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和预防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近年来,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得到确认。
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具有精细调节血脂代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及心肌等综合作用,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项在德国进行的 Meta 分析发现,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时发生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中风等)的风险显著降低。
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在用药前后 5 年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降低了 27%。
此外,随着生物制剂技术的发展,市场上还有一种高效的瑞舒伐他汀复方制剂,具有更强的降脂作用和更好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效果。
这种复方制剂主要由瑞舒伐他汀和艾司奥美拉唑组成,能够同时治疗高胆固醇和胃肠反流症等症状。
总之,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剂量和副作用的控制,以保证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运动、饮食调整等,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a he t r os c l e r o s i s , o b vi o u s l y , i s wor t h t he c l i n i c a l p r o mo t i o n. Ke ywo r d s : Ro s uv a s t a t i n ; Ph a r ma c o l o g y; At he r os c l e r o s i s ; Cl i n i c a l a p pl i c a t i o n
3 5 7 8‘
吉林 医学2 0 1 3 年6 月第 3 4 卷第 1 8 期
・
药物 与 临床
・
瑞舒 伐他 汀 的药 理分析及 抗 动脉粥样硬 化 的临床应 用价值探 析
姜一平 ,李 宁,李长锋 (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 ,广东 珠海 5 1 9 0 0 0)
【 摘 要】目的 :探 讨瑞 舒伐 他 汀的 药理 作用 和抗 动脉 粥样 硬化 的临床 应用 价值 。 方法 :选择 颈 动脉 粥样硬 化 患者 8 O 例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随机 分成 观察 组与 对照 组 ,每 ̄ ] t 4 0 例 ,观察 组采 用瑞舒 伐他 汀治 疗 ,对 照组 采用 阿 司匹林 治疗 ,观 察两 组 的抗 动 脉粥样 硬 化效
瑞舒伐他汀钙片药物临床应用及疗效

瑞舒伐他汀钙片药物临床应用及疗效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进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习惯,高脂血症成为了现在中老年人的高发病症,并且逐渐年轻化,高脂血症是因为脂肪代谢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出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或是低于正常水平,导致高血脂证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症状,以上病情都跟糖尿病息息相关且存在极高发病率。
同时危害老人健康,给家庭,社会都带来承重打击与经济负担。
要想解决此类病情解决方法如下:此类病症还需要药物加以控制,降血脂药物以属于药物研发技术高端水平,而且取得较高声誉,本文就针对瑞舒伐他汀钙片药物在应用中常出现症状做详细解释。
结果:有效的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三酰甘油(TG)结论:该产品能够被大多数患者应用,能相对安全的作用于无禁忌症的人群。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片;降低总胆固醇;药物临床应用;疗效Preparation and Studies on Indapamide Dropping PillsABSTRACTObjectives: Hypertension, a worldwide common disease,which is also have a great increase in CHIN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As a desease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Hypertension is also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global. Indapamide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In china ,this kind of disease is not only highly occured among the old man aged over 60 years old ,but also can be easily found among the middle aged group.In this essay, It was used most frequentl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we prepared Indapamide dropping pills to increase its bioavailability and absorption. Methods: The matrix was PEG6000, the coolant was liquid paraffin and the instrument to make up dropping pills was artificial. Then throug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thre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ree levels, taking spherical degree as index, w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dropping distance, dropping rate and the freeze-pillar height to select the optimal technology. In this experiment we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Indapamide by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The optimal formulation determined by range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just as following: the dropping distance is 8 cm; the dropping rate is 65 droppings per minute and the freeze-pillar height is 80cm. The weight variation, disintegration time, dissolution and content uniformity of Indapamide dropping pills accord with regulation. Conclusions: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was feasible and the method for quality control was liable.Key words: indapamide; drop pil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standard前言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能强有力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能够较大限度的降低三酰甘油,同时还能够是高密度脂蛋白得以提升。
抗动脉粥样硬化应用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效果

