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纤维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概述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
1. 酸-碱消煮法:包括热的稀酸处理、热的氢氧化钠处理以及乙醇或乙醚洗涤。

其中,热的稀酸处理主要是去除样品中的淀粉、果胶质和部分纤维素;热的氢氧化钠处理则能去除蛋白质、部分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并使脂肪皂化而去除;乙醇或乙醚洗涤则是为了去除单宁、色素、残余脂肪、蜡、部分蛋白质和戊糖。

最后,灰化处理可以去除灰分(金属氧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而且测定精度高,符合国标GB/T5515、GB/T6434的规定。

2. 非酶重量法:又被称为粗纤维测定法,是通过酸、碱消煮样品,将得到的残渣烘干后灼烧灰化,再减去灰分重量来计算粗纤维的含量。

这种方法由Einhof于1801\~1809年建立,多应用于饲料及宠物食品中的纤维分析。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食品类型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如下:
1. 取洁净的称样皿,在103±2℃烘箱中烘30min,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
后称重,准确至。

(重复操作,直至2次质量之差小于为恒重)。

2. 分析天平称取5g左右式样到称样皿中(每个样品2个平行,还要2个对照)盖子无需盖严,留缝在103℃烘箱中烘4h,取出盖好盖子,冷却30分钟称重。

3. 精确称取1-2g试样(含脂肪大于10%必须脱脂,小于10%可不脱脂),放入250ml烧杯中,加沸腾的硫酸溶液200ml和1滴正辛醇,盖上表面皿,立即加热,应使其在2分钟内沸腾,且连续微沸30分钟,不断加煮沸的蒸
馏水维持原200ml体积不变,保持硫酸浓度不变。

试样不用离开溶液,如
在杯壁上沾有样品,用玻璃棒将其推入液体中。

4. 将绢布包在漏斗上,用真空泵抽滤,残渣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后抽干。

5. 用已沸腾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残渣转移至原容器中并加至200ml。

同样微
沸30分钟。

6. 立即用180℃烘2小时至恒重的G2玻璃坩埚过滤,先用25ml硫酸溶液洗涤,将残渣五损失地转移至坩埚中,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再用15ml乙醇洗涤。

7. 若未脱脂再加入乙醚5ml,滤干,取下,挥发掉乙醚,置于130±2℃烘箱中烘2小时,取出冷却后称重。

8. 将G2玻璃坩埚置于高温炉中,当温度达到550℃立即关掉,打开炉门2-3分钟,放入干燥器中30分钟,称重。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专业书籍。

粗纤维测定方法

粗纤维测定方法

粗纤维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采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的条件下消煮样品,并进行重量测定来得到试样的粗纤维含量。

二、测定样品数:6个/次三、仪器与设备3.1粗纤维测定仪3.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3.3电热恒温箱:可将温度控制在130℃3.4高温炉:200℃~800℃温度可调3.5干燥器:以变色硅胶为干燥剂四、试剂4.1 硫酸溶液0.128mol/L:取13.9mL98%硫酸至蒸馏水,并定容至2L。

4.2氢氧化钠溶液 0.313mol/L:取25.0463g 氢氧化钠溶解于蒸馏水,并定容至2L。

4.3 95%乙醇。

4.4 正辛醇(消泡剂)。

五、实验步骤5.1 在仪器上的三个烧瓶内放入酸(4.1),碱(4.2)和蒸馏水。

酸和碱各2L,蒸馏水加满。

5.2 坩埚除去密封圈(不好取的话可用螺丝刀撬),洗净,100℃烘30min,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编号备用。

5.3 关闭所有红色按钮,推入所有红球。

将进水口的橡胶管与自来水管连上,出水口的橡胶管和抽滤出水口的橡胶管引入水池。

5.4坩埚内放入1~2g(精确到0.0002g)试样,并将坩埚套上密封圈分别放入6个抽滤座中。

消煮管套入坩埚。

翻板往里翻,把插销插入孔。

5.5打开电源和进水开关,开启酸预热开关和定时器,调节预热电压按钮到最大,给酸预热,220V约半小时至微沸。

开蒸馏水预热(微沸后调小电压)。

5.6将装酸的烧瓶连着的橡胶管拎高,夹子打开,分别往六个消煮管内加约200mL酸液,夹子夹住。

在每个消煮管内加两滴正辛醇消泡。

关闭酸预热开关。

加热管盒装好,完全包围坩埚,挡热板挂靠在加热盒前面,消煮管调压按钮调到180V,待酸液微沸后调至150~170V,使其保持微沸,打开定时启动开关,保持酸微沸30分。

