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采取针灸治疗效果好

合集下载

腕管综合征针灸治疗知多少

腕管综合征针灸治疗知多少

医药健闻腕管综合征针灸治疗知多少库秀娟 (上海杨浦区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82)上班族因工作缘由,长期高频率使用鼠标,可导致使用鼠标侧手腕部远端部位出现麻木胀痛、活动受限的临床症状,医学上称为腕管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劳损性疾病。

腕管综合征的生理解剖结构与病理影响腕管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原因是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到挤压,从而影响到腕管的正常生理状态,限制腕管桡骨、尺骨及被测手臂的关节活动度。

分析病因,腕管内的内容物增加或腕管容积减小,均会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诱发腕管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手掌发麻,拇指、食指、中指、环指等功能障碍。

为了更好地了解腕管综合征,需要先了解腕管的解剖结构。

腕管为人体手腕部位的结构,主要由腕骨与腕部韧带软组织形成的半封闭管道,其中包含血管神经等组织。

上肢所有的血液供血与神经反射,均需通过腕管管道实现。

腕管结构的生理价值较为重要,上管中有一条神经名为正中神经,从肘部延伸出直达手指根部。

若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则会出现手指麻木、酸胀疼痛以及抓握力量降低等临床表现。

而导致腕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有骨质增生、软组织增生、韧带水肿等,可压迫正中神经,进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症状。

腕管综合征的出现,使得长期使用鼠标的群体手指处于麻木或疼痛状态,影响工作效率。

由于该病属于劳损性疾病,尚无明确的药物逆转,若病情进展至重度腕管综合征,则需要进行手术来缓解症状。

基于传统中医学理论,可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改善腕管综合征,对促进生理功能的有效优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腕管综合征的中医干预效果腕管综合征在中医学属于“筋伤、筋跳槽”“骨错缝”范畴。

中医认为,筋是连接各个关节、络缀形体的主要器官,人体的肢体活动主要依赖于筋和骨的协同作用。

而腕管综合征主要病因为肝肾亏虚筋、失濡养,长期的腕部过度劳损致使寒凝经脉,郁而成瘀。

所以,中医干预腕管综合征,宜采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的手法。

针刺大陵穴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43例

针刺大陵穴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43例

针刺大陵穴为主治疗腕管综合征43例
邹文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8(42)9
【摘要】腕管综合征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引起手指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手部劳动强度大及腕部活动范围大的职业者, 如农民、家庭妇女、洗衣工人及挤奶工等腕管综合征发病率较高。

主要表现为桡侧3个半指疼痛和麻木,偶可向肩部或肘部放射。

笔者运用针刺治疗腕管综合征43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41-41)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大陵;针刺疗法
【作者】邹文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2
【相关文献】
1.针刺小节穴、大陵穴配合运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J], 黄义专
2.大陵穴封闭治疗腕管综合征34例 [J], 张聚高
3.针刺小节穴、大陵穴配合运动治疗官兵急性踝关节扭伤60例 [J], 王立志;王淑珍
4.针刺后溪、合谷、大陵穴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挛痛28例 [J], 刘亚光;金杰
5.针刺大陵穴为主治疗失眠体会 [J], 陈鑫;钟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腕管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压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本文将针对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保守治疗是腕管综合症的首要选择。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注射治疗。

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可以减轻手部的压力,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肿胀。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或外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注射治疗则是通过局部注射激素或麻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其次,对于一些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方式。

开放性手术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切开腕管,减压神经,缓解症状。

而微创手术则是近年来的新兴治疗方法,通过微创技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治疗方式。

除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外,一些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腕管综合症的症状。

比如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传统疗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缓解疼痛和炎症。

另外,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如超声波治疗、电疗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腕管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是多样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在接受治疗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遵守医嘱,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手部,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以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腕管综合症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患上腕管综合征如何护理

