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复习要点

中国民族音乐复习要点
中国民族音乐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听辨题请听熟背唱曲目(总分50分)

第二部分文字题(总分50分)

名词解释(20分)

⒈花音、苦音⒉走西口⒊二人转⒋京韵大鼓⒌湖南花鼓戏

1.花音、苦音:在秦陇地区,凡奏情绪欢快的乐曲,使用的是五正声音阶,并强调5、3、6三音,称为“欢音音阶”(或花音音阶,甜音音阶);凡奏悲苦情绪的乐曲,则在6-1和3-5之间插入一个具有游移性的↓7和↑4,这两个音称为“三度间音”,并强调5,↑4,↓7三音,称为“苦音音阶”(或哭音音阶,伤音音阶)。

2.走西口:过去西北人民生活贫苦,男人迫于生计去外乡谋生,成年累月回不了家。此称为“走西口”。年复一年妻离子散的无奈中口内口外传唱着咏叹亲人思念和离苦的“走西口”系列民歌。著名的有山西、陕西等地的《走西口》。

3.二人转: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走唱类曲艺艺术形式,是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什不闲、河北梆子等演变而成,至今有300年历史。演唱形式有两人对口的“二人转”,一人演唱的“单出头”,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二人转音乐丰富,有曲牌三百多支,常用的有四五十种,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板胡等。分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江板头,东耍棒”的俗谚。表演有“说、唱、表、舞、绝”五功。在当地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民谚,可见民间对二人转的喜爱。

4.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全省各地花鼓戏如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的总称。由于长沙花鼓戏影响最大,所以习惯上称长沙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代表作有《刘海砍樵》等。

5.花儿:花儿是人们对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的统称。一般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两种流派。过去河州型花儿称为“少年”,后来统一为“花儿”称谓。

6.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一带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民间传统吹打乐种。音乐学者研究认为其与唐大曲关系密切。演奏形式分坐乐、行乐两种。

7.开花调:山西左权一带的民歌,常以“开花”为常用比兴手法,歌词构思别致新颖,夹用方言“啊个呀呀呆”、“亲圪蛋”等为衬词衬句,曲调为呼应性的两句体。

8.二人台:山西河曲二人台,是民间歌舞戏曲一体的艺术形式,传统表演形式为一丑一旦,因此得名“二人台”。

9.单弦牌子曲:也称“单弦”“八角鼓”,是流行于京津和河北、东北一带的曲种。是由明清流行的时调小曲与清代岔曲合流后逐渐形成的。音乐结构是将岔曲分为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插以各种牌子。常用曲牌有[数唱][云苏调]等数十种。演唱形式为一人演唱并手持八角鼓司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10.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名“高调”、“河南讴”、“靠山吼”。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唱腔分为四种地域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周口、漯河一带为中心的沙河调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前三种统称为“豫东调”,其共性为演唱以假嗓为主,音列为561235,下句多落5。豫西调则多以本嗓演唱,音列为123561,下句多落1。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两种流派开始交流融合,形成了豫剧大剧种。

11.河南大调曲子:简称河南曲子,原名“河南鼓子曲”,是流行于中州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演唱河南曲子前往往会奏几支器乐小曲,称“板头曲”。后成为独立的器乐演奏形式。

12.慢赶牛: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种山歌曲目,流行于安徽安庆、金寨、淮南一带,歌词为七言五句体,音乐随流传地区不同而各异。

13.凤阳花鼓:流行于安徽凤阳县一带的花鼓类民间歌舞艺术。凤阳地处淮河流域,常因洪水泛滥而使百姓出外逃荒,凤阳花鼓由此而生。常采用一男一女双人对舞的表演形式,男持小铴锣,女挎小花鼓,边唱边击,相对而舞。另有一种“坐唱”形式,唱有完整情节的故事。14.黄梅戏:原名黄梅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成长于安徽安庆地区。初期为“三打七唱”,三人打击乐,七人演唱。戏曲内容多为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表演时载歌载舞。近代以来,逐渐职业化,走向了城市舞台,成为全国重要的地方剧种。

15.吟诵音乐:吟诵音乐,指的是吟古诗词古文的音调。属声乐中无伴奏“独唱”形式。是一种口传文化,向来无谱可循,源于家学或师授,以当地方言代代相传。吟诵音乐的音调、节奏常专人专腔,一派有一派的调,一家有一家的调,一人有一人的调。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按照汉字的“平仄”规律行腔,即“平长仄短,平高仄低(有些地方平低仄高)”和“平直仄曲”,尤以“平长仄短”为最突出。有人曾将吟诵音乐的规律概括为“定腔不定词与谱”。

16.苏州弹词:苏州弹词,是吴越地区的一种主要说唱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等地区。苏州弹词由于和苏州评话同属说书行业,曾拥有共同的行会组织,民间一般习惯性地将二者合称为“苏州评弹”。以说表为主,说中夹唱,唱时多用三弦或琵琶伴奏,说时有时也用醒木击节,注重语音语调的变化,演唱一般分单档、双档、三档等多种形式。早起有三大流派:陈调、俞调、马调,之后很多流派多从这三类唱腔衍化而来。

17.昆剧: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又称“昆曲”“昆腔”。明代中叶魏良辅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使昆曲成为细腻委婉的新腔“水磨腔”,此后出现了诸如《牡丹亭》等众多剧目,使昆曲迅速传遍全国。在全国形成了不同的支系。清乾嘉后逐渐衰落。昆剧音乐属曲牌体,有一千多支曲牌。唱腔富于变化,表演体系完善,伴奏以丝竹、锣鼓为主。有“万戏之祖”的雅称。

18.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的地方剧种。唱腔源自于地方说唱和民歌小曲,曾有过“的笃戏(小歌班)”、“绍兴文戏”等称谓,因绍兴为古越国所在地,故定名为“越剧”。唱腔主要有四工调腔(63定弦),尺调腔(52定弦)弦下调腔(15定弦),有慢板、中板、快板等多种板式。著名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