时间到后关闭定时启动开关再打开,打开碱预热开关。

5.7关闭消煮加热开关,取下挡热板,将加热管盒的推拉手柄推到底离开坩埚。

消煮调压旋钮逆时针旋到底,打开红球抽滤开关,再打开抽滤泵开关抽掉酸液。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1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烘箱,容量瓶,称量瓶,三角烧瓶,漏斗
2实验试剂:70%~80%乙醇,1.25%NaOH,1.25%硫酸溶液(取相对密度1.84的浓硫酸13ml 加水稀释至1L)。

3实验材料:植物叶片或果实
4实验步骤:
(1)将研磨的样品1~3g,装入已知质量的称量瓶中,在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无损失地倒入三角烧瓶里。

于已知质量的称量瓶中烘干滤纸。

(2)在烧瓶外壁上,相当200ml容量处用记号笔做记号。

将200ml 1.25%的硫酸倒入瓶中,加热至沸腾再继续30min,加热是为防止激烈沸腾,应连续搅拌。

每5min要向瓶内倒入沸水,使其内容物达到记号,以保持酸浓度不变。

(3)煮沸之后,用带有已知质量滤纸的漏斗过滤,并用热蒸馏水冲洗烧杯及漏斗,直至滤液用石蕊试纸测定为中性反应为止。

(4)用 1.25%NaOH溶液将滤纸上的沉淀物完全洗入瓶内,将其加热至沸腾再继续30min,操作同上。

(5)煮沸后冷却,用原来所用已知质量的滤纸,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乙醇冲洗2~3次,直至滤液无色。

(6)将滤纸和沉淀放入以前称过这张滤纸的称量瓶中,在100~105℃的烘箱中烘至衡重并称重。

已知:滤纸质量为m1,滤纸及纤维质量为m2,则粗纤维的质量m=m2-m1,再换算成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用比色法测定糖类时,需使提取液中的色素不干扰测定,可用少量的活性炭进行脱色,但处理往往会影响本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故活性炭用量应尽可能少。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1 简介
粗纤维是指不能在酸或碱性介质中水解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
质素等物质的总和,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指标,直接影响动物的消化吸
收和生长发育。

因此,粗纤维的测定对于饲料研究和生产非常重要。

2 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是van Soest法和Weihe 法。

van Soest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提取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燃烧残余物得出粗纤维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粉碎好的饲料加入酸洗液中,用环保型破碎机均匀搅拌。

2.将混合溶液过滤,并用乙醚处理,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离出来。

3.将残渣干燥至恒重后,再在高温下燃烧,以得出残留的灰分含量。

4.通过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质量及残肥灰分的质量来计算粗纤维
的含量。

Weihe法:这种方法是体外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过程,测定具有消化性的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计算粗纤维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将粉碎好的饲料样品用酸洗液进行浸泡、预热等处理。

2.加入动物模拟消化液中进行模拟消化过程,将所消化的玉米纤维中的钙平衡。

3.分别取消化前和消化后的样品,测定其剩余玉米纤维的含量,以得出其消化量。

4.根据饲料样品总纤维和消化玉米纤维来计算粗纤维含量。

3 结束语
粗纤维测定是饲料品质评定中的重要指标,正确掌握粗纤维测定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分析饲料的营养成分,同时也能够提高饲料的生产质量,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粗纤维测定仪操作方法

粗纤维测定仪操作方法

粗纤维测定仪操作方法
粗纤维测定仪(proximate analysis)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样品:首先选择要测定的样品,如饲料、粮食或其他有机物,然后将样品研磨成较细的颗粒,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粗纤维提取:将一定量的样品称取到提取篮中,并封闭好。

然后将提取篮放入提取瓶中,加入足够的提取液(通常是一定比例的中性洗涤剂和酸碱溶液),然后通过浸泡和加热的方式将粗纤维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3. 滤液处理:将提取后的液体通过滤纸或者玻璃棉滤去固体残渣,留下粗纤维在滤纸或玻璃棉上。

4. 粗纤维干燥:将滤纸或玻璃棉上的粗纤维取出,并在低温下(通常是105摄氏度)干燥,直至样品的质量基本稳定不再变化。

5. 粗纤维重量测定:将干燥后的粗纤维重新称重,记录下其质量。

6. 数据计算:根据样品的初始质量和提取后的粗纤维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指的是食品中无法通过人体消化酶解而被排除的纤维物质。

粗纤维的含量和特性是衡量食品中纤维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粗纤维的含量,以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样品准备
从食品样品中选择代表性的部分,将其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确保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以避免颗粒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将样品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水分损失或增加。

2.粗纤维提取
将样品放入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洗涤液,如中性洗涤液和乙醇的混合物。

