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演唱的吐字行腔

合集下载

民族声乐中咬字吐字的艺术

民族声乐中咬字吐字的艺术

民族声乐中咬字吐字的艺术汉语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语言体系,在声乐演唱中也最为广泛和普通。

了解民族声乐艺术的咬字与吐字,是学习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声乐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民歌自然唱法、说唱、戏曲唱腔的基础上,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声乐艺术科学的发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独有的一种演唱风格,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科学发声技术的新型声乐艺术。

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民族声乐的语言艺术语言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歌唱语言和说话不一样,要求在科学的歌唱状态中,在通畅优美的歌声中把语言表现出来,作曲家利用音乐的高低、快慢、强弱、圆、顿和节奏的变化,使歌词的思想感情更为丰富、更优美、更动听、更有艺术感染力。

作曲家使整首歌词和乐曲的感情融为一体,协和统一。

歌中的每个字都生动活泼、富于歌唱性,都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的一部分。

完美的歌唱艺术。

既要有清楚的语言,又要有悦耳的声音。

歌唱中的语言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

二、民族声乐中咬字与吐字的特点民族声乐的咬字一般是指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声母大部分不颤动声带,发出的不同性质的音响。

因此,声母的时值短暂,不能延长,要求准确、短促、有力,它与韵母结合发声时,就可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学习咬字吐字的具体要点:朗读歌词要准确,分析语气韵味加深理解词义;可进行不同调门的郎读,体会发声技能各部位的感觉,注意语音、声母、韵母的变化和字音的准确;朗读中体会歌词的轻声与重读,按排语气、找出逻辑重音,为歌唱奠定基础。

三、民族声乐的依字行腔声乐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气质、个性、风格。

因此,民族声乐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而歌唱中的语言占主要地位。

在演唱过程中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

字咬歪了就变成别的字了,所以字正是前提。

但是光有字是不行的,还要有腔才是歌唱。

歌唱是依字行腔,那么吐字就是依母音行腔。

四、咬字吐字在民族声乐中的艺术处理掌握了咬字吐字的方法,我们应该根据歌曲的风格的不同,在演唱的咬字吐字中各有特色。

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

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

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
民族声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咬字吐字是它的重要表现特点之一。

咬字吐字指的是演唱者在演唱时对音节的发音方式进行特别的处理,使其具有清晰明了的音质和鲜明的个性特点。

第一,咬字的表达手法。

咬字是民族声乐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

通过在发声时稍微咬紧嘴唇的方式,增加了声音的清晰度和明亮度,使歌曲的表达更加深刻。

例如,民间歌曲《满江红》中的“江”字,在演唱时可以加重发音,突出其凄凉悲壮的意境。

第二,吐字的表现形式。

吐字是民族声乐中另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通过在发音时将舌头拉长,让音节发出更加明亮的声音,以突出歌曲中的重点词语和情感。

例如,旦角唱腔中的“悲凉”等字眼,可以通过吐字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

第三,咬字吐字的韵律效果。

咬字吐字在民族声乐中还可以产生优美的韵律效果。

它可以引导听众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和内涵,并加强歌曲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例如,蒙古族长调中的“策勒”、“嘎达”等字眼,通过咬字吐字的处理,可以更加突显其音乐特色,增强听众的听觉享受。

总之,咬字吐字是民族声乐中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它可以使歌曲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内在的情感和意境。

在日常学习和演唱中,我们应该注重咬字吐字的练习和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咬字吐字水平,为更好地表现民族声乐作品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

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

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不仅仅满足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热衷于精神层面的享受,音乐就为人们这一需求提供了独特的空间。

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直接运用语言与音乐相结合的独特产物,在音乐的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语言纯正、吐字清晰、声音圆润等是对歌唱者的高度评价,也是理想歌唱状态的展示,因此,如何正确把握民族声乐歌唱中咬字吐字技巧,促使演唱达到更高的层次,逐渐成为音乐追求者日益重视和关注的热议话题。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存在的问题浅析(一)字头不准的现象普遍。

汉字声母辅音部分就是字头,在歌唱中字头是否咬的准确,在字正与字意的把握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掌握好字头的度,才能使得演唱获得期望的效果,但是目前的民族声乐演唱中,存在着字头着力点不准、字音含糊不清等情况,影响到演唱的真正发挥。

