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张恒

中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在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对内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外资逃离的问题,对外中国面临着美国及其盟友制造的各种问题。为此,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得中华民族以富强、文明之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决于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优劣、人才的多寡、教育的成败。

关键字:中国、教育现状、人口素质现状

正文内容:

一、关于素质

素质之说在中国早有提及,虽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衍生出其他的意思,但是其根本的意思却从未改变过: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具体表现。

1、素质的释义

在《辞海》中对素质一词的定义分为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素质更多的是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在社会上,素质一般定义为:一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个人身体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遗传与自己的惯性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层次的高低以及与职业技能所达级别的体现。

2、人口素质

多数情况下,素质指的是个人的,是属于衡量个体的指标之一;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人口素质是衡量整个国家的指标之一。

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人口素质所包含的方面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等。正如哲学学说所言,思想决定人们的行为,是人们改变世界的核心动力;文化决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软实力;身体决定人们改变世界的方式,是人们改变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中国的人口素质

人口学所讲的人口质量,一般指的是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素质,它集中反映了人口总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1、中国人口素质的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铮教授是中国对人口素质研究较早的研究人员,在1985年出版的《人口理论教程》中便将人口素质与“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所联系在一起。

梁中堂、穆光宗两位教授同样是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先行者。他们的看法也是相似,都认为:“人口素质,也称人口质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功能和影响力。”

2、中国人口素质现状

人口质量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人的身体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社会的认知思潮,科学文化素养决定着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身体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健康程度。中国的人口质量自然是从这三大方面谈起:(1)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念。自毛泽东主席起,中国人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念会随着一次次的大事件而有所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的改

变。在毛泽东主席的时代,人人谈论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终生,讲究社会主义是带领着人们发展到老子所提到的“大同社会”里;在邓小平为主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时期,人人谈论的是社会变革,讲究的是社会改变;在江泽民为主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时期,人人谈论的是国企改革,思考着人生的未来;在胡锦涛为主的第四代领导核心时期,中国人谈论的是经济增长,国民经济总量增速持续高过10%。 (2)科学文化素质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直接影响。考虑到科学文化知识的更新较快,所以就选择了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加以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为3611人;接受高中教育的为11146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为33961人;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接受大学教育的8930人;接受高中教育的为13716人;接受初中教育的为37916人;接受小学教育的为26177人;文盲为5465万人。同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由99776亿增长到408903亿,增长率超过

409.82%。

第五

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教育程度对比图表

(3)身体素质是发展的自然基础。在建国之后,中国进行了数次人口普查,普查数据显示:在建国初期,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我国境内居民温饱难以解决,身体素质较差,青少年身体发育不良多达11%以上。医疗水平也是面临着极大的空缺,各种常见病与地方病严重的影响着国民的预期寿命。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后续的抽样检查中呈现良好增长的趋势,人均寿命也从1981年的67.77岁增长到2010年的74.83岁。

中国近三十年的人口寿命图表

中国在建国之后的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充分验证着梁中堂、穆光宗等人口素质研究学者的理论研究:即人口素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功能和影响力。

三、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中国的三十年黄金发展时期离不开同时期巨大的人口红利,在这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提升的速度之快,水平之高都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2010年之后的数年时间里,中国面临的问题随之而来:

青少年占人口总量比例与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人口比例图标

1、超低生育率

在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6%,而这一数据在前几次的人口普查中分别是33.6%、27.7%、22.9%。这些占比数据正在不断的提醒着我们,中国未来的劳动人口正在不断的减少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育本质是劳动力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未来劳动人口的减少就意味着我国廉价人力成本的优势会渐渐消失。

2、人口老龄化

在国际社会上,对于老龄化社会有着清楚的定义,即: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7%。对于中国而言,这个数据在中国官方2014年发布的第一步老龄产业蓝皮书中的是15.5%,达到了2.12亿60岁以上的人口。而根据预测,2030年这一数据会达到23.3%,2050年会达到30%。

3、人口素质依旧偏低

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人口为7.7亿,在2010年中创造了36万亿美元的社会财富,而中国的9.3亿劳动人口在同年创造了6万亿美元的社会财富。

在二十世纪比拼的是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基数必定诞生庞大的劳动人口。中国凭借着庞大的人口红利搭上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并创造了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三十年。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能掩饰我国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尴尬,劳动人口技能低下严重影响着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国人最为追捧的iPhone手机为例,中国作为iPhone的总装工厂,最终获得的劳工成本约为4-4.5美元,仅为其成本的1.8%左右。而处理器、显示屏这类成本高昂的元件,中国也仅仅是收取低廉的加工费用。

四、总结

1、经济的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4》、美国编辑的《世界概况》中显示,中国劳动人口在三大产业中的人口分布和产值情况。

可以看出来,

中国的三大产

业所吸收的劳动人口几近相当,但是产值占比却相差甚远。第一产业吸纳三成劳动人口但产值仅占全国的10%,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是远远大于第一产业的产值的。所以说,

中国现阶段所要做的便是优化产业配置,使得现阶段庞大的劳动力可以创造更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