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获奖公开课教案
初中立定跳远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初中立定跳远的教案一、教案目标1.使学生了解立定跳远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点。
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爆发力和速度感。
3.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
二、教学时间2周(每周2节课)三、教学准备1.教具:测量工具(测距器或测带)、跳远垫、录像设备(可选)2.教材:跳远相关教材或视频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距离测量和基本姿势1.引入:通过观看跳远比赛录像,引发学生对跳远项目的兴趣。
2.测量距离:学生分组进行跳远距离的测量,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3.讲解姿势:教师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项目的基本姿势,包括站立姿势、冲刺姿势和起跳姿势。
4.实践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基本姿势的练习和模仿。
第二课时:起跳和落地技术1.回顾:复习上节课的基本姿势,并重点强调冲刺姿势。
2.讲解起跳技术:向学生详细介绍起跳技术的要点,包括弹跳脚的位置、弹腿和后脚跟的动作等。
3.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起跳技术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落地技术:向学生介绍跳远的落地技术,包括脚掌着地、身体姿势和平衡控制等。
第三课时:冲刺和草地训练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起跳和落地技术,确保学生掌握基本要领。
2.冲刺训练:教师向学生演示和讲解冲刺技术的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冲刺训练。
3.草地训练:在室外场地上,利用草地进行真实环境下的跳远训练。
学生进行多次跳远尝试,教师进行指导和指导。
第四课时:整体训练和评价1.回顾:复习前几节课的技术要点和训练方法。
2.整体训练:将学生按照跳远成绩进行分组,进行整体训练,模拟实际比赛环境进行跳远距离竞争。
3.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跳远成绩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以便学生进一步提升跳远水平。
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姿势和技术要点,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2.分组训练法:将学生按照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个别辅导法: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问题,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4.反馈评价法: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
《立定跳远》优秀教案一等奖

《立定跳远》优秀教案一等奖《《立定跳远》优秀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立定跳远》优秀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通过主体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100%的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本课教学活动。
技能目标:通过小青蛙学本领的故事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腾空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一、基本部分:1、导入学习立定跳远。
a、学生尝试练习;b、学生演示;c、老师评价并作示范;d、带领学生一起做;e、学生练习老师巡视纠正;f、学生再次演示,老师同学共同评价;g、学生再次练习h、学生排成一路纵队跳垫子。
2、放松练习3、小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4、接力比赛。
三、结束部分:1、放松2、总结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2、《立定跳远》优秀教案一等奖一、指导思想以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避免了学习过程的枯燥,让学生热爱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亨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教材、学情分析立定跳远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
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
据观察了解,小学生十分乐意玩游戏,为了能使本课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将主要教学内容用游戏的方式来引起激发小学生积极性,安排“高人矮人”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教师给他们设置的问题进行练习,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立定跳远小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立定跳远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2. 学会正确的身体姿势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2. 身体姿势和技巧的训练;3. 爆发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室内或宽敞的操场;2. 跳远场地:需要有起跳板和着地区域;3. 跳远杆:适合小学生使用的长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准备活动:a. 身体热身操:帮助学生活跃身体,准备运动;b. 拉伸活动:放松肌肉,预防拉伤。
2. 知识点讲解:a. 什么是立定跳远:简单介绍立定跳远的定义和背景;b. 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解释起跳、姿势、着地等要点。
3. 示范动作:a. 教师示范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b. 学生观看并模仿示范动作。
4. 分组练习: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b. 让学生轮流进行立定跳远练习;c. 教师逐个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动作。
第二课时:1. 复习和总结:a.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基本动作要领;b. 教师进行简单复习和总结。
2. 身体姿势和技巧训练:a. 立定姿势训练: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站立并保持平衡的姿势;b. 运动腿技巧训练:教师示范并让学生练习迅速向前蹬腿的动作。
3. 分组练习:a. 将学生继续分组练习;b.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身体姿势和技巧训练;c. 教师逐个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姿势和技巧。
第三课时:1. 爆发力的培养:a. 理论知识讲解:简单介绍爆发力的意义和培养方法;b. 训练方法示范:示范爆发力训练的常见方法。
2. 爆发力训练:a. 追逐训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追逐比赛,鼓励他们尽快启动;b. 跳绳训练:让学生进行跳绳训练,这有助于锻炼爆发力和协调性。
3. 练习和比赛:a. 学生自由练习立定跳远动作;b. 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c. 记录最远距离和最高成绩。
五、教学反思:在本教案中,我设计了三节课的立定跳远教学内容,从基本动作要领到身体姿势和技巧训练,再到爆发力的培养。
2024年初中立定跳远公开课教案精选

2024年初中立定跳远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七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主要包括立定跳远的准备姿势、起跳技巧、空中动作和落地姿势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起跳时身体协调,空中动作舒展,落地平稳。
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跳跃距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立定跳远器材一套,口哨一个,秒表一个。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起跳、空中动作、落地三个阶段的要点。
