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理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身上。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是通过对乳腺癌组织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得出的。
本文将从病理报告中的各个方面,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分级以及预后等内容。
二、病理特征分析1. 组织学类型根据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组织学类型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乳腺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
根据组织学特征,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通过分析组织学类型,可以对乳腺癌的生长方式、浸润程度等进行初步了解。
2. 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分级描述了肿瘤的分化程度。
一般来说,乳腺癌分为I、II、III级,分别表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乳腺癌的分级对预后和治疗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分化乳腺癌预后较好,低分化乳腺癌预后较差。
3. 细胞学特征乳腺癌病理报告中也会描述细胞学特征。
细胞学特征包括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核分裂象等。
通过分析细胞学特征,可以了解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浸润能力等。
细胞学特征的分析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是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特定抗原并观察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
1.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内ER和PR的表达情况。
ER和PR阳性乳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2. HER2状态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也是治疗的重要靶点。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内HER2的表达情况。
HER2阳性乳腺癌常常具有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的特点。
四、预后评估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预后评估是根据病理学特征、分级、免疫组化结果等综合判断的。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
五、结论乳腺癌病理报告是判断乳腺癌病情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组织学是乳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确定其诊断和分型,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类型乳腺癌可以分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等不同类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乳腺癌的80%。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早期乳腺癌的一种形式,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2.肿瘤分级乳腺癌的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形态特征、核分裂象和癌细胞核型等因素进行评估的。
常用的分级系统是Elston和Ellis分级法,将乳腺癌分为Ⅰ、Ⅱ、Ⅲ级。
分级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分子亚型乳腺癌可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种亚型。
这些分子亚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三阴性的乳腺癌,即ER、PR和HER2均呈阴性。
4.浸润程度乳腺癌的浸润程度是评估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乳腺癌侵袭正常乳腺间质的程度,可分为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而非浸润性癌则未侵犯基底膜。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帮助进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以下是乳腺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1.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乳腺乳头状瘤和纤维腺瘤在病理组织学上有相似的表现,但乳糜性分泌物的存在可以帮助鉴别。
乳腺癌通常没有乳糜性分泌物,而纤维腺瘤可以有。
2.与乳腺炎的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很相似,但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炎通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癌组织则包含癌细胞。
3.与结节性硬化症的鉴别结节性硬化症可导致乳腺发生肿块,但与乳腺癌不同,结节性硬化症的肿块多为多个、质地坚硬的结节,而非一个单个的肿块。
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

T1 肿瘤最大径≤2cm
T1mi肿瘤的最大径≤0.1cm T1a 肿瘤的最大径>0.1cm,且≤0.5cm T1b 肿瘤的最大径>0.5cm,≤1.0cm T1c 肿瘤的最大径>1.0cm,≤2.0cm T2 肿瘤的最大径>2 0cm,≤5.0cm T3 肿瘤的最大径>5.0cm T4 任何体积的肿瘤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结节) T4a 侵犯胸壁,单纯的胸肌受浸润不在此列 T4b 没有达到炎性乳癌诊断标准的皮肤的溃疡和/或卫星结节和/或水肿(包括橘皮 样变) T4c 同时有T4a和T4b T4d 炎性乳腺癌
N3a 转移至同侧锁骨下淋巴结
pN3a 转移至10个或更多腋淋巴结(至少有一个瘤灶大于2.0mm);或转移至锁骨下淋巴结
N3b 转移至同侧内乳淋巴结和腋淋巴结
pN3b 转移至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伴一个或以上腋淋巴结转移;多于3个腋淋巴结转移,伴临床未发 现,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证实的内乳微转移或大转移。
