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运动高考真题高考复习一遍过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关于天体运动的高考题搜集整理

高三物理关于天体运动的高考题搜集整理

咐呼州鸣咏市呢岸学校高考物理试题万有引力类型的题(选项为答案)卷Ⅰ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倍,一个在地球外表重量为600N 的人在这个行星外表的重量将变为960N 。

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0.5B 、2C 、D 、4卷Ⅱ假地球、月亮都是静止不动,用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探测器。

假探测器在地球外表附近脱离。

用W 表示探测器从脱离处飞到月球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k E 表示探测器脱离时的动能,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那么A 、k E 必须大于或于W ,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 、k E 小于W ,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 、k E =12W ,探测器一能到达月球 D 、k E =12W ,探测器一不能到达月球卷不久前欧天文学就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 〞。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倍。

设想在该行星外表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k1E ,在地球外表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形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k2E ,那么k1k2E E 为A 、0.13B 、0.3C 、3D 、卷4月24日,欧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外表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倍 ,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外表附近轨道,以下说法正确是A.飞船在Gliese581c 外表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B .飞船在Gliese581c 外表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km/sC .人在Gliese581c 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大D .Gliese581c 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卷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天体运动题型归纳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天体运动题型归纳

天体运动题型归纳李仕才题型一:天体的自转【例题1】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怡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 A .124π3G ρ⎛⎫ ⎪⎝⎭B .1234πG ρ⎛⎫ ⎪⎝⎭C .12πG ρ⎛⎫ ⎪⎝⎭D .123πG ρ⎛⎫ ⎪⎝⎭解析:在赤道上22R m mg RMm Gω+=① 根据题目天体表面压力怡好为零而重力等于压力则①式变为22R m RMmGω=②又 T πω2= ③ 334R M ρπ= ④②③④得:23GTπρ= ④即21)3(ρπG T =选D练习1、已知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北极与赤道对地面的压力差为ΔN,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

则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A. 2T =2T =R N m T ∆=π2 D.N m RT ∆=π22、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数为G ,则地球的密度为: A.0203g g g GT π- B. 0203g g gGT π- C. 23GT π D.23g g GTπρ=题型二:近地问题+绕行问题【例题1】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高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 。

已知月球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月=hv 2L2B .月球的质量m 月=hR 2v 20GL2C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v 0L2h D .月球的平均密度ρ=3hv 22πGL 2R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L =v 0t ,h =12g 月t 2,联立解得g 月=2hv 20L 2;由mg 月=G mm 月R 2,解得m 月=2hR 2v 20GT 2;由mg 月=m v 2R ,解得v =v 0L 2hR ;月球的平均密度ρ=m 月43πR 3=3hv 22πGL 2R。

高考物理复习高频考点强化含答案解析——天体运动问题练习

高考物理复习高频考点强化含答案解析——天体运动问题练习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高频考点强化(四)天体运动问题(45分钟100分)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100分。

1~10题为单选题,11~16题为多选题,1~12题每小题6分,13~16题每小题7分)1.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

“51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

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B.1 C.5 D.10【解析】选B。

行星绕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 r,则=()3·()2=()3×()2≈1,选项B正确。

2.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0B.C. D.【解析】选B。

“天宫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时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引=G,由于“天宫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时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即mg=G,故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G,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3.(2017·海南高考)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月和s地,则s月∶s地约为( )A.9∶4B.6∶1C.3∶2D.1∶1【解析】选A。

设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

已知Mm'=81,RR'=4,在天体表面附近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所以=mg,则有:g=。