19.江南丝竹:十九世纪后期流行于浙西、苏南以及上海一带的传统音乐演奏形式,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形成许多演奏团体。使用乐器以丝竹为主,伴以鼓板、木鱼等打击乐器。乐队编制灵活,可从一丝一竹到数十人。常在婚丧喜庆场合演奏。演奏手法常用加花变奏,曲调委婉流畅,风格清新淡雅、细致含蓄。演奏形式分“坐奏”与“立奏”。代表作有江南丝竹八大曲。

20.十番锣鼓:民间吹打乐种,创于京师,明代以来在江浙一带得以盛行。原是军中之乐,使用锣、钹、钲、鼓、板、笛等乐器,历史上曾有过“十不闲”、“十样景”、“鼓吹”等名称。十番锣鼓现在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常熟、宜兴等地,所使用的乐器在原来的“金、革、木”类乐器基础上增加了丝竹类乐器,演奏的曲目也吸收了不少昆曲的牌子,俗称“锣鼓”、“十番”。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俗称“素锣鼓”,根据使用乐器的不同,还可分为“粗锣鼓”和“细锣鼓”;另一类是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兼用的“丝竹锣鼓”,俗称“荤锣鼓”,根据乐队组合和主奏乐器的不同,还可分为“笙吹锣鼓”、“笛吹锣鼓”、“粗细丝竹锣鼓”等。

21.楚徵体系:楚徵体系是以徵音为中心,由商re——徵sol——宫do三个音按连续四度进行排列而成的音调结构。它还常常以商re——徵sol——宫do为基础形态,衍生出变形来,如:以徵音为第一个音,排列为徵sol——宫do——商re和以宫音为第一个音,排列为宫do——商re——徵sol。在楚徵体系中,特性旋律音程为大二度、小七度和纯四度,连续四度的旋律进行是其旋法特征。

22.楚宫体系:“楚宫”,指以宫do为基音的大小三度音程结构的三音列,即:宫Do——角Mi——徵Sol的连续进行。它在我国音调体系中颇具特殊性,是南北音调在荆楚一带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

北音和南音的特性音程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四度、后者为小三度,正好两者相比差一个大二度,这个大二度就是南北音风格差异的关键。然而,楚宫的特性音程是大三度,正好成为了南北音乐过渡的桥梁。如图所示:

北音(纯四度音程)→楚宫(大三度音程)→南音(小三度音程)

楚宫音调的旋法多围绕宫音运动,并有两种典型旋法,一是从宫音向上序进的样式,并有一个继续向上的模进变型;二是从角音向上再折回宫的曲折样式,并有两种递降的模进变型:序进旋法之字模进和曲折旋法之字模进。

23.特性羽调式:特性羽调式是以羽la——宫do——角mi三个音为基本框架,再向上

所谓“基础音组”,是徵特性羽调式的基本调式框架。以la——do——mi为原形,还可有mi——la——do、do——mi——la、mi——do——la等变化形式。“特性音组”是指这三个音在调式中的作用,因为它具有宫调式色彩,所以使得特性羽调式产生出较明亮的风格而改变其原有的特性。

24.四川清音:清朝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一种叙事体的说唱艺术形式。演唱者多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击竹鼓而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月琴,伴奏者有时也搭腔。四川清音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讲究字正腔圆,清丽宛转,顿挫抑扬,既要有说话般的歌唱,又要有歌唱般的说话。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类。板腔类有“汉调”和“反西皮”两种。其音乐十分丰富,计有100 多支曲牌。如〔赵调〕、〔背工调〕、〔满江红〕、〔打枣杆调〕等等。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即摆上一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数为女艺人),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右两边,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20世纪的50、60年代,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所取代。改为演员自己敲击竹节鼓打板演唱,配以小乐队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者兼演配角并参与合唱帮腔。四川清音的传统曲目,主要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断桥》、《黛玉焚稿》、《放风筝》等,现代曲目有《布谷鸟儿咕咕叫》、《六月六》等。

25.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遂于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变脸又可分为抹脸、吹脸、扯脸以及“运气”变脸等。

简答题(20分)

1.简述花儿与少年的区别与联系。

答:“花儿”,是人们对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的统称。它一般被分为两种流派,即“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

花儿最早只是洮岷型花儿的称谓,河州型花儿早期只叫“少年”,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由于一些文化人的关注和参与,“花儿”的名称遂成为洮岷花儿和河州少年的统称。[河州型花儿]的基本词体格式为七言四句,且单句单字尾,双句双字尾。另一种词体是上述四句式的变体,被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式,即在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之间,插进一个半截句。古式书写方式为竖写,看起来像一个人挑着一担水的样子,上下两段,所以称“两担水”。

2.简述山曲、爬山调及信天游的区别与联系。

答:“山曲”,也称“小曲子”,是流行于陕北北部和山西西北地区的一种山歌类型。由于这一地区土地贫瘠,生活艰难,当地人们靠“走西口”以养家糊口,因此,这一特定的生活方式就成了山曲中最突出、最普遍的吟唱主题,也为山曲的音乐染上了一层激愤粗犷而又哀伤凄楚的感情。

山曲的歌词一般为两句体,有两种常见的曲调形态,其一为音域宽广,感情奔放高亢,清亮激越之中透出一种无奈与惆怅,这是山曲的典型特点。其二为音域较窄,曲调进行平稳,感情含蓄而深沉,长于表现叙事性内容。

“爬山调”是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一种山歌类型,在与山西西北部接壤的地区,爬山调也被称为“山曲”。爬山调歌词和音乐大多为上下句结构,下句有时常常只改变上句的结音,与上句构成紧密呼应。旋律音调多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甚至八度以上的大跳进行。

“信天游”,也称“顺天游”、“小曲子”,是流行于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东部以及甘肃东部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类型。歌词为七言两句,可以多段反复,上句常用比兴手法,下句点出主题,旋律为两句式单乐段结构,上句曲调经常分为两个短句,一扬一抑,下句多用重复或变化重复上句的手法,以加强乐思。下句有时也使用新的音调,以和上句形成对比。其旋律音调起伏较大,具有高亢、舒展的特点。

3.豫剧有哪些流派?略述其唱腔特点。

答: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名高调、河南讴、靠山吼。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在其他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专业演出团体。

