超声疗法被视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激光疗法也能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效果较超声疗法差。

瑜伽、针灸疗法也能短期改善症状和手的握力。

2.手术治疗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出现症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松解腕管。

腕管松解减压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总体上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腕管综合征患者康复护理宣教1.保守治疗患者应限制腕关节活动,以此促进腕管内水肿消退。

可以佩戴护腕,一方面减少活动,促进康复,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夜间睡觉时腕关节弯曲,加重症状。

2.手术治疗者术后应及早进行手指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手指功能。

方法:术后48小时后可行手指活动,3天后指导患者肩肘活动,1周后鼓励手部正常活动,2周后伤口拆线后指导患者用力握拳,伸指,用力抓握橡皮球、揉转健身球等;训练拇指与其余4指指腹相对,捏拿各种物品,每天3次,每次15—30分钟,每分钟频率35—50次。

频率太快,手部抓握力量不够,不能达到锻炼效果。

2—3周后进行拇指抗阻力运动训练,促使鱼际肌体积增大,肌力增强,恢复手部协调动作。

运动强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每次锻炼以患肢承受能力为度,循序渐进。

3.用药的护理:口服维生素B 、维生素B 6、地巴唑、甲钴胺(弥可保,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应1个月左右复查肝功能1次)。

腕部综合症怎么治疗

腕部综合症怎么治疗

文章导读腕部综合症是最为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年人是比较好发的人群,而对于这些病症的治疗,包括有很多方法,其中就有非手术治疗法,但是这种封闭治疗方法并不见得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如果这种保守治疗方法一直无效的话,那么对患者而言,采取手术治疗才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手术治疗之后的一些护理工作也应该注重,同时生活当中要注意做好预防护理,尤其是手以及腕部劳动强度不能够过长,应该注意休息,劳动之后应该放松手腕部位让其放松,预防腕部综合症发生。

一、非手术治疗对患病早期、症状较轻者,可用小夹板等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1~2周,多数患者有效果。

另外,可采用腕管内皮质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

通常用曲安奈德(曲安西龙、确炎舒松A)0.5g 加2%利多卡因1ml局部封闭,每周1次,用3~4周。

封闭方法为:在远侧腕横纹紧靠掌长肌腱(如掌长肌腱缺如就在环指的延长线)尺侧进针,针尖指向中指,针管与皮肤成30°角,缓缓进入腕管约2.5cm。

如果引起感觉异常,则需退出针头重新定位。

有人调查,封闭3次后,81%的患者有缓解,持续1天至40个月不等,但通常2~4个月后复发。

二、手术治疗对症状严重、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通常行腕横韧带切开腕管减压术。

手术切口一般采用小鱼际桡侧缘凸向尺侧的弧形切口,并向腕上延长,这样可以避免损伤正中神经掌皮支。

将掌长肌腱及桡侧腕屈肌肌腱分别向两侧牵开后即可暴露正中神经及腕横韧带,沿正中神经的尺侧由近及远切开腕横韧带,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回返支,因为有约23%的人正中神经回返支穿过腕横韧带至大鱼际肌。

切开腕横韧带后,探查腕管内的情况,如正中神经与周围的肌腱滑囊粘连,则小心松解,如腕管内有新生物则手术摘除。

腕横韧带切开后不需重建,止血彻底后缝合伤口。

术后短臂石膏固定手于伸腕位7~9天,以免屈肌腱疝出,然后去掉石膏开始主动活动。

三、预防护理1.手及腕劳动强度大时应注意劳动间期休息,防止腕部正中神经持续性受压,中年女性在劳动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另外,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缓解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的康复方法

缓解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的康复方法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手指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这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康复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

一、专业理疗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理疗师的帮助,进行手腕的理疗。

理疗师会采用一系列的按摩、拉伸和功能训练来帮助患者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专业理疗还能帮助患者改善手腕周围的肌肉韧带的紧张度,减轻神经受压的情况,从而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腕管综合征患者,特别是神经受压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缓解手指麻木的方法。

手术治疗通常会通过切开患者的腕管,减轻对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手指麻木的情况。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术后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监控,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手指麻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痉药、镇痛药和激素等。

解痉药可以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激素可以减轻神经炎症,从而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情况。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功能训练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训练来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这包括手指的灵活性训练、手腕的柔韧性训练和手部肌肉的力量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手腕周围肌肉的支撑力,减轻手腕的压迫情况,从而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五、改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姿势、减轻手腕的使用频率、避免过度用力等方法来减小对手腕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手指麻木的症状。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玩手机和电脑等都可以帮助改善手指麻木的情况。