(二)声调把握的不够准确。

一个音节或者一个字在发音时的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即是声调,也称为字调,掌握好声调的变化,对于更准确地表达歌词内容以及更深刻地发挥演唱的内涵都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在目前的演唱中,依然存在声调不正、声调与旋律没能真正和谐统一等问题,急需改善和加强。

(三)字尾收音等不清晰。

汉字吐字的结束部分是字尾,清晰准确地表达字尾关系到字音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是真正发挥好演唱功底的重要基础之一。

从民族声乐的演唱中可以看出,严重的字尾不清问题日益突出,常常使得歌词的.意思面目全非,也影响到了字音的动听圆润,导致整个演唱的发挥不是很理想。

二、关于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技巧的探究(一)我们要认识到咬字吐字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正确的咬字吐字,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歌唱的情感,不仅可以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歌曲的魅力,而且利于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平时的音乐教程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到咬字吐字的重要性,促进自身的学习进程。

浅谈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

浅谈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

言还是 决定 发声和共 鸣调节 的重要 因 素 字 为腔之质 位 的 腔 为宇 之 文 只有 字 正 歌 才



家等 。
2 声 母 的 发 音 的浊 音 和 清 音 : 声 带 振 动 的 声 母 叫 浊 音 如 m n 这 类 字 有 梦 那 等 。 声 带 不 振 动
的 声母 叫清 音 。 如 b P f d t
唱中宇正是第
能 使 行 腔 运 声 连 贯 流 畅 。 所 以 如 何 咬 字 吐 字 应 当 成 为 每 个 歌 者 的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学 内 窖 惯 上 人 们 常 把 咬 字 和 吐 字 混 为 一 谈 这 是 不 确 切 的 其 实 咬 字 和 吐字 是歌 唱语 言发 音中 的两个 方面 两个 步骤 。所 谓咬 字是 指字头 而言 是每个 字发音 的开始
的字头 即声母 部分
要 想 做 到 准 确 清 晰 地 唱 出 歌 词 我 认 为有 三 个 重 要 环 节 。 即 咬 收 清 字 尾 。 以 下
准 字 头 唱 响宇 腹
分 述 之

k 这类字 有把


地等。
要 咬 清 宇 音 必 须 了 解 并 掌 握

咬 准宇 头
唱 在 歌 唱 表 演 艺 术 中 生 动 简 洁 的
③ 擦 声 两 个 部 位 接 触
使 气 流
从两 个部 位 中间的 缝隙 中挤 出 造 成 种摩擦声 洒 如 f s s x 这 种 h 山 秀 等
掌 握 正 确 的 咬 宇 吐 字 的 前 提 是 能 把 歌 词 用 标 准 的 普 通 话 读 出 来 但读准不 定就能唱准 唱清楚 因
发音 方法 。 如 z c J等 。 这 种 宇 h h