豫剧为梆子声腔剧种。其唱腔曾有地域性流派之区分,即: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周口、漯河一带为中心的沙河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由于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的共同特点是演唱以假嗓为主,音列为sol、la、do、re、mi、sol(习称“上五音”),唱腔的下句多落sol音,故统称为豫东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则以本嗓为主,音列为do、re、mi、sol、la、do(习称“下五音”),唱腔的下句多落do音。20世纪30年代之前,这两大流派很少交流。此后,豫东调、豫西调演员在各处流动演出中相互搭班,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豫剧两大流派的交流融合。

4.江淮民间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与音乐审美特征。

答:江淮音乐的明显的特征就是过渡性。也就是说,这一地区属于我国南方音乐文化和北方音乐文化的交融过渡地带,因此,无论是在音乐风格方面,或者是在音乐形态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兼具南北的过渡性特点。

首先,在音乐体裁形式方面,江淮地区既有本地土生土长的花鼓戏、清音戏,又有受北方山东柳琴戏影响而衍化来的淮海戏、泗州戏,还有受南方弋阳腔、余姚腔影响并吸收当地音乐素材而产生的岳西高腔戏、徽剧等。而黄梅戏又是以湖北黄梅县的山歌、小调为基础,而在安徽安庆地区一带发展起来的。所以,这些剧种的音乐都具有过渡性和综合性的风格特点。如果以江苏徐州地区、安徽宿县以北地区,作为江淮地区与东北部平原区的枢纽带的话,那么,“花鼓”也成为两区所共同所有的艺术品种,包括双条鼓(凤阳花鼓)、花鼓灯(歌舞)、卫调花鼓戏在内的所谓“凤阳三花”,流行在这一地区。而过了长江,在宣城、广德、宁国、

郎溪等地却流行着皖南花鼓。同样,在民歌体裁方面,《对花》、《绣荷包》流传于江淮区的北面,《田歌》、《薅草歌》、《秧号子》只流行于本区南面的稻作区。

其次,在音乐形态的各个方面,也都表现出南北兼收、综合过渡的特点。

音阶调式方面,江淮地区既有五声音阶,又有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一般说来,江淮区越往北越多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如淮北梆子、曲剧、泗州戏的音乐多为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兼用,或者用变宫、清角、变徵的六声音阶。并且在唱腔和过门中往往出现调转换的现象,还有↑fa、↓si的音高移游情况。越往南越多五声音阶。据统计,以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歌占江淮民歌总数的四分之三。

旋律音调方面,江淮音乐既有以大二度、小三度为主的五声性级进旋律,而与吴越音乐表现出紧密联系,又在某些民歌、歌舞和戏曲、曲艺音乐中出现五度、六度、七度跳进旋律,而表现出与齐鲁燕赵音乐的关联。然而,更为常见的是级进音型,如《凤阳花鼓》、《慢赶牛》、黄梅戏音乐等,均以级进旋律为主,反映了由北向南的音乐风格转变的趋向。

音乐结构方面,既有以上下句为基础的倾向于北方音乐的结构形式,也有以四句头为基础的与南方音乐结构联系较为密切的音乐结构形式,还有五句体、多句体以及联曲体、板腔体等多种音乐结构形式。

总之,江淮音乐由于具有南北兼容的过渡性,所以,音乐气质外刚内柔,在奔放、明快之中透露出一种清丽、洒脱。

5.黄梅戏的唱腔有哪些特点?

答:黄梅戏基本腔调有“花腔”、“彩腔”、“主调”三类。花腔,约有一百首,均系民歌、小调,是“二小戏”(小旦、小生)和“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的专用腔调,衬字、虚词很多,旋律朴实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彩腔由四句组成,故名“四平”。曲调欢快流畅,分为“对板”、“迈腔”、“切板”,男女同宫,曲调各异。主调用于整本大戏,属板腔体音乐,包括“平词”、“火工”、“二行”、“三行”等不同板式。

黄梅戏的唱腔之所以动听,不仅与民歌音调的优美流畅有关,而且也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风格密不可分。

6.简述江南丝竹的发展,并列举其代表作品。

答:江南丝竹是十九世纪后期开始流行于浙江西部、江苏南部、上海一带的传统音乐演奏形式,辛亥革命后逐渐在以上海及周边地区为中心的地带得以发展,并出现许多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钧天社”等。使用的乐器一般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配以鼓、板、木鱼、铃等打击乐器。乐队编制较为灵活,可根据客观条件和不同乐曲的需要,最小可仅用一丝(二胡)一竹(笛或箫)两件乐器进行演奏,大的乐队可以由数十人组成。江南丝竹常在婚丧喜庆等场合演奏,主要使用的乐器为笛、笙、箫、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鼓板、铃或木鱼等。乐器的演奏既和谐又个性鲜明,演奏手法常用加花变奏,曲调委婉流畅,风格清新淡雅、细致含蓄。演奏形式分“坐奏”和“立奏”。江南丝竹的代表作品有:《中花六板》、《三六》、《慢三六》、《慢六板》、《行街》、《云庆》、《四合如意》、《欢乐歌》,称为“江南丝竹八大曲”。

7.简述苏州弹词的音乐特色。

答:苏州弹词的陈调是清乾隆年间陈遇乾所创,其历史虽较俞调、马调悠久,但影响稍逊二者。陈调初创时受昆曲、苏滩影响,曲风较苍劲粗犷,后经蒋如庭等人发展,旋律更为优美。《林冲踏雪》是陈调的代表作。其唱腔体现了陈调的唱腔特点:旋律舒缓深沉,朴实苍凉,适合书中的老年人演唱;音域不太宽,旋律起伏不大;运腔介于歌唱性与叙述性之间。

马调是清同治年间的马如飞所创,其早期唱腔类似吟诵调,也称文章调,与当时文人吟诵诗书的音调近似。《珍珠塔》的唱腔体现了马调的唱腔特点:旋律平稳朴直,唱腔旋法以同音反复或级进为主,起伏度小,但吐字清晰;音域不宽,在十度以内;速度中庸,字多腔

少,常用凤凰三点头和叠句的唱腔句式,叙述性强。在马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唱腔流派有沈薛调、琴调等。

俞调的唱腔特点:旋律曲折婉转,激越多变,有“三回九转”之说;音域宽广,在两个八度以上;速度缓慢,腔多字少,抒情性强。俞调对苏州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俞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唱腔流派有小阳调、祈调、侯调等。

问答题(10分)

1.试述河北民歌《小白菜》与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在曲调上的异同以及两首民歌对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旋律的影响。

答题要点:两曲均为四句体,结束音为“2165”,不同:旋律走向:《小白菜》均为下落旋律,节拍为5拍子,性格悲怨,《沂蒙山小调》为扬起再下落旋律,节拍为三拍子,性格爽朗。《北风吹》也是四句体,结束音为2165,旋律为下落音调,节拍为五拍子,性格思索型。

2.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竹木乐器较为多见,是何种因素起到主要作用?

