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雷电分析和35kV进线档防雷设计

雷电分析和35kV进线档防雷设计

文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6 — 7 3 4 5( 2 0 1 3)增 刊一 0 0 6 9 — 0 4
1 雷 电对 电 力 系统 的 危 害
架 空 输 电线 路是 电力 工 业 发输 变 三 大 主要 组
包 括 红 河 州 和 文 山 州 ,年 平 均 雷 暴 日数 为 7 4 . 2 天 ; Ⅱ区 为 滇 西 南 多 雷 暴 区 ,主 要 包 括 普 洱 市 、
又 向下 一级通 道 继 续 放 电。先 导 放 电的 平 均 速度
约 1 0 0~1 0 0 0 k m / s 。先 导 放 电是 雷 云放 电 的第 一 阶段 。 2 )主放 电阶段 。雷 云放 电的第 二 阶段 上 主放
电 。当先 导放 电 继续 进 行 到 与 地 面 距离 很 小 。最 后 这段 距离 中的 空气 也 被 电离 时 。就 开 始 了主 放 电阶段 。当先 导 放 电通 道 成 了 主放 电通 道 时 ,地
雷击时产生 的侵入波过电压传人变 电站 ,还可能
引起 站 内一 次 设 备 损坏 造 成 更 大 的设 备 事 故 。雷 电波侵 入 变 电站 弱 电 系 统 时 易 导 致 设 备 的 误 动 、 击 穿 。严重 影 响 了 电力 系统 的 安全 稳 定 运 行 。因 此输 电线路 的 防雷 一 直 是 影 响 电 力 系统 安全 可靠 运行 的一个 重 要 环 节 。据 统 计 电 网中 的 事故 以输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0 5 — 1 3
图1 云 南 省 雷 暴 日数 空 间 分 布 图
图 3为云南 省各 区域 雷暴 日数 月际变化 图。 从 图中可 以看 出 :云南 省 区域 雷暴 季节 分 布 具 有

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运用

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运用

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运用摘要:本文将重点探讨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新型线路防雷技术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论述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措施,从而验证其在提高配电线路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电力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线路防雷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线路防雷技术,配电线路设计,雷电活动,安全性,可靠性引言:雷电是一种高能量的自然现象,在雷电活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能引发火灾、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对电力设施带来巨大威胁。

配电线路作为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雷电的侵害,提高配电线路的抗雷水平,一直是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运用优势传统的防雷方法主要依赖接地保护和避雷针等 passively 型的措施,其防护范围有限且在面对高能雷电活动时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新型线路防雷技术,如避雷器、避雷器组合和雷电侦测装置等,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原理,能够更加主动地探测和吸收雷电能量,有效地降低雷电侵害的风险。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响应雷电击打,将雷电能量导入地下或其他安全区域,从而保护线路设备和供电系统免受雷击的损害。

并且,雷电活动可能导致线路设备的瞬时故障或长期损伤,进而造成供电中断或质量下降。

而采用了新型线路防雷技术后,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设备损坏和故障,还能够降低因雷电引起的线路停电次数,显著提升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这对于一些对供电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医院、通信基站、工业生产等,尤为重要。

二、线路防雷技术在配电线路设计中的运用措施1、考虑环境因素与地形特点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地区可能频繁遭受雷电袭击,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较少。

因此,在配电线路设计之前,设计师应该对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详尽的调研,从而为防雷措施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35KV—11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5KV—11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5KV—11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发表时间:2018-03-13T10:59:16.3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徐英哲[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渭南供电公司陕西渭南 714000)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在电网的发展中,电网中的事故又以输电线路的故障占大部分,输电线路的故障又以雷击跳闸占的比重较大,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率更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应对雷害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雷击性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35kv-110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1 雷害原因分析输电线路雷击闪电是由雷云放电造成的过电压通过线路杆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绝缘击穿,这种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因此雷击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对35KV及以下线路绝缘威胁很大,但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威胁很小,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多由直击雷引起,并且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直击雷又分为反击和绕击,都严重危害线路安全运行。

