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

合集下载

小针刀疗法(1)

小针刀疗法(1)



2,在恢复正常解剖生理状态和消除物理性和化学 性致痛因素基础上,消除病理性应力状态,使软 组织病理性初始荷载减小或消除,疼痛进一步减 轻,软组织生理功能恢复。 3,松解术虽然产生新的损伤,由于循环改善和神 经功能恢复,局部组织代谢恢复正常;针刀刺激 作用又可能激活相关组织的酶类,使形成粘连和 疤痕化的胶原纤维分解。其碎片被细胞吞噬和溶 解,进一步使粘连和疤痕发生有利于解剖结构恢 复的改变,血管神经卡压的情况得到改善,病理 性应力消除,循环改善,软组织局部病灶治愈。
髌周囊减压术
膝周囊减压术
膝关节囊内松解减压术
5.部分椎管与椎间管内外的松解减压手术
5.1 颈椎椎间管内外松解减压术
c. 松解小关节囊与黄韧带
a.体位
b.定点
d. 松解小关节囊的X线像
四,禁忌症
针刀疗法作为一种闭合性手术,有与外科 手术相同的一些原则性的禁忌症: 1、一切严重内脏病的发作期。 2、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3、施术部位有红肿、灼热,或在深部有脓肿 者。 4、施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而 施术时无法避开者。
1.3.1 髌下脂肪垫损伤

1、部分骨刺:骨刺的生成有的是关节本身压应力 过高引起,有的是软组织拉应力过高引起。主要 是肌肉和韧带紧张、挛缩引起,应用针刀可将紧 张和挛缩的肌肉和韧带松解。在所有骨关节附近 的肌肉和韧带附着点处的骨质增生(或骨刺)大 多是软组织的原因,针刀有很好的疗效。压应力 过高引起的骨刺,不是单用针刀所能治疗的,但 是必须通过针刀的治疗,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 力学状态得到平衡,然后再通过手法,使骨关节 内的压应力恢复平衡,骨刺也就得到了根本性的 治疗。针刀治疗为关节内部的力平衡的恢复创造 了条件,手法才能取得效果。

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针刀治疗

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针刀治疗

Ⅲ重度 ①感觉 感觉异常持续存在,振动觉减低, 两点辨别觉异常。 ②运动 夹、握力减弱及肌力萎缩。 ③试验 屈肘试验和(或)Tinel征(+), 爪形手畸形。
临床表现
(1)症状 肘部尺神经卡压常见于中年男性,以
体力劳动者多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尺 神经支配区域环指、小指麻木和刺痛感。
临床表现
① 感觉的障碍 ② 手部的乏力及肌肉萎缩 ③ 屈肘关节症状可加重
治疗
针刀操作:(1)第1支 针刀松解肱骨内上髁点, 刀口线与尺神经走形方 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 垂直,严格按照四步进 针刀规程进针刀,针刀 经皮肤、皮下组织、弓 状韧带、直达骨面,然 后沿骨面铲拨。
治疗
(2)第2支针刀松解尺 骨鹰嘴内侧缘点,针刀 操作同第1支针刀,以松 解弓状韧带起止点的粘 连、瘢痕、挛缩。
(3)X线平片 X线检查可发现肘部骨性结 构的异常。
(4)肌电图 电生理检查对肘管综合征的
诊断与鉴别诊断,特别是一些复杂病例的 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治疗
治疗原则:
针刀为主;手法为主; 康复理疗;配合药物。
治疗
治疗原理
针刀为主:松解弓状韧带起止点的粘连、 瘢痕、挛缩; 手法为辅助:进一步松解弓状韧带的粘 连、瘢痕、挛缩;
康复理疗,配合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 环和新陈代谢
治疗目的:恢复肘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 力平衡
3.针刀治疗
(1)体位 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90°, 肘关节屈曲90°。
(2)体表定位 肱骨内上髁、尺骨鹰嘴。
定点
肱骨内上髁点
定点
尺骨鹰嘴内侧缘点
(3)消毒 于施术部位消毒铺巾。 (4)麻醉 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每个治疗点 注药1ml。 (5)刀具 Ⅰ型4号直形针刀。