患上腕管综合征如何护理

腕管综合征你听说过吗,俗称“鼠标手”,其主要表现为手麻、疼痛。

多数患者往往有晚上被麻醒的经历,活动手腕后症状会好转,多见于中年女性。

腕管综合征属于慢性损伤,主要是手和腕部的长期过度使用所致。

除此之外,月骨脱位、腕部急性损伤和桡骨远端骨折等,也可压迫、损害患者的正中神经,继而导致腕管综合征的出现。

腕管综合征多见于过度活动指端和手腕的人。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一般先保守治疗,可使用石膏托或支具等辅助工具进行腕部外固定。

让患手充分休息,减少腕管内压力。

口服药物包括消炎止痛类药物,还可进行腕管封闭治疗,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良好,但作用时间通常较短。

其他疗法:如超声疗法被视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激光疗法也能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症状,但效果较超声疗法差。

瑜伽、针灸疗法也能短期改善症状和手的握力。

2.手术治疗长期保守治疗无效者,出现症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松解腕管。

腕管松解减压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总体上明显高于保守治疗。

腕管综合征患者康复护理宣教1.保守治疗患者应限制腕关节活动,以此促进腕管内水肿消退。

可以佩戴护腕,一方面减少活动,促进康复,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夜间睡觉时腕关节弯曲,加重症状。

2.手术治疗者术后应及早进行手指功能锻炼,以尽快恢复手指功能。

方法:术后48小时后可行手指活动,3天后指导患者肩肘活动,1周后鼓励手部正常活动,2周后伤口拆线后指导患者用力握拳,伸指,用力抓握橡皮球、揉转健身球等;训练拇指与其余4指指腹相对,捏拿各种物品,每天3次,每次15—30分钟,每分钟频率35—50次。

频率太快,手部抓握力量不够,不能达到锻炼效果。

2—3周后进行拇指抗阻力运动训练,促使鱼际肌体积增大,肌力增强,恢复手部协调动作。

运动强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每次锻炼以患肢承受能力为度,循序渐进。

3.用药的护理:口服维生素B 、维生素B 6、地巴唑、甲钴胺(弥可保,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应1个月左右复查肝功能1次)。

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腕管综合征21例

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腕管综合征21例

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腕管综合征21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21例确诊患者采用合谷、阳溪、阳池、外关、阳谷、曲池、阿是穴等主穴常规针刺,配合中药外洗。

6天为1疗程,4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本组21例,经4个疗程治疗后,14例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

总有效率95.24%。

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显著。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针刺疗法;中药外洗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卡压,导致桡侧三个半手指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支配区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状态和体征,失治误治时甚至会出现局部肌肉萎缩和肌无力,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

笔者于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腕管综合征患者21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外洗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周;腕管内腱鞘囊肿引起本病者5例,慢性劳损引起者9例,既往腕关节扭伤者7例。

1.2 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主要为正中神经在腕横韧带以下被卡压,患手桡掌侧3个半手指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夜间加剧,有时疼醒,温度增高时疼痛明显,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

病史可提示致病原因。

患手握力减弱,握物或端物时偶有失手的情况。

寒冷季节患者可有发冷、发绀,手指活动不便,拇指外展肌力差。

严重的有鱼际肌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

检查时可早期发现感觉过敏。

特殊体征:叩诊试验(+);屈腕试验(+);压脉带试验(+);出汗试验(+);肌电图检查异常。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知情同意该研究并对研究人员的观察和评价有良好的依从性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具有不符合纳入标准,X线片示有骨折、结核、肿瘤等其他骨性疾病,有出血倾向,有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等上述情况中任一项者。

2治疗方法2.1 针刺疗法主穴:合谷、阳溪、阳池、外关、阳谷、曲池、阿是穴。

腕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屈指肌腱在腕部受到压迫而表现出以手部麻痛、桡侧三指感觉改变和鱼际肌萎缩等症状,起病缓慢,患者因手指麻木、疼痛易被误诊,如不早期防治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研究报告指出70%轻、中度症状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能明显改善。

1.物理治疗1.1雷射针灸雷射针灸是结合物理治疗与针灸的一种治疗方法,既可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又能避免针灸不易操作、强度不易控制等缺点。

激光刺激穴位,产生神经冲动及热效应,能镇痛、促进代谢。

常选取内关、大陵为主穴,可配以阳溪、合谷、鱼际、曲泽等,使用德国Reimers & Janssen GmbH生产的Handylaser trion 150810 (class III blasers,150mW,红光,810nm波长。

