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的四道防线和n1原则

电力系统的四道防线和n1原则

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采取的措施是沿线路装设避雷线。

2.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等。

3.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采取的措施是系统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线路上安装管形避雷器等。

4.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采取的措施是装设自动重合闸、双回路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等。

n-1原则,又称为单一故障安全检验法则,它是从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提出的一项技术要求。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直流单极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

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探究

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探究

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探究摘要:现在电网发生雷击的现象很多,有的雷击现象不仅对电网造成影响,甚至危害了人的生命,因雷击电线出现意外事故的事情每年都有发生。

所以相关部门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雷设施更加重视,现在多数的线路电压都是35kv,这样低的电压更容易遭到雷击,所以必须对35kv的输电线路做好防雷措施,以免因雷电的击打发生不必要的影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探究引言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雷电可以分为感应雷和直击雷。

对于感应雷的防范已经较为成熟,直击雷是目前防雷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

广东省清远市为丘陵地形,气候湿润,春夏季节常出现雷雨天气,极易发生雷击,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雷击造成的输电线跳闸率,减少雷击造成的停电现象,必须对输电线及杆塔进行防雷改造。

防雷改造需要选择合适的防雷技术,并且要制定合理的防雷方案。

1. 由雷击引起跳闸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由于绝缘水平较低,35kV输电线路因雷击造成短路是无法避免的。

雷击线路而造成的跳闸现象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单相接地短路形成,即由于脉络的原因形成的稳定工频电弧引发的线路跳闸;第二是线路的绝缘水平低于雷击的闪电过电压,造成休克线绝缘闪络,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几十微秒而不足以有时间进行跳闸。

1.1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雷击档距中避雷线时,一般情况下空气间隙不会发生闪络,而雷电流在向两边杆塔传播时,由于强烈的电晕,当传播到杆塔时,幅值已大为降低,如果杆塔的接地电阻不高,杆塔的电位的升高不足以引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

雷击杆塔引起反击过电压时,绝缘子串能否闪络,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值有直接关系,接地电阻越大,塔顶电位越高,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差越高,容易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甚至造成多串绝缘子串的同时闪络,导致相间短路,引起跳闸。

1.2消弧线圈的整定情况消弧线圈的设置如果不准确,输电线路因为雷击容易引起导线当单相对地短路,此时的消弧线圈补偿是不够的,如果35千伏线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对电容电流,当消弧线圈补偿过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感应电流。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会对输电线路造成过电压冲击,破坏输电线路的绝缘层使其出现闪络或产生涉漏电弧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或者对地短路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跳闸,如果不能在受到雷击的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则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供电中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有:(1)避雷线(架空地线):沿全线装设避雷线是目前为止110KV及其以上架空线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35KV及以下一般不全线架设避雷器,因为其绝缘水平较低,即使增加绝缘水平仍很难防止直击雷,可以靠增加绝缘水平使线路在短时间故障情况运行,主要靠消弧线圈和自动重合闸装置。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这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减少反击概率的主要措施,措施有采用多根放射状水平接地体、降阻模块等。

反击是当雷电击到避雷针时,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通入大地。

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过大,它通过雷电流时电位将升的很高,作用在线路或设备的绝缘体,可使绝缘发生击穿。

接地导体由于地电位升高可以反过来向带电导体放电的这种现象叫“雷电反击”。

(3)加强线路的绝缘:如增加绝缘子的片数、改用大爬距悬式绝缘子、增大塔头空气距离。

在实施上有很大的难度,一般为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均优先采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方法。

(4)耦合地线:在导线的下方加装一条耦合地线,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和增大导地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可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降低雷击跳闸率。

(5)消弧线圈:能使雷电过电压所引起的单相对地冲击闪络不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即大大减少建弧率和断路器的跳闸次数。

(6)避雷器:不作密集安装,仅用作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特别大或绝缘薄弱的防雷保护。