民族演唱艺术中的咬字吐字

民族演唱艺术中的咬字吐字
要 清晰 。本文就从 民族声 乐艺术 中的咬 字与
吐 字 方法 进 行 论 述 。

二 、民族 声 乐 中的咬宇 吐字
在准 确 掌握运 用 歌 唱语 言 的同 时 ,还 要 对 歌唱 的特 点 ,皎 字 发声 部位 分 为五 大类 ,即 :唇音 , 舌音 、牙 音 、齿 音、 喉音 。这 五大 类声 母 发音 时 ,各用 力 部位 要 分 明,应 有力 清 晰 ,准 确 、有 力 、清 晰十 分有 助 于歌 曲情 感 的表 达 ,也是 歌 声富 于色 彩变 化 的 基 础 。 民族 声乐 理论 中 还将 一个 字 分成 字 头、字 腹 、字 尾 ,咬字 吐字 的过 程 就是 出声 、引腹 、 归韵 ,其 要领 便 是咬 紧字 头 ,延长 字 腹 、收 准字 尾 ,也 就会 字 正腔 圆 。中 国 民族 声 乐 的演唱 特别 强 调 字 正腔 圆这 点 ,如 果做 不好 这 点 ,要演 唱好 民族 声 乐作 品似 乎 很 难 , 比如说 ,有 的 少数 民族 歌手 有 很好 的嗓 音 ,唱 自己 民族 语 言 的 歌 ,唱得 特 别好 ,可 一 唱我 国传 统 的汉语 作 品就 感觉 不好 , 原 因就 是 受 到 语 言 吐 字 咬字 的影 响 ,有 的 少数 民族 , 民族 的 口 音 比较 重 ,所 以在 唱 汉语 的作 品 时就 受地 方 方言或 民族方 言 的影 响 。 比如有 个傈 僳族 的同学 ,本 身 他 的声音 条件 音色 各 方 面都很 好 ,可每 次 上课 , 声乐 老师 特 别头 疼 的是他 的地 方 方言 , 比如 说 他把 “ 跑马 溜溜 的 山上 ” 中的 ‘ ’字 唱成 ‘ 跑 盘 ,无 论老 师 怎 么做 示 范都 没有 用 ,老 师只 好每 天 要求 他 说普通 话 ,并 且要 求经 常 朗读歌 词 。这 样 的例 子很 多 。要 学 习好 吐字 咬字 ,具 体 要点 : 朗读 歌 词要 准确 , 分析 语气 韵 味 ,加深 理解 词 义 ;可进 行 不同 调 门的 郎读 ,体会 发声 各 部位 的感 觉 ,注意 语 音 、声 母 、韵母 的变 化 和字 音 的准 确 ; 朗读 中体会 歌 词 的轻 声与 重读 ,安 排语 气 ,找 出逻辑 重音 ,为 歌唱 奠定基 础 。

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

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

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在民族声乐作品中,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体现了演唱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传递情感、表达意境,使音乐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咬字是指在发声过程中,通过舌头、嘴唇和颚骨的动作,将音节发出来。

好的咬字技巧可以保证歌曲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在民族声乐中,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发音方式有所不同,演唱者要根据具体的作品特点和地域风格,进行相应的音节处理。

在蒙古族的歌曲中,因为特殊的发音方式,咬字更加重要。

演唱者要通过巧妙的舌腭协调,将歌曲的意境传达出来。

吐字是指发声时将音节吐出来,用肺部的气息推动声音的产生。

好的吐字技巧能够使歌曲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民族声乐中,吐字的艺术表现往往与情感表达有关。

在藏族的歌曲中,演唱者通常通过控制气息的力度和流动速度,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有时候,演唱者会利用吐字的力度和节奏的变化,传递出歌曲中的激情和激动。

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还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韵律有关。

演唱者要能够准确地掌握音节的长短、重轻和停顿的位置,以达到音乐的整体和谐。

在民族声乐中,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调整咬字和吐字的力度和节奏,使音乐更加流畅和自然。

咬字吐字的艺术表现还跟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有关。

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发声技巧,能够清晰地发出音节,并有效地吐出气息。

演唱者还要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能够通过咬字和吐字的技巧,将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传递给观众。

这需要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注重细节的把握,准确地表达出歌曲中的每一个音节和音调。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的研究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的研究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的研究中国民族歌剧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音乐表达人物情感、塑造人物性格、展现历史风情为主要特色的音乐剧种。

在民族歌剧演唱中,咬字吐字方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影响着演唱效果,也是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的研究,为更好的理解和欣赏民族歌剧提供参考。

一、背景民族歌剧是一种以音乐为主导的戏剧艺术,其艺术表现方式主要为唱、念、做、打四个部分的融合。

在民族歌剧演唱中,由于语言与音乐的结合,特别在发音、语调、声音、节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应该在咬字吐字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咬字吐字是一种可以突出表现角色性格,增强戏曲意境的技巧。

良好的咬字吐字技巧既可以表达演唱者的演唱感情,也可以表达作品的意境,从而让观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演唱者想表达的情感和作品的意境。

二、咬字吐字的定义咬字吐字是指演唱者通过声音的产生和变化过程来表达出音节、词语的清晰和准确,是演唱者以清晰的声音将音节、词语表达出来的技巧。

其中包含了对音素、音调、语音语调的要求。

咬字吐字在民族歌剧演唱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清晰、准确和有力的表达使得观众可以充分地领略到作品的表现意境。