疼痛科小针刀松解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小针刀松解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小针刀松解术诊疗常规小针刀松解术是治疗软组织痛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基本原理:利用现代医学“刀”的松解和中医“针”的刺激两者相加的综合效应,松解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组织间的平衡,达到止痛治病之目的。

一、适应证:1、软组织损伤因外力损伤、慢性劳损、风寒潮湿侵袭而引起的软组织顽固性疼痛、各部位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因病理损伤如手术瘢痕、肌肉反复注射引起的粘连,往往有明显的硬结或条索,产生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一般治疗方法无明显效果。

应用小针刀的手术效应可松解粘连,切碎硬结,解除疼痛,恢复功能。

2、滑膜炎在肌肉和关节周围的滑囊受急、慢性损伤后引起炎症,使滑囊内分泌物增多,囊内压增高,产生胀痛。

同时肿胀的滑囊可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产生疼痛,采用小针刀将囊壁切开数孔,可解除疼痛,搔刮滑囊内壁,注入某些药物,可防止复发。

3、各种腱鞘炎、韧带炎引起的痛、麻和功能障碍如屈指肌腱腱鞘炎、桡骨茎突处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跟腱炎、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可用小针刀切开肥厚的腱鞘,松解粘连的肌腱,切开、剥离挛缩的韧带,解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或消除疼痛。

3、脊柱的某些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非骨性椎管狭窄症、L3横突综合征等,可用小针刀切割挛缩的韧带、肥厚的关节囊,剥离粘连的肌肉、筋膜,缓解或消除疼痛。

4、四肢关节的退行性或损伤性病变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或内上髁炎、骨性膝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跟骨骨刺等均可选用。

5、神经卡压综合征因软组织粘连、瘢痕、牵拉压迫神经干引起的疼痛、麻木、营养障碍综合征,可用小针刀松解粘连,切碎瘢痕,解除压迫,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腰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均可采用小针刀疗法。

二、禁忌证:1、发热,全身感染,施术部位和周围有感染灶。

2、严重内脏疾病发作期,体质虚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慎用。

- 1 -3、施术部位有难以避开的重要血管、神经或内脏。

腕关节镜下Chow法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腕关节镜下Chow法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腕关节镜下Chow法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张耀南;赵立连;王强;张良;徐宏兵;薛庆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9)17【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采用双入口Chow法施行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材料和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36例(38个腕,男14例,女2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双入口Chow术式施行腕关节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术中、术后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33-61岁(平均47.3岁)右侧腕22例,左腕12例,双腕2例.患病5个月至6年不等(平均14.3个月),据滨田分类法分级:Ⅰ级的有15个腕,Ⅱ级的21腕,Ⅲ级的2腕.所有患者术前均经保守治疗无效,才行手术并全部经术后2周、4周和12周的随访(平均13.7周).镜下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23.4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6.7mL).疼痛VAS评分:术前(6.4±2.1),术后(1.8±2.5)(P<0.05).术后有4例患者捏、握力减退、拇对掌障碍没有完全改善且复查ECG阳性.按Kelly分级进行术后疗效评估:优16侧,良18侧,一般2侧,差2侧,总体优良率88.9%(32/36).结论腕关节内镜下双入口Chow法治疗腕管综合征,虽然有学习曲线长、医疗费用高的缺点,但作为微创技术具有保护正常的解剖结构、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会被更多的外科医师所充分认识,值得开展推广.【总页数】4页(P7-10)【作者】张耀南;赵立连;王强;张良;徐宏兵;薛庆云【作者单位】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7【相关文献】1.Okutsu法与Chow法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与疗效分析 [J], 孙贵新;史其林;郑宪友;周琳;李文军;顾玉东2.特发性腕管综合征与腕部疾病患者腕关节MRI腕横韧带形态的研究 [J], 冉永旺;石爱军;陈金叶3.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腕横韧带联合前臂相关激痛点灭活治疗腕管综合征 [J], 方颖华;王燕玲;林树东4.自制开窗式透明通道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 [J], 谢建华;叶国泰;陈德辉;刘海华;柴香林;王生钰;张克录;戴鹏祥;幸世民5.小切口腕横韧带联合掌腱膜切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J], 曹卫权;成章;陈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