N—区域淋巴结
•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 p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先前已切除或未切除) • N0 无区域淋巴结
• pN0 无组织学证实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 pN0(i-)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阴性
• pN0(i+)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阳性,肿瘤灶≤0.2mm
• pN0(mol-)组织学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分子检测(RT-PCR)阴性
pN1b 临床无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大转移
pN1c 1-3个腋淋巴结,同时有临床无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发现的内乳淋巴结微转移或 大转移
N2 融合或固定的同侧Ⅰ、Ⅱ组腋淋巴结;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 结转移的证据 pN2 4-9个腋淋巴结;或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 N2a 同侧腋淋巴结融合或固定 pN2a 4-9个腋淋巴结(至少有一个瘤灶大于2.0mm) N2b 临床发现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的证据 pN2b临床发现的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没有腋淋巴结转移的证据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切片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发生在男性乳腺组织中,但发病率较低。
病理诊断是乳腺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乳腺组织切片的细致观察和解读,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决策。
一、病理诊断方法病理诊断主要通过乳腺组织的切片来观察,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乳腺穿刺活检:通过无痛操作,在实时超声引导下,使用细针穿刺乳腺异常区域,获得组织样本用于细胞学分析和组织学检查。
2. 乳腺手术活检:对乳腺异常或疑似癌变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并将切除的组织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是否为乳腺癌。
3. 乳房切除手术:对进一步诊断的需要,有时会选择将整个乳房切除,以获得更全面的组织学信息,评估肿瘤的生长形态和浸润程度。
二、乳腺癌的切片解读1. 肿瘤的类型与分级:根据组织学特征和染色方法,判断乳腺癌的类型,如导管癌、小叶癌等,并根据核分裂像、核多形性和组织浸润程度等指标进行分级,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2. 肿瘤的浸润性:通过观察癌细胞在乳腺组织中的浸润程度,确定肿瘤是否为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学表现包括癌细胞的核分裂像增多、核多形性明显和组织结构的破坏。
3. 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根据淋巴结中是否有癌细胞转移,判断乳腺癌的分期和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根据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判断该癌的激素受体状态,以确定是否适合内分泌治疗。
5. HER2状态: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细胞中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情况,判断该癌的HER2状态,以指导靶向治疗的选择。
6. 其他特殊类型:有些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组织学特点,如分叶状癌、黏液癌等,需要特别注意其特殊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三、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意义病理诊断结果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决策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治疗策略:根据癌的大小、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和HER2状态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化疗方案、放疗剂量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源于乳腺组织,对女性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以及常见的临床表现。
一、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可从组织学特点、分子生物学标记和肿瘤分期等多个方面来描述。
1. 组织学特点乳腺癌组织学特点主要包括肿块的大小、形态和分布。
肿瘤大小与形态不仅关乎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乳腺癌常呈结节状生长,肿块质地坚硬,边界模糊,常伴有局部疼痛。
此外,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多种,如导管癌、小叶癌、乳头状癌等,其中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
2. 分子生物学标记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特定的分子标记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被用来进行乳腺癌分型和判断有无靶向治疗的指征。
3. 肿瘤分期肿瘤分期是评估乳腺癌临床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分期系统是TNM分期系统,即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来确定癌症的分期。
二、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以及乳房形状改变等。
及早发现这些表现并及时就医,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
1. 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腺癌临床症状之一。
肿块通常是无痛的,但也有病例表现为乳房疼痛或刺痛感。