答题要点:是独特的地理气候所带来的作物生长因素起主要作用。乐器制作往往就地取材。说明西南少数民族多产竹木。

3.以扎木年、比旺、嘉令等乐器及其音乐为例,试谈藏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关系。

答题要点:联系:均为弓弦乐器或气鸣乐器,为五声性调式音乐,结构也是常见的两句四句体。区别:音乐风格与藏族歌舞有关,乐器制作也有当地特色。

4.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是广东音乐繁荣兴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广东音乐的发展有哪些突破性的成就?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

答题要点:突破性成就:第一,形成五架头组合格局,第二,吕文成改革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代表性乐器,第三,形成了一批代表曲目。代表人物有吕文成、何柳堂等。

5.你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应该保护的是什么?为什么?

答题要点:最应保护的是传承人。因为非遗是口传文化,人亡则艺亡。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中国民族音乐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民族音乐基本特点的相关知识吧! 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首先,从音乐的构成上来说,中国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由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简谱中的1、2、3、5、6。民族音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音乐一般都是由五声音阶写成的,如民歌《茉莉花》、《小河淌水》、《五哥放羊》,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等。过去经常有人把唱歌不准的人称为五音不全,这里说的五音就是指五声调式中的这五个音。 其次,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如人们熟悉的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基本上都是某一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合奏音乐一般用在宫廷典礼、宗教仪式、迎神赛会等大型场合,这与讲求和声效果的西方音乐是有较大区别的。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与舞蹈结合。 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另外,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也是很有特色的。我们通常把这种中国人千百年来在音乐实践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欣赏习惯的演唱方法叫做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特点是:强调声音的明亮与甜美,语言生动与感情质朴,强调行腔的圆润和咬字吐字的清晰,讲求气息的运用,并以真声演唱为主。近年来,我国声乐工作者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特点,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生命力更强。 中国的戏曲唱法也是民族唱法的一种,是很具特色的演唱方法。中国戏曲种类很多,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戏曲唱法以京剧的唱法最有代表性。在京剧中,演唱方法又叫唱腔。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各有各的唱腔,其唱法复杂多变,真假声并用,方法考究,是世界上特色鲜明的演唱方法。现代民族唱法中的很多精华都来自中国的戏剧唱腔。 中国民族音乐的来源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1、中原音乐 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01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46 ) 学院名称(盖章):音乐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4年 07 月 10 日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46 ) 一、考核要求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如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理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与支脉、中国传统音乐类型、中国传统音乐基本形态分析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的能力,检查学生在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判断与感悟能力。考核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按照音乐的基本规律和自身特征,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考核评价目标 考核评价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一般了解,主要指对教材中介绍的一般性知识、方法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有一个说法就可以。基本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要能够做到运用较为灵活,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够既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重点掌握是指对所要求的内容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方法的把握上能够熟练运用,谙熟于胸,并具备一般的作品分析、演唱、演奏和鉴别能力。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 第二节: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相关学科 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 第四节: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历史时期 第五节: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构成 第六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色 第七节: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 第八节: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形态特征 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体系与支脉 第一节: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 第二节: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中国音乐体系各支脉概况、代表性乐种、音调结构及音乐特点 第四节:欧洲音乐体系各支脉的基本概况、代表性乐种和音调特征 第五节: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各支脉的基本概况、代表性乐种和音调特点 第三章:民间音乐 第一节:中国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民间音乐的一般类型 第四章:文人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人音乐的特征和类型 第五章:宫廷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代宫廷音乐概况 第二节: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特征和类型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课是湘版《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一节内容。这节内容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不但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而且能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介绍的六首音乐作品分别为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常用的歌曲或乐曲,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因作品较多,可选择《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作为重点鉴赏的曲目,《纺织谣》、《一杯酒》作浏览性欣赏。 由于学生平时较少接触少数民族的音乐,对少数民族的音乐兴趣不大,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选教材规定鉴赏的曲目外,还应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流行曲或舞蹈给学生欣赏。因此,可选择了腾格尔演唱的歌曲《蒙古人》、解晓东用通俗唱法演绎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藏族舞蹈《金色的太阳》等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喜欢音乐但是根本不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偏向于东西方的流行音乐与歌唱,导课的内容与方式多需要图音或歌舞的影像资料,以及流行唱法演绎的音乐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进入内涵较高的鉴赏课需要音乐知识的补充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听赏本课的音乐作品,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讨部分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并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归纳。 (2)能独立搜集我国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加深对音乐与人民社会生活、劳动习俗等关系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四、教学重点: 1、聆听体验《辽阔的草原》、《酒歌》、《牡丹汗》、《歌唱美丽的家乡》。 2、理解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 五、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点。 六、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七、教具准备:电教化多媒体设备 八、课时数: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中国民族音乐