示范正确和错误的动作,让学生对比分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调技术要领。
4. 小组竞赛(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定跳远比赛,鼓励互相加油。
教师记录成绩,给予评价和鼓励。
5.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放松运动。
六、板书设计1. 立定跳远技术要领起跳:脚跟发力,身体向上跳起。
空中动作:身体舒展,尽量延长跳跃距离。
落地:脚尖先落地,膝盖微弯,平稳落地。
2. 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协调,避免受伤。
跳跃时,尽量延长在空中的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立定跳远练习。
学生课后练习立定跳远,每组10次,共3组。
家长监督,记录成绩。
答案:无固定答案,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给出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起跳时动作不协调,需要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进一步学习立定跳远技巧,提高运动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准确性。
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二年级体育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模仿立定跳远动作,学会正确的起跳姿势和着陆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别练习、小组练习、全班齐跳等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培养勇敢、坚持不懈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起跳姿势、正确的着陆姿势。
2. 难点:跨越动作的协调和飞身起跳的力量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板书,准备好练习用的场地和必要的器材(如起跳线、跳远坑等)。
2. 学生准备:学生着运动服、鞋子等,并且将课本、练习纸等教学资料准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一段跳远比赛的视频,并简单介绍跳远比赛的规则和技巧。
2. 知识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板书和口述的方式,向学生详细讲解立定跳远的起跳姿势、着陆姿势以及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明确知道立定跳远的要点。
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让学生看到正确的动作。
3. 学生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预备跨度肌肉。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两两分组,进行个别练习,互相观察和指导。
然后,学生再进行小组练习,在组内互相鼓励和交流,不断提升跳远的技巧。
4. 整体练习学生回到原来的位置,进行整体练习。
教师提供一个起跳线和一个跳远坑,学生依次起跳并尽量跳到跳远坑里,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并进行点评。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练习跳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这节课学到的东西。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如在家里进行简单的跳远练习,以提高自己的成绩。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立定跳远的认识和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起跳姿势和着陆姿势掌握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
此外,对于一些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指导。
立定跳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
2.掌握正确的起跳姿势。
3.掌握正确的跳远动作。
4.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
二、教学重点:1.正确的起跳姿势。
2.正确的跳远动作技术。
三、教学难点:1.控制好起跳的力度和角度。
2.提高跳远的水平。
四、教学准备:1.教学场地:运动场或室内空旷场地。
2.跳远练习器材:起跳线、跳远坑。
3.课程计划表。
五、教学步骤:1.热身准备:- 绕跳远坑慢跑一圈。
- 做几组深蹲和踢腿动作,以增加肌肉的温度。
2.基本动作要领:- 向学生介绍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起跳和跳远的动作。
- 示范并解释每个动作的关键点。
3.起跳姿势练习:- 学生排成队伍,按照教师的指导,依次练习正确的起跳姿势。
- 教师逐个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的起跳姿势。
4.跳远动作练习:- 学生排成队伍,按照教师的指示,分别进行跳远动作的练习。
- 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跳远动作技术。
5.实际跳远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练习。
- 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跳远练习,教师全程指导并纠正动作错误。
- 每个学生跳远结束后,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6.跳远技术提高:-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跳远技术后,逐步提高跳远的难度。
- 增加起跳线距离,增加跳远坑深度等,让学生进行更高水平的跳远练习。
六、教学总结: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总结,指出他们在课堂上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2.强调学生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提高跳远技术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跳远训练,每周进行一次训练,并记录训练成绩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并且通过实际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跳远技术水平。
但是,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跳远练习时,没有对每位学生进行足够的个别指导,下次教学需要改进。
另外,课后作业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立定跳远体育课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立定跳远体育课教案一、课程背景和目标立定跳远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性比赛项目,也是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常见项目之一。
通过学习和练习立定跳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本节体育课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内容:(1) 立定跳远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2) 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方法:(1) 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2) 指导法:老师通过个别指导和小组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技术动作中的错误,并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
(3) 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和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不断练习和巩固立定跳远技术。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1) 全身热身:进行一些全身活动,如跑步、伸展等,以准备身体。
(2) 相关热身:进行一些针对腿部肌肉的热身动作,如蹲跳、腿部拉伸等。
2. 技术讲解:(1) 立定姿势:学生双脚并拢站立,身体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
(2) 跳跃动作:学生弯腿蹲下,双臂向前伸直,做好准备动作;用力蹬地,伸直双腿向前跳跃,同时双臂自然摆动,身体保持平衡;着地时双脚同时落地,身体保持直立。