发现乳房肿块后,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 乳房疼痛乳房疼痛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与肿瘤侵犯或刺激乳腺组织有关。
乳房疼痛可能是间歇性或持续性的,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
3. 乳头溢液乳头溢液是指乳头发生分泌物排出的情况。
乳头溢液通常呈无痛性,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清液、血液或脓液排出。
4. 乳房形状改变乳房形状改变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表现为乳房大小不对称,皮肤纹理增粗、橘皮样改变等。
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二)2024

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二)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病理分期在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介绍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正文内容:二、乳腺癌病理分期方式在乳腺癌的病理分期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中每一种都有其适用的情况:1. TNM分期系统- T分期:肿瘤的原发灶(T),包括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周围的受累情况。
a. T1期: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未侵犯皮肤和胸壁。
b. T2期:肿瘤直径2-5厘米,或侵犯皮肤和/或胸壁。
c. T3期: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并侵犯胸壁、皮肤等。
d. T4期:肿瘤侵犯胸壁、皮肤以及伴有溃疡或炎性乳腺癌。
- N分期:淋巴结转移(N),包括淋巴结的受累数目和转移部位。
a. N0期:无淋巴结转移。
b. N1期:腋窝内有可触及的淋巴结转移。
c. N2期:腋窝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d. N3期:胸骨旁淋巴结转移。
- M分期:远处转移(M),包括远处转移的有无。
a. M0期:无远处转移。
b. M1期:有远处转移。
2. 分子分型- Luminal A型: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且HER2阴性。
- Luminal B型:表达ER和/或PR,但HER2阳性。
- HER2过表达型:ER和PR阴性,HER2阳性。
- 三阴性:ER、PR和HER2均阴性。
3. 基因表达型- 基因表达型可以通过芯片技术或基因测序来确定,可以帮助预测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反应。
4. 病理特征- 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浸润程度和血管侵犯等。
5. 综合分期- 综合分期是将上述各个分期方式综合考虑后得出的一个综合分期结果。
总结: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是确定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通过TNM分期、分子分型、基因表达型、病理特征和综合分期等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病情,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对其预后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读乳腺癌的各种病理类型,包括其定义、特征和临床表现。
同时,还将介绍与乳腺癌相关的病理检查方法和分级系统。
一、乳腺癌病理类型⒈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70-80%。
其特征为癌细胞从乳腺导管侵入邻近组织,形成癌组织的浸润性生长。
⒉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乳腺癌的5-10%。
其特征为癌细胞从乳腺小叶侵入邻近组织,形成癌组织的浸润性生长。
⒊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导管原位癌是一种早期乳腺癌,其特征为癌细胞仅限于乳腺导管内生长,未浸润邻近组织。
乳腺导管原位癌包括非浸润性导管癌和微浸润性导管癌两种类型。
⒋乳腺小叶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是一种早期乳腺癌,其特征为癌细胞仅限于乳腺小叶内生长,未浸润邻近组织。
乳腺小叶原位癌可以分为非浸润性小叶癌和微浸润性小叶癌两种类型。
二、病理检查方法乳腺癌的病理检查是诊断和分型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病理检查方法包括乳腺穿刺活检、乳腺切除术和乳房切除术。
⒈乳腺穿刺活检乳腺穿刺活检是一种无创的乳腺癌病理检查方法,适用于乳腺肿块的初步评估和确诊。
常用的乳腺穿刺活检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和大针穿刺活检。
⒉乳腺切除术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切除整个乳腺的手术,适用于乳腺癌的根治和预防转移。
常用的乳腺切除术包括乳腺保留手术和乳腺全切除手术。
⒊乳房切除术乳房切除术是一种切除整个乳房的手术,适用于乳腺癌的根治和预防转移。
乳房切除术常用于乳腺癌的晚期患者或高风险患者。
三、病理分级系统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是依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细胞形态进行的。
常用的乳腺癌病理分级系统包括TNM分期系统、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和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系统。
⒈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最常用的乳腺癌分期系统,依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解读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乳腺癌可分为多种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的不同对于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几种常见病理类型进行解读,并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及治疗策略。
一、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浸润性导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80%。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具有侵袭性并具有转移倾向。