抗动脉粥样硬化应用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20-10-28T12:15:55.7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7月13期作者:余静[导读] 研究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分析以及临床应用效果。
余静(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22)摘要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分析以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
对照组使用阿司匹灵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对症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高、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油甘脂)、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对结果分析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动脉硬化情况、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优先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率更低,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瑞舒伐他汀;药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会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以及管腔缩小。
此病是由局部内膜开始产生病变,加上多种病变合并,其中局部脂肪、纤维组织增生、复合糖类积聚以及钙质沉着均会产生斑块,加之动脉中层出现渐变,斑块内出血、破裂,形成局部粥样化血栓[1-3]。
好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三高患者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迅速,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需更加深入研究,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应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7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为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了解此药在抗动脉 粥样硬化 上的应用价值 ,本 文通过对瑞 舒伐 差异 ,P>O.05,具有可 比性 。
他 汀药 理机制进行分析 ,探究用 于动脉粥样硬 化治 疗的效果 ,现 1.2方 法 :治 疗期 间所有 患 者对 饮食 进行 控 制 ,并辅 以运 动 治
报 道 如 下 。
疗 ,同时有基 础疾病 者对症 治疗 ,使用 降糖 、降压 、抗血 小板 聚
性膀胱炎(23例报告 )IJ1.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 ,2016,21(22):888—
肝素结构 与 GAG相 似 ,不但具有平 滑肌细胞增 生 、抗纤 维 890.
木细胞 的作用 ,还 可对新生 血管的形 成产 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 『3俏 恒 军,高新问 质性膀胱炎I临床研 究进展 (二 )【JJ_中华腔镜 泌
北方药学 2018年第 l5卷第 3期
瑞舒 伐他汀 的药理分 析及抗 动脉 粥样硬化 的临床应 用价值 探讨
冯 娟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中医院 温县 454850)
摘要 :目的:观察动脉 粥样硬化 以瑞舒伐他 汀治疗的效果 ,分析 其药理机制。方法:以我 院门诊 于 2015年 1月~2016年 9月收治的
肝素膀胱 灌注与 阿米替 林联合 治疗的临床疗 效[51。阿米替林 属 方法 ,临床各项 指标情况 改善 良好 。
于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 物 ,它在 临床 中得到较为广泛 的应用 ,在
综合 以上所述 ,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方法在间质
治疗抑郁方 面效果 显著 。实践研究指 出 ,阿米替林在治疗中不 性膀胱炎患者治疗 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效果显著 。该方法
文章 编号 :1 672—8351(201 8)03—0024—02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小剂量)和观察组(50例,大剂量)。
对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脂、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血脂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应选择使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安全性动脉粥样硬化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中冠状动脉发生这一问题的概率较高,在发病后会使患者心肌功能因缺血而出现变化,一旦斑块破裂会在血管内形成血栓,诱发急性心血管疾病[1]。
在这一类疾病治疗中改善血脂水平是极其关键的,降低血脂、优化血管内皮有利于减轻疾病症状,降低急性疾病发作率。
瑞舒伐他汀属于常用的治疗药物,10mg是临床认为安全的用药剂量,患者不会因此而出现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为突出,能够起到延缓斑块的作用,对内皮细胞进行有效保护[2]。
然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慢性疾病,患者用药时间较长,持续用药会使药物敏感度有所下降,治疗效果也会降低,临床开始尝试增加药物用量。
基于此,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对比不同剂量应用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小剂量)和观察组(50例,大剂量),均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
观察组44到82岁,27例男,23例女,平均年龄(63.34±4.53)岁。
对照组47到76岁,28例男,22例女,平均年龄(63.76±4.28)岁。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 摘 要 】 目的 观察瑞舒 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 患者颈动脉粥 样硬化颈 动脉 内膜 一中层厚度 ( I ) CMT 及
6 0例高血压合并颈 动脉 粥样 硬化患者随机分为 A、 B组各 3 O例 。试验前测血压 、 血糖 、 血
颈动脉斑块 的影 响。方法
wi i e e te tn fc r t t eo e e r n o y d vd d i t r u n r u 3 a e fe c . o d p e s r , t d f r n xe to ao i ah r ma w r a d ml ii e no g o p A a d go p B, 0 c s so a h Blo r s u e h f d bo d g u o e s r m i i s r n l u ci n C MT a d c r t t e o ce oi lq e r a u e eo e t ame t f h wo lo l c s , e u l d ,e a n t , I n a oi ah r s lr t p a u swe eme s r d b f r r t n e t p f o d c e ot
1 . 2 rg 每天 1 。治疗 6个 月后检测 C M 2 5~ 5 , a 次 I T和颈动脉斑块 的变化 。结 果 2组 均可 降低 CMT和消退颈 动脉斑 I 块,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 ) . 1 。但 B组较 A组 C M I T降低和颈动脉斑块消退更 明显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P<
go s Gr u r c ie n dpi ag p nd r s a ttn 1 g p n, o p B e ev d be i pie 4mg p d n o rup . o p A e ev d be i i ne4r o qd a o uv sa i 0m o q Gr u r c ie ndi n o q a d r—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10mg,研究组每天1次,每次20mg。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imt均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