在采取各种防雷措施之前,应该对雷击性质进行有效分析,准确分析每次线路故障的闪络类型,采用针对性强的防雷措施,才能达到很好的防雷效果。

反击雷过电压是雷击杆顶和避雷线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绝缘强度和杆塔接地电阻有关,一般发生在绝缘弱相,无固定闪络相别,所以对于反击雷过电压应采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提高耐雷水平。

绕击雷过电压是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中导线而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雷电流幅值,线路防雷保护方式,杆塔高度,特殊地形有关,主要发生在两边相。

目前对绕击雷过电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避雷器等。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为了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企业纷纷加强了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并采取了多元化的控制措施,保障电力的安全生产。

但是高压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问题仍较严重,相关电力工作者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电力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解决办法一、概述高压输电线路防雷击设计的有效原则在电力供应管理的模式中,要形成综合控制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在线路防雷设计的过程中,全面抓好相关的基础工作,在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形成对防雷技术的全面控制。

因此,在结合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要对防雷设计的相关环境因素形成整体的控制。

其中,在结合相关地区地貌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相关薄弱环节的控制;在整个缺陷的控制中,对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以及接地电阻之间的合理关系形成良好的控制。

在整个技术管理中,要针对性的形成相应的控制。

其中,在供电线路的控制中,可以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相关因素形成整体的控制,对于提升整个技术运用将有很大的推动性。

二、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问题的产生2.1雷击现象的产生在雷击现象的产生中,对于日常电力供应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线路全面遭受影响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有绝缘子闪络的现象。

如果雷击区域处于地势的相对较低处,就会给整个线路的维护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当前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影响方式中,主要包括有直击雷与绕击雷两种方式。

在直击雷的形成中,主要是在雷雨天气过程中带电的云层与地面上的某些单位形成剧烈的放电,在雷电的电压影响中,就会出现相关的融化现象,因此,直击雷就会形成塔顶处的避雷装置发生放电现象。

在绕击雷的形成中,主要是不通过避雷装置接触会直接与输电线路发生放电的雷击现象,在一些空旷的地方容易发生绕击雷的现象。

其中,在发生雷击现象的过程中,当输电线路的架空高度与地面的距离在 20m 范围之内时,就会形成一定的计算公式,主要通过计算公式:N=r×10h/1000×100×T 次 /100km·a其中,T 主要就是一年中出现雷雨天气的平均时间,H 是输电线路的架设高度,R 是雷电与大地之间放电的密度,这样可以形成击距系数与输电线路架设高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算式为:β=0.36+0.618ln(43-h)通过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全面算出雷击现象产生的相关数据分析。

10kV配电线路防雷改造技术

10kV配电线路防雷改造技术

10kV配电线路防雷改造技术摘要: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靠近用户的一级,在当前主网输电线路足够坚强的情况下,配电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用电体验。

由于配电线路自身绝缘水平较低等原因,雷击跳闸已成为影响其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

在10kV配电线路的事故中,雷害是主要的因素,提高耐雷水平、降低闪络、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10kV配电线路发生雷击现象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实用的改造方案。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改造;技术引言电力系统在运行环节中容易受到自然现象干扰,10kV配电线路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原因是供电线路多为直接同外界环境接触的设备,在雷雨天气受到潮湿气候影响和雷击影响的概率增大,轻则导致线路运行出现故障,重则会产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据统计10k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主要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和感应雷过电压使线路绝缘子表面空气击穿而闪络。

线路一旦出现停电事故,对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10kV配电设备的防雷应予以充分重视。

1 10kV配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防雷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还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更加规范和有序地开展日常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的了解,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防雷的设计。

从整体上看,在对配电线路进行防雷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要防止雷击导线,相关设计人员可以设置一些避雷线,保护导线不直接受到雷击。

假如导线直接被雷击的话,那么会使得线路中的电压急剧升高,线路电压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则提高了危险和故障发生的概率,所以要防止导线直接遭到雷击。