对样品进行提取,以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

提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提取效果。

3.粗纤维过滤
将提取后的样品过滤,以分离纤维物质和提取液。

经过过滤后,将残渣和纤维物质收集下来,并将其完全干燥,以去除水分。

4.粗纤维重量测定
将干燥的残渣和纤维物质称重,并记录下其质量。

将质量与原始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

5.数据分析和报告
根据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和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判定。

如果样品的粗纤维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则可以认为样品合格;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工艺或配方,以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

粗纤维检测方法

粗纤维检测方法

粗纤维检测方法
饲料粗纤维检测检测方法
12.25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吃些含粗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消化,加强肠胃功能,是有益处的,但是吃多了很明显会因无法消化而造成腹胀。

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的粗纤维,是将饲料样品经1.25%稀酸、稀碱各煮沸30分钟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碳水化合物。

其中纤维素是由β-1,4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同质多糖;半纤维素是葡萄糖、果糖、木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等聚合而成的异质多糖;木质素则是一种苯丙基衍生物的聚合物,它是动物利用各种养分的主要限制因子。

该方法在分析过程中,有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于酸、碱中,使测定的粗纤维含量偏低,同时又增加了无氮浸出物的计算误差。

为了改进粗纤维分析方案,Van Soest(1976)提出了用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缩写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缩写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缩写ADL)作为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同时将饲料粗纤维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全部分离出来,能更好地评定饲料粗纤维的营养价值。

科标生物检测中心从事食品、药品、饲料、土壤肥料、微生物及生物制剂、化妆品及日化用品、木材及木制品、其他生物材料等生物相关产品的性能测试、成分分析以及配方研发等工作。

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原理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有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

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3 仪器和设备
3.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2 分样筛: 孔径0.45mm(40目)。

3.3 分析天平: 感量0.0001g。

3.4 电热恒温箱: 可控制温度在130℃。

3.5 高温炉: 电加热, 有高温计且可控制炉温在550-600℃。

3.6 消煮器: 有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3.7 过滤装置: 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

3.8 滤器: 200目不锈钢网或尼龙网, 或G2号玻璃滤器。

3.9 古氏坩锅: 30ml, 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 再抽干, •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3.10 干燥器, 以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4 试剂
4.1 硫酸(GB 625-77): 分析纯, 0.255±0.005N, 每100ml含硫酸1.25g, 应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4.2 氢氧化钠(GB 629-81): 分析纯, 0.313±0.005N, 每100ml含氢氧化钠1.25g,• 应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 不含或微含碳酸钠。

4.3 酸洗石棉: 市售或自制(中等长度酸洗石棉在1:3的盐酸中煮沸45min, 过滤后于550 ℃灼烧16h, 用0.255N硫酸浸泡且煮沸30min, 过滤且用水洗净酸, 同样用0.313N氢氧化钠溶液煮沸30min, 过滤, 用少量硫酸溶液洗一次, 再用水洗净, 烘干后于550℃灼烧2h, 其空白试验结果为每克石棉含粗纤维值小于1mg。

4.4 95%乙醇(GB 679-80): 化学纯。

4.5 乙醚(HG 3-1002-79): 化学纯。

4.6正辛醇:分析纯,防泡剂。

5 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取具有代表性试样, 粉碎至40目, 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放入密封容器,防止试样成分变化和变质量。

6 测定步骤
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用乙醚脱脂(含脂肪小于1%可不脱脂,•含脂肪1-10%不是必须的, 但建议脱脂。

含脂肪在10%以上必须脱脂,•或用测脂肪后的试样残渣),放入消煮器,加浓度准确为0.255N的且已沸腾的硫酸溶液200ml和1滴正辛醇,立即加热,应使其在2min内沸腾,且连续微沸30±1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试样不就离开溶液沾到瓶壁上(可补加沸蒸馏水)。

随后过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不含酸,取下不溶物,放入原容器中,加浓度准确且已沸腾氢氧化钠溶液200ml,•同样准确微沸
30min。

立即在铺有石棉的古氏坩埚*上抽滤,先用硫酸溶液25ml洗涤,•
再用沸蒸馏水洗至洗液为中性。

用乙醇15ml洗残渣, 再将古氏坩埚和残渣放入烘箱, 于130±2℃下烘干2h, 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重。

再于550±25 ℃的高温炉中灼烧30min, •于干燥
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7 测定结果的计算
7.1 计算见下式:
W2-W1
粗纤维(%)=──────×100

式中:W1─130℃烘干后坩埚及试样残渣重,g;
W2─550℃灼烧后坩埚及试样残灰重, g;
W─试样(未脱脂时)重量, g。

7.2 重复性
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下,允许相差(绝对值)为0.4。

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4%。

* 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利于过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