因此gg'=。

由题意从同样高度抛出,h=gt2=g′t′2 ,解得t′=t,在地球上的水平位移s地=v0t,在月球上的s月= v0t′;所以s月∶s地约为9∶4,A 正确。

天体运动高考必考题

天体运动高考必考题

天体运动高考必题1、如图 2 所示,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那么以下比值正确的是()图 2a1r a1R 2A. a2=RB. a2=rv1r v1 C. v2=R D. v2=R r2、2021年 5 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 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 上的一点,如图3 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 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在轨道Ⅱ 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 上经过A的动能C.在轨道Ⅱ 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 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 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 上经过A的加速度3、如图 4 所示,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在距月球外表高度为 3R 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 A 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 B 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 绕月球做圆周运动.那么()A.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度为1g0R 2B.飞船在 A 点处点火时,动能增加C.飞船在轨道Ⅰ上运行时通过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行时通过 A 点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2 πR g04、随着“神七〞飞船发射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事业下一步的进展备受关注.“神八〞发射前,将首先发射试验性质的小型空间站 “天宫一号 〞,然后才发射 “神八 〞飞船,两个航天器将在太空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包括两局部相互衔接的空间操作,即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 所谓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 而对接那么为两个航天器相会后在构造上连成一个整体.关于 “天宫一号 〞和 “神八 〞交会时的情景,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 “神八 〞加速可追上在同一轨道的 “天宫一号 〞B .“神八 〞减速方可与在同一轨道的“天宫一号 〞交会C . “天宫一号 〞和 “神八 〞交会时它们具有一样的向心加速度D . “天宫一号 〞和 “神八 〞交会时它们具有一样的向心力5、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行设计、 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如图 5 所示,“东方红一号 〞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 地点 M 和远地点 N 的高度分别为439 km 和 2 384 km ,那么 ()图 5A .卫星在 M 点的势能大于 N 点的势能B .卫星在 M 点的角速度大于 N 点的角速度C .卫星在 M 点的加速度小于N 点的加速度D .卫星在 N 点的速度大于 7.9 km / s6、原XX 中文大学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 〞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外两名美国科学家共同分享了2021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早在 1996 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 12 月 3 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 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 〞.假设 “高锟星 〞为均匀的球11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k ,半径为地球半径的q ,那么“高锟星 〞外表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 C).q k22qkA. kB. qC. kD. q7、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 〞“风云二号 〞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 “风云一号 〞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 =12 h ;“风云二号 〞是同步1卫星,其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周期为T 2= 24 h ;两颗卫星相比 ( C ).A . “风云一号 〞离地面较高B .“风云一号 〞每个时刻可观察到的地球外表X 围较大C . “风云一号 〞线速度较大..D.假设某时刻“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正好同时在赤道上某个小岛的上空,那么再过12 小时,它们又将同时到达该小岛的上空8、2021年 11 月 3 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

物理高考天体真题及答案

物理高考天体真题及答案

物理高考天体真题及答案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天体物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

掌握天体物理的题目对于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历年物理高考中出现的天体物理题目以及对应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大家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1. 2008年湖南高考物理试题题目:已知地太平面离月球最小这,设其为r,月球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EM,则月球相对地球引力是地球相对太阳引力的多少倍?A. (EM÷M)^2B. (M÷EM)^2C. (r÷R)^2D. (R÷r)^2答案:B. (M÷EM)^22. 2012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题目: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10^5km,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5×10^8km,谓太阳系直径1.5×10^8㎞,vA、vM、vS分别为地球、月球、太阳的绕轨运动的速度,则vS/vM的近似值为多少?A. 30B. 35C. 40D. 45答案:A. 303.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题目:地月系统的运动中,当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地月系因太阳的引力作用受到微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球引力对月球的作用变大B.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变大C. 地球轨道上任一点的引力大小不变D. 月球引力对地球的作用变大答案:B.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变大通过以上真题及答案的解析,相信大家对高考物理考试中的天体物理题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多做真题,熟悉考点,培养解题思维,相信大家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高考梦想!。

2024年新高考二轮物理复习专题——天体运动

2024年新高考二轮物理复习专题——天体运动

考情透析命题点考频分析命题特点核心素养天体的质量和密度计算2023年:湖北T2湖南T4辽宁T7北京T12T21浙江(1月)T10浙江(6月)T9全国新课标T4江苏T4重庆T10广东T7海南T9天津T1山东T3本专题主要考查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计算、卫星的发射与变轨,双星和多星等问题。

从命题趋势上来看,分析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是高考热点,高考一般会以近几年国家及世界空间技术和宇宙探索为背景来命题。

物理观念: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并结合圆周运动规律分析天体或卫星运动的相关问题。

科学思维:构建天体或人造卫星运动的圆周运动模型并结合数学知识进行科学推理。

卫星的发射与变轨双星和多星问题热点突破1天体的质量和密度计算▼考题示例1(2023·辽宁省·历年真题)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的角直径(直径对应的张角)近似相等,如图所示。

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T2,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k倍,则地球与太阳的平均密度之比约为()A.2312TkT⎛⎫⎪⎝⎭B.2321TkT⎛⎫⎪⎝⎭C.21321TTk⎛⎫⎪⎝⎭D.22311TTk⎛⎫⎪⎝⎭答案:D解析: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根据2MmG r =224m r T π,可得21m m G r 月地=21214m r T π月,22m m G r 日地=22224m r T π地,其中12r r =R R 月日=R kR 地日,ρ=343m R π,联立可得ρρ地日=22311T T k ⎛⎫⎪⎝⎭。