填空: 1中国传统音乐按使用的人群分为哪四大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 2民间的音乐具有的特征: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 3山歌的节奏比较自由属于:非均分律动和旋律跳进 4花儿分两个流派: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 5民间音乐曲调的变异性:1地域性变异2内容性变异3审美性变异4即兴性变异 6木卡姆有哪三个部分组成:琼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 7大本曲《大哭板》:三腔九板十八调 8秦腔:明代梆子腔系鼻祖 9山歌常在歌曲前加歌头或吆号性的喊句 10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 11维吾尔族包含三部分:民间音乐木卡姆宗教音乐 判断: 1民间歌舞音乐有富有地方性,演员乐器不离手,唱腔旋律……(错说唱音乐) 2热瓦甫是俄罗斯族民间音乐的弹拨乐器(错维吾尔族) 3花灯是一种……的藏族民间艺术形式(错汉族) 4黄扬扁担诞生于云南昆明(错重庆秀山) 5西安鼓乐是一种以丝竹乐为主的传统乐种(错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 名词解释: 1民族音乐的广义:指的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2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出来的、最能直接反应现实、被人民群众所普遍掌握、广泛流传的一种短小的歌唱艺术。 3窝热热:属男女二声部合唱。男声部由sol、#mi、do三个音组成呼唤式的旋律,女声部由la、xi、sol三个音组成装饰性的衬腔穿插于男声间隙之中,造成一种热烈粗犷的情绪,轻盈悠扬、爽朗而又健美的声音,似群群羔羊的鸣叫,表现了纳西族先民无拘无束的原始游牧狩猎生活。 4呼麦狭义:指一人同时演唱二声部或三声部的演唱方法。演唱者运用特殊的“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唱出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长音,在此长音上面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 5民族音乐的狭义: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6民间音乐:指的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背景、生动的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7哄驼调:是唱给母驼的劝奶歌,是在虚词“h?s”上演唱的长调形态歌曲。音乐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其中,上乐句又可分为上下两个乐节,各为一小节。下乐句是一个由三个小节构成的结构。上乐句前一乐节自调式主音“羽”迂回下行,后一乐节自“角”迂回上行并落在羽音。下乐句旋律是上乐句旋律的变化发展。通过新因素的纳入、模进和节奏的拉长等手法,将上乐句所提供的旋律素材重新组织。总体上看,上乐句如诉如歌,具有吟诵、陈述的意味,像是人与畜之间娓娓而谈;下乐句则跌宕起伏、悠远舒展,犹如对母亲的真挚呼唤。 8呼麦的广义:指蒙古族一系列传统唱法之总称,演唱方法有十三种之多,目前所用的主要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xx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 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

(完整版)外国民族音乐复习资料汇总

外国民族音乐复习资料: 一、概论 1、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2、论述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文化区划有其依据。 要点:(1)客观基础(2)文化背景(3)音乐形态特征 3、请从音乐视野、音乐观念和文化价值几方面谈谈你学习外国民族音乐后的体会。 要点: (1)音乐视野的开阔。世界上不仅有欧洲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还有大量的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音乐艺术。 (2)音乐观念的扭转。要培养自已具备聆听世界音乐的耳朵,扭转我们惯常熟悉和理解的音乐观念。 (3)文化价值的平等。通过学习,明白任何音乐文化的价值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世界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部分。 二、东亚音乐 日本 1、雅乐----雅乐意味“雅正之乐”,根据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日本称之为唐乐、高丽乐,以及从新罗、百济、高勾丽传来的“三韩乐”;二是指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如神乐、东游等;三是指受唐乐和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如催马乐、郎咏。雅乐的著名乐曲有《平调越天乐》、《兰陵王》、《纳曾利》等。 2、日本的特色乐器有日本筝、尺八、三味线 3、能乐——能是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它是一种象征性的戏剧,独具端庄典雅的色彩。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融合了舞蹈、戏剧、音乐和诗歌等多种艺术元素。 4、能乐源自于“猿乐”和“田乐”。能的舞台由本舞台、地谣座、后座、引桥四

部分组成。 5、歌舞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形成于江户时代,是融舞蹈、对白、歌唱、器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音乐大致可分为两类“所作音乐”与“下座音乐”,剧目按构成因素的特点有科白剧和舞蹈剧之分。 6、民谣——曾用过俚谣、俚歌等称呼,古代也叫风俗歌,相当于英语folk-song。它具有创作方式的集体性、口耳相传、易于传唱、易于被成员接受等特点.民谣是日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风俗习惯,表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7、日本的四大古典戏剧是能、狂言、歌舞伎和人形净琉璃。 8、能和狂言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区别在于,能是一种歌舞剧、抒情剧,狂言则是一种科白剧、滑稽喜剧;能的主人公多是神灵,狂言的主人公则以现实中存在的无名小辈为主,典型角色是一位名叫太朗冠者的仆人;能的唱词典雅工整,狂言的对话通俗幽默;能庄严凝重,狂言则轻快活泼。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是孪生姊妹剧,母体都是猿乐与田乐,二者虽有各自的体系,但同台演出。在一出能剧之间可插演狂言剧目。此外,二者的固定姿态与步行姿态的演技基础是相同的。总之,能以象征的手法追求美,狂言以真实的手段表达幽默,二者皆传达了人性的真实。 朝鲜 1、朝鲜雅乐:朝鲜历史上的雅乐包括源于中国的仪式音乐和唐乐(中国风格的歌曲体裁),以及源于朝鲜本土的娱乐性音乐“乡乐”。目前朝鲜雅乐主要以乡乐和宫庭仪式音乐主,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等形式。 2、雅乐的乐器编制以“三弦”(玄琴、伽倻琴、琵琶)和“三竹”(大笒、中笒、小笒) 为核心乐器,辅助乐器有鼓、拍板等。 3、朝鲜特色乐器有玄琴、伽耶琴和大笒 4、盘索里:盘索里是朝鲜的一种说唱艺术,由唱者、鼓手和听众共同表演的。一人在长鼓的伴奏下表演,鼓手在伴奏过程中可以喊出一些感叹词并鼓励唱者,听众则偶尔为演员叫好。盘索里历史上有12部曲目,目前只有5部还在表演。 5、盘索里留传下来的五部作品分别是《赤壁传》、《春香传》、《沈清传》、《兔子