三、咬字吐字方法咬字方法是指演唱者通过发音方式,将每个音节清晰地表达出来。

咬字的主要方法包括:(1)口型法:通过将口形打开、接合、合拢等方式,使得音节发音更加清晰,咬字更加准确。

如“啊、咕、呢、帕”等。

(2)顶腭法:将舌尖靠近上颚,与上颚接触,发出的音更加清晰。

如“昂、噢、吧、嗒”等。

(3)重音法:在强调某个音节时,可以加重这个音节的发音,使之更加突出。

如“啊——”“吼——”等。

(1)顿音法:在词语中的重读音节上做出停顿,使词语的节奏更加明显,强调重要字眼。

如“吃、饭、吗?”中的“吃”、“饭”。

(2)延音法:在发音的过程中,用稍微拉长声音的方式强调某个音节,使发音更加准确,并给观众更多的时间来领略歌词的含义。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唱歌怎么咬字?要连贯一点还是独立的?我感觉有些时候有的字很突出。

我来答【火热进行中】答题送现金多云的心情dayLV.7 推荐于 2017-11-21亲,采纳哦1、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头(声母)而言,即把字头的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

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韵母)而言,即把字腹的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予以引长吐准,并收清字尾。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般规律是:1)字头要唱得短、轻、准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

唇音:b,p,m,f舌音:d,t,n,l牙音:j,q,x齿音:z,c,s,zh,ch,sh,r喉音:g,k,h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

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

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

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

2)引长字腹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

它对歌唱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长部分按照字腹中不同的韵母的口形要求,分为“齐,开,撮,合”四类,我们称“四呼”。

开口呼:a,o,e发音时要求口腔打开。

齐齿呼:ī或以ī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口呈扁平形,气息通过上下齿之间的空隙流出,用力在齿。

撮口呼:ü或以ü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微向前,用力在唇。

合口呼:u可以u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

“四呼”在引长字腹时运用,口形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

歌唱中声音是否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连贯与流畅。

3)字尾收音要分明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

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唱完整这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演唱的吐字行腔
民歌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它的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出发,再现了人民大众的朴实生活情景,反映出其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愿望。

唱好民歌最重要一点是能够突显出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这一点对吐字行腔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演唱者必须了解民歌演唱中常见的吐字行腔的问题,遵循民歌演唱中咬字行腔的原则,做到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和歌唱性,将这三点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性的语言美。

一、以汉语拼音为基础
元音和辅音
民歌演唱运用的语言与生活中的语言有相似之处,每个字从拼读上来说都分为元音和辅音。

元音的特点是气流通过声带产生振动,声音大,如a、e、u
等元音。

辅音的特点是气流阻碍大,声带不振动,发声气流较强,发音小甚至无声,如b、p、m、f、d、t等辅音。

元音与辅音的发音特点不相同,因此运用发音器官的感觉也不相同,掌握好发音技巧,是吐字清晰的关键。

声母和韵母
声母共有21个,其发音有:擦音,在发音的过程中发
音器官没有紧闭,气流从间隙缝中产生摩擦,如x、s、sh、f;塞音,常称为爆破音,发音器官紧闭,气流完全阻塞,随后瞬间打开,将气流释放出来,如k、d、t、p;鼻音,通过鼻腔产生共鸣的声母,发音器官紧闭,鼻子吸开,气流通过鼻腔,如n、m;边音,发音舌尖抵在齿龈上,气流从牙齿两边出来,如l。

韵母则是汉字拼音后面的部分,如激动中的i、ong是韵母。

韵母有39个,其发音分为以下几类。

单韵母,即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如a、o、e、u。

发a 时嘴自然张开,保持微笑的状态,舌头平放,发出的声音通透、明亮,如喇叭、看花、发芽;发o时嘴巴呈圆形,软腭抬起,舌头往后缩,发出的音色丰满圆润,如嬷嬷、伯伯、磨破。