其次,在进行防雷设计时,还要防止线路的中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能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断地增加,并且在一些大型企业生产活动中也离不开电能,假如供电线路出现中断,则会给人们和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要尽量防止出现线路中断。

220kV输电线路工程防雷措施研究

220kV输电线路工程防雷措施研究

220kV输电线路工程防雷措施研究摘要:城市化进程加快,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在实际针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电力系统的建设,在建设电力系统的过程中,220kV输电线路是最为重要的发展内容。

220kV输电线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雷击现象,最终出现安全事故,影响电力资源的输送。

针对此情况,在实际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针对雷电绕击及防雷进行深入研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停电事故,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220kV输电线路;雷电;措施引言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是保证民众用电安全的前提条件。

在电网规模扩大的当下,工作人员理应重视对输电线路安全的维护。

本文对220kV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防雷在输电线中的作用通过对电网的故障探测,我们发现,在电网中,因闪电而引起的电网故障有很多种,尤其是在一些经常出现闪电的地方,当电网出现故障时,基本上都是因为闪电造成的,并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此外,在山地地区,由于地势的缘故,输电线路往往是在高低不平的山峦间铺设而成,导致线路的竖直高度差异较大,为热风和冷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导致了大气对流的发生,也使线路极易遭受雷击。

因此,在进行线路初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防雷构造,明确防雷构造的合理性及重要性。

2高压输电线路遭遇雷击的原因其一,缺乏足够的防雷器。

很多电力公司都把避雷器应用于各种装置中,以节省费用、减少费用、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方式都不能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有些完全没有防护作用,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另外,很多国家的电网企业在高压输电线的高压线上只设置了少量的避雷设施,不足以应付每天发生的雷击事件;其二,输电线本身的一些问题。

其中,配电网络自身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主要体现在导线的接地电阻、导线的架空等方面;其三,缺乏对装备及线路的维护。

由于设备的老化、常年使用不维护、导线接触不良、人为原因或用电负荷过大、超负荷及线路改造不及时等原因,都会引起线路短路或自燃,引起过电流,进而引起配电设备的故障。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体措施要点分析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体措施要点分析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体措施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强和规范了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要求,因而对输电线路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输电线路多架设在户外,经常受到雷电侵袭,导致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造成大范围停电事故,因此要重视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

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合理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考虑线路防雷问题,合理选择线路路径;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整体绝缘水平,提升安全运行率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在此从输电线路雷击的成因出发,对如何做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提出了几个关键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避雷针;避雷线前言:目前,我国仍然有许多地方的输配电线路的杆搭高度严重超过超准,更有些地方的输配电线路没有进行防雷措施设计,不仅增大了输配电线路故障的可能性,还可能对周围的居民带来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输配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尤为重要。

一、输电线路防雷概述输电线路雷击时产生的过电压可达400kV,极易对35kV以下的线路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同时,雷电直击也是造成110kV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击雷可划分为绕击和反击两种形式,均能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

经调查数据显示,绕击多发生于山区线路中,反击多发生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线路中。

所以,在设计输电线路之前,应对雷击的性质进行充分研究,从而运用针对性较强的防雷技术,以提高防雷效果。

针对山区线路,应当选择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增强绝缘性能;对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线路,应当采用有效措施降低电阻,以达到防雷的作用。

据统计,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于输电线路保“网”的重要地位,如何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所以加强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是防雷设计的首要任务。

二、输电线路雷击成因分析在雷击杆顶时,由于塔角接地电阻 R很小,于是就出现反射现象。

如 R=0,则杆顶部不会出现对地电压。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并参考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阅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实行合理的爱护措施。

除架设避雷线措施之外,还应留意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1.接地装置的处理(1)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加而降低。

电压等级越高,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应选择更换接地网形式和置换土壤的方法,达到降阻。

在雷击多发区域,主网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应保证小于10Ω,山区也应小于15Ω。

在雷雨季节前,对雷击多发区域线路应按规程要求的方法,进行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2)接地装置埋深,要求大干0.6 m,采纳增大截面的接地引下线,引下线(热镀锌)表面要进行防腐处理。

