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概述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
1. 酸-碱消煮法:包括热的稀酸处理、热的氢氧化钠处理以及乙醇或乙醚洗涤。
其中,热的稀酸处理主要是去除样品中的淀粉、果胶质和部分纤维素;热的氢氧化钠处理则能去除蛋白质、部分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并使脂肪皂化而去除;乙醇或乙醚洗涤则是为了去除单宁、色素、残余脂肪、蜡、部分蛋白质和戊糖。
最后,灰化处理可以去除灰分(金属氧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而且测定精度高,符合国标GB/T5515、GB/T6434的规定。
2. 非酶重量法:又被称为粗纤维测定法,是通过酸、碱消煮样品,将得到的残渣烘干后灼烧灰化,再减去灰分重量来计算粗纤维的含量。
这种方法由Einhof于1801\~1809年建立,多应用于饲料及宠物食品中的纤维分析。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食品类型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粗纤维的测定原理及步骤

水果、蔬菜粗纤维的测定方法(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498-1981《农产食品粗纤维含量的一般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果、蔬菜产品中粗纤维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果、蔬菜产品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GB 5009.10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GB 8858 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3 原理样品相继与热的稀酸、稀碱共煮,并分别经过滤分离、洗涤残留物等操作,再进行干燥、灰化。
酸可将糖、淀粉、果胶质和部分半纤维素水解而除去。
碱能溶解蛋白质、部分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皂化脂肪酸而将其除去。
再用乙醇和乙醚处理。
所得的残渣干燥后减去灰分重即为粗纤维含量。
4 仪器设备a.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b. 组织捣碎机;c. 实验室用粉碎机;d. 电热板;e. 回流装置:500mL锥形瓶及冷凝管;f. 亚麻布:适用于粗纤维含量测定;g. 布氏漏斗:直径80mm或100mm;h. 短颈漏斗:直径100mm或120mm;i. 抽滤瓶:容积500mL或1000mL;j. 古氏坩埚:容积30mL;k. 电热鼓风干燥箱;l. 马福炉;m. 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5 试剂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 硫酸溶液:c(1/2H2SO4)=0.255±0.005mol/L,溶液浓度须经标定;5.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313±0.005mol/L,溶液浓度须经标定;5.3 95%乙醇;5.4 无水乙醚;5.5 消泡剂:如正辛醇等;5.6 石棉:加1∶3的盐酸溶液(V/V)于石棉上并且煮沸大约45min,过滤、水洗、干燥后置550℃的马福炉中灼烧16h。
取出放冷后加入硫酸煮沸30min,然后过滤,用蒸馏水洗净酸。
再加入氢氧化钠煮沸30min,然后过滤,用硫酸洗一次,再用水洗净、烘干后置550℃的马福炉中灼烧4h。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指的是食品中无法通过人体消化酶解而被排除的纤维物质。
粗纤维的含量和特性是衡量食品中纤维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粗纤维的含量,以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样品准备
从食品样品中选择代表性的部分,将其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确保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以避免颗粒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将样品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水分损失或增加。
2.粗纤维提取
将样品放入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洗涤液,如中性洗涤液和乙醇的混合物。
对样品进行提取,以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
提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提取效果。
3.粗纤维过滤
将提取后的样品过滤,以分离纤维物质和提取液。
经过过滤后,将残渣和纤维物质收集下来,并将其完全干燥,以去除水分。
4.粗纤维重量测定
将干燥的残渣和纤维物质称重,并记录下其质量。
将质量与原始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
5.数据分析和报告
根据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和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判定。
如果样品的粗纤维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则可以认为样品合格;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工艺或配方,以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粗纤维含量是食品、饲料等领域中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食品或饲料中不易被人或动物消化吸收的纤维成分的含量。
测定粗纤维含量对于评估食品或饲料的质量以及进行营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测定给定食品或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二、实验方法2.1 样品准备1.取给定食品或饲料样品约100g,将其均匀切碎成小颗粒。
2.将切碎的样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标记好样品的编号。
2.2 预处理1.取一干燥器,加入适量无水Na2SO4,使其覆盖加热元件。
2.将容器中的样品均匀地分布在干燥器中。
3.调节干燥器的温度至105℃,并进行干燥,直到样品呈干燥状态。
2.3 提取1.取出干燥后的样品,将其称重为m1,记录下来。
2.取一个无烟燃烧坩埚,称重为m2,并记录下来。
3.将干燥样品装入坩埚中,盖好盖子。
4.将装有样品的坩埚放入水中的提取锅中,加入足够的中和酸(无水柠檬酸)和中和碱溶液。
5.开启加热器,将水煮沸,然后继续加热提取锅1.5小时。
6.关闭加热器,取出坩埚,并用清水清洗坩埚。
7.取出清洗后的坩埚,放入干燥箱中烘干至恒定重,称重为m3,记录下来。
2.4 计算1.计算干燥样品的质量损失百分比(%ML): %ML = [(m2 - m3) / (m2 - m1)]* 100%2.计算粗纤维含量(%CF): %CF = (%ML / 1.67) * 100%三、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测定了给定食品样品的粗纤维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样品编号初始重量(g)烘干后坩埚重量(g)烘干后样品重量(g)质量损失(g)质量损失百分比(%ML)粗纤维含量(%CF)1 100 23.5 10.2 3.3 2.13 1.272 100 24.0 10.8 3.2 2.06 1.233 100 23.8 10.5 3.3 2.13 1.273.2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给定食品样品的平均粗纤维含量约为1.25%。
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测定实验为了了解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项纤维素含量测定实验。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不同食物中纤维素的相对含量,从而对食物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估。
下面将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 收集不同种类的食物样品,包括水果、蔬菜、谷物等。
- 将样品分别洗净、切碎,并晾干备用。