发e时嘴巴微张,嘴型偏扁,保持微笑状态,发出的音色集中、明亮,如舍得、合格、特色;发u嘴巴呈圆形,像吹气球的感觉,发出的音色比较暗但很通畅,如乌云、乌木、鲈鱼。

腹韵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构成。

复韵母共13个,如果细分它们分别是前响腹韵母、中响腹韵母以及后响腹韵母。

前响腹韵母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

发音时,前一个元音嘴巴张大,后一个元音嘴巴开小,如口头、妹妹、收购。

中响腹韵母,依旧是由两元音构成,发音是中间柔、两头强,口型是中间大、两头小,如舅舅、悠久、优秀。

后响腹韵母,
同样是由两个元音构成的,第一个元音口腔开度小,依次开度越来越大,如姐姐、绝学、着落。

二、民歌演唱中吐字行腔常见的问题
在民歌演唱中,吐字行腔常见的问题分三种:字头咬不准,有声音却听不清唱的词,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把声母和韵母分开,确定声母的发力点。

字腹变形,延长字腹时不能保持发音状态的稳定,歌曲中有些字由于情节需要在节拍上时值会延长许多,这与生活中的语言不同,应当注意保持发音口型。

不归韵,常犯的错误在鼻韵母的字上,在演唱中,演唱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音符和声音上,就会出现吐字没法归韵的情况,如“风”不归韵变成“分”,“芳”不归韵变成“发”。

民歌的吐字离不开声、韵、调,由此,必须掌握字的结构规律,处理好字的每个部分关系,根据作品内容完整地表现出相应的情感,把每个字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这才是唱好民歌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吐字行腔主要目的是表达歌曲感情,所以,演唱宏伟的歌曲时,吐字行腔应坚硬、壮实;唱欢快的曲目时,吐字行腔要灵活、轻巧;唱抒情的歌曲时,吐字行腔应轻柔、优美,如此便能达到字里行间都是情的效果。

三、民歌演唱中咬字行腔的原则
字头要快和准
字头指字的声母部分,发音要有力、短促,运用吐字器
官把字头吐清楚。

字头如果发音慢则会影响字腹的送出,歌曲的整体感将会被破坏,只有字头发音快和准才能保证字腹的延长,歌曲才能顺着节拍进行。

例如,z、c、s和zh、chi、shi,一定把平舌和翘舌区别开来,边音“l”与鼻音“n”常混淆,应加以注意。

字头决定整首歌曲歌词的清晰度,早在清朝声乐著作《乐府传声》就有记载:“欲改其声,必改其行,开、齐、撮、合谓四呼,唇、齿、牙、舌、喉谓五声,正五音,需着力于唇齿牙舌喉处,准四呼,借开齐撮合之力。

口发真,字无不真。


字腹要圆润
人们把字头称为咬字阶段,字腹就应该被称为吐字阶段。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和吐字都是歌唱中的两个过程,它们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

咬字是发音器官对气流的阻碍过渡到字腹的过程,吐字是保持字腹的延长,增加腔体共鸣,使音色丰富饱满,听起来响亮。

在民歌演唱中,音符的延长是以字腹发音作为基础,字腹的发音形态不同,直接关系到歌曲是否能连贯地演唱,字腹发音要求圆润且具有穿透力。

掌握好字腹的发音主要在于口腔的调节,也需要做到开、齐、合、撮四点。

在演唱中元音作为字腹时,除了需要延长字腹,演唱者还要运用头腔共鸣,嘴型保持不变。

例如,a和ai均为开口音,i和ie称为齿音,u和ong嘴型为合口,在吐字过程中嘴型变了,那么韵味也就变了,字的发音则不纯。

字尾要到位
字尾具有结束感,是对咬字和吐字的总结,同时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个字做好铺垫,使整首歌曲流畅而连贯。

歌唱中的收音指的是字尾的收声。

常见的收声方法有以下几种:敛唇,经常用在u为主要韵母的字上,偶尔也会用在u和e作为无韵尾的后响复韵母。

发这些字时要求嘴型微微张开,双唇聚拢,舌位前面抬高,如类、不、呼。

直喉,主要运用在以a为韵母的字,发音要求字腹嘴型一直保持不变,韵母则保持直着出去,如呀、打、发。

展�o,主要用于以i作为韵母的字,发音要求舌头抵住下牙齿门,嘴型呈半圆形状,声音位置高,音色明亮,如备、依、必。

穿鼻,用在后鼻音上,发音要求舌头抵在软腭处,声音穿过鼻腔,如情、放、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