跟踪训练1(2023·湖南省·模拟题)(多选)两颗相距较远的行星A 、B 的半径分别为R A 、R B ,距A 、B 行星中心r 处,各有一卫星分别围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平方v 2随半径r 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两图线左端的纵坐标相同;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lg T -lg r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的两平行直线,它们的截距分别为b A 、b B 。

专题10 天体运动-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解析版)

专题10  天体运动-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解析版)

专题10天体运动目录题型一开普勒定律的应用 (1)题型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3)类型1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 (3)类型2不同天体表面引力的比较与计算 (4)类型3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5)类型4地球表面与地表下某处重力加速度的比较与计算 (7)题型三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8)类型1利用“重力加速度法”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 (8)类型2利用“环绕法”计算天体质量和密度 (9)类型3利用椭圆轨道求质量与密度 (11)题型四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13)类型1卫星运行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13)类型2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及赤道上物体的比较 (15)类型3宇宙速度 (17)题型五卫星的变轨和对接问题 (19)类型1卫星变轨问题中各物理量的比较 (19)类型2卫星的对接问题 (22)题型六天体的“追及”问题 (23)题型七星球稳定自转的临界问题 (25)题型八双星或多星模型 (26)类型1双星问题 (27)类型2三星问题 (29)类型4四星问题 (31)题型一开普勒定律的应用【解题指导】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通常按圆轨道处理.2.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12Δl1r1=12Δl2r2,12v1·Δt·r1=12v2·Δt·r2,解得v1v2=r2r1,即行星在两个位置的速度之比与到太阳的距离成反比,近日点速度最大,远日点速度最小.3.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中,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k值不同,且该定律只能用在同一中心天体的两星体之间.【例1】(2022·山东潍坊市模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环绕火星运动。

若火星和地球可认为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同方向做圆周运动,运行过程中火星与地球最近时相距R0、最远时相距5R0,则两者从相距最近到相距最远需经过的最短时间约为()A.365天B.400天C.670天D.800天【答案】B【解析】设火星轨道半径为R1,公转周期为T1,地球轨道半径为R2,公转周期为T2,依题意有R1-R2=R0,R1+R2=5R0,解得R1=3R0,R2=2R0,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31T21=R32T22,解得T1=278年,设从相距最近到相距最远需经过的最短时间为t,有ω2t-ω1t=π,ω=2πT,代入数据可得t=405天,故选项B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二轮复习天体运动典型题目含答案(高三必看)

高考物理一轮二轮复习天体运动典型题目含答案(高三必看)