严格根据规程执行接地装置的开挖检查制度。

重点检查接地装置的埋深、接头和截面的测量,对不合格的准时进行处理。

(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还需要确保架空地线、接地引下线、地网相互之间的良好连接。

2.减小外边相避雷线的爱护角或者采纳负角爱护在以往进行防雷设计时,只要求遵照规程规定满意杆塔避雷线爱护角的要求就行了,忽视了山坡对防雷爱护角的影响,则造成了杆塔防雷爱护角不能满意防雷设计的实际要求,增加了线路闪络次数,影响了电网平安运行。

针对山区运行线路简单受绕击的状况,建议采纳有效屏蔽角公式计算校验杆塔有效爱护角,以便设计时针对爱护角偏大状况实行相应措施削减雷电绕击概率。

3.加强绝缘和采纳不平衡绝缘方式在雷电活动剧烈地段、大跨越高杆塔及进线段,应增加绝缘子片数。

由于这些地方落雷机会较多,塔顶电位高,感应过电压大,受绕击的概率也较大,通过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增大导线和避雷线间的距离,达到加强绝缘的目的。

规程规定:全超群过40m的有地线杆塔,每增高10m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技术
I酣黑=罴罴罴烹烹烹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分析
吴芳华陈贽
(湛江市防雷中心广东湛江524001)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我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常用方法,并对几种防雷措旅分别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通过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剖析了电力系 统中如何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从而有效地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减少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 中圈分类号:TM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09)6(a)一0276—02
万方数据
l■F
(1)利用接地电阻降阻剂 在接地极周围敷设降阻剂,降低与周围大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起 到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降阻剂用于小面积的集中接地极、小型接地网 时,其降阻效果较为显著。 (2)采用爆破接地技术 爆破接地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新技术,通过爆 破制裂,再用J玉力机将低电阻率材料压入爆破裂隙中,从而起到改善很大范围 的土壤导电性能的目的,相当于大范围的土壤改性。 (3)采用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 如接地装置附近有导电良好及不冻的河流湖泊,可采用此法。但在设 计、安装时,必须考虑到连接接地极干线自身电阻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外引 式接地极长度不宜超过1
1前言 我国地处温带(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雷电活动比较强烈。漫长的 输电线路穿过平原、山区、跨越江河湖泊,遇到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各不 相同,所以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多。如何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敌成为电力系 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2输电线路防膏设计方法的现状 目前,在线路路径受地形和投资限制,选择范围不大的情况下,我国输电线 路防雷设计主要采用: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装设避雷器、提 高线路绝缘水平等方法。 3雷电及箕对输电线路的影■ 雷云对大地的放电通常包括若干次十分复杂重复的放电过程, 但从分析其后果的角度看,又可简单将其看成是一个电流行波沿空中通道 注入雷击点,在击中导线后即分为左右两路继续前进。伴随着电流行波一同 前进的还有电压行波,它们构成了传播着的电磁波,影响着输电线路。 4输电线路设计与运行中的翡雷措麓 现有的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般有以下各项。 4.1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 从输电线路运行经验表明,线路易遭受雷击往往集中于以下地段: (1)雷暴走廊,如山区风口以及顺风的河谷和峡谷等处: (2)四周是山丘的潮湿盆地,如杆塔周围有鱼塘、水库、湖泊、沼泽 地、森林或灌木、附近又有蜿蜒起伏的山丘等处: (3)土壤电阻率有突变的地带。如地质断层地带,岩石与土壤、山坡与稻 田的交界区,岩石山脚下有小河的山谷等地,雷易击于低土壤电阻率处: (4)地下有导电性矿的地面和地下水位较高处: (5)当土壤电阻率差别不大时,例如有良好的土层和植被的山丘,雷易击于 突出的山顶、山的向阳坡等户端解析数据流结构并使用它们来刷新客户 端视图。即从客户程序角度看,访问一个OPC服务器的过程大致是首先创建 一个OPC Server对象,然后通过它创建一个OPC Group,在其中添加想要访 问的数据项Item,之后利用订阅回调机制周期性获取动态数据或通过读写接 口直接访问数据项。