IDC通常呈现为肿块或乳头溢液,常伴有乳房肿胀、乳房变形和乳头瘙痒等症状。
病理特征上,IDC的肿瘤细胞形态呈现不规则,细胞排列紧密,核分裂活跃。
治疗上,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辅以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浸润性小叶癌是乳腺癌的第二常见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0%至15%。
ILC起源于乳腺小叶上皮细胞,通常在乳房内呈现为多灶性或双侧性的病变。
与IDC不同,ILC的病理特征是细胞排列呈现单行或环形,存在浸润性生长性质。
ILC的症状通常不明显,可能出现乳头溢液、胸闷等非特异性表现。
治疗上,与IDC类似,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三、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至2%。
它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以乳头样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
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呈现分叶状,并形成纤维血管核心。
它通常生长缓慢,预后较好。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适当辅以放化疗。
四、黏液性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性癌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至3%。
它的特征是肿瘤细胞的分泌物呈现黏液状。
黏液性癌的病理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规则,黏液分泌物多,肿瘤生长较慢。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触及乳房内质地柔软、灵活的肿块。
治疗上,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五、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个亚型,其特点是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portion disease-free 0.9 0.8 0.7 0.6 0.5 p < 0.001 0.4 5 ER+ and/or PgR+ (n = 778) ER/PgR– (n = 430)
10 15 Years post-diagnosis
20
•
Late recurrences (> 5 years) more frequent in ER+ and/or PgR+ tumors Hortobagyi et al. Proc ASCO 2004;23:23s(abstract 585)
0.004 0.017
2007 St Gallen 指南
• 乳腺癌初诊时需明确HER2 • HER2阳性即做为高风险因子加以考虑
预后评估 - 预后差
疗效预测 – 从赫赛汀®的治疗中最大获益 –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疗效优于三苯氧胺 – 蒽环类和紫杉类的疗效优于CMF
Goldhirsch et al 2005
1987著名杂志《科学》发表HER2对乳腺癌的意义
HER2
HER2是有别于肿瘤大小、淋巴结及激素受体外的 乳腺癌重要预后因子 HER2是肿瘤复发和生存期长短的独立预后因子
HER2阳性对生存期的影响
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
中位生存期
HER2 阳性
3年
HER2 阴性
6-7年
Slamon DJ et al. Science 1987;235:177–82
保乳手术与病理
• • • • • 切缘的评价方法 安全的切缘如何定义 如何提高切缘冰冻的准确性 切缘有不典型增生的处理 ……
保乳手术与切缘距离
• 手术切缘肿瘤细胞残留,与边缘阴性相比, 同侧乳房内肿瘤复发高2-3倍;阴性边缘局部 复发危险为2-8%,阳性边缘为0-22%。
• 标准切缘阴性目前尚无明确定义。尚无高质量、 一致性的证据支持增加切缘距离可减少IBR。 • 对浸润性乳腺癌,染料标记的切缘阴性即可,对 导管内癌,切缘距离要求为2 mm,同时术后须钼 靶摄片证实钙化灶已被完全切除。
(Morrow M, Wu S. The Breast 2009 (Suppl. 1) 18:12 (abstract S28)
前哨淋巴结的病理诊断
• • • • • 术中冰冻是否准确可行 术后常规HE染色是否足够 是否需要常规进行连续切片 微
• • • • 辅助化疗 辅助放疗 辅助内分泌治疗 生物靶向治疗
组织类型 分化分级 Size肿瘤大小 脉管侵犯 淋巴结转移情况 其他预后指标
放射治疗与病理信息
• • • • 肿瘤大小 淋巴结转移数目 切缘情况 肿瘤是否侵犯胸肌筋膜
内分泌治疗与病理信息
Hormone receptors (ER,PR)
乳腺癌激素受体的临床意义
• 正确的ER、PR的测定能帮助筛选可能 对激素治疗收益的患者,同时也能识别 可能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 受体阴性预示内分泌治疗不能获益,但 化疗获益增加,受体阳性化疗反应率通 常较低 • 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指标
0.0007 <0.26
<0.00001 <0.0001
FinHER
BCIRG AC-TH TCH
0.42 (0.21~0.83)
0.01
0.41 (0.16~1.08)
0.07
0.61 (0.48~0.86) 0.67 (0.54~0.83)
<0.0001 0.0003
0.59 (0.42~0.85) 0.66 (0.47~0.93)
HER2:乳腺癌危险因素的新定义
低
G1 T≤2cm ER/PR + 年龄≥35岁 G2-3 T>2cm 年龄<35岁
LNHER2LVI无浸润
LN-, HER2 +, ER/PR 或 LVI 浸润 LN1-3且 HER2 -, ER/PR +
中
R I S K
高
LN 1-3 和 HER2 +, ER/PR 或 LN≥4
2007 St Gallen 指南 乳腺癌术后危险度分级
低
G1 T≤2cm ER/PR + 年龄≥35岁 G2-3 T>2cm 年龄<35岁
LNHER2LVI无浸润
LN-, HER2 +, ER/PR 或 LVI 浸润 LN1-3且 HER2 -, ER/PR +
中
R I S K
高
LN 1-3 和 HER2 +, ER/PR 或 LN≥4
术后靶向治疗与病理
Treatment targets (Her-2)
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外配体结合区 (632 氨基酸) 跨膜区 (22氨基酸) 细胞内区 (580氨基酸)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细胞膜
细胞质
HER2 受体跨膜二聚体的信号传导途径
生长因子
接合部 细胞膜 信号传导 至细胞核 细胞浆 酪氨酸激酶 活性部分
准确可靠的 病理信息
手术与病理
• • • • • • 术前穿刺的病理诊断 术前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 保乳手术与病理 前哨淋巴结的病理诊断 ……
术前穿刺诊断的问题
Fine Needle Asperation Cytology Core Needle Biopsy Mammotone 可否冰冻, 对样本量的要求, 病理学低估病变的问题 ……
“Tumor-free Margins ”?