第五章 天体运动第1课时 万有引力定律与天体运动一、开普勒三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 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即a 3T 2=k .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2.公式____________,通常取G =____________ N ·m 2/k g 2,G 是比例系数,叫引力常量. 3.适用条件公式适用于________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 是__________间的距离;对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的求解也适用,其中r 为球心到________间的距离.考点一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通常按圆轨道处理.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也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月球、卫星绕地球的运动.3.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2=k 中,k 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不同的中心天体k 值不同.但该定律只能用在同一中心天体的两星体之间. 【典例剖析】例1.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例2.(多选)如图所示,近地人造卫星和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设卫星、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分别为T 卫、T 月,地球自转周期为T 地,则( )A.T 卫<T 月B.T 卫>T 月C.T 卫<T 地D.T 卫=T 地例3.(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从P 到M 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 到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1.(多选)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越大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转周期越大 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长 D .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最长2.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 )A .2∶1B .4∶1C .8∶1D .16∶1 3.17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的时间飞临地球,后来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天体运动1.(2017·北京理综)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D 本题考查天体运动.已知地球半径R和重力加速度g,则mg=GM地mR2,所以M地=gR2G,可求M地;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GM地mR2=mv2R,T=2πRv,可解得M地=v2RG=v2T2πG,已知v、T可求M地;对于月球:GM地·mr2=m4π2T2月r,则M地=4π2r3GT2月,已知r、T月可求M地;同理,对地球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只可求出太阳质量M太,故此题符合题意的选项是D项.2.(多选)2016年4月6日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近百万米预定轨道,开始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大约能围绕地球转200圈,如图所示.实践十号卫星的微重力水平可达到地球表面重力的10-6g,实践十号将在太空中完成19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力争取得重大科学成果.以下关于实践十号卫星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有( )A.实践十号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B.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在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完成的D.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BD 实践十号卫星的周期T=15×24200 h=1.8 h,不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不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故A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则实践十号卫星的环绕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实践十号卫星内进行的19项科学实验都是在微重力情况下做的,此时重力没有全部提供向心力,不是完全失重状态,故C错误;实践十号卫星运行中因受微薄空气阻力,轨道半径将变小,速度变小,所以需定期点火加速调整轨道,故D正确.3.(多选)(2017·四川资阳二诊)如图所示为一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A、C两点分别为轨道上的远地点和近地点,B为短轴和轨道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相等B.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C.卫星在A点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大D.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BD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卫星从A运动到B比从B运动到C的时间长,故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a3Tk,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相等,则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2=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故B正确;由v=GMr,知卫星在该圆轨道上的线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小,所以卫星在椭圆上A点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小.故C错误;A点到地心的距离大于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半径,由GMmr2=ma得a=GMr2,知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故D正确.4.(多选)假设在宇宙中存在这样三个天体A、B、C,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天体A和天体B的高度为某值时,天体A和天体B就会以相同的角速度共同绕天体C运转,且天体A和天体B绕天体C运动的轨道都是圆轨道,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B.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C.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D.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AC 由于天体A和天体B绕天体C运动的轨道都是圆轨道,角速度相同,由a=ω2r,可知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故A正确;由公式v=ωr,可知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故B错误;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B、C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大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故C正确,D错误.5.如图所示,一颗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A、B是卫星运动的远地点和近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A点的角速度大于在B点的角速度B.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C.卫星由A运动到B过程中动能减小,势能增加D.卫星由A运动到B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B 近地点的速度较大,可知B点线速度大于A点的线速度,根据ω=vr知,卫星在A点的角速度小于B点的角速度,故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m=GMr2,可知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故B正确;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从A到B,万有引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守恒,故C、D错误.6.(多选)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卫星A、B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T、E k、S分别表示卫星的轨道半径、周期、动能、与地心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有( )A.T A>T BB.E k A>E k BC.S A=S BD.R3A T2A=R3B T2BAD 由GMmR2=mv2R=m4π2T2R和E k=12mv2可得T=2πR3GM,E k=GMm2R,因R A>R B,则T A>T B,E k A<E k B,A对,B错;由开普勒定律可知,C错,D对.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7.(多选)(2017·河南六市一模)随着地球资源的枯竭和空气污染如雾霾的加重,星球移民也许是最好的方案之一.美国NASA于2016年发现一颗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类似的太阳系外的行星,与地球的相似度为0.98,并且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的水,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公转周期约为37年,这颗名叫Kepler452b的行星,它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6倍,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相近.已知地球表面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Kepler452b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小于7.9 km/s B.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6倍C.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58D.在地球上发射航天器到达该星球,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三宇宙速度CD 飞船在该行星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v k=g k R k=gR地>g地R地=7.9 km/s,A项错误.由GMmR2=mg,得M 地·1.6=gR2G,则M k M地=R2k R2地=1.62,则M k= 1.62M地=2.56M地,B项错误.