能免除线路的冲击闪络,使建弧率降为零。

(7)不平和绝缘:为了避免线路落雷时双回路同事闪络跳闸而造成的完全停电的严重局面,当采用通常的防雷措施都不能满足要求时,在雷击线路时绝缘水平较低的线路首先跳闸,保护了其他线路。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分析摘要:雷击是一种随机性非常高的自然现象,能对输电线路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因此,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就非常重要,保证输电线路不受雷击的影响是当前电力部门工作的主要重心。

防雷接地技术能起到避免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的作用,对其他的电力设备也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开展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的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防雷1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输电线路的正常运作过程之中,引起雷击事故高发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化为线杆、保护角、接地装置等问题,则我们针对这些导致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于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1.1 杆塔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杆塔多为水泥杆和铁塔,接地措施是应用杆塔内部的钢筋来实现的。

当发生雷击事故时,所产生的电流将会由塔内钢筋导向地下,一旦遇到瞬间产生的电流过大,就很容易导致水泥杆发生爆裂或产生裂痕。

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裂缝的水泥杆,雷电极易扩大原有裂痕,更甚严重的还会发生杆塔倾斜。

这些影响都会导致输电线路中断,对正常供电带来很大的影响。

1.2 保护角问题虽然我国在相关规定之中,对于输电线路避雷线保护角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输电线路架设工作实施中,保护角的问题常常被安装人员所忽略,即便安装人员考虑到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问题,也有可能应为突发情况或特别原因而导致保护角角度过大,所以在发生雷击事故时,对于绕击的可能性有着不可避免地增加。

1.3 接地装置问题接地装置在雷电防护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本身所受雷击产生的电能,通过接地装置导向地面,从而达到降低电流电力设施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的作用。

但依据实际调查来看,我国的输电线路中接地装置普遍存在着腐朽或降低电阻的问题。

我国目前大量采用的接地材料以碳钢为主,这种材料使用时间过长,无法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腐朽,使其导电性变得更加薄弱。

电阻增大,使得雷击事故发生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导电效果,雷击依然会对电气设施造成损害。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及改进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及改进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分析及改进方法在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之中,雷击问题难以避免,且极易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及供电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此时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防雷工作,才能够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性及稳定性。

但就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而言,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对之良好的分析,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方面的良好改进。

标签: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改进方法1雷击问题给高压输电线路的影响1.1雷击问题分析改进并优化现有防雷技术方法时,必须优先考虑高压输电线路受到的雷击现象的具体情况,确定防雷工作的侧重点。

现分析线路雷击事件的具体情况,高压线路在雷雨天气中比较容易受到雷击影响,雷电可直接在线路导线处发挥作用;电路导线被雷电绕过后,可能受到雷电反击影响;雷电影响了线路附近的道路之后,输电线路系统受到间接影响,会形成感应过电压。

无论出现哪一种雷击事件,雷电波都会使输电线路的导线上生成大量的新电荷,破坏电路的平衡性,雷击现象之后,线路还会形成绝缘子闪络现象,线路跳闸问题生成,绝缘子断线与击穿事故给输电线路造成的影响更严重。

1.2输电线路防雷工作影响因素改进防雷措施,需要确定防雷保护工作的正确展开方向,找出影响线路防雷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杆塔的绕击数与其高度呈现出正比的关系,杆塔的高度数值增加后,地面屏蔽效果随之减弱,绕击区范围扩大,雷击事件形成概率增大,因此可调整杆塔高度。

高压输电线路所处区域的地形与雷击事故出现概率之间也有关联,设置在山区中的输电线路的实际绕击率偏高,因此有更大概率出现雷击的现象。

电流从地面的一处位置流向另一处位置时形成电阻值被称为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也是影响线路防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線路绝缘水平与波阻抗以及绕击数存在关联,共同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2可行的防雷保护措施在既有的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系统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技术手段来增强防雷工作工作的开设力度,更全面地完成防雷保护相关的工作。

110kV高压电网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

110kV高压电网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

110kV高压电网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摘要:由于高压电网处于架空环境中,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其他系统高,雷击输电线路事故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本文对11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雷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电网;雷击原因;防雷措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雷击,由于雷击导致的跳闸、停电的事故发生率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对1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防雷保护和接地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雷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寻求改进和完善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雷害发生的成因及主要形式1.1 雷害发生的成因雷电是一种雷云放电的自然现象。