3. 技巧练习:(1)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跳远水平和身体素质,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的练习和进步空间。
(2) 分组练习:按照一定次序,每组学生轮流进行跳远训练,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
(3) 个别指导:针对每位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技术动作。
4. 比赛和总结:(1) 比赛形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和水平,可以进行个人比赛或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2) 总结归纳:结合比赛成绩和学生实际情况,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立定跳远技术。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和比赛成绩的评估,对学生的立定跳远技术和表现进行评估。
立定跳远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初中

立定跳远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掌握正确的起跳、落地和动作要素。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进行立定跳远动作,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参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正确的起跳、落地和动作要素。
2.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跳远的技术难度和水平。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跳远场地、测距器、标尺、录像设备。
2. 教学材料:跳远教学示范视频、学生运动装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a. 深蹲、踢腿、蹲跳等热身活动,预热身体。
b. 拉伸运动,放松肌肉,防止运动伤害。
2. 教学方法:a.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b. 组织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跳远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3. 动作技术讲解:a. 起跳姿势:双腿站立,身体稍微前倾,膝盖微弯,将身体重心集中到前脚掌上。
b. 脚步助跑:双臂自然下垂,呈放松状态,脚步由远及近小幅度前移,以利于起跳和跳远。
c. 瞄准着陆点:在起跳过程中要注意瞄准着陆点,提前做好跳远的准备。
d. 落地姿势:双脚着地时,脚掌着地,脚趾稍稍外展,膝盖微屈,身体向前倾斜。
4. 练习步骤:a. 练习起跳:分组进行起跳练习,使学生掌握起跳时双臂挥动、腿部用力的要领。
b. 练习落地:分组进行落地练习,让学生掌握落地时脚掌着地、膝盖微屈的技巧。
c. 练习整体动作:将起跳与落地动作有机结合,进行整体动作练习,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5. 技术指导:a.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对起跳、落地和整体动作进行逐个指导。
b. 借助录像设备,让学生观看自己的跳远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6. 运动实践:a. 学生分组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每组进行多次跳远,以提高技术水平。
b. 对学生进行距离测量和记录,以便评估学生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课立定跳远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法子,启示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造就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自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按照水平四的领域要求,同时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来完成本科的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a、有利因素:由于初中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且本节课的练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难调动的。
b、不利因素:由于初中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这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现在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状况来看为一般协调性较差,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90%以上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了解本课练习内容,了解提高立定跳远技术的概念.
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以及掌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训练方法。
情感目标:敢于创想和表现,培养自信,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愉快的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蹬、摆协调用力的配合。
难点:双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
准备部分充分热身,
预防运动
损伤
一、跑动中听数组团
学生慢跑中听到老师喊的数
字后,快速和周围的同学抱
一团,人数要和老师喊的数
字一样。
没有组成团的同学
原地纵跳一次。
二、徒手操
肩部运动
腹背运动
踢腿运动
膝关节运动
正压腿
手腕踝关节运动
9
分
钟
4X8
拍
1、提出跑动中听
数组团的要求。
2、喊口令带学
生做徒手操。
1、认真听老
师讲解示
范。
2、按要求做
准备活动。
一、整队集合:四
列横队。
●●●●●●●
●●●●●●●
●●●●●●●
●●●●●●●
△教师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
到位。
基本部分相应目标教学内容时
间
次数组织教法及教学措施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要求
掌握立定
跳远的基
本动作要
领,理解立
定跳远的
练习方法。
通过各种
专项练习
来磨练学
生吃苦耐
劳的心理
品质。
提高学生
跳跃的能
力,促进学
生的协调
性与灵敏
性的发展。
一、立定跳远
1、原地纵跳练习
2、立定跳远
3、三级连续跳练习(协调性
练习)
4、分组跳过障碍练习(提高
腿部力量和协调性的练习)
20
分
钟
5~8
次
5~8
次
5~
8次
10-
15
1、教师提示
指导。
2、教师讲解
如何跳的更
高。
1、教师提出
问题:“影响
立定跳远的
因素有哪
些?”
2、根据学生
的回答总结
归纳出影响
立定跳远的
因素有:力
量不足、蹬
摆不协调。
3、根据学生
的不足,分
组为学生设
置不同障碍
进行针对性
练习。
4、巡回指
1、学生认真
进行练习。
1、学习认真
思考和回答
教师提出的
问题。
练习要注意
安全。
2、针对自己
的不足选择
相应的练习
难度。
3、动作到位,
同组成员互
相配合,指出
不足。
●●●●●●●
●●●●●●●
●●●●●●●
●●●●●●●
△
练习队形为:
××××…×
××××…×
巩固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提高跳跃的能力。
培养积极参与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
二、游戏:单足跳推人出圈 学生分为二队,在规定的范围内只能单足跳,并把另一组的队员推出圈,圈中盛下的一组获胜,负的一方原地纵跳五下。
10分钟
次 1~3次
导,纠正错误动作。
1、讲解游戏规则 2、监督游戏过程 3、惩罚失败一方
1、注意听讲解
2、认真做游戏
3、团结协作
游戏队形:
结束部分
全身心放松,愉悦身心。
1、放松操 2、小结讲评。
3、小组长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5分钟
1、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2、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并提出要求及期望。
3、学生收拾器材。
1、认真跟着教师做放松操。
做到身心放松。
2、收拾器材。
组织队形:
●●●●●●● ●●●●●●● ●●●●●●● ●●●●●●●
△ 教师
要求:全身心放松。
场地器材
道
场地:田径场
器材:障碍物12个 ,哨子1个 安全 保障
1、合理布置场地
2、准备活动充分
3、保护措施到位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平均心率
最高心率
全课 内容主题 中上 110-135次/分 150-170次/分
55%
70%
预计心率曲线图: 脉搏次数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时间
体育与健康课立定跳远教学公开课教学设计。