由ρ=MV,V=43πR3,M=gR2G,得ρ=3g4πGR,则ρkρ地=R地R k=58,C项正确.因为该行星在太阳系之外,则在地球上发射航天器到达该星球,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三宇宙速度,D项正确.8. (2017·江西上饶模拟)太空中进行开采矿产资源项目,必须建立“太空加油站”.假设“太空加油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空加油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B.“太空加油站”运行的速度大小等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大小的10倍C.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太空加油站”向西运动D.在“太空加油站”工作的宇航员因不受重力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A 根据GMmr2=mg′=ma,知“太空加油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其所在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选项A正确;“太空加油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地球的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mv2r,得v=GMr=GMR+h,“太空加油站”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2=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但“太空加油站”距地球球心的距离不等于同步卫星距地球球心距离的十分之一,选项B错误;角速度ω=GMr3,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所以“太空加油站”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所以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太空加油站”向东运动,选项C错误;在“太空加油站”工作的宇航员只受重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圆周运动,选项D错误.9.(多选)(2017·安微江南十校联考)据报道,2016年10月23日7时31分,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轨道舱)发射入轨的伴随卫星成功释放.伴随卫星重约47千克,尺寸相当于一台打印机大小.释放后伴随卫星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伴星逐步接近轨道舱,最终达到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对轨道舱的伴随飞行目标.之后对天宫二号四周表面进行观察和拍照以及开展其他一系列试验,进一步拓展空间应用.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 )A.轨道控制阶段同一轨道上落后的伴星需点火加速才能追上前方的天宫二号B.轨道控制阶段同一轨道上落后的伴星需经历先减速再加速过程才能追上前方的天宫二号C.伴随飞行的伴星和天宫二号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时具有相同的半长轴D.由于伴星和天宫二号的轨道不重合,故他们绕地运行的周期不同BC 在轨道控制阶段若要同一轨道上落后的伴星追上前方的天宫二号,伴星应先减速到较低轨道,然后再加速上升到原轨道才能追上天宫二号,B 正确,A错误.以地心为参考系,伴星与天宫二号间距离可忽略不计,认为它们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它们具有相同的半长轴和周期,C正确,D错误.10.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假设某宇航员出舱离开飞船后身上的速度计显示其相对地心的速度为v,该航天员从离开舱门到结束太空行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走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可模仿游泳向后划着前进B.该航天员在太空“走”的路程估计只有几米C.该航天员离地高度为gR2v2-RD.该航天员的加速度为Rv2t2C 由于太空没有空气,因此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时无法模仿游泳向后划着前进,故A错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的路程是以速度v运动的路程,即为vt,故B错误;由GMmR2=mg和GMmR+h2=mv2R+h,得h=gR2v2-R,故C正确;由ag=R2R+h2得a=v4gR2,故D错误.11.A、B两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B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2,且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T1T2) 23B.A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B卫星的机械能C.A、B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某时刻卫星A、B在轨道上相距最近,从该时刻起每经过T1T2T1-T2时间,卫星A、B再次相距最近D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31r32=T21T22,A错误;由于卫星的质量未知,机械能无法比较,B错误;A、B卫星均受万有引力作用,只是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错误;由2πT2t-2πT1t=2π知经t =T1T2T1-T2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D正确.12.(多选)(2017·广东华南三校联考)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的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A的高度延伸到太空深处,这种所谓的太空电梯可用于降低成本发射绕地人造卫星.如图所示,假设某物体B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的位置并停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C相比较( )A.B的线速度大于C的线速度B.B的线速度小于C的线速度C.若B突然脱离电梯,B将做离心运动D.若B突然脱离电梯,B将做近心运动BD A和C两卫星相比,ωC>ωA,而ωB=ωA,则ωC>ωB,又据v=ωr,r C =r B,得v C>v B,故B项正确,A项错误.对C星有GMm Cr2C=m Cω2C r C,又ωC>ωB,对B星有GMm B r2B>m Bω2B r B,若B突然脱离电梯,B 将做近心运动,D项正确,C项错误.13.2017年3月,美国宇航局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按计划将陨落在水星表面,工程师找到了一种聪明的办法,能够使其寿命再延长一个月.这个办法就是通过向后释放推进系统中的高压氦气来提升轨道.如图所示,设释放氦气前,探测器在贴近水星表面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释放氦气后探测器进入椭圆轨道Ⅱ上,忽略探测器在椭圆轨道上所受外界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A点加速度大小不同B.探测器在轨道Ⅰ上A点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点速率C.探测器在轨道Ⅱ上某点的速率可能等于在轨道Ⅰ上速率D.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远离水星过程中,引力势能和动能都减少C 探测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A点所受的万有引力相同,根据F=ma知,加速度大小相同,故A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探测器与水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则知A点速率大于B点速率,故B错误;在圆轨道A实施变轨成椭圆轨道是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万有引力小于飞船所需向心力,所以应给飞船加速,故在轨道Ⅱ上速度大于A点在Ⅰ速度GMr A,在Ⅱ远地点速度最小为GMr B,故探测器在轨道Ⅱ上某点的速率在这两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数值之间,则可能等于在轨道Ⅰ上的速率GMr A,故C正确.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远离水星过程中,引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D错误.14.如图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Ⅰ为圆形,轨道Ⅱ为椭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B.探测器在轨道Ⅰ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C.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A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r3T2=k,因为轨道Ⅰ的半径大于轨道Ⅱ的半长轴,则探测器在轨道Ⅰ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故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GMr2,探测器在轨道Ⅰ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Ⅱ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故B错误;根据GMmr2=ma知,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a=GMr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GMR2,因为r>R,则探测器在轨道Ⅰ运行时的加速度小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C错误.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需减速,使得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故D错误.15.(多选) 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质量也相同.现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做圆周运动,如图甲所示;另一种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如图乙所示.设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且两种系统中各星间的距离已在图甲、乙中标出,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A.直线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GmLB.直线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πL35GmC.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2L33GmD.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GmL2BD 在直线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其他两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m2L2+GmL2=mv2L,解得v= 1 2 5GmL,A项错误;22由周期T=2πrv知直线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4πL35Gm,B项正确;同理,对三角形三星系统中做圆周运动的星体,有2Gm2L2cos 30°=mω2·L2cos 30°,解得ω=3GmL3,C项错误;由2Gm2L2cos 30°=ma得a=3GmL2,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