雷云放电的大部分是在云间或云内进行,只有小部分是对地发生的。

当雷云较低、周围又没有带异性电荷的云层,就会对地面突出物如架空线路铁塔或导线放电,产生很大的雷电流,可达几十甚至几百千安。

雷电流能在几个μs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在几十μs内衰减下去,它为2.6/40μs的冲击波。

表征雷电流的参数主要是雷电流幅值和雷电流波头的陡度(即雷电流变化的速度)。

雷云对地放电时,不但会在受雷电直击的线路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也会在雷击点附近未受雷击的线路上形成感应雷过电压。

当雷击过电压高于线路绝缘50%冲击耐受电压U50%时,线路绝缘击穿发生跳闸事故,严重时会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威胁电网安全。

1.2 雷害发生的主要形式110kV架空线路发生雷害的主要形式是雷电的反击和绕击。

感应雷对110kV架空线路没有危害,但会对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造成损害。

(1)雷电击中架空地线或杆塔顶时,雷电流下泄中会引起塔头电位升高,其电位大于绝缘子串U50%时,雷电流沿绝缘子串对导线放电,造成架空线路雷电反击闪络跳闸。

若遭受雷击架空线某杆塔高度h为24m,雷电强度I为40kA,杆塔接地电阻R为10Ω。

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随着城乡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生产过程中突然停电,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当地供电部门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损害企业形象。

目前,由于农村35kV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低,防雷措施不完善,技术管理和运行维护存在一定缺陷,防雷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35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前言: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遭遇雷击就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要积极开展防雷技术研究,分析35kV架空线路特点,弄清楚雷击原因、类型、危害等,在此基础上开展防雷措施,可以起到线路保护作用。

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不断提升防雷技术应用水平,为35kV架空线路安全运行提供保障,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由雷击引起跳闸的主要因素1.1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雷击档距中避雷线时,一般情况下空气间隙不会发生闪络,而雷电流在向两边杆塔传播时,由于强烈的电晕,当传播到杆塔时,幅值已大为降低,如果杆塔的接地电阻不高,杆塔的电位的升高不足以引起绝缘子串发生闪络。

雷击杆塔引起反击过电压时,绝缘子串能否闪络,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值有直接关系,接地电阻越大,塔顶电位越高,绝缘子串上的电位差越高,容易造成绝缘子串的闪络,甚至造成多串绝缘子串的同时闪络,导致相间短路,引起跳闸。

1.2消弧线圈的整定情况消弧线圈的设置如果不准确,输电线路因为雷击容易引起导线当单相对地短路,此时的消弧线圈补偿是不够的,如果35千伏线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对电容电流,当消弧线圈补偿过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感应电流。

如果当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10A时,单相接地将发生在形式的电弧形成稳态短路电流将不出去,但也不会形成稳定的短路电流,此时弧长的时间消耗较大,然后最后导致系统产生电弧过压引发跳闸。

2关于35kV架空线路防雷措施2.1架设避雷线对于线路防雷,架设避雷线是一种有效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取得良好成效。

220kV输电线路运行雷电绕击及防雷措施 严雷

220kV输电线路运行雷电绕击及防雷措施 严雷

220kV输电线路运行雷电绕击及防雷措施严雷摘要: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命脉,一旦其出现问题那么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逐渐提升,但是仍然遭受着雷击的困扰。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雷电的危害性进行阐述,并对如何防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措施220kV输电线路一般安装在山上或者视野开阔的地方。

由于全球气候特殊情况的加剧,这些地方特别容易出现雷电,尤其是在夏天,输电线路的雷电事故频繁。

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夏天是多雷时期,出现跳闸的频率多于其它时节,有些地方极其严重。

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次数占跳闸总次数的一半以上。

虽然,我国对输电线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次数有所减少,但是,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视雷击跳闸问题。

一、雷电概述1.雷击形式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形式构成了输电线路的雷害,其中直击雷害又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绕击和反击。