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性疾病,通过专业理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功能训练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患者可以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帮助其更好地康复。

腕管综合征填空试题和问答

腕管综合征填空试题和问答

腕管综合征填空试题和问答
填空试题:
1.腕管综合征是一种_______疾病。

2.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_______。

3.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_______和手术治疗。

4.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_______和_______手术。

5.腕管综合征手术后需要进行_______。

答案:
1.神经。

2.手部疼痛、麻木和肿胀。

3.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4.开放和内覆膜解剖手术。

5.康复运动。

问答:
1.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答:腕管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疾病,指的是腕部韧带被压迫,导致手的神经过度受压或损伤的情况。

2.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手部疼痛、麻木和肿胀感。

3.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腕管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4.腕管综合征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答: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休息和物理治疗等手段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严重,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5.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答: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开放手术和内覆膜解剖手术。


放手术是指外科医生在腕部进行手术切口进行神经松解。

内覆膜解剖手术
是指在腕部进行微创手术并通过神经病学技术进行神经松解。

6.腕管综合征手术后需要进行什么康复措施?
答:腕管综合征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运动,如物理治疗和锻炼等,以
促进手部恢复。

腕管综合征指南

腕管综合征指南

腕管综合征的病 因:常见病因包 括腕管内软组织 肿胀、腱鞘囊肿、 脂肪瘤等,也可 能与职业、内分 泌失调等因素有
关。
病因与病理
病因:腕管内压 力增高导致正中 神经受压
病理:神经卡压 导致手部麻木、 疼痛等症状
病理生理:神经 传导障碍导致肌 肉萎缩和功能障 碍
病理学特征:组 织学检查可见神 经纤维脱髓鞘和 轴索变性
YOUR LOGO
腕管综合征指南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腕管综合征的日常 护理
腕管综合征概述
腕管综合征的并发 症与注意事项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 与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案例 分享与经验交流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体重,减少肥 胖对关节的负担。
饮食建议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维生素B6和钙。 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控制盐分的摄入,减少水肿和疼痛的风险。 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以免加重症状。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 寻求心理支持,如与亲友交流、参加支持小组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生活乐趣和愉悦心情
康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师的建议,定期进行训练,以获得最佳的 治疗效果。
腕管综合征的日常护理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正确的睡姿,避免手腕长时 间受压。
适当进行手腕关节的伸展和屈曲 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脑、手机 等手腕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设 备。
康复训练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腕管综合征是手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拇、示、中、环指麻木和拇指活动障碍;它是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为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压引起的一系列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在一些文献中它也被形容为“肢端感觉异常”、“正中神经压迫性神经病变”、“正中神经炎”,以及“延迟性正中神经麻痹”;诊断中年妇女出现桡侧三个半指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和鱼际肌萎缩三大症状中的1个或2个症状时要考虑该病,尤其伴有夜间麻醒史者更应高度怀疑该病;该病的主要症状为正中神经所支配的拇、示、中指及环指桡侧半出现疼痛和麻木感,常以中指明显;此种麻痛感在夜间或清晨出现较多,甚至有的病例仅在夜间发作或加剧,经活动后缓解,影响睡眠,这是本病一大特征;另一特征为神经感觉异常现象如麻木感、烧灼感等只限于腕部以下正中神经分布区;有些病例可于疼痛发生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运动障碍,主要为拇指无力或动作不灵活等;病程较长的病例,常有大鱼际肌萎缩,其中以拇短展肌及拇对掌肌最为明显,所以拇短展肌肌力减退,是本病最常见体征;个别晚期病例可见手指发白、发绀,皮肤发亮,指甲增厚,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疡及少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的营养改变;腕关节极度屈曲试验当腕关节掌屈或背屈至90°,并持续1分钟后,手的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感觉异常者为阳性,其阳性率为70%;掌屈试验Phalen 