讨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1-0051-02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人群导致病残、病死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已引起临床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1]。
我院采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47~69岁,平均(55.3±4.7)岁。
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且均为软斑块,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尚未达到70%。
同时排除以下情况:严重心肝肾脏合并者、慢性感染疾病者、结缔组织病者以及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
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10mg,晚饭后服用,研究组每天1次,每次20mg,晚饭后服用。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
在治疗期间每月要按时对患者的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以及肌酸激酶(ck)进行1次常规监测,与此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粥样硬化斑块与cim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取我院96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为每次10mg;治疗组使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为20mg/次。
疗程均为半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厚度、斑块大小、IMT变化的情况,血T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斑块厚度、斑块大小、IMT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血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
结论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较普通剂量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斑块厚度、大小以及血中TC、TG、LDL-C水平,应积极推广。
标签: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临床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1]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性基础,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他汀类药物[2]被认为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能显著对抗动脉粥样硬化,不仅能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还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行预防,其中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刚1研发的他汀类药物,具有许多优点。
本研究采取强化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从中选取96例,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5~85岁,平均年龄(63.42±13.59)岁,将96例患者根据使用药物剂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6
2.52±12.98)岁;治疗组48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6
3.44±13.12)岁。
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一般性治疗:改善脑血液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对血糖进行控制、对血压进行控制等。
对照组:使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用量为服用1次/d,服用10mg/次。
治疗组:使用瑞舒伐他汀的量为对照组的一倍,服用1次/d。
6个月为1疗程。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TC、TG、LDL-C进行测定,使用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斑块厚度、斑块大小、IMT进行测定。
1.3观察指标[3] 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厚度、斑块大小、IMT的变化情况以及血TC、TG、LDL-C水平的变化。
1.4统计分析对研究中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结果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治疗,6个月后,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IMT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见于老年人,可引起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针对血脂异常的常用药物是他汀类药物,许多研究显示[4],瑞舒伐他汀不仅能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同剂量具有不同作用,一般使用10mg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本研究进行强化剂量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IMT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血TC、TG、LDL-C水平也显著下降。
瑞舒伐他汀药理学作用较多样,如抗炎症反应、抗血栓形成、抗氧化作用、改善内皮功能等。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基础是炎症反应,瑞舒伐他汀能使超敏反应蛋白浓度降低,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能使金属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对斑块稳定起到维持作用;能对核转录因子表达进行抑制,从而抑制RAAS系统,减少自由基产生;对白介素表达进行抑制,从而起到对内皮的保护作用;对血小板活性进行抑制,减少脂质在内膜沉积;增加SOD活力,促进自由基的清除,减少胆固醇及LDL的产生,防止动脉斑块形成。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新研发的他汀类抗血脂药物,具有效用高、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强化治疗方法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效果显示较好,因此,应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桂玲,程正伟.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776-1777.
[2]朱海龙,孙志军,陈光辉,等.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效用评价[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25(4):31-35.
[3]颜志钦,易兴阳,虞君儒,等.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11):1408-1410.
[4]杜瑞雪,叶平,颜光涛,等.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及上游机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161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