广东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大纲

广东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 试大纲 广东2017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术科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音乐术科统考)是面向报考普通高等学校音乐类专业的考生进行的专业基础技能测试,是我省普通高考的组成部分。音乐术科统考主要考核或检测考生对 音乐理论基础的掌握程度,音乐听觉能力、识谱能力、演唱或演奏 能力及表现能力,嗓音条件或器乐演奏的生理条件。通过考试选拔 出具有音乐专业学习潜能、毕业后能从事音乐工作的普通高校音乐 类专业合格新生。 二、考试科目 乐理、视唱练耳、声乐、器乐。 器乐考生的应试乐器限定为: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小号、萨克斯管、古典吉他、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二胡、高胡、古筝、琵琶、阮、竹笛、扬琴、打击乐等18种乐器。 三、考试成绩计算办法 各科目均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分。 考生音乐术科考试的总成绩=(乐理得分×10%+视唱练耳得分 ×20%+声乐得分×35%+器乐得分×35%)×3,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 音乐术科统考总分满分为300分。 四、考试须知 (一)笔试

1.考生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2.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2B铅笔答题,不得使 用其他颜色字迹的笔;字迹要工整、清楚;填涂要规范;不得使用涂改 液(带)。 (二)面试 1.考生必须在限定乐器范围内选择一种乐器参加考试。 选择限定乐器以外的考生,不能报考“只认可广东省术科统考成绩的招生院校”,可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 报考“在广东省统考合格基础上校考的院校”的限定乐器之外的考生必须参加音乐术科统考的其他科目(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乐)的 考试。考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同上,总分满分为195分,本科资格线 另行划定。 2.所有考生均应在考试大纲规定的曲目范围内选取考试曲目,按现场电脑抽中的曲目演唱(奏),在器乐考试时还须按现场电脑抽中 的指定演奏选段演奏,否则均视为放弃考试。 乐理和视唱练耳的题型示例、声乐和器乐的考试规定曲目(含指 定演奏片段及速度要求)和打击乐加试内容,可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网站( 为方便考生备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星海音乐学院将声乐的考试规定曲目汇编成《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音乐术科考试规 定曲目丛书》(声乐卷),该书已由花城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发行,考生可自行选购。 3.考试前考生须按照要求在星海音乐学院招生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207357.html,)如实填写考试抽签曲目的代码,曲目不得 重复。具体填报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 4.考试时考生须向考场提供声乐抽签曲目的钢琴伴奏五线谱和器乐抽签曲目(包括练习曲、乐曲或奏鸣曲)的曲谱。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读后笔记 赵昭 狄德罗说过——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思想停止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学生来到学校为的是学习知识,而知识是学无止境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要学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繁琐。现在的小学生看到的见到的事物也是越来越多,想要从老师这里获取的知识也不在局限在课本上了,学生要学习,老师更要进步。 读一本好书,什么样的书才所是好书呢?对学生有用的书就是好书。现在的学生对于课本上的歌曲都显得没有兴趣,而对于听不清楚歌词,节奏悠长的流行歌曲却听几遍就会。中国的民族音乐是怎样发展的,古代人们耳中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个好奇我找到了一本好书——《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这本书共有两册,一册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文字部分》和《中国民族音乐概论——谱例部分》,基本内容是围绕中国民族音乐的五大类别即: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而展开,详细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脉络,体裁分类形式,音乐风格特征,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流派等方面的内容和知识。 同时,这本书兼顾汉族与少数世族的歌种、舞种、曲种、剧种、乐种的音乐形态做了细致分析,并附以完整的谱例对其代表性的优秀曲目进行介绍;对宗教音乐中的佛教音乐、道教音乐也做了一般性叙述。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对这本书的阅读,对于我国音乐史的发展也有了肤浅的理解。中华古乐,源远流长。史实为证中华文明是古乐的发源地之一,不仅承载了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也埋藏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宝藏,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皆蔚为大观。历史蹉跎,许多曾经广为流传的乐章已成残曲败谱,甚至于成了千古绝唱,更有那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古代乐器到如今却已埋骨黄沙,永久的失传了。诸多怀古之辈,一直不停的追寻着民族古乐的芳踪,却也只能触其冰山一角。古中国的文化历史有固有局限,音乐的传承方法单一,音乐的载体转瞬即逝,乐谱符号也与现今的通用七音不同。 西周至春秋战国这段时期,民间攻于笙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这类古琴大家和家喻户晓数千年的《高山》和《流水》。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齐出,百家争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也发展得相当繁荣,儒家、墨家、道家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思想,更有人将那时的宫廷贵族乐和民间乐喻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唐朝是整个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在这盛世天朝下自是一幅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而此时外来文化的传入也囊括了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宋家初中卜隆坤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民间乐器。 2、通过欣赏《抬驴》《赛马》《十里埋伏》《奇迹》《民乐合奏》来了解中国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风格特征,感受中国民乐的特点与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讲故事、欣赏、表演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有关材料,一及音乐相关文化的有机关联。 教学难点 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法、分析法 教学设计 一、感受民族音乐 导入: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 播放动画片《抬驴》片段.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它的背景音乐运用的是民族音乐还是西洋音乐? 二、认识民族音乐 1、了解民族乐器及其音色 (1)我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大家都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2)看来同学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还真不少。你能说出图片中这些乐器的名称吗?(展示、生抢答) 2 、欣赏乐曲 (1)乐曲1:播放《赛马》主题旋律,请学生欣赏并仔细思考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来自哪首器乐作品?(二胡、《赛马》) (2)赛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比赛活动?(蒙古族) 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第二部分音乐中出现了几次主题旋律?每段主旋节奏有何变化?(欣赏《赛马》片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结合大家的分析,让我们完整欣赏《赛马》这首曲子。(播放《赛马》) 乐曲2:欣赏著名大型琵琶曲《十面埋伏》 介绍琵琶曲《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 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思考:

小学音乐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曲 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第二部分: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乐理 1.熟练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法。 2.掌握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掌握音程、和弦的概念、构成和识别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4.懂得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5.懂得转调、移调。 (二)基础和声 1.掌握Ⅰ、Ⅳ、Ⅴ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2.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3.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4.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的歌曲编配伴奏。 (三)艺术概论 1.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 2.懂得艺术的社会功能。 3.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儿童歌曲创作 1.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 本调式规律。 3.掌握儿童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五)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掌握民间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懂得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 乐的特点。 3.懂得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了解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4.了解戏曲音乐的种类;熟悉京剧的主要声腔及代表性剧目。 5.掌握四大类民族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六)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1.音乐欣赏基本知识 (1)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2)掌握中西乐器的分类及主要乐器;熟悉常见乐队的类型。 (3)了解常见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的体裁。 (4)了解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曲式结2.中国音乐简史与作品欣赏 (1)了解远古、夏商时期的主要乐器。 (2)了解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教育。 (3)懂得汉乐府及代表人物;了解汉代鼓吹乐、相和歌。 (4)了解隋唐时期的音乐特点;懂得隋唐时期的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成就。 (5)了解宋元时期的音乐特点及主要音乐形式;了解元杂剧的代表剧作家及其 代表作品。 (6)了解明清时期的音乐特点;掌握四大声腔;了解昆曲的形成及发展。 (7)了解民国时期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主要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民 国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8)了解中国歌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代表作品。 3.外国音乐简史与作品欣赏 (1)懂得古希腊的代表性乐器。 (2)懂得中世纪音乐风格;格利高利圣咏及其形式。 (3)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特征;了解德国宗教音乐改革。 (4)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歌剧的产生背景;掌握该时期的主要作 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经典民族音乐鉴赏

《中国经典民族音乐鉴赏》赏析心得在这学期我选修了《中国经典民族音乐鉴赏》这个课程。之所以选它是因为,音乐欣赏是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发展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这几讲中,我随着老师见识到了各种的民族乐器,欣赏到了各种古典的民族音乐。比如琵琶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扬琴独奏《彝族舞曲》;唢呐吹奏的《百鸟朝凤》;竹笛演奏的《苏州行》;扬琴弹奏的《步步高》等等。当然在这些乐曲中有我很喜爱的几首民乐。 唢呐独奏曲之一就是《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全国会演,受到热烈欢迎。 自《百鸟朝凤》搬上舞台以来,经过了多次加工改编。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经民间乐手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进行加工,针对原曲缺陷,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后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七十年代,在任同祥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

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有些鸟说:“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民乐步步高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步步高: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经过多次的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民族之间的融合会把原来所在民族的精神文化带到融合后的民族中去。这种融合,也给民族之间的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爱好。创作了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借以抒发感情,寄托情思。许多少数民族有用山歌谈情说爱的习惯,好多山区的姑娘们经常用山歌唱出她们的心里话,而痴情的小伙子也能从温柔缠绵的音调中,判断出姑娘所说的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最终寻找到自己的爱情。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分类也有很多:如南方民歌《弥渡山歌》,它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宗巴郞松》。 其中宋祖英就是演唱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在中国观众心目中,是东方艺术的明星。她出生于中国历史上被许多著名诗人传颂的最具浪漫和传奇色彩的地方湖南湘西。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多出美女,是仙人栖居的地方,至今还孕育着众多自幼能歌善舞的中国少数民族同胞。宋祖英便是其中最有歌舞天赋的苗族后裔。宋祖英不断将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中国优秀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从她演唱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民族声乐传承、拓展和再创造的轨迹,她的演唱技巧注入了时代音乐艺术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声乐艺术表达方式和演唱风格,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标杆和绚丽景观。其歌曲代表作:《小背篓》、《辣妹子》、《兵哥哥》、《好日子》、《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都闻名于中内外。 民族音乐中的《孟姜女》,更是我喜欢的一首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同样《黄河大合唱》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民族音乐。它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考试内容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考试内容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音乐考试内容 一试 音乐表演(管乐演奏) 1.演奏音阶一组(包括大小调、连音、吐音、琶音)。 2.练习曲一首。 3.大中型协奏曲中一个乐章或奏鸣曲两个乐章(巴洛克时期、古典、浪漫及现代乐曲中选择);或技巧性乐曲一首。 音乐表演(弦乐演奏) 1.小提琴:j音阶一组包括单、双音(三个八度单音及琶音,三、 六、八度);k练习曲或随想曲一首,克莱采尔以上;l巴赫无伴奏一 个乐章(慢板)。 2.中提琴:j音阶一组包括单、双音、琶音(三、六、八双音);k 练习曲一首;l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一首。 3.大提琴:j音阶一组;k练习曲一首(170首第三册以上水平);l 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一首。 4.低音提琴:j音阶一组包括单、琶音;k练习曲一首。 音乐表演(打击乐演奏) 1.西洋打击乐:j马林巴:音阶一组包括琶音;练习曲一首;k小 军鼓:练习曲一首。 2.民族打击乐:j小军鼓练习曲一首;k中国大鼓乐曲一首。 音乐表演(钢琴演奏)

1.演奏技术性肖邦练习曲一首。 2.巴赫十二平均律一首。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拉弦、吹奏) 1.二胡、笛子、笙、唢呐等:演奏大型、中型乐曲各一首。 (注:可带伴奏,不超过两人。) 2.大提琴:j音阶一组;k练习曲一首(170首第三册以上水平);l 巴赫无伴奏组曲其中一首。 3.低音提琴:j音阶一组;k练习曲一首。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弹拨) 古筝、琵琶、扬琴、中阮、柳琴等:演奏大型、中型乐曲各一首。 (注:可带伴奏,不超过两人。) 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少数民族乐器) 演奏练习曲一首,中小型乐曲一首。(注:可带伴奏,不超过两人。) 音乐表演(声乐) 演唱歌曲一首(本民族歌曲、创作歌曲或中外艺术歌曲均可,不 含通俗歌曲)。 音乐学方向 音乐技能考察,演奏两首乐曲,具体要求如下: 1.钢琴:一首练习曲(车尔尼740以上,含740);一首大型乐曲 2.其他乐器:一首练习曲;一首大型乐曲。 音乐教育方向 1.声乐:演唱歌曲一首(本民族歌曲、创作歌曲或中外艺术歌曲 均可,不含通俗歌曲)。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宗教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天籁之音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苏州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最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1、民间歌曲(名词解释) 2、劳动号子的双重作用(名词解释) 3、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 4、田秧山歌:又叫“田秧歌”“田歌”“秧歌”“薅草歌”,以山歌体裁为主,又常使用号子和 小调的体裁因素。 5、小调: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一种,又称小曲、俗曲,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另 一方面,由于小调传唱方面的复杂性,也使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 6、无锡景调:汉族民歌时调的一种,兼有抒情(南方)和叙事(北方)的性能。 7、民间舞蹈音乐: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 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 8、百戏:汉魏之际,流传于民间、官方筵席、仪典的各类民间舞蹈、音乐、杂技、幻术、武 术、滑稽表演等 9、花鼓舞:狭义:安徽凤阳花鼓,广义:南方的安徽花鼓灯,湖南地花鼓,江西夹湖花鼓。 10、秧歌:汉族歌舞主要形式一种,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肠舞蹈, 声乐主要用于小场民歌与小戏演出。 11、木卡姆歌舞:其一是像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 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样,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 1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注意名称 13、变文: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 14、P226-P227 15、P230-P231 16、乐种(名词解释) 17、八音: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称为“八音”,其八类金、石、土、木、革、丝、匏、竹代表性乐器:“金”如编钟。“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瑟等。 “竹”如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18、曾侯乙编钟:64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送腹钟1件P232 第二部分 1、花儿会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 2、劳动号子典型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 3、汉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4、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 5、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凤阳歌》 6、玩调是云南省沧源县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7、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8、京剧老生三杰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2020小学音乐教师招聘试题大纲