4)中医理疗。
针灸治疗: A、针灸取阳溪、外关、合谷、劳宫、手三里、大陵、鱼际、阿是穴等穴针刺;患 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手放于治疗床上,暴露前臂,局部 常规消毒,选用40MM毫 针直刺阳溪、外关、合谷、劳宫、手三里、大陵、鱼际、阿是穴。于手三里、合 谷穴针柄上放置长2CM艾条,点燃底部。留针30MIN后取针,然后给予梅花针即刺 腕部及患指指腹,腕部叩刺200下,指腹每个部位叩刺100下,中等刺激。以上治 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疗程间休息1天。 B、十宣穴三棱针点刺放血。 C、穴位注射治疗:大陵、神门、间使、阳池、外关穴.选取其中2个穴位常规消毒 分别刺入,当患者出现触电样针感时,将针尖稍向上提.回抽无血后每穴注射药 物(腺苷钴胺+注射用水)0.3ML,可隔日1次。
3.
占位性病变:腱鞘囊肿、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引起腕管内容物增多
4. 慢性劳损,如过度掌屈、背伸;或退行性变,腕骨骨质增生等
5. 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多见于妊娠(体液滞留)、哺乳、绝经期妇女,也
可见于甲低患者(改变体液平衡 )、糖尿病(引起神经变性)
【病理】
• 病变初期正中神经水肿、充血,逐渐由于压迫性缺血而造成神经内纤维化 ,神经轴突压缩和髓磷脂鞘消失,最后神经组织转为纤维组织,其神经内 管消失并被胶原组织代替,成为不可逆改变。
【临床表现】
1、30-60岁的劳动人群。 2、腕部、手掌桡侧、桡侧3或4个手指桡侧麻木、疼痛、蚁走感,症状夜 间或清晨明显,可放射到肘、肩部。活动及甩手后减轻。 3、上述区域感觉减弱或消失--以示、中指末节掌面为多。拇外展、屈曲 和对掌肌力减弱。压迫腕掌侧、背伸腕关节可加重症状。
• 4、严重者,可见鱼际肌萎缩、瘫痪。拇指、食指发绀、指尖坏死或萎缩性 溃疡,成为不可逆的改变。 5、屈腕试验(PHALEN试验)和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均阳性。

爱爱医资源-2小针刀疗法

爱爱医资源-2小针刀疗法
针刀治疗技术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 赵庆祥
概述
小针刀为一平刃针,兼有针的刺入、刀 的切割及铲功能,可在病变局部进行刺入, 切割和疏通剥离等运针法,达到治疗疾病 的效果。为一种亦针亦刀的新器械。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历史沿革




《灵枢》中九针中的钹针、员利针就有了现代针刀的雏形。 在九针中,针刀及外形与铍针和员利针较为相似,《灵枢 ·官针篇》还有“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员利针”以及“短 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等记载。 类似于针刀治疗工具的现代最早报道见于山东菏泽的王向 荣,1956年首先报道应用“小宽针”治疗各类痛症。 1973年,北京奚达报道了“针灸刀”的应用 1976年,朱汉章应用9号粗针头弄扁后治愈一掌腱膜挛缩 的患者,并将这种工具命名为“小针刀”,这也标志着 “小针刀”的正式问世。 1984年,首家针刀专科医院金陵骨伤科医院在南京成立, 针刀疗法向江苏省内和国内推广,从而开始走向了一条充 满荆棘和争议的道路。 2003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27所全国高等中医院 校进行“针刀疗法听证鉴定会”,针刀疗法正式获得认可, 并被建议作为一门新学科进行推广。
4,调整关节功能紊乱的作用,由于粘连和疤 痕得到松解;肌紧张消除,加之配合推拿 手法治疗,使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等连接结 构的功能紊乱得到调整。使椎间关节和椎 间盘等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恢复正常。
适应症

小针刀治疗主要是应用在慢性软组织损伤 性疾病。慢性软组织损伤按解剖部位、结 构和病理特点,病理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的粘连。可能引起肌肉与骨、肌肉、韧带、 神经、血管等粘连,使局部疼痛,功能受 限。这些都可以用针刀来治疗凡粘连面积 大,疗效差,粘连面积较小或是一个点的, 疗效最佳 。分类如下:

小针刀疗法 - 1

小针刀疗法 - 1
▪ 国内在六七十年代中医的学术思想空前解放,各种 新的针灸方法层出不穷。
▪ 各种顽固性颈腰痛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五十 年代以后传入国内的激素封闭疗法的不足之处日益 体现。
▪ 小针刀为一平刃针,兼有针的刺入、刀的切割及铲功能,可在病变 局部进行刺入,切割和疏通剥离等运针法,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为一种亦针亦刀的新器械。
▪ 1、部分骨刺:骨刺的生成有的是关节本身压应力过高引起,有的 是软组织牵拉应力过高引起。主要是肌肉和韧带紧张、挛缩引起, 应用针刀可将紧张和挛缩的肌肉和韧带松解。在所有骨关节附近的 肌肉和韧带附着点处的骨质增生(或骨刺)大多是软组织的原因, 针刀有很好的疗效。应力过高引起的骨刺,不是单用针刀所能治疗 的,但是必须通过针刀的治疗,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力学状态得 到平衡,然后再通过手法,使骨关节内的压应力恢复平衡,骨刺也 就得到了根本性的治疗。针刀治疗为关节内部的力平衡的恢复创造 了条件,手法才能取得效果。
▪ 通常以压痛点,作为定点。 确定治疗点后以龙胆紫标记, 再行皮肤消毒。
▪ 使刀口线和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将刀口压在进针点 上。
▪ 在完成第二步后,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三指托 住针体,稍加压力不使刺破皮肤,使进针点处形成一个 长形凹陷,刀口线和重要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 这样,神经血管就会被分离在刀刃两侧。
▪ 1973年,北京奚达报道了“针灸刀”的应用
▪ 1976年,朱汉章应用9号粗针头弄扁后治愈一掌腱膜挛缩的患者,并将 这种工具命名为“小针刀”,这也标志着“小针刀”的正式问世。
▪ 1984年,首家针刀专科医院金陵骨伤科医院在南京成立,针刀疗法向 江苏省内和国内推广,从而开始走向了一条充满荆棘和争议的道路。
▪ 9、针刀治疗用于整形外科疗效也满意 :如矫正部分五 官不正、消除皱纹、矫正小儿“O”型腿、“K”型腿、 “X”型腿及成人肢体畸形等 。要配合辅助用具及手法。

神奇的小针刀

神奇的小针刀

神奇的小针刀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3年第04期采写:樊中文海军总医院受访专家:乔晋琳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针刀和针刀医学针刀针刀是指在非直视下进行切割、铲剥、剥离变性软组织,以改变组织微细结构为目的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针刀兼具针灸的“针”和手术的“刀”两者的某些性能和作用。

针刀是以毫针的进针方法刺入皮肤,其尖端为刀刃,宽度为0.8~1.2毫米;刺入人体后依据病灶局部的微观解剖特点,病因病理,对局部组织进行切、割、剥、分离等术式,达到松解的目的。

针刀医学针刀医学是研究针刀手术操作和作用机理及其所治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学科。

具体来说,针刀医学是以关节和软组织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生物力学、生物信息学、经络学说和动态平衡学说等为基础,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慢性神经卡压性疾病、骨病、关节微小移位和脊柱相关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恢复局部病理改变,调节整体的动态平衡为目的的学科。

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是对传统针灸学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刀医学的理论优势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不断提倡微创,现在外科手术大都还停留在从大切口到小切口,而真正的微创,小针刀做到了,就是说比普通的手术切口要小得多。

当然,这就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要具备立体和微细解剖知识。

针刀医学对慢性劳损有新认识,人体组织在动力和静力的协调下,才能达到一种平衡。

但是当机体在受到长期静力或者动力过高过大的情况影响下,就会发生人体动态平衡失调、力平衡失调。

人体软组织就会出现粘连、疤痕、挛缩、堵塞,最终形成慢性软组织劳损。

以往人们提起骨质增生,就会望而生畏,其实,骨质增生本身不是病,它只是一种骨的“退行性病变”。

当机体在受到外力和自身重力的影响而产生不平衡时,累及相关肌肉软组织就会发生持续痉挛收缩,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骨质在长期力的作用下应力(反作用力)也增强,反应性形成骨质增生(骨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