以810nm波长的红外线雷射,输出150mW的低能量雷射,直接照射患侧的内关穴及大陵穴,每穴5min,共10min,每周5次,4周1疗程。

1.2夜间外固定入睡前用支具或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制动[1],可减少腕部活动量,降低腕管内压力,缓解夜间及长时间休息是的麻木、针刺感。

1.3瑜伽瑜伽运动的伸展让正中神经压迫减轻及增进血液循环,如同其他的保健运动的目的皆在于保持腕部之正常姿势以降低腕隧道压力。

1.4其他常用的有TDP照射、超短波、超声波治疗等,使患部产生温热效应,改善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炎症物质吸收。

2.小针刀在远侧腕横纹尺侧腕屈肌健的内侧缘,定一进针刀点,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动2 5 cm左右再定一点;在远侧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健的内侧缘定一点再沿桡侧腕屈肌健向远端移动2 5 cm左右再定一点。

在此4点上分别进针刀,刀口线和肌腱走向平行,针体和腕平而成90°角,沿两侧屈肌腱内侧缘刺入0.5cm左右,应避开尺、桡动静脉和神经,将腕横韧带分别切开2~3mm,与此同时,将针刀沿屈肌腱内侧缘向中间平推数下,以剥离腕屈肌腱和腕横韧带间的粘连,应避免损伤正中神经,出针[2]。

温针灸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46例

温针灸治疗早期腕管综合征46例

1寸 。 阳溪穴进 针 约 0 5 . . ~O 8寸 。 气后 , 穴行 得 每
捻 转 平 补平 泻 法 5 。然后 剪 取 长 约 2m 艾 条 6 s c
段 。在 其一 端 中心戳一小 孔 ( 注意勿 穿透另一 端)
套置在 大陵 内关穴 针柄尾部 。 点燃艾 条 。 燃尽 1 段
迫 腕横 韧 带部 位) 3 s内引起 神经 支 配 区域 感 在 0
本 方 法 有 温 经散 寒 , 瘀 止 痛 的 功 效 。 祛
主题 词 腕 管 综 合 征 / 灸 疗 法 穴 , 陵 穴 , 关 针 大 内
岁 , 大 6 岁 ; 程 最 短 1d 最 长 半 年 ; 侧 3 例 , 侧 最 0 病 0, 单 7 双
腕管综合 征是 由于正 中神经在腕 管 内受压 而
觉异 常 , 阳性 结果 。肌 电图检查确诊 。 为
为 1壮 。每 穴灸 3 。每 日 取 穴 针 刺法 同 治疗
组 。 1 ri 每 0 n行针 1 , a 次 留针 3ri。 日 1 ,O 0 n 每 a 次 1 次为 1 程 。1 疗 个疗 程后 观察疗 效 。
治 疗方 法 治疗 组 取 穴 主穴 大 陵、 内关 。
配 穴阳溪 。 方法 : 患者坐 位 , 手掌 心向上平 放 , 患 穴
位 常规消毒 。 2 用 8号 1 5 毫针 ( . 5 0 m) . 寸 O 3 ×4 r , a 常规针刺 法进 针直刺 , 大陵 、 内关 穴进针 约 0 8 .~
上 神经 控制 , 由饮 食不 节 , 志抑郁 , 常 情 以及病 后 体 虚等各 种 因素 刺激 迷走 神 经 , 引起膈 肌 痉挛 所
致。 其病 变部位 在膈 , 中医认 为其 基本病 机 为 胃失 和 降 , 间气 机不 畅 , 膈 胃气 上逆 动膈 , 治疗 以健 脾

缓解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的康复方法

缓解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的康复方法

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手指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

这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何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康复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

一、专业理疗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理疗师的帮助,进行手腕的理疗。

理疗师会采用一系列的按摩、拉伸和功能训练来帮助患者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专业理疗还能帮助患者改善手腕周围的肌肉韧带的紧张度,减轻神经受压的情况,从而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腕管综合征患者,特别是神经受压较为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缓解手指麻木的方法。