SG-Panel 2009 Considerations
• Shall re-excision be compulsary in case of tumor-cells in surgical margins: • Invasive breast cancer: 100% Yes, 0 No, 0 ? • DCIS? 80% Yes, 18% No, 2% ? • LCIS? 13% Yes, 82% No,5% ? • Shall re-excision be compulsary in patients with DCIS and tumor-free margins of < 2mm? • Great discussion, no consensus!(43%, 48%, 10%)
R I S K
ST. GALLEN 2007
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无病生存率
HR (95% CI)
N9831/B-31 HERA 0.48 (0.41~0.57) 0.54 (0.43~0.67)
总生存率
P值 HR (95% CI)
0.65 (0.51~0.84) 0.76 (0.47~1.23)
P值
HER2阳性无病生存期缩短
淋巴结阳性
100 1.00
淋巴结阴性
无扩增
80
HER2 基因 <3 拷贝数
0.75
无病生存概率
60 HER2基因 ³ 3 拷贝数 40
累计生存率
0.50 基因扩增: >10 拷贝数 无基因扩增: <3拷贝数 临界值: 不包括
扩增
20 对数秩检验 p=0.001 0 0 12 24
细胞核 癌基因活化 细胞分裂
HER2阳性:过度表达/扩增
正常 过度表达/扩增
细胞质 B A 细胞膜 A = HER2 DNA B = HER2 信使RNA C = HER2 受体蛋白
3
C
2 细胞核
1
4
1 = 基因拷贝数 2 = mRNA 转录 3 = 细胞表面受体蛋白表达 4 = 细胞外受体功能域释放
新辅助化疗的病理问题
术前诊断—要求明确,肯定,有把握 FNAC—100%把握 Core Needle Biopsy Mammotone 术后诊断—肿物微小或肿瘤消失 定位:临床+影象+病理:三结合
新辅助化疗与保乳手术
• 新辅助化疗前标记肿瘤范围 • 空芯针活检时可于肿瘤中央留置金 属标记物 • 有密集钙化点者标本应作钼靶片, 证实钙化点完全切除
全球四大赫赛汀辅助治疗临床试验
HERA (ex-US)
(n=5090)
NSABP B-31 (US)
(n=1960)
• 4 Trials • >13,000 patients
NCCTG N9831 (US)
(n=3046)
BCIRG 006 (global)
(n=3222)
多项研究一致证实赫赛汀 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显著获益
乳腺病理检查项目
• 常规病理学检测: • 生物学检测: ER,PGR,HER2,分级,增殖Ki 67,uPI / PAI-1,特殊组织学类型,Adjuvanton-line • 基因组检测: 用于判断原发乳腺癌转归; 用 于预测原发乳腺癌接受辅助化疗的获益
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
手术 化疗 综 合 放疗 治 内分泌治疗 疗 靶向治疗 ……
EBC MBC
新辅助 手
术
辅助
复 发
一线
疾 病 进 展
二线及以上
NOAH MDACC
HERA NSABP-B31 NCCTG N9831 BCIRG 006
HO648g M77001 US Oncology BCIRG 007 CHAT TRAVIOTA TAnDEM
Numerous Phase II studies
0.25
Log rank p<0.001 0
死亡时间 (月数)
36
48
60
72
0
24
48
72
96
120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