00。
Cn!n0
sclonce—j
rid Technology
Revfew
缘选择和相互配合,也就是按雷电过电压确定杆塔上导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 离;档距中央导线与避雷线间的空气间隙距离:档距中央导线对地及对各被跨 越物的最小允许间隙距离,同时应满足地面静电场强影响所需对地最小允许间 隙距离:档距中央不同相导线间的最小距离。 4.8.1绝缘子串的选择 (1)在正常运行电压作用下,绝缘子应有足够的机电破坏强度,根据荷载考 虑一定的安全系数来选择绝缘子的型式。 (2)在正常运行电压作用下,绝缘子应具有足够的电气绝缘强度。为了防 止可能沿绝缘子串表面发生闪络,应根据所选的绝缘子单片泄漏距离数值确定 所需绝缘子片数。 (3)绝缘子串还应能耐受操作过电压的作用,即绝缘子片数的选择尚应满 足操作过电压的要求。 (4)一般不按雷电过电压的要求来选择绝缘予串的绝缘强度,而是根据已 选定的绝缘水平(即按工频电压及操作过电压所确定的绝缘子型式及片数)来 估计线路的耐雷性能。仅在个别高塔、大跨越,需要提高耐雷水平的情况下或 个别高接地电阻杆塔,才适当考虑耐受雷电过电压的需要,酌量增加绝缘子片 数。 4.8.2塔头空气问隙和绝缘的选择 (1)塔头空气间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在考虑绝缘子串风偏后,带电体与塔 构间的空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情况下。应能耐受住最高运行电压及在一定概 率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工频过电压的作用:在雷电过电压情况下,对非污秽区而 言,其耐压强度应与绝缘子串的耐压强度相匹配。 (2)塔头绝缘选择还取决于外绝缘(空气间隙和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它 和大气状态(气压、温度、湿度)有关,外绝缘的放电电压随着空气密度或湿度 的增加而升高,但当相对湿度超过80%时,特别是当闪络发生在绝缘表面时,放 电电压在分散性变得很大。 4.8.3加强线路绝缘 由于输电线路个别地段需采用大跨越高杆塔(如:跨河杆塔),这就增加了 杆塔落雷的机会。高塔落雷时塔顶电位高,感应过电压大,而且受绕击的概率 也较大。为降低线路跳闸率,可在高杆塔上或特殊地段增加绝缘子串片数,加 大大跨越档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以加强线路绝缘。在35 kV及以下的线 路可采用瓷横担等冲击闪络电压较高的绝缘子来降低雷击跳闸率。 4.8.4双回输电线路不同回路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近年来,在高压及超高压线路上,同杆架设的双回路线路日益增多,但此类 线路导线垂直排列,杆塔较高,线路反击耐雷水平一般比同电压等级、导线水 平排列的线路要低,出现同塔双回线路的绝缘子相继反击的现象,造成双回路 同时跳闸。
四、OPC SERVER
OPC服务器地址空间是由服务器可读写的所有数据项组成的。它不同于 Group对象和Item对象。Group是由OPC客户从地址空间中挑选出感兴 趣的部分数据项组成,Item是客户感兴趣的地址空间中的数据项。地址空 间的定义在OPC规范中没有详细规定,由开发人员根据应用自行定义。一 般有四种情况:(1)地址空间完全固定。(2)地址空间在服务器外进行配置。 (3)当服务器启动时,查询现场网络,自动配置地址空间。(4)在服务器运行 时,根据客户应用请求的数据项名字来配置地址空间 五、结语 现在,Web技术正在自动化和控制系统里有着越来越多的运用,XML技术 和.NET技术的运用,大有取代COM/DCOM技术的迹象。当今的OPC客户程序能 读取来自OPC服务器的简单的数据,但是在结构化数据的交互上存在一些问 题。 因此,OPC基金会确定用OPC XML DA来解决那些OPC复合数据的交互 问题。OPC作为一项逐渐成型的技术己得到国内外厂商的高度重视,许多 公司都在原来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对OPC的支持。由于统一了数据访问的 接口,使控制系统进一步走向开放,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用户能够得到 更多的方便。OPC技术改变了原有的控制系统模式,给国内系统生产厂商提 出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符合OPC规范的软、硬件也已被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爱民.原理和应用[M]. [2]肖秦国.通用OPC服务器研究与设计[D].