- 准备一系列所需试剂,如硝酸铋溶液、硫酸、甘油等。
2. 纤维素提取:- 取适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加入硝酸铋溶液,浸泡一段时间。
- 将试管加热至沸腾,保持一段时间。
- 过滤液体,收集渣滓。
3. 焙烧和灼烧:- 将所收集的渣滓转移到预先称量好的瓷盘中。
- 将瓷盘放入恒温箱中,进行焙烧,使渣滓变为灰烬。
- 对灰烬进行灼烧,以去除有机物质。
4. 纤维素含量计算:- 将灼烧后的灰烬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和甘油。
- 加热试管,使纤维素溶解。
- 将溶液转移到烧杯中,并用水稀释。
- 使用专用设备(如纤维素检测仪)对溶液进行纤维素含量测定。
实验结果:我们测试了苹果、胡萝卜和小麦粉这三种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并得出如下结果:- 苹果纤维素含量:每100克苹果含有2克纤维素。
- 胡萝卜纤维素含量:每100克胡萝卜含有1.5克纤维素。
- 小麦粉纤维素含量:每100克小麦粉含有3克纤维素。
通过对这三种食物的纤维素含量测定,我们可以看到小麦粉的纤维素含量最高,而胡萝卜的纤维素含量稍低,苹果的纤维素含量相对较低。
这表明小麦粉在食物中的纤维素补充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而胡萝卜和苹果则在纤维素摄入方面相对较低。
纤维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它能促进消化系统的运作,预防便秘,并对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科学合理地摄入足够的纤维素对于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不同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并发现小麦粉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胡萝卜和苹果的纤维素含量较低。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选择合理的食物以满足纤维素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1.了解食物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2.掌握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食物中的粗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它们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量、稀释盐酸和胆酸的浓度、降低肠内致癌物质的浓度等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食物中的粗纤维含量对于保证人体健康和饮食搭配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材料:
食品样品、酸性和中性洗涤液、乙醇、滤纸、烘干器。
实验步骤:
1.将约5克食品样品粉碎,加入约200ml的500g/L的硫酸钠溶液中,用电搅拌器足够混合。
2.将浆液过滤,用酸性洗涤液反复洗涤,直至滤液中不再出现白色沉淀。
将过滤纸上的残渣转移到瓷盘中。
3.将残渣用中性洗涤液洗涤,直至洗涤液pH值没有下降。
将洗涤液挤出至瓷盘中。
4.用足够的冷、热蒸馏水洗涤干净残渣,毛刷可以用于清洗。
5.用酸和草酸清洗瓷盘和洗涤纸,以除去可能存在的沉淀。
6.过滤洗涤液,用乙醇反复洗涤,然后用真空泵排水至实心。
7.将残渣在70℃的烘干器中烘干至重量不变。
8.计算出样品的粗纤维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食品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饮食结构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人体的健康。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可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真正理解了粗纤维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选择富含粗纤维的食品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成分,从而保证人体内营养成分的合理平衡,提高健康水平。
实验十一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实验十、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第一法酶水解法1、目的与要求1.1 了解食品中淀粉含量的分析原理及分析方法。
1.2 掌握用酶水解法和酸水解法测定淀粉的方法。
2、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3、试剂3.1 0.5%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0.5克,加100mL水溶解,加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3.2 碘溶液:称取3.6克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3克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3.3 乙醚;3.3 85%乙醇;3.4 6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3.5 0.1%甲基红乙醇溶液;3.6 20%氢氧化钠溶液;3.7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克硫酸铜(CuS04·5H2O)。
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 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3.8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克酒石酸钾钠与50克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3.9 0.1000mol/L高锰酸钾溶液;3.10 硫酸铁溶液:称取50克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加入100mL硫酸,冷后加水稀释至1000mL。
4、操作方法4.1 称取2.00g~5.00g试样,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再约用100mL乙醇(85%)洗去可溶性糖类,将残留物移入250mL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以下,加入20mL淀粉酶溶液,在55℃~60℃保温1h,并时时搅拌。
4.2 1h后,取1滴水解液加1滴碘溶液,看是否呈蓝色,若显蓝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液不显蓝色为止。
4.3 加热至沸,冷却后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5mL盐酸(1+1),装上回流冷却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200g/L)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检验之一。
茶叶经稀酸、稀碱处理后对其有机残留物含量进行检测的技术措施。
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也含少量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组织、矿物质等,一般茶叶中约含8~20%。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3720-1977红茶一规格”中,已将粗纤维最高含量定为16.5%,作为红茶的标准之一。
粗纤维测定方法是:取茶样5g,于烧杯中,加入1.25%的硫酸溶液200ml,煮沸30分钟(保持200ml容积),使酸的浓度基本不变,然后吸滤至干,加水清洗吸干,并重复直至洗出液呈中性为止。
再将滤渣用同样浓度、数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上法进行碱处理,直至洗下液无色为止。
将残渣全部移置已知重量的无灰滤纸上过滤,再用乙醇冲洗至无色,换用乙醚冲洗若干次滤干,移至烘箱内烘至恒重,即可算出粗纤维的百分率。
为了快速检测茶叶的老嫩程度,根据d-纤维素在茶叶纤维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特点,用17.5%氢氧化钠溶液,将茶叶煮沸20分钟后过滤,并用水清洗。
直至滤液无色为止,取出烘干至恒重,即可算出d-纤维素百分率。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