试验时,不仅是腕管内屈指肌腱向掌侧移位,压迫正中神经,还可由于腕管内压力增高,挤压正中神经,使症状加重;而腕背屈90°时,虽屈肌腱移向腕管背侧,但腕管内压力升高可达腕掌屈时的2~3倍,同样可加重症状;神经叩击试验TineI征检查者轻轻叩击掌侧腕横韧带正中神经走行处时,如手指有放电感者为阳性,阳性率约为61%;手指的Weber两点辨别觉检查此为神经支配密度试验,检查时用钝头的两脚规,按纵轴方向接触手指,以不使皮肤变白为度,并按二点辨别感的分类标准进行评定;即两点辨别觉为<6mm属正常,7~10mm为尚可,L1~15mm为差;在腕管综合征患者中,有改变者<40%;因此仅供参考;气囊止血带试验将测血压的套袖置肘部近心端,然后充气,加压至收缩压以上,并持续1分钟;感到拇指、示指或中指麻木者为阳性;阳性率占70%;肌电图及神经电图将针电极刺入待检肌肉;或将皮肤电极置于待测手指,可记录大鱼际肌肉失神经支配及正中神经的波幅、潜伏期、传导速度减弱;应列为常规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腕关节x线、cT摄片可了解腕部骨质情况,鉴别其他疾病;腕部B超、MRI检查对了解腕管内软组织病变有一定意义;鉴别诊断颈椎病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多见的疾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周围神经卡压的症状有相似之处,c神经根受压会出现手部桡侧的麻木疼痛、感觉减退,但不应出现鱼际肌萎缩,也无夜间麻醒史,可伴有颈部不适;颈椎x 线片、肌电图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旋前圆肌综合征一般无夜间麻醒史,有前臂近侧端的疼痛和压痛,有屈指肌力、前臂旋转肌力的下降;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两者鉴别;末梢神经炎一般有糖尿病等原发性疾病,神经损伤表现为手足部的手套、袜子样分布的感觉减退,主要是神经末梢的损伤所致;运动方面的损伤不明显;大鱼际肌支卡压综合征有大鱼际肌萎缩,正中神经大鱼际肌支入肌点处有压痛,局部可有小神经瘤,拇指活动受限,但感觉正常;其他应与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上干型、正中神经的肿瘤、肩手综合征相鉴别;保守治疗治疗相关的全身疾患治疗原发的痛风、结核及类风湿等相关疾病;以中断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应用药物治疗主要为神经营养药及一些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目前主要为维生素B族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如临床上应用的弥可保;止痛药大多为口服的非甾体类解热抗炎药,以及一些外用的膏剂;腕部制动及理疗前者包括减少腕部活动和将腕部以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应用石膏托时可先全天固定3周,之后仅于夜间固定;腕关节制动对缓解腕管内充血水肿有一定效果;针对固定角度的选择,有学者进行了研究,认为中立位效果优于伸/屈位;这种治疗方法对一些由特定工作及急性损伤所致腕管综合征有一定效果,而且对于此类病患,配合以理疗,或温水浴更能巩固疗效;局部封闭治疗一般认为局部封闭的治疗为1~2个疗程,1次/周,4~6次为1个疗程;局部封闭药以地塞米松等甾体类药物加1%利多卡因配制而成,用量4~5 ml/次,局部封闭进针部可选在腕横纹与环指轴线的交点处,针头与皮肤保持45°角进入皮肤,穿入腕横韧带进入腕管,如有放电感则说明刺中正中神经,应稍向后退针后向尺侧偏斜后再推药;局部封闭后24~48小时内,症状可加重,而后减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导读
腕管综合症是比较常见的周围性神经卡压性的一种疾病,在外科手术当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的病症,可以通过支具制动,或者是皮质类固醇注射来进行治疗,这是比较常用的保守的治疗方法,当然,如果保守方法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来治疗这种病症的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虽然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对于患者的手指没看是比较大的,经常会导致感觉异常,造成手指麻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危险操作的时候不能得心应手。

非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包括支具制动和皮质类固醇注射等。

1、医生常常建议患者采用支具制动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

常用的是预制好的支具,佩戴后腕关节被控制在背伸30度位。

但这样的背伸角度会增加腕管内压力。

2、口服消炎药和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也是常用方法,文献报告成功率不一。

Celiker 等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对比了皮质类固醇注射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联合支具制动的疗效。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
1、内窥镜技术
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切口小,创伤小,可以避免术后切口不适等问题。

目前,使用各种内窥镜技术的文献很多,不过,也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医源性神经损伤,视野欠佳,不能辨别解剖变异,松解不充分以及费用较高等。

如果视野不充分,应改为切开手术。

也有一些医生则认为小切口切开减压手术也是“微创技术”,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率。

2、内窥镜“微创”
腕管松解手术分为双入路(Chow法)和单入路(Agee法)两大类。

双入路为在腕管近侧和远侧各切开一个约25px的小切口,在内窥镜指导下,用小钩刀切开屈肌支持带。

单入路则只从腕管近侧切开一个小切口,在内窥镜的指导下,用特殊切刀切开松解屈肌支持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