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避雷线的主 要作用是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 (1)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 (2)通过对导线的藕合作用,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 (3)对导线的屏蔽作用,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输电线路的避雷线除用作防雷外.还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如实现载波通 信:降低不对称短路时的工频过电压、减小潜供电流:作为屏蔽线以降低电力 线对通信线的干扰等。 4.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4.3.1避雷线与塔脚电阻相配合 避雷线与塔脚电阻相配合,在雷击时能够起到大幅度降压的作用,是一种 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4.3.2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型式 (1)在土壤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00 Q.Ill的潮湿地区,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 土杆的自然接地,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 (2)土壤电阻率在100~300 o.m的地区,除利用铁塔和钢筋混凝土杆的 自然接地外,还应设人工接地装置。在土壤电阻率在300—2000 Q.nl的地区, 一般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在耕地中的接地体,应埋设在耕作深度以 下。居民居住区和水田中的接她装置,包括临时接地装置,宜围绕杆塔基础敷 设成闭合环形。 (3)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 o.m的地区,可采用6-8根总长度不超过500m 的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连续伸长接地线是沿线路在地中埋设 1~2根接地线,并可与下一基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相连。 (4)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采用放射形接地装置时,如在杆塔基础附近 (在放射形接地体每根最大长度的1.5倍范围内)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带,可 部分采用外引接地或其他措施。 4.3,3目前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4.8.5
(4)采取伸长水平接地体 结合工程实际,采取适当伸长水平接地体的方法。但是要考虑以下技术 因素:水平接地体长度增大时,电感的影响随之增大,从而使冲击系数增大,当 接地体达到一定长度后,再增加其长度,冲击接地电阻也不再下降。 4.4安装线路避雷器 由于架设避雷线防雷的局限性,就算在全线架设避雷线,也不能完全排除 在导线上出现的过电压,为了限制电压的升高,保障线路、’发各安全,因此。安 装线路避雷器成为一种选择。 加装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 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入相邻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 避雷器动作并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播到相邻杆 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问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 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藕合分量。这种分流的藕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 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串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 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钳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 4.5架设藕合地线 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有困难时,可采用架设藕合地线的措施,即在导线下 方(或附近)再架设一条地线。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而: (1)加强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藕合,从而减少绝缘子串两端电压的反击电压 和感应电压的分量: (2)增加了雷击塔顶时向相邻杆塔分流的雷电流。 4.6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事故,至少有60%以上是单相接地。35 kV及以 F电力系统中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可以补偿流过故障 点的短路电流,使雷击引起的大多数单相接地故障能够自动消除,不致引起相 间短路和跳闸。而在二相或三相落雷时,由于先对地闪络的一相相当于…条 避雷线,增加了分流和对未闪络相的藕合作用,使未闪络相绝缘上的电压下降, 从而提高了线路的耐雷水平和线路供电可靠性。 考虑到35kV系统是中性点刁i直接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允许单相接地 短路运行,那么在线路设计时,应把无避雷线部分线路尽量采用导线三角型排 列方式,使最上面一相导线充当避雷线的作用。架设避雷线的进线段,应尽量 采用导线水平排列的门型杆塔,因双避雷线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可降低雷击 杆顶的电位,使雷击跳闸率减少:若其间有单杆双杆交替,因单双避雷线的过渡 点与导线由三角形排列向水平排列的过渡点在施工过程中难以保证同一,会造 成导线过渡点附近的保护角过大,而增加绕击机会。同时,双避雷线在杆项还 要互相联结并分别装设接地引下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