经过实际的电网运行我们发现进行雷害分析主要是依据经验和故障,无法得出准确的结论,这对防雷安全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山坡或空旷地带,极易发生绕击雷害。

有研究表明,其与平地输电线路相比,发生绕击雷害的概率增加了三倍之多。

这个结果对我们制定防雷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危害雷电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形成磁场效应和热电效应,具有突发性和剧烈性等特点,破坏性极强,如果雷电击中高压输电线路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危害,不仅会造成断电的现象出现,还可能引起火灾,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运行系统都由集成度较高的电子设备构成,这种设备极易遭受雷击的危害,因其敏感度特别高,可对雷电电磁脉瞬间产生反应,这种设备在遭受雷击后,会快速的通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阻碍。

变电站受到损害后出现跳闸的现象,同时变电站的敏感电子器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给正常的供电造成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在进行线路防雷工作时,提出一些合理的防雷方式,从而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防雷措施;耐雷水平
【Abstract】:Through analysis hyperbaric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flashover Trip causes conducting line lightning work,take some reasonable lightning manner to enhance Transmission Line Withstand Level.
【Key words】:Transmission lines;lightning trip;Lightning Protection;Withstanding level
一、防雷简述
随着我国第一个750千伏西北电网输变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数年来;云南至广东±800kV直流输电工程则是我国首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西电东送的又一输电通道。

对于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对于输电线路来讲,耐雷水平与雷击跳闸率是主要影响高压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大气雷电活动的随机不确定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

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与雷击跳闸率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雷害事故几乎占线路全部跳闸事故30%。

因此,寻求更有效的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供电部门关注的焦点。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的防雷措施主要依靠架设在杆塔顶端的架空地线,(35KV 及以下的线路一般不沿全线装设避雷线,主要原因是难以避免发生反击闪络)其运行维护工作中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

由于其防雷措施的单一性,无法达到防雷要求。

而推行的安装耦合地线作为一种补救措施、则是针对某些雷击故障频发的线段,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但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

增强线路绝缘水平的防雷措施,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而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如通常采用增加绝缘子串的片数、改用大爬距悬式绝缘子、或者增大塔头空气间距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

因此研究不受条件限制的线路防雷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将安装线路避雷器、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从它们对防止雷击形式的针对性出发,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而又能收到实际效果。

二、高压输电线路雷击线路跳闸成因
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路绝缘子的50%冲击击穿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输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要明确高压输电线路遭雷击跳闸率的原因。

首先,我们分析高压输电线路绕击成因。

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证明,雷电绕击跳闸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及高压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

一般110KV—220KV 的高压线路,避雷线保护角取20°—30°,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线路上,保护角则去不大于15°
山区高压输电线路的绕击跳闸率约为平地高压输电线路的3倍。

山区设计输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距,这是线路防雷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其次,我们分析高压输电线路反击成因。

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

如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导线与杆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综合运行经验及经验运算公式可以得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耦合系数、减小分流系数、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等都可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在实际实施中,我们着重考虑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提高耦合系数的方法来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三、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输电线路所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目前线路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

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故可以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压输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

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个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

由于耦合地线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4.适当运用高压输电线路避雷器。

由于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

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击跳闸率较频繁的高压输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很好的避雷效果。

目前在全国范围已使用一定数量的高压输电线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设计中我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四、安装线路避雷器措施与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措施:
(一).安装线路避雷器。

在雷击跳闸率较频繁的高压输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无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直接连接,它是电站型避雷器的延续,具有吸收冲击能量可靠,无放电时延、串联间隙在正常运行电压和操作电压下不动作,避雷器本体完全处于不带电状态,排除电气老化问题;串联间隙的下电极与上电极呈垂直布置,放电特性稳定且分散性小等优点;另一种是带串联间隙型,避雷器与导线通过空气间隙来连接,只有在雷电流作用时才承受工频电压的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等优点。

一般常用的是带串联间隙型,由于其间隙的隔离作用,避雷器本体部分基本上不承担系统运行电压,不必考虑长期运行电压下的老化问题,且本体部分的故障不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