2020教师招聘小学音乐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曲创作、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第二部分: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乐理 1.熟练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记谱法。 2.掌握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及音乐常用记号。 3.掌握音程、和弦的概念、构成和识别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4.懂得大、小调式和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5.懂得转调、移调。 (二)基础和声 1.掌握Ⅰ、Ⅳ、Ⅴ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 2.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 3.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4.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的歌曲编配伴奏。 (三)艺术概论 1.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 2.懂得艺术的社会功能。 3.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 4.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四)儿童歌曲创作 1.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节奏表现特点和基本调式规律。

3.掌握儿童歌曲主题写作、发展手法以及基本创作规律。 (五)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1.掌握民间音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懂得汉族民歌的体裁类型、特点;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与歌舞音乐的特点。 3.懂得说唱音乐的种类及唱腔的主要特征;了解南、北方主要曲种的概况。 4.了解戏曲音乐的种类;熟悉京剧的主要声腔及代表性剧目。 5.掌握四大类民族乐器的主要乐器及其代表曲目。 (六)音乐欣赏与音乐史 1.音乐欣赏基本知识 (1)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2)掌握中西乐器的分类及主要乐器;熟悉常见乐队的类型。 (3)了解常见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的体裁。 (4)了解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中国民族音乐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听辨题请听熟背唱曲目(总分50分) 第二部分文字题(总分50分) 名词解释(20分) ⒈花音、苦音⒉走西口⒊二人转⒋京韵大鼓⒌湖南花鼓戏 1.花音、苦音:在秦陇地区,凡奏情绪欢快的乐曲,使用的是五正声音阶,并强调5、3、6三音,称为“欢音音阶”(或花音音阶,甜音音阶);凡奏悲苦情绪的乐曲,则在6-1和3-5之间插入一个具有游移性的↓7和↑4,这两个音称为“三度间音”,并强调5,↑4,↓7三音,称为“苦音音阶”(或哭音音阶,伤音音阶)。 2.走西口:过去西北人民生活贫苦,男人迫于生计去外乡谋生,成年累月回不了家。此称为“走西口”。年复一年妻离子散的无奈中口内口外传唱着咏叹亲人思念和离苦的“走西口”系列民歌。著名的有山西、陕西等地的《走西口》。 3.二人转:流行于东北各地的一种走唱类曲艺艺术形式,是以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什不闲、河北梆子等演变而成,至今有300年历史。演唱形式有两人对口的“二人转”,一人演唱的“单出头”,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二人转音乐丰富,有曲牌三百多支,常用的有四五十种,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板胡等。分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江板头,东耍棒”的俗谚。表演有“说、唱、表、舞、绝”五功。在当地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民谚,可见民间对二人转的喜爱。 4.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全省各地花鼓戏如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的总称。由于长沙花鼓戏影响最大,所以习惯上称长沙花鼓戏为湖南花鼓戏。代表作有《刘海砍樵》等。 5.花儿:花儿是人们对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的一种区域性山歌的统称。一般分为“河州型花儿”和“洮岷型花儿”两种流派。过去河州型花儿称为“少年”,后来统一为“花儿”称谓。 6.西安鼓乐:流行于陕西西安一带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大型民间传统吹打乐种。音乐学者研究认为其与唐大曲关系密切。演奏形式分坐乐、行乐两种。 7.开花调:山西左权一带的民歌,常以“开花”为常用比兴手法,歌词构思别致新颖,夹用方言“啊个呀呀呆”、“亲圪蛋”等为衬词衬句,曲调为呼应性的两句体。 8.二人台:山西河曲二人台,是民间歌舞戏曲一体的艺术形式,传统表演形式为一丑一旦,因此得名“二人台”。 9.单弦牌子曲:也称“单弦”“八角鼓”,是流行于京津和河北、东北一带的曲种。是由明清流行的时调小曲与清代岔曲合流后逐渐形成的。音乐结构是将岔曲分为曲头、曲尾两部分,中间插以各种牌子。常用曲牌有[数唱][云苏调]等数十种。演唱形式为一人演唱并手持八角鼓司节奏,另由伴奏者弹三弦。 10.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又名“高调”、“河南讴”、“靠山吼”。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唱腔分为四种地域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以周口、漯河一带为中心的沙河调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西府调)。前三种统称为“豫东调”,其共性为演唱以假嗓为主,音列为561235,下句多落5。豫西调则多以本嗓演唱,音列为123561,下句多落1。上世纪三十年代后两种流派开始交流融合,形成了豫剧大剧种。 11.河南大调曲子:简称河南曲子,原名“河南鼓子曲”,是流行于中州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音乐。演唱河南曲子前往往会奏几支器乐小曲,称“板头曲”。后成为独立的器乐演奏形式。 12.慢赶牛:安徽大别山地区的一种山歌曲目,流行于安徽安庆、金寨、淮南一带,歌词为七言五句体,音乐随流传地区不同而各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