手术治疗通常会通过切开患者的腕管,减轻对神经的压迫,从而缓解手指麻木的情况。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术后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监控,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手指麻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解痉药、镇痛药和激素等。

解痉药可以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镇痛药可以缓解疼痛,激素可以减轻神经炎症,从而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情况。

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四、功能训练腕管综合征患者可以进行一些功能训练来帮助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这包括手指的灵活性训练、手腕的柔韧性训练和手部肌肉的力量训练等。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手腕周围肌肉的支撑力,减轻手腕的压迫情况,从而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

五、改善生活习惯改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工作姿势、减轻手腕的使用频率、避免过度用力等方法来减小对手腕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手指麻木的症状。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玩手机和电脑等都可以帮助改善手指麻木的情况。

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指麻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性疾病,通过专业理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功能训练和改善生活习惯等方法,患者可以缓解手指麻木的症状,帮助其更好地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腕管综合征采取针灸治疗效果好
(041699)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
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鼠标手。

系指腕部外伤、骨折、脱位、扭伤、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管内肌健肿胀,瘀血机化使组织变性;或腕骨退变增生使管腔内周径缩小,从而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夜间加剧,寐而痛醒,寒冷季节患指发凉、发绀、手指活动不灵敏,拇指外展肌力差,温度高时疼痛加重,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

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皮肤发亮、指甲增厚,甚至出现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的一种病症。

好发于职业性搬运、托举、扭拧、捏拿、电脑等工作的人群中。

出现临床症状结合腕部Tinel征、屈腕试验检查很容易确诊。

需与神经根型颈椎病、雷诺病、炎症或不明显的外伤相鉴别。

腕管综合征属中医学“筋伤”;“筋跳槽”;“骨错缝”范畴。

筋的主要功能是联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

《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中对于筋的功能论述较为详细透彻,指出:“筋也者,所以束节络骨,绊肉绷皮,为一身之关纽,利全体之运动者也,其主则属于肝。

故曰:‘筋者,肝之合。

’”骨为奇恒之腑,为肾所主。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扼要地指出了骨的作用,不但为立身之骨干,还内藏骨髓,与人的站立、行走等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的肢体运动有赖于筋和骨,而筋和骨的强劲有力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统一,特别是筋和骨为肝与肾之外合,故筋骨与肝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故而中医学认为诱发腕管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乃肝肾亏虚,筋失濡养,再加腕部过度劳损,寒凝经脉,郁而成瘀。

治宜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络。

穴取大陵、合谷、三阴交。

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并常规消毒,沿骨缝毫针直刺大陵穴0.5至0.8寸以患者自觉有麻电感放射到中指、食指为度,不做任何手法。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毫针刺合谷穴时针尖向有症状部位透刺,也就是说拇指麻木疼痛、大鱼际萎缩者针尖向鱼际方向透刺;食指麻木疼痛者针尖向三间方向透刺;中指麻木疼痛者针尖向劳宫方向透刺,施以小幅度捻转提插手法有麻胀感向患部方向为佳。

毫针直刺三阴交1.5寸施以小幅度捻转提插手法,以有麻胀感向膝部方向传导为佳。

接着将中间剪有小圆孔的硬纸片由毫针针尾套于针柄上平放于针
刺部皮肤上,取长约1厘米的一段纯艾段插于针尾部用线香由其底部点燃,令艾段自燃成灰后取艾灰后再取一段纯艾段如前法插于针尾部点燃施温针灸,如法每穴各施温针灸5段艾段后起针。

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

由于患部恰好为手厥阴心包经循行所过,遵“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取位居于腕关节部的心包经原穴大陵针灸直达病所,松解组织粘连降低腕管内压,缓解肌肉痉挛及挛缩,从而改善和恢复腕管内微循环及腕关节的活动功能,再配以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合谷采取向病患部位透刺的方法来强化患部气血运行,共同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之治疗目的。

从整体角度考虑,选取具有健脾化湿、疏肝益肾、调补精血的功效的三阴交。

与其他方法相比针灸之法当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首选。

2015-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